中秋節傳統習俗解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而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是中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但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傳統習俗豐富,有:祭月、賞月、拜月、錢塘觀潮(浙江一帶)、燃燈猜謎、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玩花燈(廣東最盛)、燒塔等。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廈門的博月餅、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中秋節的傳說:
中秋節一個充滿許多神話傳說的節日,盤點一下中秋有哪些神秘的傳說: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玄宗故事、月餅起義,個個故事都特別精彩,在中秋佳節,不妨給孩子講講中秋的故事,增添一份過節的氣氛!
中秋歇后語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吃月餅——節日的美食
八月十五辦喜事——人月共團圓
八月十五生孩子——趕上節了
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圓
八月十五吃年糕——還早
八月十五看燈籠——遲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過年——差了節氣
【中秋節傳統習俗解讀】相關文章:
中秋節傳統習俗09-15
中秋節傳統習俗燃燈10-30
中秋節傳統習俗解析11-06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02-10
中秋節傳統習俗作文01-29
中秋節傳統習俗15篇09-24
關于中秋節的傳統習俗11-01
常州中秋節的傳統習俗11-02
中秋節有哪些傳統習俗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