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不一樣》讀書筆記
馬克吐溫說過,歷史不會重復自己,但會壓著同樣的韻腳。卡門萊因哈特與肯尼斯羅格夫合作的《這次不一樣》猶如一部熱映的大片,以超大規模的高科技大制作,恢宏的氣勢和翔實的數據向我們展示了數800年來全球范圍內金融危機的全景圖。客觀、冷靜、詳實而又有深度的思考。它以歷史上時間跨度最長的著作為立足點,途徑了哲學分支的相對論、數學分支的定量分析、社會學中的經驗分析,在充滿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找確定性。在全球為謀發展而普遍采用的過度舉債方式,進行了嚴密的數理邏輯分析,并從社會學人性中去追尋答案。雖然結果令人沮喪,但是其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卻非常值得我們投資者借鑒和學習。
債務,還是債務
通俗點講,債務可以簡單地分為內債和外債。一般而言,國內債務在政治體制背景穩定不產生動蕩和變革的情況下,基本上不會產生違約的可能,最大程度只是被稀釋而已。當然因素有很多,比如通貨膨脹。然而放到一個足夠長的時間框架之內來看,內債的違約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被人遺忘,但是其規模和程度依然令人觸目驚心。國外債務相對更加復雜,因為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在作者傳遞的這些信息中,外債是最沒有安全感和最沒有規律可循的,而且是數目最大的違約標的。而且由于人們對歷史的普遍健忘性,似乎違約也不會受到什么嚴重的懲罰。希臘在1826年的違約導致它在長達53年的時間內無法進入國際金融市場,目前的洪都拉斯從1981年違約以來迄今為止仍被列為債務不可信任國。而阿根廷則在2001年發生了迄今為止最大金額的違約,950億美元。這種爛賬在國與國之間似乎遠比人與人之間要復雜得多。而最危險的是,一些國家無法阻止債務違約的反復發生。作者試圖建立一個框架來分析和解決這一問題,然而遺憾的發現,各地區的大部分國家都經歷了一個長期的外債連續違約的階段。結論:債務違約總是不可避免地會發生。
通脹,還是通脹
無論什么時代似乎都離不開這兩個詞,通脹似乎與我們的生活結合地更加緊一些。現在的這一代國人,大約也只記得 1998年的'緊縮時代了。作者指出,不能單獨的看待通貨膨脹或者緊縮,實際上它和債務違約是密不可分的。而通脹最大程度上與國內債務的違約相關,即債務的稀釋。通過大量的歷史數據研究發現,各國擺脫高且波動的通貨膨脹歷史非常困難。在1500年到2007年的數據中,亞洲和歐洲國家的年通脹率都高于 20%,大多數國家甚至超過40%。中國在1947年發生了1500%的通貨膨脹。面臨高通脹的后果直接會導致貨幣危機,而貨幣危機會導致通脹國發生美元化。但是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我們的1.2萬億美元儲備已經成為令人擔憂的資產。所以國內的去美元化已經成為降低通貨膨脹率的有效手段。作者的研究令人信服的得出結論,通貨捧著匯率危機是當今世界史的重要內容,尤其是新興國家的市場階段,通脹會連續和反復發生。結論:通脹不可避免。
次貸危機和我們從中學到什么
發生在全球的最近一次“這次不一樣”癥狀就是2007年夏天的美國次貸危機。從危機前美國從海外持續借貸風險的爭論,到戰后銀行危機為主的金融危機事件,通過比較最后作者總結道,為什么無人能預測2007年金融危機,雖然在此之前很多經濟指標已經開始預警。如果決策層較早意識到風險,金融危機是否就可以避免?我們遺憾的發現,一向善于解決宏觀經問題的政府,對金融市場深處所潛藏的問題卻知之甚少或者重視不夠。在探尋解決方案的同時,作者理論上試圖構建為記得綜合指數,從國家層面,世界層面的綜合指數以及歷史數據的比較來探尋可能存在的真理。驚人的發現,金融危機跨國也有同步性。對于此次次貸危機所能造成的影響為二戰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其結果沒有變得更壞,只能歸結為運氣。
是的,我們試圖從中學到什么。但是最終遺憾的發現,除了被遺忘的,沒有什么是新東西。而“這次不一樣”的癥狀也有了最新的發展狀況。因為那是在別的時間,別的國家,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我們比他們聰明,我們能做的更好,我們從歷史中汲取了教訓,所以這次不一樣。正如作者所指出的,“技術在變,人的身高在變,時尚也在變,但政府和投資者自我欺騙的能力并沒有變”。而從本書的具體章節中,論述房地產和經濟發展舉債的問題,也值得我們認真反省和研究。那些羅列的詳實數據,正是在你反復對照和研究中需要用到的。我們不能避免金融危機的爆發,我們只能在某種程度上緩解它。
擴展閱讀:
《這次不一樣》內容簡介
由于本書是基于對金融危機的數量分析和歷史比較分析,因此開篇就明確金融危機的定義以及起止時問的標識方法(盡可能使用定量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本章及隨后兩章將介紹金融危機的基本概念、定義、方法論,以及數據收集和分析方法,它們將支持我們對幾乎所有金融危機史的跨國比較分析,包括主權債務違約、銀行危機、通貨膨脹,以及匯率危機。本書涵蓋了全球66個國家和地區800多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歷史,從中世紀的貨幣流通問題,到今天的次貸危機。作者運用豐富的數據,通過分析,揭示了幾百年間金融的跌宕起伏規律,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影響政策的討論和制定,是金融和經濟研究者應讀的一本重要書籍。《這次不一樣》對金融歷史的清晰記錄及分析,為后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這是金融及經濟研究者追捧的原因,也是其一直位于當當暢銷榜單的原因。
【《這次不一樣》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感嘆這次的元旦聯歡會02-14
形容不一樣的成語02-25
不一樣的感覺作文范文02-02
創業,體驗不一樣的精彩09-05
不同公司的hr不一樣嗎02-13
不一樣的人物傳記推薦 惡棍列傳09-12
大學生創業有哪些不一樣的“特權”12-05
不一樣的半命題作文(精選10篇)01-20
《珍珠》讀書筆記03-31
論語讀書筆記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