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內角教學設計
一、 說教材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3節的內容。“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三角形的一個重要性質,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重要內容之一,學好它有助于同學理解三角形內角之間的關系,也是進一步學習幾何的基礎。經過第一學段以和本單元的學習,同學已經具備一定的關于三角形的認識的直接經驗,已具備了一些相應的三角形知識和技能,這為感受、理解、籠統“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方便教師領會教材編寫的意圖與理念,開展有效的教學,更好的發展同學的空間觀念,培養同學的各種能力,教材在出現教學內容時,不但重視體現知識形成的過程,而且注意留給同學充沛進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間,為教師靈活的組織教學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主要體現在: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給出結論,而是提供豐富的動手實踐的素材,設計考慮性較強的問題,讓同學通過探索、實驗、發現、討論、交流獲得。從而讓同學在動手操作,積極探索的活動過程中掌握知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不時提高自身的思維水平。基于對教材以上的認識和課程規范的要求,我擬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知道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2、 能力目標:①通過同學猜、測、拼、折、觀察等活動,培養同學探索、發現能力、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②能運用三角形內角和是180°這一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目標:①讓同學在探索活動中發生對數學的好奇心,發展同學的空間觀念;②體驗探索的樂趣和勝利的快樂,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的實際應用。
教學難點:探索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二、說教法
新課程規范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同學“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強調“教學要從同學已有的經驗動身,讓同學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籠統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要激發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向同學提供充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獲得數學經驗;而教師只是同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參與和了解同學的學習過程中起著對同學進行積極的評價,關注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水平和情感態度,促使同學向著預定的目標發展的作用”。因此,我運用“猜一猜——量一量——拼—拼——折一折——看一看……”的教學法,讓同學知道身邊的數學問題隨處可見,能用自身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事情,培養同學的發散思維,進一步激發同學學習數學的熱情。
三、說學法
學法是同學再生知識的法寶。為了使在整節課的探索活動中,我的設計有獨立活動、二人活動和分小組活動。在具體活動中,我讓同學大膽猜測,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再通過丈量、拼折、驗證等方式讓同學確定三角形內角的度數和。這樣,既培養了同學的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又體現了同學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培養了同學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
“將課堂還給同學,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努力營造同學在教學活動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中重要的參與者與發明者,落實同學的主體地位,促進同學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秉著這樣的指導思想,在整個優秀教案上力求充沛體現“以同學發展為本”教育理念,將教學思路擬定為“談話激趣設疑導入—— 猜測——驗證{自主探究}——鞏固內化——拓展延伸”,努力構建探索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四、說教學程序
1、 談話激趣設疑導入: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喚醒、激發和鼓勵。剛開始上課,我就以兩個三角形的爭論為的知識“三為切入點,讓同學來評理,當一回公正的法官{激趣},你認為哪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大呢?用什么方法知道誰大誰小呢{設疑}?這樣,我在很短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的激發同學探究數學的愿望和興趣,為同學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2、 猜測:同學有了探索的愿望和興趣,可是不能沒有目標的去探索,那樣只會事倍功半,甚至沒有結果,這時我讓同學大膽猜測,形成統一的認識,使后邊的探索和驗證活動有了明確的目標。
3、 驗證{自主探索}:同學形成統一的猜測{即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度}后,我就把課堂大量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同學,讓他們開展有針對性的數學探究活動{既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否是180度?},在活動中,我既不像過去那樣告訴同學怎么動手去驗證,讓同學做機械的操作員,不是隨意放開讓同學盲目的操作,而是把放和引有機的結合,鼓勵同學積極開動腦筋,從不同的途徑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不但讓每個同學自主參與驗證活動,而且使同學在經歷觀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動過程中解決問題,發展空間觀念和論證推理能力。具體過程為: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看一看。
4、 鞏固內化:俗話說的好:“熟能生巧”。數學離不開練習,要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過練習。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也要通過一定的考慮練習,課程規范提倡練習的有效性。對此,我非常注意將數學的考慮融入不同層次的練習之中,很好的發揮練習的作用,如:設計讓同學用所學的知識說一說三角形內角和與三角形的大小有關系嗎,又如:師說兩個角度,同學求第三個角,從中培養同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同學判斷有兩個直角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的內角和的度數,使同學在圖形變化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從中發展同學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這些練習設計目的明確,針對性強,使同學不但鞏固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數學思維得到不時的發展。
5、 拓展創新:數學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和籠統性。而同學學習內容的出現是從簡單到復雜,思維方式是從具體到籠統的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前面學習的知識往往是后面進一步學習的基礎。要培養同學思維的靈活性,可以先讓同學學會對知識的遷移。本課最后,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目:學了三角形的內角和后,你知道五邊形、六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嗎?請小組合作選擇一個圖形求內角和。這道題通過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遷移就可以完成,既能對同學進行思維訓練,又能培養同學應用知識的能力,更能培養同學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總之,本節課教學活動中我力求充沛體現以下特點:以同學發展為本,以同學為主體,思維為主線的思想;充沛關注同學的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練習體現了層次性,知識技能得于落實和發展。教師是同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而非知識的灌輸者,因而對一個問題的解決不是要教師將現成的方法傳授給同學,而是教給同學解決問題的戰略,給同學一把在知識的海洋中行舟的槳,讓同學在積極考慮,大膽嘗試,主動探索中,獲取勝利并體驗勝利的喜悅。
【三角形內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三角形內角和》教學設計(通用6篇)07-20
多邊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02-19
小學數學《三角形的特性》教學設計06-26
《三角形三邊關系》教學設計6篇04-28
三角形的面積優秀教學設計范文(通用6篇)05-11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