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城市管理調研報告范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字化城市管理調研報告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為全面提升東營市城市管理水平,近期東營市編辦會同市城市管理局考察學習了浙江省杭州市、江蘇省常州市和省內部分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的成功經驗。
一、實施數字城管建設已迫在眉睫
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從20xx年開始推行“數字城管”建設工作,試點的三批共50個城市已全部通過住建部驗收。20xx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會議,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全面推廣數字城管,要求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3年實現地級城市數字城管的全省覆蓋。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要求全省沿海設區城市在20xx年前要建成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山東省已有12個城市開展了數字城管建設工作。東營市《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建立數字化城管系統,構建大城管格局,實現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
目前,東營市實施數字城管已具備成熟的基礎條件。一是技術已比較成熟,特別是我市信息產業快速發展,全市互聯網應用、3G通訊技術、視頻監督、數據傳輸等應用廣泛普及,為建設“數字化城管”提供了充分條件。二是20xx年市園林處開發建設了數字園林項目,20xx、20xx年,東營市開發區、東營區相繼開始建設“數字化城管”并已投入使用,為中心城區建設“數字化城管”積累了經驗。三是機構改革后,我市的城市管理體制為數字化城管建設創造了良好的體制環境,為數字城管建設奠定了基礎。
二、外地經驗做法
杭州市作為建設部數字化城管第一批試點城市,從20xx年7月正式啟動數字城管的建設工作,逐步形成了體制順暢、制度規范、運行高效的“杭州模式”,成為數字化城管監督、指揮分開的“兩個軸心”的代表。常州市作為建設部數字化城市管理第二批試點城市,20xx年7月正式啟動數字化城市建設工作,結合當地實際創造了具有常州特色的地級市新模式,成為數字化城管監督、指揮合二為一的“一個軸心”的代表。目前,兩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工作均通過國家住建部驗收。深層次分析兩市城市管理的體制機制、措施效果,共同之處有四點:
(一)加強領導,保證城管工作組織有力。杭州市成立了城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一名分管副書記任組長,下設城市管理辦公室,為市政府工作部門,近期擬與同為政府組成部門的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整合,組建城市管理委員會。市數字化城管信息處置中心為城管辦所屬副局級事業單位,編制34人,內設5個處,由行政執法局信息中心和城管辦信息中心合并組建而成;常州市專門成立了城管委(虛設機構),市長為主任,26個部門、縣區為成員,市城市管理局、行政執法局和監督指揮中心實行一個機構、三塊牌子。其中監督指揮中心設置了監督受理、指揮協調、綜合考評等3個職能科室。
(二)以嚴格考核為手段,提升城管工作權威性。杭州市通過市場化運作,面向社會招聘400名監督員,將市直38個部門單位和15個縣市區納入考核范圍,考核結果每月在《杭州日報》排名公示,并形成市委、市政府專報,納入年度綜合考評目標;常州市招聘平臺管理員30人,監督考評員50人,將26個部門和區納入考評范圍,天天打分、月月考評、季度考評,在政府年度綜合考評中占1分,通過“問責制”來提升城管水平。
(三)以制度建設為支撐,實現城市管理的長效化。杭州市從20xx年開始,圍繞“四化”(潔化、綠化、亮化、序化)長效管理要求,先后修訂、制定了《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杭州市城市環境作業規范》等一系列城市管理法規和規范性文件30余件,基本做到有章理事、有法管事;常州市從20xx年以來,先后以市政府名義制定各類長效管理措施、規定20多件,為城市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法制保障和有力的經費保障。
(四)以整合資源為途徑,實現城市管理的聯動高效。兩地均本著節儉、務實、高效的原則,在數字城管系統建設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以降低建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12319熱線被整體并入數字化城管信息系統,并與12345、110等應急服務熱線無縫連接,實現數字化城管與市民零距離溝通、零距離互動。
三、東營市數字化城市管理體系建設構想
東營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擬利用現代化的信息處理、移動通信、無線傳輸、高速網絡、三維地圖、地理信息、衛星定位、遙感等先進技術,整合“建設事業12319”、“市政111”、“城管執法111”等城市管理資源,建立起完整高效閉合的,對城市管理領域內的.城市管理部件與事件問題進行科學化處理的城市綜合管理系統,推行萬米單元網格和城市部件管理法,建立起“一級監督、二級指揮、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管理體制,形成高位監督、部門協調運作、市民廣泛參與,市直有關單位、區政府(管委會)、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各司其責、各盡其責、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提高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更好服務于“黃、藍”兩大國家戰略的實施。
(一)實施內容。以建設部頒布的《城市市政綜合監管信息系統管理部件和事件分類與編碼》為依據,初步確定五大部件(公用設施類、道路交通類、市容環境類、園林綠化類、房屋土地類)和四大類事件(市容環境、廣告牌匾、施工管理、街面秩序)為主要管理內容,隨著系統完善,逐步擴大覆蓋面,提升數字化城管的廣度和深度。一期工程首先對東城區域內城市管理相關問題進行管理,對東營區、東營經濟開發區的城市管理內容實行監督管理,預留向非城市管理部門、各縣區擴展接口。二期工程逐漸擴大到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區。
(二)總體架構。構建“三個系統、六套程序、兩項制度、十個子系統”。
三個系統:一是監督指揮系統。在市級設立一個監督中心,在東營區、開發區設立指揮中心。二是信息采集系統。參照杭州、煙臺等地做法,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招標采集公司,訂立合同,建立考核辦法,由采集公司負責城市管理信息采集。三是處置辦理系統。
【數字化城市管理調研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學校調研報告范文06-19
社區調研報告范文04-12
關于調研報告范文01-30
企業調研報告范文04-28
聽課調研報告范文09-10
鄉鎮調研報告范文11-13
小學閱讀調研報告范文01-16
關于企業調研報告范文05-24
市場調研報告范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