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課程《用水測量時間》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用水測量時間》是教科版五年級下冊“時間”單元第四課。教材中畫了三只兩種類型的古代水鐘圖,幫助學生理解怎樣利用流水來計時。而這只是在思維上的一些考慮,實踐中水是怎樣計量時間的呢?教材利用“滴漏實驗”,使學生親身經歷流水計量時間這一活動。在活動中充分展開思維進行推斷與預測,并進行驗證。怎樣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通過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認識到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主要與孔的大小、水位的高低有關。同時我們人可以決定在同樣的時間里做多少事情,但時間的快慢我們是不能控制的。
學情分析
從各方面情況來看,本班學生的總體還是不錯的——上課學生思維較活躍,一半的學生理解能力強,知識掌握較好,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但是仍不排除少數一些自控力較差的學生,成績差,不愿意動手,思考。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在一定的條件下,水流的時間基本相等,古人就利用流水來進行計時;水流的速度與水位的高低有關。
過程與方法:經歷記錄 100 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時間的'活動過程,根據已有的經驗進行推測和驗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古人的聰明才智;意識到推斷與預測要根據已有的經驗與認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經歷記錄100 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時間的活動過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測與驗證。
2、讓學生充分展開其思維,根據原有的經驗與認識進行推斷與預測
【小學科學課程《用水測量時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教學設計03-21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7-27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4-09
《畢業贈言》小學教學設計04-06
小學語文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3-29
小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03-07
課程網站設計開題報告08-20
小學科學教學心得體會05-05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小學安全教育教學設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