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組合作課題成果報告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組合作課題成果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在與小組合作交流時都能夠主動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建議,見解獨特,也會接受同學的批評與建議!同時認真聽取同學的見解,和同學一起完成研究性學習作業。和同學一起探討問題。
愿意合作與交流。在與小組合作學習和探究活動中,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主動提供自己的資料和想法,與他人分享智慧,體驗合作的愉快。尊重他人勞動成果;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議;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
在與小組合作交流時都能夠主動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建議,見解獨特,也會接受同學的批評與建議!和同學一起完成研究性學習作業。和同學一起探討問題。
我們小組有一個閃亮的名字:超級明星組!我們組的成員有:鄭鈞元(組長、語文學科長、科學學科長)、王澤宇(信息學科長)、周子淇(英語學科長、音樂學科長)、陳君如(美術學科長)、羅偉(體育學科長)和我(數學學科長)。我們大家都很團結。
上數學課了,老師說要在小組內講評試卷,老師坐在旁邊看,我們自己在組內發揮,我正好有一道題不會,到了那道題時,我就認真的聽他們講,這樣一來,即讓我明白了這道題怎么做,又讓我們對這個題加深了印象!真是一舉兩得啊!
每次考試的時候只要想起上次在課堂上發言的題目和解答方式,準忘不了!就可以輕輕松松的把自己學的知識回想起來!就不用死記硬背了。
小組合作學習還讓我們全班每個組員很認真的把不懂的弄懂,讓不愛學習的同學認真學習,使他們取得好成績,這樣便幫助了考的不好的同學,同時自己也加深了印象,讓每個同學都充滿自信心。
下學期我建議每篇課文先預習,到了上課把預習到不懂的地方在課上和組員或和別的小組討論,這樣下來,每篇課文都會弄懂,明白課文的意思,才能掌握。到了考試就輕輕松松的考出好成績,真是一個一舉兩得的辦法!
自從升入二年級以來,我感到最大的變化是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越來越有效。隨著孩子們能力的增強,不僅在新知探討交流時可以用這種方式,而且學習評價、作業檢查、紀律評比都可以用小組合作這種形式。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合作是為了解決一個人不能解決或不便解決的問題。所以小組合作要有它的必要性,并不是對每一個問題都要合作。如:在學習《厘米、米的認識》時小組合作課,一個人量課桌的長和寬,有的學生發現尺子不夠了,怎么辦?就產生了合作的需要。這時,老師提出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量一量課桌的長和寬。但是現在還不能馬上行動,還要讓學生說說怎樣合作?一個人拿尺子量,一個人用手做標記,一個人做記錄。根據小組的實際情況,規定1號同學量(能力比較強的孩子),2號同學輔助做記號,3號同學做記錄。這樣明確分工后,就能很快的合作了。要不然,肯定會因分工而爭議,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合作的效果。在這種合作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互相幫助、協同做事。
同學們學會合作后,小組長在合作中得到了鍛煉,組員也得到幫助。把這種形式用于學習評價,能及時評價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比老師一個人的評價要公正、客觀的多。如:檢查口訣的背誦情況。就用三人小組內互相背誦,小組長做好記錄。在檢查前,先定好評價標準:既正確又熟練是優秀、只正確不熟練是過關、有錯誤的為不合格。要求明確后,小組檢查,優秀表揚,合格的要加油,不合格的就是小組長和我輔導的重點對象。小組長的標準比老師還嚴格呢。(好在這樣的孩子就幾個)。經過幾次這樣的小組學習過關評價后,我的輔導對象越來越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心中有數。
因為小組的搭配就是按照學習程度、遵守紀律、男孩女孩以及性格特點進行搭配。如:有的小組三個人,都不愛張揚,在一起合作時,就顯得沒有出頭露面的。派代表發言時就不積極。把外向和內向的搭配在一起,時間長了,性格互補,互相感染。還有最大的好處就是:有的孩子因為習慣于上課摸摸鉛筆、橡皮之類的小東西。有走神不專心的現象,老師發現后,為不影響其他學生聽課,不便于大聲制止,就用眼睛暗示聽課專心的小組長提示。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保證了那個孩子不掉隊。在評比紀律時,不再是一個人的表現好,而是三個人的共同努力結果。
實行小組合作,讓老師解放了出來,把一些師生間的對話變成了生生的對話。把一個60多人的班級好像分解成20多個小集體,他們各自為營,分工協作、都有事干。讓小組長不僅學會了知識,又鍛煉了組織管理能力,組員有身邊的榜樣可學,共同進步。
合作學習必須以個人學習為基礎。沒有個人學習,合作學習就無法開展進行。在合作學習之前,要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進行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做給不愛動腦筋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對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幫助的。
當老師講完某一節課或某一單元、某一階段后,要想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單靠教師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由每組組長利用課余時間在組內檢查,然后把檢查結果隨時匯報到教師那里。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給每個小組設置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中的成員是“利益共同體”。也就是說,只有在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取得成功的前提下,小組才能獲得成功,這樣,小組成員都樹立了“榮辱與共”的集體主義意識,增強了每個學生為捍衛集體榮譽而學習的強烈動機。
例如:我所教英語學科,對于自己小組內基礎比較差的同學,由組長牽頭,隨時、隨地、及時地給予幫助與輔導。再加上自己努力學習,慢慢地,這部分同學的成績也就提升了。這都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功勞。
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已經掌握某種知識和技能的學生,把知識和技能教給組內其他成員,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作為講授者的學生,為了能夠教得清楚、透徹,必須對所學材料進行認真的閱讀、分析、加工,客觀上也提高了他本人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比如:討論某些英語練習題時,每個同學都要求講解,這樣,他們就把老師講解的語法或知識點重復說一遍,加深了印象。
寫作訓練一直是學生認為最難完成的任務。我在教學中,采用了小組合作寫作訓練的學習。每小組共同商討完成一篇作文,作文的完成是小組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相對來說錯誤率要比一個人獨立完成低的多。經過直觀的分析、討論后,教師再讓學生重新寫。這樣做可以加深學生對作文正確表達的印象,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
合作學習的內容應該有一定的選擇性。在課堂討論中,應該考慮每個學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異,教師首先應該設計引導性的問題,創設最近發展區,使學生在原有知識水平上進一步將發展的可能性變為現實。另外,教師要設計好一堂課的每個環節,什么內容需要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等等。
一個小組內的成員素質必然有高低、參差不齊。因此,科學、合理地安排小組是成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一般可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同時,教師應注意小組成員學習能力和成績的協調,確保每個小組發言機會相當。組內成員要分工明確,每個成員在小組中都要承擔特定的職責。
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中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必須深入到每個小組,認真傾聽大家的發言,適當地組織、指導小組成員進行交流,才能確保小組合作學習能夠順利開展,并且不流于形式。當小組成員不足以完成目標時,教師應給予點撥,觀察傾聽,以確保他們的學習互動富有成效。
教師應及時評價小組學習,能夠使每位組員更清楚自己的每一點進步,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優等生在小組合作中總是處于主宰地位,搶占了多數的表現機會,基礎較差的學生則處于被忽略的地位。
所以,在以后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時必須做好宏觀調控,使之真正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以達到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在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我在區教體局教研部門的有力指導下,結合我校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際情況題成果報告,以課題實施方案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步驟,通過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努力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目前,我已經完成了準備階段的各項研究工作,進行了搜集、查閱資料,理論學習,制訂研究方案,開展問卷調查等工作,為整個課題的順利實施以及取得預期成果奠定了基礎。
1、通過準備階段的課題研究資料學習及結合本校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的有關調查、分析,我以認真完成了課題研究方案、開題報告的撰寫,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準備階段計劃及月活動安排。
2、通過準備階段的前期調查問卷,我已初步掌握了我校學生對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態度及學習效果情況。從中可以看出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不夠深刻,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指導也不夠到位,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4、通過準備階段的認真學習,我對課題研究有了更明確、更深刻的認識,同時相關的理論學習也為我的課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1、在準備階段的研究工過程中對所搜集的材料未能進行及時的記錄與分析,對所調查的結果也未能及時地作出深刻地分析。
因此,針對準備階段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下一階段課題研究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改進,保證下一階段的研究工作更加系統化、具體化、明確化。
初中課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我校相應課改要求的特色,小組教學鼓勵合作學習,積極發揮學生的個性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
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我校老師們廣泛采用。那種人人參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
語文課堂上如若片面的理解合作學習,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操作不好就會做無用功。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有的把合作討論當作學生活動的唯一形式,一堂課下來,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收效甚微。是否需要小組合作要看內容有無討論的必要,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不能看到一兩個小組有結果就匆匆收場,完成一次合作。
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我們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啟發,共同探究,培養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只有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才能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
二要組織好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教給合作的方法,重視對合作學習的評價,做到互動學習與個別輔導相結合。
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小組教學模式我已基本掌握,但是還不熟練,小組合作的有效性還有待提高,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探索。
學習中有許許多多的快樂與憂愁,它宛如夜幕中閃爍的星星,數也數不清;它又似花園里姹紫嫣紅的鮮花。小組合作的喜與憂便是留在記憶的最深處。
開學的第一天,老師重新編排了小組成員,我很榮幸的當上了英語的小組組長。帶著興奮與激動,擔負著組長的重任,從這天開始,踏上小組組長的征程。
開學中的這幾個月,我們中的小組成員,很配合我這個組長,他們按時交作業;上課積極發言;作業的字寫得非常工整;背誦按時背完。可是。沒過多久,小組成員厭倦了這種的合作學習,作業越收越慢,背誦背得吞吞吐吐,字寫得十分潦草。
我被轉到別的小組后,組長的職位暫時被撤掉。我來到這個小組后,有一個成績和自主學習特別差的人;老師叫我們組其他的成員和組長來幫助他把考試成績提高。
我們用了各種辦法,終于,把他的成績提高了,我們非常高興,可是,又沒過幾天,他上課又在發呆,作業又沒完成。放學的時候還要留下來背誦,我們組的成員和組長被他弄得疲憊不堪。后來,老師教給我們一個妙招,我按照老師的指示采用分工到位的輔導方式,他的成績又一次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