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地位與作用
本課題的知識是在初中化學學習中第一次系統的進行物質制取是的講解,它即要建立在本單元前兩節(氧氣的物理性質)的基礎上還要為以后學習物質(二氧化碳等的制取)起到學習方法的鋪墊作用。
2.教學設計思路
1)本節課知識包括氧氣的實驗室制法的具體內容:藥品的選擇,反應條件的確定,反應裝置的選取,根據氧氣的物理性質采取合理的'收集方法根據氧氣的化學性質采取驗滿的方法,
2)本課題的重點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和操作方法,并指導學生動手制取一瓶氧氣。 難點是:催化劑和催化作用的概念,疑點是:是否還有其他制取氧氣的方法?在課堂上最好能讓學生進行探究。利用學生已經有的基礎知識,由氧氣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需要純凈的氧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制取氣體?教學中以物質反應為主線,實驗裝置、操作步驟為枝葉逐步進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設計制取氧氣的其他方法。是學生掌握制取氣體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初步具備一定的探究能力。
二.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1.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知識,技能,經驗思維,情感):
學生已經學習了氧氣的性質,并對氧氣已有比較清楚的認識。
2.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可能會提出的問題:
1)氣體發生裝置的選擇與哪些因素有關?
2)為什么實驗室要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以及雙氧水來制取氧氣?又如何選擇儀器組裝裝置?如何進行收集和驗證?
3)催化劑是什么?怎么起作用的?它參與反應嗎?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學會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認識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3.能說明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特點,并學會區別和判斷這些反應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和觀察。認識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藥品選擇儀器組裝。氣體收集和檢驗。驗滿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操作能力。通過實驗,豐富科學體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四、重點、難點與突破策略
重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和操作方法
難點: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1.通過實驗探究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并介紹催化劑和催化作用。從而引出復分解反應的觀念。
2.教學思路與學習活動的設計
3.情景導入:展示氧氣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回顧氧氣的性質,引出需要純凈的氧氣應該如何制取的問題?
1)出示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和高錳酸鉀對它們的性質進行認識
2) 合作探究:通過實驗來探究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和原理。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問題:請同學們說一說氧氣用哪些用途?
甲:在生活中,氧氣可以供給動物呼吸。
乙:醫院急救病人。
丙:蠟燭燃燒需要氧氣。
……
老師:氧氣的用途真是廣泛。同學們,你們想過嗎?------如何獲得純凈的氧氣呢?你們是否希望自己也能夠制出氧氣來?
生:想!
[過渡]看來同學們想知道得還很多,這節課我們先來看一看如何在實驗室里制取一瓶氧氣?然后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中考化學制取氧氣復習考點分04-02
《背影》的教學設計范文04-09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散步》的教學設計范文03-30
《郵票的張數》教學設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