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比熱容教學設計
比熱容是初中物理中的基礎概念,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物質的比熱容教學設計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物質的比熱容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比熱容是在溫度、熱量基礎上引出的一個重要物理量。教材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提出物體吸熱與什么有關,從而引出不同物質吸熱是否相同的問題,通過實驗探究從而揭示物質的一種特性——比熱容。經歷實驗探究是正確認識比熱容的關鍵。對比熱容含義的理解及應用是本節的難點。在正確理解比熱容物理意義的基礎上,總結出熱量的計算公式Q=cm⊿t,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是本節的又一重點。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3、能根據比熱容進行簡單的熱量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利用探究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己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和關鍵
重點:比熱容的概念和熱量的計算
難點:比熱容概念的理解
關鍵:做好水與煤油吸熱升溫的對比實驗是突破難點的關鍵
四、教法和學法
讓學生經歷實驗探究的全過程,學生在交流合作中深入理解比熱容的含義。指導學生通過討論、分析和歸納去尋求知識,從而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程序設計
(一)新課引入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進社會,這是新課程理念。本節課從學生熟悉的汽車發動機用水冷卻這一實際情景,引出需要探究的物理問題。情景引入合理,能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二)水吸熱多少與什么因素有關
從生活經驗入手,聯系燒水的過程,讓學生猜想水吸熱多少與什么因素有關,并能說出猜想的依據。水的質量這一因素,學生容易理解。對于升高的溫度這一因素,學生理解有一定困難,在充分挖掘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需要設計實驗進行驗證。在這一環節中,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制定實驗方案,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數據,正確得出結論。設計本次實驗為下面做加熱水和煤油的對比試驗做好鋪墊,分散了難點。
(三)比熱容
實驗探究:
1、提出問題
在研究一種物質吸熱的基礎上,延伸到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引導學生提出需要探究的問題。
2、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實驗方案的制定是探究是否順利的關鍵,引導學生重點探討如下問題:選擇哪兩種物質進行對比實驗,如何控制變量,選擇實驗器材,測量哪些物理量,如何對數據進行正確的分析論證等等。
3、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按照設計方案,學生分組實驗,老師注意指導學生在實驗中正確操作,認真觀察和記錄數據。
4、分析和論證
選擇 學生有代表性的一組數據,組織學生討論。做好兩種物質的數據對比,學會分析數據,探究結論,先小組交流意見,再師生共同交流,最后確定實驗結論。
5、評估
交流實驗的得與失,操作是否規范,實驗誤差的原因,結論是否恰當,描述是否準確等等。
比熱容的概念:
討論如何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不同,引入比熱容的概念。在討論中注意尊重學生意見,適當點撥,在不同意見的碰撞中發現真理。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比熱容的含義,認識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學會查比熱容表,通過讀表,發現規律,從而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四)熱量的計算
在明確比熱容的物理意義的基礎上,解決簡單的熱量計算,讓學生討論,說出計算方法。從而總結出熱量的計算公式:
Q=cm⊿t
Q吸=cm(t-t0)
Q放=cm(t0-t)
說明各個符號代表的物理量,及各個物理量的單位。特別明確⊿t、t、t0代表什么溫度。
例題1、投影顯示題目,明確題意,分析解題思路,解法示例。
變式訓練:利用公式,分別會計算Q吸、Q放、c、m、t、t0、⊿t
(五)、練習鞏固:
題目見隨堂練。學生板演,為其他學生示范,同時引導學生發現錯誤。
教師指導做題,及時反饋矯正。
(六)、課堂總結
回扣目標,讓學生總結學到了什么,有哪些疑問,及時補救。
【物質的比熱容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背影》的教學設計范文04-09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散步》的教學設計范文03-30
《郵票的張數》教學設計03-25
《種子的萌發》教學設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