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調研報告范文
序: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是南宋的辛棄疾對其老年生活超脫塵世的遐想,其不乏對兒孫滿堂和安穩閑逸的的生活極其向往。再近觀現代社會,生活水平比之當時已是不可同日而語。而農村的老人在半生揮汗操勞之后,有著如何的生活境況,或又有著何種希冀?久居城市的我,心中不免產生了疑惑。恰于此時,我報名參加了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大學生“三進三同”實踐服務團南川支隊,帶著諸多解惑之意和獵奇之心踏上了南川之行。車窗外雖是驕陽似火,但農家那炊煙裊裊和湖光水色,依舊令我神往!我的心仿佛被一片荷葉掩蓋,尚不知那里的點點滴滴!更不得知,數日之后,內心已然經不起福壽鄉一瀾湖水的漣漪!
正文:
早在1999國際老年人年,國際衛生組織就提出了“積極老齡化”的觀點,即通過倡導積極老齡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參與和保障的機會,以實現盡可能延長人類健康預期壽命,提高老
年期生活質量的目標。但是我國的農村情況特殊,所以導致了“空巢老人”的大量出現,對“積極老齡化”的發展和實施有著很大的阻礙。
摘要:“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后的中老年夫婦。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當子女由于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而離家后,獨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婦因此而產生的.心理失調癥狀,稱為家庭“空巢”綜合征。常表現為:心情郁悶、沮喪、孤寂,食欲減低,睡眠失調,平時愁容不展,長吁短嘆,甚至流淚哭泣。【注釋①】
關鍵詞:空巢老人 社會問題 綜合征
“空巢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功能逐漸衰退,心理上也就越來越脆弱,更易引發家庭“空巢”綜合征,對他人幫助的依賴性越來越高,所以對養老服務需求也日益迫切和增長。故政府有關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和解決“空巢老人”問題,真正做到“勞我以少壯,息我以衰老”。
一、 調研目的
實際的關注和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健康、精神文化狀況,深入空巢老人的精神世界,幫助他們緩解“空巢”綜合征,為他們的晚年帶去一份欣慰和祝福,并提出可用而有實際意義的建議和措施,力求依靠廣大的社會力量,為空巢老人營造出一片全新的藍天!
二、調研對象
重慶市南川區福壽鄉空巢老人
三、調研方法
1、在趕集時隨機對各年齡段鄉民進行訪談,側面了解情況;
2、到老人家中走訪,給與老人幫助并深入了解實際情況;
3、向福壽鄉政府工作人員了解相關情況,并核取重要數據;
4、查找和參考相關資料。
四、調研內容
(一)福壽鄉概況
福壽鄉位于南川西北部,距南川城區21公里,車程不到1小時,離渝湘高速公路大觀鎮出口僅19公里。東至鳴玉鎮,南接西城街道辦事處,西連木涼鄉,北通河圖鄉至大觀鎮,幅員面積42平方公里。全鄉轄5個行政村33個農業社,總人口1.3萬人,是南川區現代農業展示區鄉鎮之一。其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庫塘密布,無工業污染,是蓮藕、西瓜種植的搖籃之地,也是蓄養無公害魚的天堂。全鄉總人口17631人,總戶數3510戶,中青年外出務工5750余人,舉家外出務工440戶,全鄉6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1748人,其中:獨居老人占271人。由此可見,除去留守兒童及定居在南川區主城的中青年,空巢老人的比例還是相當大的。【注釋②】
(二)空巢老人問題概況及統計分析
1、經濟問題
南川區是“一小時經濟圈”,但福壽鄉空巢老人的養老資金問題卻是令人堪憂。通過我們在福壽鄉深入的走訪了解到,當地的“空巢老人”基本上每戶都有地可耕、有田可種,而其經濟狀況卻各有所異,甚至大相庭徑。通過訪問了解后,得知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福壽鄉老人經濟收入分布圖
(1)自給自足:這部分老人尚有勞動力,可以自己耕種,其食用的糧食和蔬菜都由栽種,還會有少量的剩余農作物在趕集時拿去販賣,以此來購買生活日用品。
(2)子女贍養:超過半數以上的老人的子女都在外打工,但向家中匯款者,約有三分之一。
(3)退休保障:只有少數的老人有自己的退休保障金,再加上工作時攢下的積蓄,以及部分老人子女匯款給他們的匯款,使得這部分老人在晚年的經濟收入較為可觀。
(4)雪中送炭:最為嚴峻的是,這部分老人基本已經喪失勞動力;除了有子女贍養或者有退休養老金者,其余的經濟來源基本上完全靠政府發放的低保,此外并無其他收入。
【大學調研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大學生調研報告范文12-29
大學生調研報告范文12-28
大學生調研報告范文12-28
大學生消費調研報告范文12-25
大學生的調研報告范文12-29
鄉鎮調研報告范文11-13
學校調研報告范文06-19
社區調研報告范文04-12
關于調研報告范文01-30
企業調研報告范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