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半張紙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半張紙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半張紙讀后感1
苦難是人生最好的學校,經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要走過或平坦或彎曲的路,留下或深或淺的足跡,有的人在風雨中匍匐,有的人在風雨中嘆息,有的人卻執著的前行。
“人活著必遭蹂躪。”斯特林曾經這樣說過。天堂和地獄在他看來并不是虛無的存在,而是都會在現實中兌現。正是在這種快樂與痛苦中膠著之中,我們的每一次閱讀或許就是遭受蹂躪的過程,但誰又能說痛苦不是另一種快樂呢?
《半張紙》中的主人公面對空空的房間,望著那張險些丟棄的半張紙,重溫曾經擁有的幸福和曾經遭遇的不辛,最終,他拿起那張淡黃色的小紙,吻了吻,仔細地將它折好,放進胸前的衣袋里。這段描寫看似簡單,但特別具有包蘊性:一段熟悉的生活結束了,而將來則是未知的。他把回憶藏進心里,把悲傷留在過去,把希望寄于未來。
人生的道路,本就不平坦的觸目驚心,人世無常,起起伏伏正如海浪般潮漲潮落,這是“自然現象”。但,在現實生活中不同的人面對挫折時卻有不同的心境,有的人唉聲嘆氣,有的人迎難而上。我認為,在讀完《半張紙》后,我對如何看待挫折有了更深的理解:正如文中的主人公一般,我們可以允許自己悲傷,但絕不能縱容自己一直沉溺于悲傷中,悲傷是一種宣泄,但絕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悲傷過后應重新整理心態,不要將悲傷延續,而要堅強起來,因為還有下一段路要走。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期待未來所發生的.。
都是青年者如朝陽,是祖國希望的花朵,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志,則國志。責任在肩,盛世可期。不做溫室里的花朵,正值年少的我們應該努力飛向天空,畢竟年少之人,怎能酣于蜜糖,何不趁青春,起芳華,奮斗正當時?
人生的道路,沒有永遠的直行道,我們雖會次次跌倒,遍體鱗傷,卻始終不為困難所打倒?部酪彩侨松啦皇菃?不管怎樣我們依然是輸得起的年少輕狂!
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見識。不經歷就不會成長,人生沒有白吃的苦,世上沒有白走的路,生活教會我們的,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成為我們最強壯的地方。正是一次次的挫折、低落,才讓我們更加堅定,勇敢!
半張紙讀后感2
羅蘭巴特在戀人絮語中說道,思念遠離的戀人是單向的,總是通過呆在原地的那方顯示出來,而不是離去的那方。思念總會在人無所事事之時傾入,離去的人已尋得了解脫,傷痛便付諸于駐足者。思念沖緩了時間,讓時間變得緩慢而黏稠,于是兩分鐘可以變成兩年,一日可成三秋。讀半張紙時,突然就有這種感受。
作者以半張紙為橫截面,讓普通無常的小紙條凝固所有人事變遷的喜怒哀樂,聯結年輕房客的思念與愛。涂滿字跡的小紙片在男主人公眼里卻寫滿了一系列美麗的羅曼史,喚起了他妄圖塵封的美麗記憶,因為太美麗,才會痛,因為太美麗才會怕失去。
如果可以讓他選擇,他可以什么都不要的',他可以放棄所擁有的一切去換她一生平安。愛情真的不需要什么轟轟烈烈,你死我活,最最平淡的才是最最幸福的,只要每天晚上擁著你愛的人入眠,每天清晨枕著他的臂彎醒來便足矣。
可惜的是上天沒讓他選擇,便帶走了他的一切。他的愛麗絲,他那位出生的孩子……這些,都是他不愿意再想起的事實。他那么急于搬出這座寓所,還不是為了這段讓他一想起便視線模糊的記憶。
原本的原本。這是件多少讓人開心的事啊!為了期待生產期的到來,他甚至去請了岳母過來照料著。他怎么會想到,這種帶著喜悅的等待卻等到一個殘酷的結局,她怎么可以就這么離自己遠去,怎么這么快就走了。
斯特林堡筆尖勾勒的哀傷瞬息間如同巨大而無法抗拒的魔力將我拽入深淵,盡管只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描寫和敘述,卻仿佛能看到故事的一切,從開始,高潮,到結局,從相愛結婚到天人永隔。有太多的東西可以想象,有太多的愛可以品味。這就是作品的力量。
年輕房客最終拿起淡黃色的半張紙片,親吻,收藏……這將是他人生中最珍貴的紙片,因為小小的半張紙早已蘊含了人間無數苦辣酸甜凝聚了美好的愛。
【半張紙讀后感】相關文章:
《紙》教學設計04-14
紙月讀后感09-20
《紙奶奶的生日》教學設計04-18
關于《紙的發明》教學設計04-23
《紙有幾種命運》讀后感05-12
衛生紙推廣宣傳的話05-02
洛陽紙貴成語解釋12-19
辭職報告用什么紙寫?10-26
精美一頁紙簡歷模板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