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耐久跑教學設計
如果僅僅是以枯燥的耐久跑作為課的主線部分,那么很可能就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和無趣的心理。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耐久跑教學設計,歡迎前來查閱。
五年級耐久跑教學設計1
一、設計理念
堅持以“健康第一、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以新課標理念為依據。在體育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我鍛煉意識,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創設學生主體的學本課堂,逐步學習和掌握知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教材內容是耐久跑,其完整技術一般包括: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終點沖刺等三個部分,其中途中跑包括直道和彎道。但由于跑的距離不同,所采用的技術也不同,而且還有全程跑的體力合理分配或者正式比賽中戰術運用等,所以既要講究動作的實際結果,更要節省體力。對于耐力跑的各個技術過程,始終要貫徹:動作輕松、自然,幅度較;重心高且平穩;跑的節奏感要強,跑速要控制,全程計劃分配體力,呼吸要有一定的節奏和深度。
耐久跑的鍛煉價值在于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心肺功能,對培養學生克服困難,頑強拼博,積極進取和抗挫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三、學情分析
我校初二段班級學生的耐力素質整體一般,且兩極差異較大,更有部分同學感到耐久跑枯燥乏味,又特別累,不愿練習,學生中的本位主義比較突出,集體觀念、合作意識淡薄,自控能力差。如果僅僅是以枯燥的耐久跑作為課的主線部分,那么很可能就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和無趣的心理。根據以上情況,本單元結合學校特色,以素質教育為切入點,結合耐久跑的基本技術的學習,創設了一節以《校園定向》為主題,以定向跑為主線,以耐久跑技術為載體的耐久跑課。通過歡樂、緊張、激情、有序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耐久跑的學習興趣,消除學生對耐久跑的畏懼心理,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游戲中增長知識,在實踐中學會自我調控,在競爭中體會團結合作。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耐久跑教學,讓學生學會耐久跑的基本技術,并使之成為自己的愛好,從而提高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
2、技能目標:通過教學,學生知道極點概念,初步了解自己的跑步呼吸節奏,知道定向耐久跑的樂趣積極參與練習,提高跑的耐力素質。
3、情感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對耐久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積極思考和自我評價能力,在相互學習中不斷培養學生的信心、耐心、樂于接納別人的意見,提高合作學意識,感受體育課的樂趣。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途中跑中的呼吸節奏與跑步姿勢
難點:克服“極點”的
六、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方法采用設置情景、講解示范、提示、設置疑問、分組練習、自評互評,自我監督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練習,音樂、文字提示,學習評價記錄夾等方法促進學生進行自主練習。
七、安全措施:
1、落實體育課堂常規,上課時一定告訴學生,不能帶尖銳物品,如:小刀、鑰匙、胸針等。
2、加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嚴格遵守上課紀律。
3、嚴禁學生上課互相打鬧。
五年級耐久跑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1.耐力素質是指人體長時間進行肌肉活動時抗疲勞的能力。耐力素質是人體各器官系統機能和心理素質的綜合表現,也是人體質強弱的重要標志。
2.《耐久跑》選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體育與健康》(人教版)水平五。本課的學習內容是《體育與健康》中的重要內容,是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廣大學校在校園場地,器材十分有限的條件下,實施新課程和進行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典型素材。《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體育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與本校具體情況把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分配到各年級,,有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出學生的自主體地位,能為今后學好各種體育項目奠定基礎。
一、教材依據
人教版、耐久跑是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體育教學大綱》規定的必修教材
二、設計思路
耐久跑是廣大青少年鍛煉身體、增強體質行之有效的手段,對培養青少年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等優良品質和勇往直前、奮發向上的精神有積極的作用。初中各階段跑的各項教材,應側重于發展人體有氧耐力。實踐證明,耐久跑是各項跑的基礎。體育科學研究表明,初中階段是發展耐力素質的最佳時期。因此,應加強耐久跑的教學和練習,并在此基礎上,促進快速跑的教學,逐步提高學生的快速奔跑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知道耐久跑的動作要領(身體姿勢---動作放松、上體正直、重心平穩、步幅較小,跑速均勻,擺臂自然)及克服耐久跑中出現“極點”的練習方法。
2、技能目標:通過學習掌握耐久跑的技術動作,發展奔跑能力,促進心臟、肺、血液循環系統的發展;學會合理運用體力,牢固掌握耐久跑過程中“極點”的克服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并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和吃苦耐勞的思想作風,并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
4、負荷目標:平均心率:130--140次/分,練習密度:45%左右。
四、教學重點
學會耐久跑的呼吸節奏、跑步姿勢
五、教學難點
體會“極點”、克服“極點”
六、教學準備
籃球場2塊、接力棒4根、標志桶12個、錄音機1臺。
五年級耐久跑教學設計3
一、 指導思想
本課堅持“健康第一”的宗旨,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生直接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活動形式,強調寓教育于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著眼于改善學生學習方式、培養自主學習意識、提高發展性學習能力,以玩游戲為主線,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學習興趣,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讓他們在游戲中得到體能、智力的鍛煉,提高自身鍛煉的能力與自我評價的能力。
二、 教學目標
1.能較快地掌握用勻速,輕松的步劃參與奔跑游戲,體會跑步時的動作和呼吸節奏,明確耐久跑合理控制節奏的重要性,并基本學會使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 ”的呼吸節奏。
2.培養跑的正確姿態,發展耐力素質和持久跑的能力。
3.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及克服困難、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樹立安全意識。
三、 學情分析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大腦易興奮,好學,好動,但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而本課教學又是耐久跑。耐久跑需要學生在跑時既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又要跑得持久,動作單調重復,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本課通過情景引導和游戲的開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的調動生的練習積極性。特別強調團隊合作,小組協作精神的培養。
四、 教材選擇
耐久跑對小學生來說是一項很枯燥的運動,但它是體育運動的基礎。本課利用定向跑來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使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課的最后每組學生相互評比自己“辛苦” 跑動換來的勝利果實,學生也在中氛圍中陶冶身心,放松身體。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培養了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
五、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了解動作方法:上體正直,重心平穩,步幅較小,跑速均勻,擺臂自然。
教學難點:“3步一呼與3步一吸”呼吸方法
六、 教學過程
準備部分 6分鐘
。ㄒ唬┱n堂常規
。ǘ嵘砘顒樱
1. 體育委員帶領同學兩路縱隊慢跑熱身。
2. 老師的帶領下做輕器械自編操。
基本部分 28分鐘
。ㄒ唬┖粑澴啵12分鐘)
1.情景引導:吹氣球
從吹氣球引導呼吸節奏:模擬用嘴巴吹氣球動作——齊念“呼”和“吸”兩個字發音——踏步練習“呼”和“吸”兩個字的發音,老師強調節奏是“呼呼呼”(1、2、3)吸吸吸(1、2、3)——用鼻子代替“呼呼呼”(1、2、3)吸吸吸(1、2、3)
2. 初試節奏
用剛才學習的節奏方式,練習圍著小組的場地跑一圈。 方法:小組成一路縱隊,順著小組各自的場地跑進。老師提示調節呼吸: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注意用鼻和嘴深呼吸。
3. 熟悉節奏
方法:繼續成一路縱隊繞標志物跑3圈,要求跑動自然。
4. 定時跑1分鐘——小游戲“人人都當火車頭”
各個小組按照自己的路線,傳遞游戲,從排頭一直傳到排尾,最后一個同學快速的跑到前面擔任排頭再繼續進行。定時跑1分鐘,教師通過語言激勵,鼓勵同學們克服“極點”,戰勝自我
。ǘ┯螒虮荣悾何浵伆峒 (16分鐘)
方法:游戲共進行三次,每五個學生一組,采用傳遞接力的方式完成。
1. 第一次,每人跑的距離一樣,看哪個小組最先將10個瓶子全部傳到規定位置。
2. 第二次,將一端的距離加長,請每個小組自己來分確定誰跑最長的距離,誰跑最短的距離;
3. 第三次,兩端的距離都加長,再次讓小組合作,討論確定出每個人的位置。
結束部分 6分鐘
1. 放松游戲:海盜船長
2. 意念放松
3.請體育委員、小組之間相互評價本次課的收獲。
4. 教師小結,布置課后作業
5. 回收器材,師生再見!
七、教學特色
本課教學特色具體表現在,自制器材,一物多用。用廢棄的礦泉水瓶子作為徒手操器械、設置跑道標志,傳遞物等等,利用“螞蟻搬家”游戲,不斷變換游戲方法,設置不同的難度障礙,練習的趣味性強,學生一直處在合作興奮的狀態下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更在游戲中完成團隊精神的培養和鍛煉。
八、場地器材
場地器材:學校操場籃球場一塊 廢舊礦泉水瓶每人兩個。
五年級耐久跑教學設計4
一、教學現狀
國家學生體質監測中心連續幾年的監測結果發現,全國大、中、小學生的耐力素質持續不斷地呈下滑趨勢。究其原因,除了現在的學生學業繁重,鍛煉時間偏少以及吃苦能力下降的之外,還有就是在平時的耐久跑教學中沒有起到很好教學效果的緣故。
長久以來,耐久跑是令大多數學生害怕和恐懼的練習項目。在常規的耐久跑教學中,我們大多在跑道上采用重復跑、間歇跑、定時跑、定距跑等方法,這種相對單調、枯燥的練習形式,雖然對發展學生的耐力素質起到很好的作用,但這種只注重身體鍛煉效果而忽視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運動興趣培養的做法,不僅已經不能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要求,而且還會更加讓學生對耐久跑產生厭煩和恐懼感,還有可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
二、教材、學情分析
耐久跑是中學體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耐久跑的教學不僅可以發展學生的心肺功能,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還可以培養學生頑強堅毅的意志品質。在平時的耐久跑教學中大部分學生感到耐久跑枯燥乏味,又特別累,許多同學不愿意練習。其實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技術動作,速度均勻,合理分配體力,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練習耐久跑就不會困難。初二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耐久跑生理、心理知識,也有一定的游戲組織能力,有了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及集體主義精神。
三、設計思路
本案遵循“健康第一”的新課程理念,針對學生普遍對耐久跑的害怕和恐懼心理,采用了初中學生都喜歡、熟悉的的游戲(“貪吃蛇”),把突破學生的“心理”作為切入點,并營造了“蛇王爭霸”的競賽環境;另外,在練習場地上選用了有豐富、直觀線條的足球場代替枯燥的跑道。通過練習形式及練習環境的改變,給學生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練習時通過對游戲規則的合理設定,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練習情緒,還使練習質量有了很好的保證。
四、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首先通過學生熟知的“貪吃蛇”的游戲來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和轉移學生對耐久跑的恐懼心理;然后把練習場地從枯燥的跑道轉移到相對開闊的足球場上,再結合足球場上的豐富線條并結合“貪吃蛇”游戲的特點,合理地設定練習的規則,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練習興趣,也使練習的質和量都得到了保證。
規則包括:
1.“貪吃蛇”必須在足球場的線條上跑動,不能脫節(跑動時每位學生間距不能大于2米)
2.“貪吃蛇”一次只能“吃”(擊掌)一顆“食物”(不同點位上的學生)
3.“貪吃蛇”頭尾不能相連或相觸,如相連或相觸一次,要減去最先吃掉的“食物”
4.規定時間吃的“食物”越多或吃完所有“食物”用的時間越短獲勝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耐久跑合理的跑步節奏
難點:“2--3步一呼”與“2--3步一吸”的呼吸方法
六、學、練建議
1.規則的設置需根據足球場的大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及班級人數的多少,如足球場比較大或低年級的學生,“食物”放置的點位應相對集中,“食物”(學生)的量可以相對少一些;如足球場較小或高年級的學生,“食物”放置的點位應相對分散,“食物”的量就可以多一些
2.因為“食物“(學生)被吃的順序不同其跑的距離不同(先被吃的跑的多),因此同一點位或不同區域上“食物”的安放順序,在不同組別的練習中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達到相對公平的練習量。
3.場地的大小、班級人數的多少以及游戲組織形式的不同都決定著耐久跑練習的質和量,因此教師在教學組織時應根據教學任務以及以上因素,合理設置游戲規則,做到有的放矢
七、本課特色
1.練習場地:足球場線條代替枯燥的跑道。
2.練習情景:“貪吃蛇”的游戲營造“蛇王爭霸”的競賽環境,有效地轉移了學生對耐久跑的害怕心理。
3.差異教學:運用“食物“點位的合理設置,對耐力素質有差異的學生進行不同運動量的練習。
4.可操作性及趣味性強;通過對游戲方式或場地的變換,可對運動量進行隨時調控。
【五年級耐久跑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松鼠》教學設計04-10
五年級語文《彩色的非洲》教學設計12-18
五年級語文《鳥的天堂》教學設計09-01
五年級下冊語文手指教學設計08-29
晨跑的口號05-08
晨跑班級口號05-08
班級晨跑口號05-01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