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財務會計課程報告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財務會計課程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財務會計課程報告1
x 面對實業界人才匱乏和畢業生就業不理想的現狀,我們不得不對學校教學進行反思。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課程設計應該是最基本的。財務會計課程設計直接影響高職會計專業的最終教學效果。本文根據目前課程設計及人才的社會需求現狀,對高職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財務會計課程淺嘗一種新的設計方案。
一、高職會計專業財務會計課程設置現狀
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第一線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在政府的推動下,以評促教,建設精品課程,高職系列專門教材相繼出版,在課程設計中增加實踐課程,試圖突破“壓縮型本科”的學科型課程模式,走出高職教育的特色道路,但課程設計仍未突破學科型課程模式,其缺點和不足之處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點。
。ㄒ唬┲乩碚撝R傳授,輕實踐能力培養
理論課程側重于專業理論知識的系統性,重點教授會計分錄的編制方法;實踐課程只是實驗性模擬實習,主要練習編制記賬憑證。在教學時間安排上,理論教學占用時間段較長,一般每門課程持續近一學期;實踐教學一般在理論課結束之后集中一到三周之內完成,占用時間段較短,教學實施的結果偏重于理論教學。
(二)理論與實踐相分離,課程結構不合理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各自為戰,人為地割裂了二者之間的聯系,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在結構上缺乏連續性和系統性,不利于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前后銜接和融合,不能使專業知識直接促進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借鑒研究不深入,課程模式運用表面化
目前對高職課程開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借鑒國外高職課程模式和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層面上,其次就是高職課程開發的原則、方法和途徑、高職課程的特點等理論層面上,很少有針對專業或某些具體課程的特點進行分析、研究,開發出合適的專業課程模式的。對課程模式的開發主要集中體現在原有基礎上的借鑒和修補,模仿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課程模式,在學科型課程基礎上削減一些基礎課程,增加一些實習內容,形成遺留有學科痕跡的課程體系——“學科課程(即理論課)+實踐課程(即實習課)”,而未在課程內涵上進一步研究開發。
。ㄋ模┡c課程教學相關的活動較少,缺乏智能培養課程
要使學生具備運用專業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需要多提供鍛煉機會。但與財務會計課程相關的社會調查研討及與實業界專業人士一起對實際案例進行分析、專題討論、專題講座等活動幾乎沒有,教材中也很少有這方面的內容。這樣不利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也不能提高畢業生的`技術應用水平。
高職會計專業的財務會計課程實質上并未突破傳統的學科型課程模式,只是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模擬實習內容。要達到會計專業高職教育的目的,必須從實踐界聘用經驗豐富的教師,并打破舊有的課程模式,重新進行課程設計,進行仿真模擬教學。
二、高職財務會計課程設計新方案
為了深化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除了改善教學方法還要設計合適的課程方案,由課程設計改革推動課堂教學改革。
。ㄒ唬┛傮w設計方案——按工作崗位設置模塊化課程
財務會計課程按會計實踐工作崗位設置如下教學模塊:出納模塊、各種會計核算模塊、主管會計模塊、稅務會計模塊、綜合分析模塊、會計檔案管理模塊、綜合模擬實習模塊、綜合活動模塊。每個模塊的教學,以實際案例作為教材,以實踐操作作為教學的主體內容,根據具體操作的需要安排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在教學活動中同步傳授給學生。教學活動安排在實習場地或模擬實習教室進行,內容講授與操作練習同步進行。
。ǘ┱n程結構內容
。保黾{模塊
主要講授并練習收款收據的開具;現金支票、轉賬支票的簽發及銀行匯票、銀行本票、商業匯票、托收承付等結算方式的辦理;印章的使用和管理;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的登記和核對方法;介紹出納員的職責、權利、工作的內容和重要性及對工作的要求;現金、銀行存款及有關票據的管理制度。
2.各種會計核算模塊
這些模塊仍以 工業 企業 的 經濟 業務為例介紹會計核算方法。作為基本模塊,主要包括材料核算、工資核算、成本核算、往來結算核算、收入利潤核算、固定資產核算、資本及其他業務等日常的財務會計核算內容。也可以將商品購、銷核算的模塊也作為一個基本模塊。此外,從 發展 的角度考慮,還可以在這些基本模塊的基礎上,根據會計市場的需求狀況設置備選模塊,如建筑、房地產開發、廣告、 旅游 、娛樂、飲食服務等企業的成本、費用核算分別設置一個模塊。但根據各個模塊內容的多少和難易程度,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做具體安排,例如,一個教學時間段內可以安排兩個或三個模塊的教學。
在這些模塊中,主要講授并練習各種日常業務的處理方法,即原始憑證的填制和審核、記賬憑證的編制、各種明細賬的設置、登記和結賬方法、憑證的傳遞程序,介紹有關會計準則和制度在材料、工資、成本、往來結算、收入利潤、固定資產、資本及其他業務核算中的應用。這時,可以將復式記賬、賬戶結構等理論內容融入進來。
財務會計課程報告2
一、財務會計課程體系目前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1.課程體系結構劃分不明確
財務會計學課程一般分為初級會計、中級財務會計和3部分。但對于初級、中級、高級的財務會計學課程應該包含的內容,卻沒有統一的認識。在實際的課程內容和教材編寫上難以把握。例如。對于企業最基本、最簡單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程序和方法、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則、財務會計報告等理論內容。初級會計學闡述過,中級會計學有涉及,高級會計學也有描述,且基本內容差異不大。又如,獨資、合伙企業財務會計學知識,本來屬于初級財務會計學知識,但卻列入高級會計學,造成高級會計學課程內容“忽‘高’忽‘初”.難以形成系統的體系毗又如,非貨幣易,在企業中也是常見業務,其處理的基本內容應放在中級會計。而不是高級會計。
2課程內容體系條塊分散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體系的章節安排基本上是按會計要素內容的不同來分類設置的。一項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往往涉及多個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這必定會造成相同經濟業務在不同章節體系中的重復論述以及課程容量的虛增等。例如,現金折扣的總價法、凈價法的處理,涉及應收賬款、存貨、應付賬款及主營業務收入等,至少在3個會計要素中重復講述。又如,非貨幣易本是一項完整的經濟業務,按會計要素順序來安排,就會造成內容分割,人為增大教學難度。很多會計理論和會計準則的內容是對某一類或全部會計業務的總體描述,在結構上是不宜進行條塊拆分的。例如,中級會計學往往將關于資產減值業務的論述分散地放置于各項資產業務處理的條塊體系中。實際上,資產減值業務是資產期末計價會計方法的具體應用,其凝練度較高,應該集中加以比較論述,這樣既可以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進行系統、直觀的對比,也可以幫助學習對象充分了解資產減值業務的實質,有利于專業理論被系統地消化和吸收。
3.專業理論與實務層次級差不夠合理
初級、中級、高級會計學的專業理論級差層次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具體表現為“兩頭小、中間大”。初級會計學部分原理、概念描述過多。而實務操作內容簡單、數量較少;相對于初級會計課程而言。中級財務會計的`內容和難度急劇增加。造成初級會計學起來太容易,中級財務會計又太難。學生難以適應腳。高級會計本應體現專業理論與實務的高度統一.但實際上該部分內容往往是對初級、中級理論與實務內容的重復描述。出現重實務、輕理論的現象,有高級會計實務之嫌。
4.實驗教學薄弱
財務會計是性很強的的課程,由于種種原因,安排學生到企業中實踐越來越難。很多學校都采用手工及電算化模擬實習。電算化模塊主要是針對企業實際開發的,與教學實踐結合不好。
二、財務會計課程體系模塊的劃分構想
針對財務會計課程體系的目前狀況及存在的問題,應調整初級會計、中級會計和高級會計的內容體系安排,同時對中級財務會計內容在教學安排和教材編寫中做重新劃分。并加強實踐環節。筆者對財務會計課程體系模塊的劃分構想如下:
1.初級板塊
分為3個子模塊:會計原理、會計基礎、與中級財務會計的銜接模塊。會計原理子模塊主要包括:會計基本理論的內容,如會計的涵義、目標、職能,會計要素,會計科目與賬戶,復式記賬原理及其應用等:會計基礎子模塊主要包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財務會計、會計核算程序等會計核算方法和會計工作組織(會計處理流程);與中級財務會計的銜接模塊主要包括:會計核算的基本準則、賬戶按用途和結構分類、企業的資金循環業務流程、銀行結算方式及簡單的票據業務、稅收基本業務等一系列內容,應將貨幣資金的核算、與貨幣資金收付直接相關的其他會計要素的初始確認和簡單計量、經營成果的簡單核算與計量等作為最基本的會計業務處理置于初級會計學部分。
2中級板塊
鑒于中級財務會計教學中.長期采用以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來劃分教學內容的習慣和以會計要素劃分基本教學內容具有的簡潔、與會計報表要素具有一致性等優勢,對于企業生產經營基本業務內容,如供應、生產、銷售、資金籌集、利潤形成和分配等仍以會計要素來劃分,有利于掌握財務會計的基本業務的核算原則和基本的會計處理方法。但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應考慮業務本身的整體性,會計要素之間重復確認和計量的內容應視情況刪減,進行整合。其他仍屬于企業常規常見業務,但有一定理論和實踐難度的內容。如投資、資產計價、資產減值、借款費用、非貨幣交易、債務重組等,應以會計原則為導向來安排。注重內容的整體性。劃分中級會計內容,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從會計原則高度認識和理解財務會計的要求。新晨
3.高級板塊
高級會計學主要是從會計原則的理論高度出發。結合具體會計準則的基本規定和具體要求。闡述財務會計信息在特定條件下的確認和計量。為全面且高質量地輸出會計信息而服務口。高級板塊內容應涵蓋企業業務中一些常規內容的延伸,屬于成長中不太成熟的內容,如商品期貨會計、退休金(企業年金)會計、融資租賃會計、中期報告和分部報告以及那些突破甚至否定會計假設的特殊業務。如合并會計報表、分支機構會計、外幣報表折算、物價變動會計、衍生金融工具、企業清算、重組、破產、企業合并與分立。
4.實踐板塊
財務會計的實踐教學環節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感知度和動手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實踐進一步形成初級、中級、高級會計之間的聯系。隨著對大學本科教育教學目標定位的調整。應更加重視財務會計課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板塊內容應包括初級會計實踐和中級會計的實踐。初級會計實踐圍繞初級板塊內容進行?蓪嶒炇业哪M實習與教學計劃中的專業認識實習結合。中級會計實習,既應重視對財務會計核算業務的實習。更應聯系企業的生產、營銷、人力資源等方面來進行。
參考文獻
[1]荊新,孫茂竹,張玉周.財務會計學課程設計的一種新方案[J].會計研究,20xx(6):36.
【財務會計課程報告】相關文章:
課程項目報告11-01
課程調研報告11-29
課程實施水平報告03-14
新課程調研報告11-04
課程設計報告12-29
課程改革調研報告03-18
課程教育報告11-13
課程總結報告11-09
【通用】課程調研報告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