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講教學設計
《赤壁賦》是一部經典的文學作品,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試講教學設計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試講《赤壁賦》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疏通文意,把握主客感情變化 過程與方法:通過深入研讀文章議論部分理解體會蘊含的人生哲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學習蘇軾樂觀曠達的情懷和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理解作者如何運用理性思辨走出悲情,從而體會學習蘇軾客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教學方法:朗讀法、談話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對這篇文章進行了文意疏通,還記得最后老師問大家為什么欣賞喜歡蘇東坡,你們說蘇軾特別有人格魅力。那這節課我們來深入學習這篇文章,看看通過《赤壁賦》我們又能感受到東坡什么樣的人格魅力?
二、 整體感知
1. 齊聲朗讀課文,邊讀邊回顧文意,讀完之后請3位同學翻譯復述,鞏固對文意的理解。
2. 快速默讀文章,提問文章中主客感情的變化,分別用一個字概括。
3. 同學們很容易找到“喜——悲——喜”這一感情變化脈絡,但是從“悲——喜”這一變化的緣由即文章
第四段內容學生可能會忽視掉,這時教師通過設問點撥“客先悲后喜是因為什么?文章第四自然段作者說的話對客有何作用?”明確這里是主對客的開解。
三、 深入研讀
1. 讓學生結合文本找出主客第一次喜是因為什么,通過學生自由發言找到“,水波不興,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等文本內容,并進一步概括出“月夜泛舟、飄仙之樂”。
2. 提問“客為何而悲?主是如何開解他的?”并讓學生按照語文學習小組進行10分鐘的討論探究,教師這時巡視指導,結束之后小組派代表回答,教師補充講授。
小組1:曹孟德固一世之雄但今天在哪里呢,悲“人生無常”。
小組2:像浮游寄生于天地,像滄海一粟般渺小,羨慕長江無窮,哀嘆自身“生命短暫”。
小組3:作者用月亮和水“變”與“不變”指出萬物如果我們用變的角度看,那么天地間的東西不到眨眼的功夫都在變;但是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比如我們的生命就像水和月亮不曾消失一樣,可以永存,那這樣我們又有什么可羨慕的呢?再說天地之間物各有主,沒有什么是絕對屬于誰的,但是這清風和明月,耳朵聽到就是聲音,眼睛看到就是景色,沒有人可以禁止你,你擁有也是無窮的,這些都是大自然無盡的寶藏,你和我都可以共同享用。這樣看生命又有什么短暫的呢?
教師講授:客悲人生無常、生命短暫,主一一開解,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都是可以永存的;從我們都可以共同享用大自然無窮無盡寶藏,耳聽為聲,目遇成色這點來看,生命短暫又何妨呢?好一個“因緣自適”、“隨遇而安”的“達觀”東坡。
四、 拓展延伸
提問“同學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荊棘和挫折,就像蘇軾寫這篇文章時也正遭遇人生不順,怎么辦呢?從蘇軾身上,你找到什么樣的啟示?”通過這個環節多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正確面對人生的逆境,當我們不能改變環境的時候,不能改變失敗結果的'時候,我們只能改變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重新出發。而不是抱怨不公,放棄追求,一蹶不振。
五、 小結作業
通過板書進行梳理總結,回顧文章內容的同時強調學生一定要仔細領會文章蘊含的人生哲理,爭取做一個樂觀曠達的人。并布置這樣的作業:蘇東坡樂觀曠達這一人格魅力不僅在這篇《赤壁賦》有體現,在他其他的作品也有體現,請同學們去找出來進行閱讀領會。另外,特別給學生推薦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書籍記述了蘇軾一生的經歷,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更好的領會作者的精神境界,也是擴大學生閱讀量的很好方法。
【試講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教師招聘面試試講技巧大全06-06
教師面試試講注意事項02-28
幼兒教師面試試講技巧02-23
《關雎》教學設計03-24
初冬教學設計04-03
《海燕》教學設計04-03
《zcs》教學設計03-26
草原教學設計03-11
《景陽岡》教學設計03-05
蝗蟲教學設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