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教學設計及評析
學習目標:
①認識生字“乖”“憑”“職”“癢”“肉”“辟”“勤”;會寫“性”“格”等13個生字;積累“無憂無慮、任憑、盡職、屏息凝視、溫柔可親、抓癢、豐富多腔、變化多端、稿紙、踩印、梅花、跌倒、撞疼、開辟”等15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③能了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找出作者喜歡貓的文句與他人交流。④會用“任憑??也??”、“非??不可??”、“無論??也??”造句。⑤能結合課后的“閱讀鏈接”,培養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課前準備
①課文插頁的掛圖。
②課前發動學生帶來自己家飼養的寵物或喜歡的小動物圖片、照片等。
第一課時
一、圖片展示,插圖揭題
①課前讓學生將自己帶來的圖片或照片貼在班級的墻上,臨時布置一個小小“動物角”。②同學們,從你們帶來的照片來看,大家都非常喜歡小動物,老師也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你們想見識嗎?(師掛上課文插圖)這小家伙,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讓我們一起來呼喚它吧!(師板書課題)
③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家貓,而是作家老舍先生家里的貓,它到底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讓我們一起來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初知大意
①請學生各自輕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感受的地方請標注記號。
②同桌互讀課文,注意生字、新詞的讀音,互抽字卡,教師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檢查、鞏固生字新詞。
③出示填空題:這是一只的貓,我是從看出來的。
a.學生默讀課文,獨立完成上述填空題;
b.學習小組(4人一組)交流,爾后全班交流。(預設:若學生回答既古怪又可愛的貓,師此時應進一步啟發:貓的古怪表現在哪里?貓的可愛從哪里可以看出來;若學生認為這是一只有趣好玩的貓,師不必追求答案的唯一,可因勢利導,追問學生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三、精讀“古怪”,體會情感
①細讀第一自然段,嘗試用“??既??又??,??既??又??”的句式來歸納貓的古怪表現。
②出示兩個句子,深入理解,體會貓的古怪特點。
⑴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
⑵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a.用自己的話說說“任憑”“屏息凝視”“非……不可”的意思(建議:“屏息凝視”用表演的方式來突破)。
b.從這兩個句子中,你體會到貓的什么特點?
c.用“任憑……也……”“非……不可……”口頭造句。
③用個別讀、師問生答式、賽讀、齊讀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④自由讀第2、3自然段,說說這只貓還有什么古怪之處?
a.生自由輕聲朗讀第2、3自然段。
b.理解“豐富多腔”與“變化多端”(“豐富多腔”可采用全班協同表演的方式加以理解)。c.出示“它若是不高興啊,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也一聲不出”。
(1)讓學生把“無論……也……”與“任憑……也……”換詞,問:能否把二者對調?為什么?引導學生體會異同。
(2)用“無論……也……”練習口頭說話。
(3)體會第二自然段的寫法。
Ⅰ這一自然段寫什么?段中的“:”號有什么作用?“冒號“前后的內容有什么關系?Ⅱ仿照這一自然段的寫法,展開合理的想象,將“它什么都怕,總想藏起來”說具體。⑤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a.師范讀,問:同學們,你們感受到貓的古怪了嗎?
b.生齊讀,營造師生賽讀的氛圍。
四、小結課堂,鼓動背誦
①師:這是一只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又多么目中無人,膽小時什么都怕,膽大時又勇猛無比的古怪之貓,老舍先生的筆墨真是酣暢淋漓,讓我們一同來把這些文字“錄進”腦際吧。
②說說該怎么記誦比較快。
五、布置作業
1.熟記并書寫田字格中的字;
2.背誦課文1—3自然段;
3.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選做:嘗試用簡筆畫把這只貓的古怪樣畫下來,并用簡單的文句說明。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一、二、三自然段
1.指名背誦課文的一、二、三自然段。
2.聽寫本課的部分詞語。
二、學習末段,體會“可愛”
1.指名朗讀第四自然段,學生評議:小貓的“可愛”,你感受到了嗎?
2.挑戰前面朗讀的這位學生,學生再評議,爾后全班齊讀。
3.比較并積累詞語:
①誰能說出與“生氣勃勃”相似的詞語呢?(生機蓬勃、生機勃勃)
②這些詞語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建議用造句的方式加以比較。)
三、回讀課文,感悟“喜愛”
1.這哪里是在寫貓,分明是在寫自己家里那個淘氣的小孩。從文中,我們不難發現,老舍先生是非常喜歡他描寫的那只貓的,你能舉出例子來說一說嗎?
2.學生再讀全文,用筆描畫;
3.指名學生交流;
4.師生共同朗讀學生交流的文句。
四、閱讀鏈接,學習寫法
1.指名學生朗讀課后提供的“閱讀鏈接”;
2.與課文相聯系,說說課后選編的.兩只貓與老舍筆下的這只貓相比,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3.師小結:要想寫好小動物,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①要對小動物充滿喜愛之情;
②要細致觀察小動物,并能恰當想像;
③要能找出小動物與眾不同的獨特之處進行細描。
五、拓展練筆
請選擇你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小動物,用一兩段話把這種小動物的特點記述下來,與同學們分享。
[評析]
這份教學設計重在凸顯以下特色:
1.親近文本,品詞析句。
在教學環節的安排上,注重引導學生潛心讀書,抓住“古怪”與“可愛”,通過品重點的關聯詞、成語等,采用換詞比較等的方式,以詞推進到句與語段的學習上,環環緊扣,“步步為營”,在親近文本中,觸摸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2.注重遷移,“現買現賣”
學了第二自然段的總分關系的寫法后,要求學生以此為藍本,將課文第三自然段的文句進行擴充“補白”,既立足文本,又尋求有效的“讀寫結合點”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
3.追求樸實,操作性強
本份教學設計能有適當的預設,并提出相應的教學應對策略,同時還能設計一些填空類的題目,引領學生有效地深入學文,具有較強的操作性。
【《貓》的教學設計及評析】相關文章:
《貓》教學設計及反思10篇03-30
老舍《貓》教學設計04-09
老舍貓教學設計04-21
《貓》教學設計15篇02-09
老舍《貓》教學設計(通用18篇)04-27
《貓》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05-19
一封初戀情書及評析05-01
《貓》第二課時教學設計4篇11-16
《貓》第二課時教學設計3篇05-09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