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捷追問讀后感范文
《追問》通過一群落馬官員的口述紀實,描摹他們從破紀到破法的過程,深刻揭示腐敗矛盾復雜的內心世界。下面是CN人才網給大家整理的丁捷追問讀后感范文,歡迎參考~
篇一:丁捷追問讀后感范文
丁捷辦公室墻壁上,掛著一幅漂亮的書法作品——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伏案辦公累了,他抬眼便能看到。
因新書面世,丁捷最近忙于應付媒體。而在某暢銷書排行榜非虛構類榜單上,《追問》甫一上榜便登頂周冠軍。為該書作序的作家二月河點贊說:“《追問》是一部融入其中、摒棄說教的人文反腐教材,更是一部運用文學力量貫通歷史與現實的劫后人語。”
過去的兩年多時間里,在中紀委和江蘇省紀委提供的633個案例中,丁捷遴選出近30個地廳級與省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并到監獄或辦案點與13名落馬官員面對面交談。“這些人大多是主政一方的官員,應該算是領導階層里的中堅力量。”他向媒體介紹說。
丁捷最終在書中收錄了八個落馬官員的故事。從地廳級到省部級高官,丁捷搜集資料,做實地研究,再一一與他們面對面訪談,然后據實寫作而成。
對于案例的選取,丁捷坦言:“我這本書主要是寫落馬官員的心路歷程,寫他的內心世界是怎么演變的,所以找的一定是處于灰色地帶的`官員。在某個特殊時期,這種人會搖擺、糾結。在走向人生巔峰后又墮落的過程中,他一定經歷了心靈上的糾結、矛盾和斗爭。如果他內心足夠強大,也許他就能自救。”
豆瓣一位網友在本書的讀后感中寫道:“內容不過是訪談的集結,但背后的人性需要不斷考問,特別是《追問》書名二字更要細細品味。”
丁捷介紹:“一開始并不是這個書名。”“我之前想到過好多書名,比如《罪與罰》《功與罪》等。但在寫書的過程中、在研究材料的過程中,這個書名出來了。我發現我在與落馬官員的交流中需要一步步去問,沿著他們的人生道路倒問倒追。”
篇二:丁捷追問讀后感范文
《追問》通過一群落馬官員的口述紀實,描摹他們從破紀到破法的過程,深刻揭示腐敗矛盾復雜的內心世界。
“如果說有一點遺憾,那就是這本書被部分讀者誤讀為八卦書籍。”丁捷面對媒體時不止一次這么說。
被外界“八卦”頗多的,是丁捷書中的第四個訪談對象,“聊天過程很順利,甚至稱得上愉快。”
“你很難把一個真實的他,與眼前這位風度猶存的老男人聯系在一起。”書中這樣寫道。
這位曾經的“正部級領導”,曾是一名天才金融家,他曾違規操作中國境外資金數十億元,因收受賄賂、瀆職等罪行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而他與一位明星情人的關系,也曾引起輿論矚目。接受丁捷采訪時,他已刑滿出獄,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他向丁捷說起了他的企業家妻子和大明星情人的故事。當他預感到快要出事時,就去找那位大明星情人,對方一如既往,裊裊婷婷地與他跳了一曲華爾茲——《友誼地久天長》,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幾個月后,她高調出現在媒體上,“還是那么光華四射,笑語吟吟”。
丁捷為上述故事章節起名:《最后的華爾茲》。
對于讀者的“八卦之心”,丁捷一方面認為在所難免,“別說紀實文學了,連西游記都有人論證,孫悟空出生在哪里,還有人在考證《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是不是曹雪芹本人。這是讀者對一本書以及題材感興趣之后的正常反應。”
而另一方面,丁捷則認為“凡是把興趣停留在八卦上面的,都可能是沒有深入讀完這本書”。
“有的書是用來休閑享受的,有的書卻是讓人輕松不起來的,我的書便屬于后者。”丁捷說。
【丁捷追問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6.《追問》的讀后感
7.無盡的追問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