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多層次的“交換”過程,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交換律的意義,初步感知“交換”的價值,發展和提升應用意識,池仁松老師公開課教案——《交換律》。
2、使學生在學習用符號、字母表示自己發現的運算律的工程中,初步發展符號感,初步培養“觀察、猜想、驗證和結論”的學習方法,逐步提高抽象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過程:
一、加法交換律
生活情境引入。
2.觀察并引發猜想。
3.驗證猜想。
(1)驗證猜想,需要怎樣的例子?怎么驗證呢?
(2)學生在本子上嘗試舉例。
(3)分享所舉的例子,你有怎樣的發現?
4.結論
(1)在加法中,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它們的規律表示出來。
二、推測減法、乘法和除法運算中的規律。
猜想一:減法中,交換兩個數的位置差不變?
2.猜想二:乘法中,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3.猜想三:除法中,交換兩個數的位置商不變?學生自主選擇猜想,舉例驗證,全班交流。
減法中交換兩個數的位置差會變的,也就是減法中不能隨便交換被減數和減數乘法中,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除法中交換被除數和除數位置,商是會變化的,也就是除法中不能隨便交換被除數和除數的位置。
三、鞏固練習:
1、10×30=×2、0.6+1.5=1.5+3、 ×995=×a
四、推廣與應用:1.計算并驗算。2.以最快的速度計算下列各題。3.補充板書。
五、教學回顧。
【《交換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乘法交換律教學設計11篇04-10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
必備教學設計02-25
小班教學設計02-22
夏教學設計01-01
數學教學設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