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土資源開發利用效益狀況的調研報告
一、 水土資源開發基本情況
二、 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少科學規劃,缺少懂技術的專業人才。
我局雖然土地資源開發種植工作起步較早,但由于缺少科學規劃,缺少懂技術會管理的人才,造成了樹木種植品種單一,成活率不高,個別單位不考慮土壤環境因素,不科學選種,盲目種植,出現了年年種樹不見樹的現象。
2、管理不到位,承包收入低。
三、提高土地資源開發利用效益的必要性
1、對提高堤防工程面貌和發展水利風景區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利用堤防資源,實行高效、規范的開發利用,結合水利風景區建設,在靠近縣城、市區的地段,種植觀賞性樹木、植物等,利用寬棄土地育苗、種植速效經濟林和其他高效經濟作物,形成千里堤防千里林具有水利特色的生態自然景觀。對改善堤防工程面貌及推動水利風景區的建設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2、土地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將成為我局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益的可行性
1、以點帶面,提高分成比例
2、水利工程養護經費提供一定的啟動資金
目前堤防工程養護經費中包含的“行道林養護費”和“護堤林及防浪林管理費”,可以用來投資堤防土地種植和種植后的樹木管理,這樣每年約有350萬元的資金可以利用,為自我開發利用提高土地資源的效益提供一定的基礎資金。
3、豐富的土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按照局系統現有4.1萬畝土地資源計算,我局職工人均擁有土地34畝,據了解,沿河農村人多地少,隨著產業政策的不斷調整,改革的不斷深入,科學發展的理念已被人們清醒地認識,在此大好環境下,我局若能將所轄土地資源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利,種植業的市場前景是可喜的',我局豐富的土地資源必將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土里刨金”的發展種植業,完全可以實現生態效益、工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是。
4、其他流域土地利用效益,提供了可借鑒依據
根據對黃河流域土地資源開發利用情況考察,該流域土地資源豐富,一河務局90公里堤防有近1萬畝土地資源,全部那 按每畝每年400元承包給農戶,承包期限為三年,抱額都采取提前一次性交納的方式,黃河大堤上綠樹成陰,形成一道天然的綠色屏障,其土地資源利用效益是目前我局的幾十倍。其他流域如弟資源利用效益,為我局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益的可行性提供了學習和借見的經驗。
五、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益方式及措施
1、總體思路: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管理,應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調整種植結構、提高經濟效益為重點,向規模要效益,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最大化,創新管理模式,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建立系統、完善的市場和科學規范的管理體制。
2、作好調研,科學規劃
科學規劃是加強水土資源開發和管理的有效途徑,局系統水土資源地域不同,土質不同,環境不同,開發種植、管理的方式也應不同。局應組織有關部門對系統內土地資源進行聯合調研,進一步摸清土地資源利用現狀、規模、經營運做模式、投資效益及發展前景等 ,對系統內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科學規劃,統一管理,提高土地資源的綜合效益。
3、局出臺水土資源開發指導性的相關政策,明確職責,確保水土資源開發、管理的連續性,,制定出統一規范的經營管理模式,并在政策上給予支持,技術上給予指導,使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科學合理有序開展。
4、協調好管理養護與堤防種植相互之間的關系,尋找既能促進提防種植業的發展又不違反工程管理要求的有效途徑。
5、每個河務局根據所轄內地域、資源等具體情況,制定一個內容完整、條款清晰、責任明確、具有法律效應的合同示范文本。
6、建立承包合同核查年審制度,保證合同的完整性和樹木實有數,對已過期的合同限定簽定新的規范合同。對違反合同規定;合同期限過長;不履行合同;不規范、不合理的合同,找出依據,重新簽定合同。
【關于水土資源開發利用效益狀況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鄉村旅游狀況調研報告12-22
全鄉耕地狀況調研報告02-25
農村社會狀況調研報告04-03
婦女思想狀況調研報告11-29
中藥產業發展狀況的調研報告12-24
關于單親貧困母親生存狀況的調研報告02-05
婦女思想道德狀況調研報告02-23
最新大學生消費狀況的調研報告01-31
西部特色經濟發展狀況調研報告12-25
群眾體育發展狀況調研報告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