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個案診療》的讀后感
暑假拜讀了《學生個案診療》,這本書既有深奧的理論,又有淺顯易懂的實踐,看到后面的診療案例,前面的個案診療理論部分又有點記不起來了,又回顧頭來有重點地看了理論部分,理論可以指導實踐。看了這本書,我認識到了教師參與個案診療的重要性,對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對于班級中存在的問題,老師解決問題的'思路是不同的,有的是行政思維,有的是文學思維,有的是科學思維……對于有的學生,行政思維、文學思維都不湊效,那時可以嘗試對學生進行個案診療,運用科學思維,它是一種理性的、冷靜的研究態度:搞清真實情況,邏輯推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核查效果。這種思維方式會造就出研究型教師。
多年來我們手中其實只有兩種武器:行政的和文學的。科學思維,科學精神在中小學教育中很稀缺,老師們對科學這種思維方式太陌生了。當然行政思維、文學思維是不可或缺的,但光靠這兩種思維是不夠的,關鍵時候科學思維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本書中個案診療的基本程序是這樣的:先由1位教師提供問題學生的原始案例,然后進行問診,幾個教師分別提出自己的疑問,再由多位教師寫診療報告,內容主要有思維過程、學生主要問題及原因、診療方向,最后是療效反饋。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問題,教師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因材施教,提出的診療報告要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比如要考慮家庭環境,家長的文化水平及素質。
組織教師參加個案診療的活動,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有利于解決問題學生的疑難雜癥。
【《學生個案診療》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規范診療30條治理活動自查報告08-10
四個案例告訴你如何做好創業公司的運營08-16
小學數學論文寫作的指導實踐及對數學理性思維培養的個案研究的內07-03
《人生的智慧》讀后感06-01
小海蒂的讀后感04-25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05-11
海的女兒讀后感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