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實際學習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范文
20xx年,為適應全國高考連年擴招的形勢,順應莘莘學子追求知識的良好愿望,在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學校領導及全體教師的不懈努力,五中終于恢復了停辦已久的高中部,成為秦州區為數不多的完全中學之一。六年來,五中高中部由20xx屆的2個班,117人發展到今天18個班1200人。高考上線人數(二本)也有當年的2人,躍升至20xx年23人。高考升學率由20xx年1.7%躍升為20xx年的10.40%。凸顯出強勁的生機與活力。成績盡管可喜,但前景依然令人憂慮。學校高中部的發展仍然存在著許多難以確定的困難與問題,試分析如下:
一.完全中學與獨立高中兩難選擇的問題
根據我國教育發展實踐的階段性研究,近年來似乎全國都在進行高初中分離的工作。五中卻在這樣的形勢下恢復了完全中學的模式,似乎有點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嫌疑。當然也與我省大面積實行高初中分離的形勢不相吻合。市區兩級教育主管部門也從調整城區教育資源配置的需要出發,提出了高初中分離的指導性意見,五中高中部發展的走向就又成為五中教師關注的一個焦點。五中初中部在秦州區乃至全市都有較大的影響,是秦州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幟,如果撤并,無疑會對秦州初中教育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這無論從五中人的感情上還是秦州百姓對五中初中教育發展的期待上都讓人難以接受。這是一個現實的兩難選擇。
二.金字塔型的硬性構架制約著教育的均衡性問題
由于歷史的原因,天水市高中教育形成了以一中為龍頭,各縣區一中為腰身,其他各學校尾隨的金字塔型的發展格局。全市的中考招生在秦州區而言,一中先期篩選,三中隨后錄用,四五中沙里淘金。高考的結局自然也就成為倒的金字塔。這種看似正常的學校發展布局,實際與國家教育均衡發展的指導原則是有沖突的。扶持薄弱學校,讓每位學子享有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服務,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而天水高中教育多年來形成的這種塔形布局,嚴重影響天水教育良性竟爭環境的形成,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挫傷了二三流學校的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三.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育現實相矛盾的問題
轉變觀念是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切實體現。但觀念的轉變絕非一朝一夕的事。近年來,各種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觀點層出不窮,讓廣大教師應接不暇,且無所適從。尤其是高中階段:“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似乎成為截然對立的兩個觀念,好像一提素質教育就不需要去看學生的成績,好像一提成績就必然是應試教育。在這種二難選擇的夾縫中生存的教師其內心的茫然與困惑又有誰能在較高的理論層次上給以化解;怎樣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又有誰能夠一語中的,道清辨明呢!五中高中部作為秦州教壇的新手,沒有過硬的升學率有何來立足之地?一要生存,二要發展,仍是擺在五中人面前的難題。
四.辦學的顯性效果和隱性效果相分離的問題
學校發展的評價者往往強調的事“績效”,即看得見,摸得著的,最好有數據、典型、亮點和可操作的東西。高中辦學效益的好壞說穿了就一個標準——高考升學率。但教育事業需要著力的是“習、熏、悟、化”的長效功夫,更應該重視的是教育的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隱性效果。學校的環境,布局;校長老師的一言一行;墻壁上的一字一畫;學校對學生言行的點滴要求等等無一不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所好的學校,就應該是一座攝人心魄的文化殿堂;一個好的老師,就是學子心中做人處世的標桿。北京教育學院梅汝莉女士認為:“顯性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而隱于水下的才是冰山龐大的底座。塑造一個人也是這樣,考試的成績只表現了其知識與能力的一小部分,常常展示不了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些造就命運的基石。現在我們從事的有效教學,根本不是有效的促進學生的人格全面健康的發展,而是變成了有效考試的教學。這種急功近利的辦學思維遮蔽了對教育規律的認識和社會主核心價值觀的落實。”今天教育評價體系的不科學已成為制約學校發展的絆腳石。構建科學的符合時代精神,符合教育規律的新的評價體系已成當務之急。但由于國家的教育體制的問題,這個當務之急恐怕短時期內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這是全體中學教師的困惑,也是五種人的困惑。
五.低水平的生源與高標準的高考要求的矛盾問題
就全市而言,三中夠一中中考錄取線的學生,每年在30到50之間;四五中夠三中線的學生,兩校也就在20到40之間。五中的生源毋庸置疑來自知識的掌握處于低水平層次的初中生群體。屬于金字塔結構的最下方,成績的分布是低水平層次的均衡,平頭無突出的頂端。而高考盡管已屬大眾化的教育階段,但其選拔型的性質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無情地以卷面分數的利刃,由金字塔的尖端依成績標準向下,然后定線切割,而處于薄弱校的學生,自然孫山名下的板塊。但家長對子女成才的渴求度并不比那些優質生源學校學生的家長低。社會評價好校的標準也是以高考升學率為唯一準繩的。薄弱校的悲劇命運又何時是一個盡頭。
六.城區學生與農村學生求知權的對立問題
我們知道,在中國,城鄉差距不僅體現在老百姓的生存狀態上,也體現在他們受教育的權力的不均等上。由于城鄉差別的嚴峻現實,優質的教育資源多集中在城區,而鄉村學生所能享受的教育資源是極為有限的。優質二字無從提起。源于此有些鄉村極有潛質的學生其中考成績卻平平甚至低下,但這些學生一旦擁有和城區學生相同的教育空間,相對優秀的教師,其成績則突飛猛進。入校時成績中平甚至偏低的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以農村學生特有的堅韌的意志品質,刻苦學習,三年之后往往趕上甚至超越高一入校時比他高近百分的學生。故三中不惜采取對農村學生大幅度降分的手段,置城區一大批線上生與不顧,與四五中進行農村生的爭奪戰。這樣原先頗有優越感的城區學生反而一轉而為弱勢群體,只能望名校興嘆退而求其次。這從另一面來看,對城區學生又是不公平的。如果這個問題不能在短期內得到化解,將有引發群體性上訪的可能,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尤需關注。
那么五中發展的機遇又在哪兒呢?
一,機遇在五中人強烈的生存困境中
面對如此的境遇,五中人要有化困境為機遇的強烈的使命感。不管高初中撤并與否,始終保持五中人特有的堅韌不拔的頑強拼搏精神,始終如一,執著前行,相信有前面幾屆出手不俗的成績,一定會為五中的發展迎來更好的環境。
二,機遇在團結奮斗的領導班子中
這個班子不論是主管還是副手,都是一群只問耕耘,不問個人名利,潛心教書育人的實干家。相信在他們的手中五中一定能把握住每一次發展的機遇,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不斷創造美好的未來。
三,機遇在學校日新月異的發展建設中
五中近年來的工作,得到了市區兩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校園面積在這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區卻不斷得到擴展,這既展示著秦州區黨政領導班主對教育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五中在秦州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隨著教學綜合樓、學生宿舍竣工的日益臨近,五中在硬件建設上將跨入秦州一流學校的行列。到那時花園式學校,綠色環保學校,園林式學校,充滿著濃郁詩意一座極富文化韻味的學校將會矗立在我們的面前。
四,機遇在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身中
五中的教師沒有老學校的那種暮氣。他們是一群充滿活力,富于激情,有著強烈事業心的人。年輕使他們敢為人先;年輕,使他們富于創新精神;年輕,使他們勤學好問;年輕,使他們勇于探索。經驗都是前人們自己趟出來的,我們自己趟趟不也就有了經驗嗎?幾年的高中教學實踐,我們不也教出了北外的學生嗎?抓住了培養教師這根線,就找準了學校發展得動力源。硬件要硬,軟件也要硬。
【結合實際學習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房管處房屋登記工作科學發展觀調研工作報告11-27
赴蘇州學習考察的調研報告范文01-30
老干部局科學發展觀的自查報告09-23
小學生學習習慣的調研報告范文04-06
鄉鎮調研報告范文11-13
學校調研報告范文06-19
社區調研報告范文04-12
關于調研報告范文01-30
企業調研報告范文12-29
聽課調研報告范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