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歷史轉折》教學設計反思素材
我在《偉大的歷史轉折》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按照:一、教學目標,二、教學要點,三、教學方法,四、教學過程,共四個方面進行設計與組織。讓學生領悟到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內容及歷史意義。同時,也在活動中嘗試評價歷史人物—毛澤東。初步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下面,我粗淺地談談對這一課的教學反思及總結。
課程改革的關鍵在于實施,實施的'主要環節是教學過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就這堂課而言,我對教學過程的探討,總結有一下三點:
其一:設置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研究、探索的過程,也是學生提高歷史認識的過程。這些研究性學習問題可以從教材、課外的歷史材料、社會生活等三方面生成。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和理解“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史學方法。
其二:注重歷史教育的思想性和教學過程的邏輯性。
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學習歷史不僅能夠使人明智,還能提高人們對歷史和現實的判斷力。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學生知道歷史的多樣性及其無限發展的可能性。
其三:注重歷史課堂的活躍性,充分運用多媒體等手段和多樣的教學方法。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首先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構建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要讓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走近歷史情境,進行情感體驗。
實踐證明:要上好一堂課,教師不僅要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還要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這樣,才能使歷史課堂活躍起來。為了更好地推進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教師應該認真研讀新課標,學習課改精神,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把新課改的理念融入到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去,不斷地去改進它,完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