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必備)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1
兩港一城建設熱潮和城市化進程加快促進了我區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目前房地產業在我區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房地產業直接稅收占到總稅收的15%左右,相關稅收占到總稅收的30%;如果加上契稅收入,則占到36%。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房地產業對稅收的支柱作用會更加明顯。
近期,中央和市陸續出臺了針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對于受外部環境影響較敏感的房地產業來說,政策的調整無疑會影響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認清我區房地產市場現狀,客觀分析政策對房地產走勢的影響,從而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對保持我區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區房地產市場發展現狀
今年1-6月,我區房地產業實現稅收5億元,同比增長85%;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7.3億元,其中住宅投資完成23億元;商品房施工面積489.9萬平方米,銷售100萬平方米。今年以來,我區房地產業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1、房產投資保持較高增速
我區近年的大開發大建設態勢和房地產市場的走熱使得房產開發商對我區房地產市場前景紛紛看好。今年上半年我區房地產開發仍延續了去年以來的較快增長勢頭,1-6月,房地產開發平均增速為42.2%,具體走勢見圖一。其中,住宅建設在房地產開發投資中的地位突出,占到房地產開發全部投資的62%;商業營業用房今年開發增速也持續走高,2-6月累計增速分別為:2.6%、15.2%、84.5%、79.1%、1.9倍;辦公樓開發投資也保持了10倍以上的增速。
2、房產銷售勢頭回落明顯
今年我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的同比增速均呈逐月下降趨勢,2-6月的增速走勢見圖二:
從商品房預售情況來看,回落趨勢明顯。1-6月全區預售3940套,總面積50.6萬平方米;預售套數和面積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降低了15.5%和15.4%。出于對宏觀政策的觀望心態,3月份我區商品房預售出現了一次明顯下降,4月份僅售出474套,總面積6.5萬平方米,與3月份相比均下降了44.3%。5月、6月繼續維持了較低的預售水平,每月預售385套,總面積5萬平方米左右。
3、房產平均價格持續走高
雖然今年年初開始,中央及市頻頻出臺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有關政策,但年后,房地產市場已進入快速上漲的新一輪行情,由于土地的稀缺性、百姓改善住房的實際需求支撐以及跟漲不跟跌的投資心理等因素影響,我區房價也呈持續走高的態勢。
自年開始,我區房地產價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提升,房價在、、年分別同比上漲20.5%、30%和42%。目前,我區新建商品房均價已達559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20%;存量房均價已達500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47%。
二、近期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對我區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影響由于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房地產市場投機成份嚴重,中央將防范房地產風險作為今年宏觀調控的重點,市也出臺了多項有關政策,加強對房地產業的.調控。中央和市的政策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來調控房市:
土地供應結構調整。建設部等七部委出臺《關于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的意見》,規定各地要根據房地產市場變化情況,適時調整土地供應結構、供應方式及供應時間;對房價上正快的地方,適當提高居住用地在土地供應中的比例,著重增加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用地供應量;嚴控高檔住房用地供應。
房貸利率調整。3月16日,央行出臺了調整商業銀行自營性個人住房信貸政策,規定對房價上正快城市或地區,可將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20%提高到30%,并實行住房貸款下限管理,將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水平由5.31%提高到6.12%。
房地產財稅政策調整。國稅總局、財政部、建設部聯合發文,規定20xx年6月1日后,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征收營業稅,同時規定凡在20xx年6月1日以后購買非普通住房的,按3%全額征收契稅。
房地產發展目標調整。20xx年市《政府工作報告》確立了以居住為主、以市民消費為主、以普通商品住宅為主的三個為主樓市調控原則。
房地產銷售登記方式調整。市加強新建樓盤網上備案工作,于2月18日推出網上二手房試運轉,增強房地產信息的透明度,并出重拳打擊違規炒作房產的企業。
房地產供應結構調整。大力調整供應結構,加大配套商品房為主的中低價普通商品房供應。20xx年市計劃開工建設配套商品房和中低價商品房各1000萬平方米。
從短期看,宏觀政策的調整將對我區的房地產投資建設帶來直接影響,從而關系到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第三產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目標的完成;同時,平抑房價政策的出臺導致市場觀望氣氛濃重,房地產市場尤其是二手房市場交易量將有較大程度的萎縮,我區房地產業發展將出現一定程度的緩剎車效應。
但從長期看,宏觀政策調整必將有效剔除我區房地產市場中的投機因素,達到抑制投機行為、規范投資行為、鼓勵居住消費的目的,有利于我區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主要將起到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合理控制房地產投資開發量。通過調整房貸利率、稅收政策,減少房地產市場中的投機成分,顯露市場真實需求量,合理引導房地產投資開發量。同時,通過嚴格土地供應,有效防止過度開發的情況發生。
緩解房地產業供求矛盾。通過加大配套商品房和中低價商品房的建設量,調整房地產供應結構,滿足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需求,有效緩解房地產業的供求矛盾。
適度平穩房地產價格。考慮到兩港一城建設效應初顯、浦東板塊效應顯現、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帶來的房產升值效應,我區房地產價格仍將繼續走高,但期房限轉、稅收調整、商品房網上登記等政策辦法將有效穩定過快上漲的房價,使其漲幅趨于穩定。
三、積極應對,保持我區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總的來說,由于我區房地產市場發展基數相對較低,近期又迎來兩港一城開發建設的歷史性機遇,從長遠來看,我區房地產市場仍將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近期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將使我區正在發展中的房地產市場進入一個調整-鞏固-提高的階段,走向日趨成熟。為保持我區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當前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房地產價格監測工作
及時掌握我區房地產價格動態和走勢,建立起科學有效的房價監測和預警體系,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維護房地產市場價格秩序,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重點監測土地出讓價格,新建商品房、存量房的交易價格;當前特別要重視加強對住宅類商品房價格的監測工作。加強房價的季度、年度分析預測工作,將出讓土地面積、房地產開發投資額,新建商品房的開工面積、竣工面積、銷售面積、空置房面積及空置率,市場平均價格及變動情況和原因等列入分析內容。一旦發現價格異常波動,及時提出預警建議。
2、加強房地產項目的跟蹤管理工作
3、有計劃有步驟的規劃房地產開發
結合我區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總體規劃來開發房地產,根據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來編制房地產開發計劃,合理預留開發空間,以達到通過城市規劃來引導房地產開發,帶動經濟發展的良好效果。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監控,通過房地產市場的信息透明化,培育和發揮房地產行業協會的作用,引導房地產企業掌握市場狀況,根據市場運行狀況合理安排開發計劃。
4、合理引導住房主體需求
中低收入職工、新增的城鎮職工、城市化推進的人群、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城鎮中的困難家庭是社會上的住房主體需求。為滿足這部分需求,市政府今年大力推進配套商品房和中低價商品房兩類住房建設,同時加大廉租房的建設力度。我區要以此為契機,積極引導商品房開發向普通住宅建設傾斜,改善住宅供應,完善住宅功能,提高住宅質量。同時,結合我區開發建設和城市化進程實際,引導居民對住房的理性消費,推動主體需求的合理化。
關于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2
今年以來,在國家擴大內需、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特別是在我市“房產新政”影響和帶動下,我市房地產市場明顯活躍,開發投資逐漸向好,商品房銷售持續上升,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
一、當前我市房地產發展現狀
(一)房地產開發投資處于低位調整中。1-11月,我市房地產開發投資94.9億元,同比下降9.0%,較今年最低點回升近6個百分點,比三季度提高了1.1個百分點(如圖1所示),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0.0%,比三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圖1 1-11月××市及縣(市、區)房地產開發投資情況1-11月房地產開發投資結構表
投資額(億元)
占開發投資比重(%)
比重同比增減(%)
房地產開發投資
94.9
—
—
其中:商品住宅
78.4
82.6
0.2
辦公樓
1.2
1.3
-0.1
商業營業用房
10.5
11.0
-2.1
其他用房
4.8
5.1
1.9
(二)房地產建設規模“二升一降”。隨著我市六部門促進新開工措施的出臺和銷售市場的不斷升溫,市場供應已經發生積極變化,施工面積、竣工面積保持一定規模的增長,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但下降幅度逐漸收窄。竣工面積276.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3.9%;其中住宅面積241.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0.0%;辦公樓5.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3.2%;商業營業用房25.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1.1%。
新開工面積293.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7%;其中住宅面積224.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0.0%;辦公樓7.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7.3%;商業營業用房39.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6%。
二、房地產新政對市場影響的分析
1、房產新政累積效應得到進一步顯現。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市及時出臺了有效的“房產新政”,今年以來各部門又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完善和細化各種政策措施,共出臺四項樓市新政,其中包括《關于調整市區房地產交易環節稅收政策》、《關于進一步降低居民購買和轉讓住房稅收負擔政策》、《關于促進我
市房地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促進項目新開工的政策措施》,同時加大金融支持服務力度,降低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首付房款比例由30%調整為20%,貸款最高額度由25萬元調整為35萬元,貸款最長期限由20年調整為30年,縮短二套房貸和二手房交易營業稅免征年限,并將全額征收改為差額征收等等。這些政策措施效果的顯現,有效降低了購房者的購房成本,緩解了開發商的資金壓力,無論是對房地產開發企業還是消費者來說都是一種利好,增強了信心、得到了實惠。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經過幾個月的運行后已產生了積極的效果,為房地產市場快速回暖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2、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對市場變化措施積極有效。去年下半年以后,針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房產投資、商品房銷售持續下降的新情況,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主動調整開發戰略和市場營銷策略,采取了各種優惠促銷措施,極大地刺激了居民的購房欲望和消費熱情,使得成交量大幅增長。
三、當前值得關注的兩個問題
其次,房價高位運行,可能對商品房銷售形成新的制約。隨著商品房銷售的較快增長,市場回暖跡象趨于明顯,部分開發企業和新增樓盤出現了價格上漲。據反映,在成交量稍有起色之后,從3月份開始,有部分樓盤開始提價,到了8月份,一些樓盤出現了“坐地漲價”的現象。從市區商品房平均成交價格來看,今年1-11月市區商品房平均合同成交價格為5375.35元/㎡,同比增長12.3%,其中商品住房平均合同成交價格為5254.95元/㎡,同比上漲17.62%。在市區,出現了諸如:帝景藍灣、桐園、運河壹號公館、江南一品、公園一號等7000-8000元/㎡的高價樓盤。商品房價格的上漲大大超過了人民收入的增長,勢必對銷售形成新的制約。
四、促進我市房地產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1、加快政策調整,給予行業寬松發展空間。目前××市出臺的《關于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問題的通知》,主要涉及保障性住房、普通商品房、購房稅費、住房貸款等方面內容,政策帶有放松行業發展環境的性質。因此,政府在引導輿論、制定政策方面應該更堅定地用市場化標準,給行業和企業的發展一個寬松穩定的環境,為未來房地產行業繼續繁榮穩定奠定基礎。
2、政府應規范土地市場,引導房地產企業合理科學利用現有的`可開發土地。從規劃、用地及稅費優惠等方面引導鼓勵社會投資,發展以中小戶型(戶型面積在120平方米以下)為主的房地產項目,加大廉租房和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設,以滿足絕大多數市民的住房需求。房價過高依然是阻擋市場成交有效放大的直接障礙,也是消費者觀望的根本原因。普通消費者依然無法承受當前的房價,而事實上當前的房價仍然包含著較大的利潤,一方面如果開發商愿意讓利于消費者,二者之間的訴求達到一個合理的平衡,房地產長期積累的矛盾就能得到有效消除;另一方面開發商還需要在土地儲備和房屋開發上進行合理規劃,防范資金鏈斷裂,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3、穩定就業和增加居民收入。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關鍵在市場成交量,而市場成交則有賴于市場消費能力。因此,居民收入和就業狀況對房地產行業的消費非常關鍵。
4、創造較好的房地產開發環境。政府要不斷加大投入,著力改善道路、交通等城市基礎設施,加強教育衛生、文化等民生工程建設,創造良好的人文居住環境,以吸引實力更強的房地產企業入駐開發。
關于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3
南京房地產開發投資額仍在增長,銷竣比顯示供需仍不平衡。20xx年南京房地產開發累計投資額445.97億元,同比增長27%,20xx年1-2月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額77.2億元,同比增長41%。07年以來平均銷竣比為2.64,07年全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但是08年前兩個月銷售面積跟不上竣工面積,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市場拐點論的影響。
08年1-2月份商品房銷售均價為5331元,同比07年2月份增長10.1%,相比07年全年銷售均價增長0.5%,但是比較07年末的銷售均價略有下降。07年12月份南京市商品房成交量顯著放大,08年前兩個月成交量較少,相比07年1-2月份同比減少60%多。
08年前4個月南京住宅市場成交量表現比較平穩,較07年同比有所減少。08年3月份累計成交面積約40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7%左右,4月份截至到4月22日累計成交40.2萬平方米,有望超過3月份的成交量,但同比07年4月仍有縮減。
一、07年以來南京商品房銷售情況,20xx年,南京市商品房全年銷售額為603.51億元,銷售面積1137.88萬平方米,銷售均價為5303.8元/平方米,其中住宅全年銷售額533.42億元,銷售面積為1064.5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為5011元/平方米,現房全年銷售額為77.58億元,銷售面積為190.27萬平方米,銷售均價為4077元/平方米,期房全年銷售額為455.84億元,銷售面積為874.24萬平方米,銷售均價為5214元/平方米。
08年1-2月份南京市商品房銷售額為24.74億元,銷售面積46.41萬平方米,銷售均價為5331元,售價同比07年2月份增長10.1%,相比07年全年銷售均價增長0.5%。其中住宅銷售額為20.61億元,銷售面積42.63萬平方米,銷售均價為4835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6.23%,現房銷售額為2.05億元,銷售面積為4.37萬平方米,銷售均價為4691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2.2%,期房銷售額為18.56億元,銷售面積38.26萬平方米,銷售均價為4851元/平方米,同比增長27.83%。
從各月商品房銷售均價的走勢來看,07年南京商品房銷售均價呈現穩步上漲態勢,但是07年末到08年初房價有略微的下降。
從圖表6的每月銷售量來看,20xx年12月份南京市商品房成交量顯著放大,08年初可能受淡季因素和房地產拐點論影響,成交量較少,相比07年1-2月份同比減少60%多。
08年以來,南京市各區域板塊住宅成交數量不一,成交量位居前兩位的是江寧和浦口兩大板塊。截至到08年4月22日,江寧板塊累計成交近5000套,約38.9萬平方米,浦口板塊累計成交近3400套,約32.9萬平方米。江寧板塊3月份成交約11.5萬平方米,浦口板塊成交約12.44萬平方米,分別占全市總成交額的29%和31%。河西板塊屬于南京市的高尚住宅區,該板塊的項目大多屬于知名開放商,樓盤房型結構和質量也相對比較好,但是價位偏好,離市中心較遠,適合有車族的消費群體,08年該板塊成交量位居全市,城南板塊4月份成交量有顯著放大,截至到4月22日,城南板塊4月份成交近8.7萬平方米,占全市總成交量的14.8%。
二、南京各區域主要在售樓盤根據搜房網提供的.信息,南京各行政區域主要在售樓盤情況玄武、白下、鼓樓三大區域的樓盤銷售均價位居全市前三位。玄武區的樓盤售價在9000元/平方米25000元/平方米之間,白下區普遍在9000元/平方米15000元/平方米左右,鼓樓的房價普遍在10000元/平方米以上,位置較偏的蘇寧千秋情緣在7000元/平方米左右。建鄴區的樓盤大多集中在河西板塊,該板塊環境比較好,樓盤質量也比較高,知名地產開發商如中海地產、萬科、棲霞建設等都在該板塊開發項目,老南京和新南京都喜歡在此安家落戶,目前該板塊的銷售均價都在10000元/平方米以上。
新樓盤比較多的是江寧區,江寧區是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環境也比較好,售價相對較低,比較適合來南京落戶的外地大學生,目前普通住宅售價大概在6000元/平方米左右,各個不同的樓盤價格差異也比較大。由于江寧區房價相對較低,環境較好,并有大量別墅項目,是富人聚集地,同時將受惠于即將開通的地鐵2號線,預計江寧區的房價會有較大升值空間。
09年南京普通住房上市量約800萬平方米,相比08年的850萬平方米有所下調,其中,中低價位、中小戶型商品房約560萬平方米,將逐步落實90/70政策;經濟適用住房約225萬平方米,與08的計劃基本持平;中低價商品房(含限價房、拆遷復建房)可上市供應總量為60萬平方米,比08年30萬平方米的供應計劃將近翻了一倍;廉租房建設計劃投入資金3.4億元,籌建廉租住房1000套,約5萬平方米。09年各類住房建設用地計劃供應1050萬平方米,其中各類普通商品住宅建設用地850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200萬平方米,相比08年的土地供應量有所增加,預示土地市場將持續活躍。09年南京市住房建設計劃總量與08年大致持平。
關于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4
今年以來,在國家擴大內需、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特別是在我市“房產新政”影響和帶動下,我市房地產市場明顯活躍,開發投資逐漸向好,商品房銷售持續上升,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
一、 當前我市房地產發展現狀
(一)房地產開發投資處于低位調整中。1-11月,我市房地產開發投資94.9億元,同比下降9.0%,較今年最低點回升近6個百分點,比三季度提高了1.1個百分點(如圖1所示),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0.0%,比三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
市區共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56.0億元,同比下降19.7%,占全市房地產開發總量的59.0%;四縣(市)共完成開發投資38.9億元,同比增長12.4%,占全市房地產開發總量的41.0%。投資額與上年同期比較,只有江都、寶應保持增長,降幅較大的有廣陵、開發區和儀征(詳見下表)。
從房地產投資構成情況看,1-11月,商品住宅完成投資78.4億元,同比下降8.7%,占房地產開發投資額比重為82.6%;辦公樓完成投資1.2億元,同比下降21.7%;商業營業用房完成投資額10.5億元,同比下降23.5%;其他用房完成投資額4.8億元,同比增長48.4%。辦公樓、商業營業用房、其他用房分別占房地產開發投資額比重為1.3%、11.0%、5.1%,商品住宅投資、其他用房占比重同比略有提高。
(二)房地產建設規模“二升一降”。隨著我市六部門促進新開工措施的出臺和銷售市場的不斷升溫,市場供應已經發生積極變化,施工面積、竣工面積保持一定規模的增長,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但下降幅度逐漸收窄。
1-11月,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積1135.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6%;其中住宅面積887.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1%;辦公樓26.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5.5%;商業營業用房161.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2.5%。竣工面積276.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3.9%;其中住宅面積241.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0.0%;辦公樓5.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3.2%;商業營業用房25.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1.1%。新開工面積293.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7%;其中住宅面積224.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0.0%;辦公樓7.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7.3%;商業營業用房39.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6%。
(三)新政助今年商品房銷售增勢強勁。1-11月,全市商品房共銷售313.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8.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286.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4.7%;辦公樓銷售面積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2.5%;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20.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0%。商品房銷售額147.6億元,同比增長92.1%;其中住宅銷網售額130.8億元,同比增長103.2%;辦公樓銷售額2.2億元,同比增長116.9%;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14.0億元,同比增長27.6%。
(四)開發資金到位情況良好,資金緊張狀況有所緩解。今年以來,隨著商品房銷售逐步回升,成交量顯著增加,開發企業資金回籠速度加快,全市房地產開發資金到位情況良好。1-11月,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總量為149.5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本年到位資金為131.2億元,同比增長13.3%;上年末結余資金為18.4億元。到位資金總量的增速高于去年全年增速1.1個百分點。今年開發資金來源數為同期開發投資完成額的1.6倍,高于去年同期1.3倍的水平。再從本年到位資金中的其它資金來源情況看,1-11月,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其它資金來源為76.2億元,同比網增長19.2%,其中定金及預收款和個人按揭貸款同比分別增長32.2%和87.2%。到位資金增速加快表明今年以來隨著商品房銷售的活躍,企業回籠資金情況良好。
二、房地產新政對市場影響的分析
1、房產新政累積效應得到進一步顯現。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市及時出臺了有效的“房產新政”,今年以來各部門又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完善和細化各種政策措施,共出臺四項樓市新政,其中包括《關于調整市區房地產交易環節稅收政策》、《關于進一步降低居民購買和轉讓住房稅收負擔政策》、《關于促進我市房地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促進項目新開工的政策措施》,同時加大金融支持服務力度,降低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首付房款比例由30%調整為20%,貸款最高額度由25萬元調整為35萬元,貸款最長期限由20年調整為30年,縮短二套房貸和二手房交易營業稅免征年限,并將全額征收改為差額征收等等。這些政策措施效果的顯現,有效降低了購房者的購房成本,緩解了開發商的資金壓力,無論是對房地產開發企業還是消費者來說都是一種利好,增強了信心、得到了實惠。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經過幾個月的運行后已產生了積極的效果,為房地產市場快速回暖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2、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對市場變化措施積極有效。去年下半年以后,針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房產投資、商品房銷售持續下降的新情況,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主動調整開發戰略和市場營銷策略,采取了各種優惠促銷措施,極大地刺激了居民的購房欲望和消費熱情,使得成交量大幅增長。
3、城鎮居民收入增長較快,消費信心和購買力有所增強。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態勢,XX年1-11月,人均達17878元,同比增長12.0%。居民收入的增長,加上“80后”的結婚用房,另一方面,積累了去年處于觀望狀態的剛性需求,再加上一系列暖市新政的進一步落實到位,今年以來全市居民的消費信心、還貸能力和購房能力顯著提升,使得購房欲望和意愿得到進一步釋放。
三、當前值得關注的兩個問題
首先,商品房新開工面積近幾年首次出現下降之勢。受去年商品房銷售持續下降的影響,今年1-11月累計,全市商品房新開工面積為293.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7%,降幅比三季度僅縮小了14.1個百分點。據分析,今年以來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出現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當前部分開發企業對當前經濟形勢判斷較為保守,投資比較謹慎,開發速度明顯放慢;二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數增速高(去年1-11月全市新開工面積379.1萬平方米)。如果新開工面積出現持續下滑態勢,不但會影響到今后的市場供應量,也會影響到房地產開發投資的總量規模和速度,對全市保投資、促增長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值得引起我們高度關注和重視。
其次,房價高位運行,可能對商品房銷售形成新的制約。隨著商品房銷售的較快增長,市場回暖跡象趨于明顯,部分開發企業和新增樓盤出現了價格上漲。據反映,在成交量稍有起色之后,從3月份開始,有部分樓盤開始提價,到了8月份,一些樓盤出現了“坐地漲價”的現象。從市區商品房平均成交價格來看,今年1-11月市區商品房平均合同成交價格為5375.35元/㎡,同比增長12.3%,其中商品住房平均合同成交價格為5254.95元/㎡,同比上漲17.62%。在市區,出現了諸如:帝景藍灣、桐園、運河壹號公館、江南一品、公園一號等7000-8000元/㎡的高價樓盤。商品房價格的上漲大大超過了人民收入的增長,勢必對銷售形成新的制約。
四、促進我市房地產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1、加快政策調整,給予行業寬松發展空間。目前××市出臺的《關于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問題的通知》,主要涉及保障性住房、普通商品房、購房稅費、住房貸款等方面內容,政策帶有放松行業發展環境的'性質。因此,政府在引導輿論、制定政策方面應該更堅定地用市場化標準,給行業和企業的發展一個寬松穩定的環境,為未來房地產行業繼續繁榮穩定奠定基礎。
2、政府應規范土地市場,引導房地產企業合理科學利用現有的可開發土地。從規劃、用地及稅費優惠等方面引導鼓勵社會投資,發展以中小戶型(戶型面積在120平方米以下)為主的房地產項目,加大廉租房和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設,以滿足絕大多數市民的住房需求。房價過高依然是阻擋市場成交有效放大的直接障礙,也是消費者觀望的根本原因。普通消費者依然無法承受當前的房價,而事實上當前的房價仍然包含著較大的利潤,一方面如果開發商愿意讓利于消費者,二者之間的訴求達到一個合理的平衡,房地產長期積累的矛盾就能得到有效消除;另一方面開發商還需要在土地儲備和房屋開發上進行合理規劃,防范資金鏈斷裂,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3、穩定就業和增加居民收入。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關鍵在市場成交量,而市場成交則有賴于市場消費能力。因此,居民收入和就業狀況對房地產行業的消費非常關鍵。
4、創造較好的房地產開發環境。政府要不斷加大投入,著力改善道路、交通等城市基礎設施,加強教育衛生、文化等民生工程建設,創造良好的人文居住環境,以吸引實力更強的房地產企業入駐開發。
【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房地產的市場調研報告07-16
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07-08
房地產項目市場調研報告04-01
關于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08-23
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15篇07-24
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15篇)11-14
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精選15篇01-23
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通用15篇01-07
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通用15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