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通器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一:連通器教學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什么是連通器,能在實際情況中辨認連通器. ②了解用“假想液片法”解釋連通器原理. ③能用連通器原理解釋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④了解船閘的工作過程. 2.過程與方法
、偻ㄟ^實物或掛圖認識連通器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②經歷用“假想液片”模型推導出連通器原理,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學習假想模型法的思路,并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它是物理學的研究方法之一.
、弁ㄟ^分析日常生活中應用連通器的事例,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④通過動手制作“人工噴泉”,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偻ㄟ^分析日常生活中應用連通器的事例,使學生體會物理與生活、生產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將物理知識主動運用于生活、生產的意識.
②通過對船閘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STS的理念,特別是對葛洲壩和三峽船閘的學習,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弁ㄟ^動手制作“人工噴泉”,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連通器概念及運用. 教學難點
用“假想液片”法分析連通器中液體靜止液面總相平. 教學用具
連通器裝置、用橡皮管連接的U形管、紅墨水、漏斗、茶壺,船閘的活動掛圖. 一、 目標導學 (一)導入新課
教師拿出茶壺:為什么茶壺壺嘴低而壺身要高一些呢?引出連通器的概念。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 二、自主學習 (一)自學提綱
1.連通器是上端_______,下部_______的容器.只有往連通器中注入_______液體,而且當液體_______時,各容器中的液面才會保持相平。
2.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連通器有。 3.閱讀P44-45船閘工作過程:
。1)船閘是一個巨大的,船從上游駛來時,閥門和通向下游的閘門,使和形成一個連通器,上升至和上游的水位持平時,打開上游,船進到關閉閥門和通向上游的閘門,打開閥門,放出閘
使和形成一個連通器,打開閥門,船就可以從閘室進入下游了。
打開閥門,關閉當船閘內的水位閘室里來;然后門內多余的水,
。2)當船從下游駛來時,打開閥門,使和形船閘內的水位下降至和下游的水位持平時,打開閘室里來;然后關閉閥門和通向下游的閘門,打成一個連通器,當船閘內的水位上升至和上游的開上游,船就可以從閘室進入上游了。
成一個連通器,下游的,船進到開閥門,使和形水位持平時,打
(二)自主學習 (自學教材P43—45,并完成自學提綱中的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三、合作探究
(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二)師生互探:
A B C
D
2.教師演示連通器的實驗,學生思考。 ①在連通器內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 裝入紅水,平放在講桌上,在
水不流動時,幾個容器中的水面有什么關系?
、谟煤诎宀涟堰B通器的底坐墊成斜的(即連通器傾斜放置在桌面上),再觀察幾個容器中的水面是否相平?
③把連通器平拿在手上,將出口最矮的容器口D上端的橡皮帽取掉,又觀察到什么現象?生活中哪些東西用此原理制成?
由以上實驗可知:連通器里的同一液體靜止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相平。 3.教師設問并讓學生討論:根據我們前面學過的知識,同學們能不能從理論上解釋連通器的特點?
4. 針對教師的問題,學生展開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原因。
(由課本中圖8—11所示,設想U形管最底部有一個液片,左、右兩管內水深分別為h
左
和h右,由于水不流動,即液片左、右兩面所受二力平衡,這兩個力同作用于液片上,則左、
右兩管中的水對液片的壓強相等。因為兩管中同是水(即液體密度相同),只有兩管水深相等,壓強才能相等,所以左、右兩管水面總保持相平。)
5.下水管道哪些地方用到連通器,其作用是什么?
彎管有著特殊的功能,它能防止污水管內的臭氣順著管道逆行,污染室內的空氣.) 四、達標訓練
1.叫連通器,連通器里的水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 2.關于連通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連通器中,若液體不流動,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相平 B.連通器中,液面的高低與容器的形狀有關 C.只要底部互相連通的容器都屬于連通器
D.連通器中裝有同一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內在同一水平面的壓強均相等 3.下列應用不屬于連通器的是( )
A.茶壺 B.鍋爐水位計C.噴霧器D. 牲畜自動喂水器
4.如下圖所示的敞口容器中加水,則水能達到的最高位置是( ) A.容器A的頂端 B.容器B的頂端 C.容器C的頂端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5.如右圖所示,A、B兩容器內盛著水,水面等高,兩容器間用一斜管相通,K是開關,當K打開后,則( )
A.水將由A流向BB.水將由B流向A C.水不流動 D.無法確定
6.如右圖,在容器左右管中分別注入水和食用油且 液面相平,當閥門K打開時( ) A.左管中水面上升 B.左管中水面下降 C.液面高度不變 D.無法判斷
7.課本上8-12圖,說明連通器在生活和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同學們還能舉出一些例子嗎?列舉出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連通器。 課堂小結
1.談談本節課你的收獲,試畫出本節知識結構圖。
2.這些知識有哪些應用?運用學過的知識可在哪些方面進行創造發明? 五、堂清檢測(1——5題必做,6、7選做)
1.學校改建操場時,工人師傅用一灌水的透明長塑料管檢查操場是否水平。當管中的水靜止時,管兩端的水面一定____________,當塑料管的一端提高10cm,最終管兩端水面的高度差為,用到的原理是。
2.下列物體不屬于連通器的是 ( ) A.洗手池的排水管B.自來水筆 C.水渠的過路涵洞 D.船閘 3.如圖所示,正確的是( )
4.如右圖所示,連通器裝入水,在左邊放一木球浮在入木球后,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左右兩邊水面一樣高B.左邊水面高于右邊水面 C.左邊水面低于右邊水面D.以上分析都不對
5.
如下圖所示,公路兩側的甲、乙兩條水渠由路面下的傾斜涵洞相連,
兩渠水面相平,涵洞中的水流方向,正確的說法是( )
A.水從水渠乙流向水渠甲 B.水從水渠甲流向水渠乙 C.因水面相平,水不流動
D.以上說法都不對 6.在右圖中有一處科學性的錯誤,請找出來 并簡要說明它違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規律。
水面上,當放
錯誤是。 它違背了。
7.有一連通器,左右管口口徑相同,先往連通器些水,然后在右管中倒入一些油,此時測得如圖所示上的水柱高度為8厘米,油柱高度為10厘米,問這種是多少?
堂清反饋 板書設計
第三節 連通器
一、連通器
1.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
2.特點:靜止在連通器內的同種液體,各容器液面相平。
3.應用:茶壺、鍋爐水位計、洗手池的排水管、牲畜自動喂水器、船閘、水渠的過路涵洞。 二、船閘
1.原理:根據連通器的原理。
2.構造:是靠兩個閘門和兩個閥門的開關,人為地造成兩個連通器,使船閘內的水位分別與上、下游水位相平。
課后反思(從本節成功之處、不足及改進設想等方面反思)
里倒入一的基線以油的密度
篇二:連通器教案
《連通器》教案
。ㄒ唬┙虒W目的
1.常識性了解連通器的原理。
2.知道連通器的應用,能舉出日常生活中應用連通器的例子。
3.知道船閘是連通器的應用之一,知道船只通過船閘的簡單過程。
(二)教具
演示用:連通器裝置、用橡皮管連接的U形管、漏斗、茶壺、船閘的活動掛圖。
(三)教學過程
一、舊課復習、引入新課
1.復習提問
。1)簡述液體壓強的規律。
。2)寫出計算液體壓強的公式。
。3)課堂練習:
題目:(課前寫在小黑板上)如圖1所示的容器,甲、乙兩管橫截面積相等,等于1厘米2,內裝水,水面到容器底部的距離為20厘米,問:A、B兩處受到的壓強各是多大?
此題要求學生在下面做,另讓兩位同學在黑板上做,做后進行評講。
2.引入新課:由以上計算講述,容器甲、乙兩部分底部連通,我們把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板書課題:第四節連通器、船閘)由此引入新課。
二、進行新課
1.讀圖:讀課本中圖10—19、圖10—20和圖10—21,觀察它們的共同特點(下部都是連通的),像這三幅圖,上都開口,下部連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教師板書)。
2.演示連通器如圖2所示,在連通器內裝入紅水,平放在講桌上,在水不流動時,幾個容器中的水面有什么關系?(學生回答:幾個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教師可用尺子平放在幾個容器的水面處,啟發學生回答出上面觀察到的現象。
用黑板刷把連通器的底坐墊成斜的(即連通器斜放置在講桌上),又觀察幾個容器中的水面是否相平(仍用尺子比一比),讓學生回答,水面仍然相平。
把連通器平拿在手上,將出口最矮的容器口上端的橡皮帽取掉,又觀察到什么現象?(水從該容器口噴出,噴的高度跟另外幾個容器中的水面幾乎相平,同時這些容器中的水面降低。)
3.小結實驗結果:由以上實驗可知:連通器里的水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水面總保持相平(教師板書)。
4.演示課本中圖10—22,將圖中右面的`玻璃管上提和下放,觀察其現象跟上面得出的結論是否相同?驗證上面所得結論,加深學生對連通器這一特點的認識。
5.講述:由課本中圖10—23所示,設液片AB的面積為S,左、右兩管內水深分別為h和h,由于水不流動,即液片AB左、右兩面所受二力平衡,這兩個力同作用于液片AB上,則左、右兩管中的水對液片AB的壓強相等;因為兩管中同是水(即液體密度相同),只有兩管水深相等,壓強才能相等。即h=h,所以左、右兩管水面總保持相平。
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應用公式p=hg,證明h=h。
6.列舉例子,說明連通器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
我們知道了連通器的這一特點及其具有這一特點的道理后,了解一些它的應用是很有必要的。除了課本上圖10—19、圖10—20和圖10—21外,同學們還能舉出一些例子嗎?請同學們舉手發言,列舉出自己所見到的連通器的例子。然后請同學們課后多觀察,了解一下你家中哪些地方、哪些部件上應用了連通器。
7.講述船閘:
。1)首先講述船閘就是一個巨大的連通器,根據連通器的特點,船只在修筑了大壩的江河中航行,必須修建船閘。
(2)然后介紹我國三峽工程中的葛州壩的二號船閘(參看彩圖2,葛州壩二號船閘和它的人字閘門)。
(3)出示船閘活動掛圖,講述船閘的簡單結構和船只從上游經船閘航行到下游的過程(講述時,請同學看清“閘門”和“閥門”的位置和它們的開閉情況,明確船閘就是一個巨大的連通器)。 左右左右左右
三、歸納本課內容和課堂練習:
1.歸納本課內容
講述:本課要求同學們了解連通器(可復述一遍連通器的特點)。在日常生活中,連通器的應用比較廣泛,請同學們課后多觀察,進一步了解連通器的應用,船閘就是應用連通器道理,它是利用小道理解決大問題的一個好例子。
2.課堂練習:
如果船要從下游經過船閘到上游,請同學們說一說它的簡單過程,著重講明“閘門”、“閥門”開、閉順序。
四、布置作業:
1.閱讀課文,了解連通器的特點及其原理;看圖10—24,說一說船只經過船閘的過程。
2.觀察家中哪些用具利用了連通器,舉出1~2個例子。
教學反思
1.本課屬液體壓強的應用,要多舉些例子進行說明,特別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如洗衣機的排水管、衛生間的排污管等。在知識上不宜作過高要求,只要常識性了解就行了。
2.關于連通器的演示實驗,對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提高興趣很有作用,特別是較矮的那個容箱,取下橡皮帽后向外噴水,很受學生喜歡,由此也可以簡介噴泉、公園里的噴水裝置、水塔和自來水管等簡單問題,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范圍。
3.根據大綱要求制訂出本課教學目的,因此不能要求過高。只能控制在一種液體不流動的條件下,而不能引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液體。對于為什么連通器內裝入一種液體不流動時液面總保持相平的理論推導,只作一般講解,不宜作為本課重點,利用p=hg這個公式證明只有h=h,即液面保持相平,只要求學有余力的學生課后去作,不能要求全體學生都去推導證明。
4.為了鞏固本課所學知識,可布置學生課后說一說船從下游經船閘到上游的簡要過程,只要說清楚“閥門”、“閘門”的開、閉順序就可以了,不必要求用書面的形式寫出來。
5.除了布置的作業以外,可讓學生回家觀察洗衣機的排水管口為什么比洗衣缸口低?衛生間的排污管為什么都做成U字形?這樣作有什么好處?培養學生聯系實際學習物理,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左右
篇三:連通器教學設計0
初二物理連通器教學設計
張雅卓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連通器的特點和應用是本節課的重點.
2.用“假想液片”法分析連通器中液體靜止液面總相平方法較抽象,是本節課的難點.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閱讀課文、有條件的自帶茶壺
2.教學器材:自制的可移動U形管、關于船閘課件、 連通器 教學過程設計:
篇五:8.3連通器教案
課題:8.3連通器
主備課人:邢輝 使用人: 使用時間:
【學習目標】
1、了解什么是連通器,能在實際情況中辨認出連通器。
2、能用連通器原理解釋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3、了解船閘的工作過程。
【導入新課】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連通器的工作原理,就比如茶壺。那么 根據茶壺的形狀,你能總結出什么構造的容器叫連通器么?
【指導自學】
自學指導1:請同學們認真閱讀第64頁觀察與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1、甲茶壺的結構有什么特點?
2、為什么壺蓋上要留一個小孔?
3、壺嘴和壺身的高度有什么關系?
4、乙茶壺在設計上有什么問題嗎?
5、什么是連通器?
6、連通器的工作原理?
自學指導2:請同學認真閱讀第66頁的內容“船閘”回答問題(5分鐘)
1、請你說一說船是如何從上游經過船閘向下游的?
2、哪些地方是運用到連通器的?
【檢測交流】
1、上端開口,下端相連通的容器叫 _________。當水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________。
2、如果連通器中只裝一種液體,那么液體_________時連通器的各個部分中液面總是_________。
【連通器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貓》教學設計及反思10篇03-30
頭飾設計教學反思04-06
白鵝優秀教學設計04-04
《松鼠》優秀教學設計04-03
《老王》優秀教學設計12-25
《挑山工》優秀教學設計07-01
《荷花》優秀教學設計04-14
小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03-07
《咬文嚼字》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
初中數學優秀教學設計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