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法律援助的調研報告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第五次全國法律援助工作會議精神,努力實現廳黨組“改革創新、勇創一流”的工作理念,充分發揮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中的職能作用,根據廳黨組的安排,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孔德勤、副巡視員田萍與省法律援助中心的同志一行4人,先后深入到商洛、銅川、漢中、西安4個市、8個縣(區)的12個法律援助中心,12個鄉鎮(街道辦事處)法律援助工作站以及3個村法律援助聯絡點對法律援助工作進行了深入地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省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情況
目前,我省共有法律援助機構118個。省司法廳法律援助機構1個,市法律援助中心10個,縣(區)法律援助中心107個,占應設機構的100%。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共設立工作站2118個,在村組、社區確定了法律援助聯絡員,有了比較健全的法律援助工作網絡。
全省118家法律援助機構中,有112家是經過編制部門批準成立的,其余6家是司法行政機關內部掛牌。在112家機構中,有行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兩種性質,占行政編的地市有1家、縣(區)有36家,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省級機構1家、地市機構9家(參照公務員管理的8家)、縣(區)機構有65家(參照公務員管理的25家)。
我省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編制467人,實有510人,具有法律職業資格或律師資格134人,在法律援助機構注冊律師73人,管理人員376人,占73.3%。在510人中,法律專業學歷的325人,占64.7%。
XX年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9258件,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2272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6831件、行政法律援助案件155件;受援人員10598人次,受理法律援助咨詢105922人次,開展各種法律宣傳和服務活動60余次,接受宣傳的群眾約20萬人次。
二、我省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做法及效果
(一)積極爭取領導重視與支持,提高了法律援助工作的保障能力
近年來,各級司法行政部門把法律援助工作擺在司法行政的重要位置上,主動向各級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匯報,積極爭取領導的關心與支持,提高了法律援助工作的保障能力。省政府辦公廳于XX年批轉了省司法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XX年5月省政府召開了全省法律援助工作會議,推動了法律援助的發展。XX年,在各方的努力下,省人大通過了新修訂的《陜西省法律援助條例》,新條例凸顯了政府法律援助責任,擴大了法律援助范圍,降低了法律援助門檻,明確了相關部門的協作機制,提出了經費保障等具體要求,為加快法律援助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商洛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法律援助工作,XX年在市政府召開的有常務縣(區)長參加的全市司法行政會議上,簽訂了法律援助工作目標責任書。漢中市明確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把法律援助工作納入為民辦好事、辦實事的具體項目中,并提供必要的組織保障和經費保障。西安市人大、政協分別召開會議,專題聽取市政府關于法律援助工作開展情況的報告,市政府會議專題研究下發了《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建立起由主管副市長擔任總召集人的“全市法律援助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ǘ┙⒔∪骷壏⻊站W絡,完善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機制建設
截至目前,全省在省、市、縣(區)均設立了法律援助機構。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在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老齡委等社團組織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部(站、點),以及在鄉鎮、街道辦事處(社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達2118個,在村民小組、社區建立了法律援助聯絡員或信息員,形成了省、市、縣、鄉、村“五位一體”的工作網絡,形成了以法律援助中心為主導、法律服務隊伍為主體、社會志愿者為補充的服務和工作機制,使法律援助真正延伸到基層。商洛市組織了487人參加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隊伍,彌補了專職隊伍的不足;在全市163個鄉鎮、辦事處全部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正式頒發證書,聘請了163名工作人員;在1670個村級調委會中,全部確立了聯絡員或信息員,極大的方便了群眾的法律援助申請。銅川市依托相關部門分別成立了“青少年”、“困難職工”、“婦女”、“殘疾人”等法律服務中心站點,形成了社會有關部門廣泛參與的聯動機制。
2、機構保障:法律援助案件近幾年以20%比例逐年增加,量大面廣,現有機構和人員已不能滿足工作的需求,需加強機構增加編制、人員,建議在經濟發展較快和人口較多的市司法局設立法律援助工作處,和法律援助中心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兼有管理和辦理案件兩項職責;在經濟發展較慢和人口較少的市和縣(區)可以只設立法律援助中心一塊牌子,審查和辦理案件,縣(區)重點是辦理法律援助案件?h(區)法律援助中心要指導鄉(鎮)法律援助工作站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宣傳、咨詢,做好群眾法律援助案件的初步審查與簡單民事案件的辦理。
3、加強縣(區)法律援助機構的人員配備:法律援助機構專職人員的配備應該與工作任務相適應,縣(市、區)不少于3-5人,工作人員應該具有法律大專以上學歷,具備法律職業資格的人員應該不少于二分之一。
4、基礎設施建設:各市、縣的法律援助中心以及各鄉鎮的法律援助工作站辦公場所應該是交通便利、標志明顯、具備方便殘疾人使用的無障礙設施,方便群眾來訪;最好是臨街房,省、市法律援助機構面積不少于100平方米,縣(市、區)不少于60平方米,應該設有專門的接待室。要抓住中央擴大內需一攬子計劃的有利時機,將法律援助業務用房、辦案設施納入投資建設規劃。
5、設備保障:積極爭取省財政設專項資金解決法律援助辦案設備。在省財政尚未設立專項資金前,建議我廳拿出一部分經費,為縣級法律援助中心配置必要的宣傳器材、辦案設備等。
6、經費保障:爭取省財政每年保證500萬元法律援助專項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希望省財政設立農民工法律援助專項經費,各市、縣要將法律援助專項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要推動貧困縣(區)建立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擔法律援助經費動態增長機制、法律援助經費保障體制,加大對貧困地區支持力度,提高經費保障能力。建議設立省法律援助基金會,建立社會化資金籌措機制,增強資金保障能力。
7、管理保障:加強對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和經費使用管理,建立完善內部監督機制,暢通監督渠道,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確保辦案補助經費及時發放和資金使用安全。要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的獎勵機制,充分調動積極性。八是銜接保障:內部保障是由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司法鑒定機構等與法律援助建立服務銜接,對法律援助受援人減免服務收費,努力滿足困難群眾的需求。外部保障是加強與編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財政等部門以及公檢法的銜接與協作,使各部門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各負其責、相互協作、形成合力,共同促進法律援助事業的新發展,促進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陜西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新的貢獻。
【關于法律援助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法律援助調研報告11-29
鄉鎮法律援助工作站調研報告12-21
關于市場的調研報告04-07
關于企業的調研報告05-21
關于調研報告范文01-30
關于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02-27
關于電商的調研報告07-29
關于社區環境的調研報告12-21
關于學校的發展調研報告02-19
關于企業調研報告范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