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設計
篇一: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觸摸春天》優質課教學設計
《觸摸春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通過對重點句子的理解,體會盲童安靜
時怎樣觸摸春天的。)
3、 體會安靜對于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通過體會安靜觸摸春天的舉動,
懂得熱愛生活就能創造繽紛的世界。)
4、 培養學生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情操。
5、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自己的體會通過朗讀等方式發達出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觸發情感。
1、 師導:同學們,在這明媚的春光中,我們用明亮的眼睛盡情享受這美好的春光。可
是,有一位女孩,她的眼睛卻無法看到這一切,她是誰?(安靜)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第十七課《觸摸春天》。(板書課題)
2、 齊讀課題,思考安靜是怎么觸摸春天。
3、 師導: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盲童安靜,她和我們一樣,也享受著這美好的春光。
那么,她又是以怎樣獨特的方式來感受春天的氣息呢?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去學習課文。
二、披情入文,釋疑感悟。
1、 再讀課文,作者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2、 找出中心句,畫句子。
3、 師引導生質疑學文。(板書 創造一個繽紛世界)
(1) 在現實生活中,真是任何人都能很好的享有生活賜予的權利,都可以創造出一
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嗎?
(2) 怎樣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樂觀堅強、熱愛生活的人)
(3) 從哪兒看出文中的安靜是這樣的一個人呢?
① 說一說:本文介紹了一件什么事?
② 自由讀課文,在文中勾畫出盲童安靜創造出奇跡的相關語句,并讀一讀。
③ 學生按學習提示勾畫句子,師巡視。
三、潛心會文,交流匯報體會。
1、句子一:她走的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結合第二段學習,并想想聞到什么,摸到什么)
① 聯系上下文,理解為什么安靜能走得這么流暢。(課件出示句子)
② 指導朗讀出示句子。
小結:現在,我們也能像安靜那樣用心去觸摸春天。安靜是那么——(板書 熱愛春天 熱愛生活)所以,她心中的春天是——(繽紛的)(生齊讀)
2、句子二: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① 為什么說是奇跡?
② 比較以下兩個句子,哪一句更好,為什么?
她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第二句更能突出安靜是在用心感受春天,觸摸春天)
4、 句子三: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
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
① 感到驚訝的地方?
② 哪個詞說明是不可思議?(竟然)
③ 給竟然換個詞讀讀句子。(竟然——居然)
④ 小女孩自己想到會攏住蝴蝶嗎?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
小結:安靜雖然什么也看不見,但是她能感受到蝴蝶在她手心撲騰,蝴蝶雖然很小,但是也能感受到它強烈的求生欲望,安靜知道,蝴蝶和她一樣,也是那么熱愛春天,享受春天,她不忍心去傷害這只小生命,只想靜靜地享受這美好的春光。
5、 句子四: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
① 生質疑:安靜不是什么也看不見嗎?作者怎么還寫她張望呢?用錯詞了嗎?
② 學生思考回答。
小結:安靜雖然雙目失明,但是她心靈的窗戶并沒有關閉,用心去看這個世界。
四、升華情感,拓展延伸。
1、學習中心句
在安靜的心中,不僅是春天,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快樂的,繽紛的!她是如此的(熱愛生活)的每一天。所以作者發出這樣的感嘆——(齊讀中心句)。
2、感情升華。
生交流自己收集的相關事例圖片資料。
五、總結
同學們,雙目失明的人憑著對生活的熱愛,能為自己創造繽紛的世界。我們有健全的體魄,我們更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熱愛生活。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愛自己,愛生活,愛我們身邊美好的一切,我們都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畫心形)
六、作業布置
1、選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下來。
2、閱讀海倫凱特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體會,仿寫一小段文章。
篇三: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語文園地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感受,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2. 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3. 積累農業氣象諺語;
4. 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激發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教學難點:
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感受,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教學準備:搜集人類從大自然受到的啟示的資料
教學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激趣引入
師出示課件,講述一個人類從大自然受到的啟示的事例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自主選擇、自主交流
1. 請學生閱讀口語交際的要求,說說口語交際的內容
2. 生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課題自主練說
3. 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伙伴互相交流
4. 小組內交流,推選一個代表到臺上交流。
5. 學生對上臺學生的交流進行評價。要求:語言準確、清楚、連貫,態度大方
6.評出最佳發明家、最佳資料員
三、自查,同桌再次互說
1.生針對自己的說再次修正,并給同桌說,糾正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習作
教學過程:
一、明確寫作要求
1.生自讀寫作提示,說說這次作文寫什么?
(寫綜合性學習的發現、或活動過程、或心得體會)
2.師引導:
注意: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其次,不能全抄資料。
二、自己書寫
三、同桌互改
第三課時
習作評改
一、學生自改、互評
1.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自我評價,看看內容是否具體,語句是否通順、連貫,有無錯別字,標點使用是否正確,并用——勾出好詞好句。
2.請生在展示臺上展示自己寫得最精彩的段落或詞句。
3.請寫得好的同學上臺誦讀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學指出寫得好的地方。
二、同桌互改、寫評價語
三、師總評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
我的發現
一、讀一讀
二、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三、小結:這三組句子,每組里的兩個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組里的第二個句子表達的語義更重一些,我們平時閱讀文章與說話時,要注意這樣的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四、請生說說類似的例子。
日積月累
一、讀一讀,說說諺語的意思
二、交流自己知道的一條諺語的意思
三、自己背、同桌背、集體背
四、交流自己搜集的氣象諺語
展示臺
根據展示臺的要求自己準備,利用課余時間交流、展示
●教學目標
①運用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收獲,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②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③積累農業氣象諺語。
④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激發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課前準備
①學生準備有關“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的圖文資料、小發明、小創意等。②教師準備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啟示有所發現與發明事例的資料或課件。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展示事例,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或講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課。
△2000多年前埃及人邁克雷在尼羅河邊散步時,踢到了干烏龜殼,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木制四弦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課件出示烏龜殼、小提琴,播放小提琴優美的旋律)
△(音樂轉換為沉重的曲調,教師語氣沉重地講述)
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只有袋鼠、駝鳥等少數動物種類。1859年英國移民帶去20多只家兔到達澳大利亞。那里沒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動物,兔子沒有天敵,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時間,就多得擠滿了牧場草地。到了19世紀末,兔子經過的地方,牧草、麥苗蕩然無存,仿佛刮了一場龍卷風,或像洪水剛剛沖過一樣,豐美的草場變成了荒漠,確確實實發生了一場“兔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兔子的逞兇束手無策。后來,科學家找到一種針對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過蚊子傳播給兔子,大批兔子接連死去,這樣澳大利亞的農業和畜牧業才得以恢復。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告訴我們:自然界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植物之間都是協調統一的關系,哪個環節上發生失調,就會破壞生態平衡,就會給人類帶來災害。
●自主選擇,分組交流
自主選擇交流的內容──從下列方面任選一項交流:自己對大自然的發現;搜集到的相關資料;自己的發明設想;自己嘗試實驗或設計發明的情況。
自主選擇交流的伙伴──交流內容相同的組成一個或若干個小組。
自主推薦在全班匯報的代表──教師適當引導激勵上臺少的同學,善于發現突出典型并積極向組員推薦。
●全班匯報,互動交流
①各小組推薦的代表向全班匯報,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說話清楚、大方、語言順暢連貫,通過過渡語評點和重點引導學生評議兩三名同學來激勵學生;聽的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
在聽的過程中或聽完之后舉手向匯報的人請教,形成臺上臺下的互動交流,學生不能解答的教師可做解答或引導課外去查閱資料、實踐探究。
②評選“最佳創意獎”“查閱資料能手”“超越自我獎”等,進行精神獎勵:全班鼓掌、打節奏為獲獎同學唱一支歌曲。
●同桌互說,強化提高
請向獲獎的同學或你認為最出色的同學學習,重新組織自己的語言,再同桌兩人一組,一人講,對方聽一聽、問一問、夸一夸。教師巡回指導。
第二課時 習作
●自主匯報,確定習作內容
①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匯報本次習作想寫什么。
②小結:本次習作,是寫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或者活動經過,或者心得體會。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話可說就寫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錄資料。
●自主習作,教師巡回指導
●相互修改,完善習作初稿
如果課堂上有時間,可以當堂點評一、二篇習作,還可以把巡視中發現的語句、標點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講一講,引導學生修改。
第三課時 習作評講
●個性展示臺
①教師發下習作本,學生閱讀批語和自己的習作。
②學生自主上臺展示本次習作中的“亮點”──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寫得好的句子、段落。
詞語:上臺在黑板上寫。
句子、段落、篇章:上臺宣讀,自己談談向大家宣讀的理由,適當引導評議。對于有特色的習作,教師可推薦發表或參賽。
●教師做小結
【四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08-24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精選17篇)03-15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04-26
四年級語文下冊:《麥哨》教學設計04-05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設計(通用19篇)05-19
語文《長城》教學設計04-20
語文《莫高窟》教學設計10-09
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8-06
四年級語文上冊《秦兵馬俑》教學設計04-03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