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消費者權益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維護消費者權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維護消費者權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理性消費,選擇合理的消費行為,培養良好的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能力目標:通過主動學習,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能夠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知識目標:掌握有關消費及消費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知道消費者權益受侵害后尋求解決的有效途徑。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途徑
難點:增強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播放>小品《打工奇遇》片段
教師:趙老太打工的酒樓,180元一杯的“宮廷玉液酒”其實是……
80元一盤的“群英薈萃”其實是……
如果沒有趙老太的揭發,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被忽悠。
問:你(或你的父母)被忽悠過嗎?
學生:略
教師:今天我們的同年級同學王強就被忽悠了。
<情境一>廣告的誘惑
王強,初二的一名男生,17歲了,身高僅158cm。內向的他很自卑,總覺的低人一等。一天,他無聊地走在行走街上,在一家藥店前他看到這樣一則海報……
<活動>模擬銷售
營業員向王強推銷哈佛戴高樂系列增高產品。
教師問:你認為剛才,王強在消費購物時,哪些做的比較好?
我們在平常的消費購物時還應注意些什么?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
“消費小貼示”七看六注意。
我們作為消費者,需煉就一雙慧眼,掌握基本的消費知識。
<承接>王強盡管已有了一些基本的消費知識和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但還是擋不住廣告的誘惑和商家的誤導。
<情境二>
王強每天準時服用,每天都用卷尺量,一星期過去了,二星期過去了……怎么還沒反應?正在此時,他看到這樣一則報道:哈佛戴高樂系列增高產品,是本年度全國十大科技騙局之一,“哈佛戴高樂”增高藥品的宣傳廣告是精心編造的虛假廣告,央視主持人朱軍也被“忽悠”了……小強拿著尺子,傻眼了。
教師:大家認為此時王強要不要去討個說法。
學生:略
<活動>討論
假如此時王強的消費只有幾元錢,你們認為還要不要去呢?
學生:分組討論,代表發言。
教師(小結):作為消費者,應樹立維權意識,一旦出現侵權,我們要毫不手軟地揭露消費陷阱,打擊不法經營者,以促進社會市場經濟,健康,和諧的發展。
〈承接〉王強也這么做了。
<情境三>討個說法
王強拿著哈佛戴高樂產品,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這家藥店,準備討個說法,要求退貨、退款。
教師:你們認為他會成功嗎?為什么?
學生:略
<情境四>拒不承認
此時,營業員拒不承認,由于沒有購物憑證,王強也顯得無計可施。
教師:那么你們認為王強還有其他辦法嗎?
學生:略
教師:王強在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無效的情況下開始向消協投訴,你知道怎樣向消協投訴嗎,投訴時,應注意些什么?
<活動>現場投訴
假如你是王強,在現場向消協投訴,你會怎么說,怎么做?
<專家提醒>
1.心平氣和
2.有條有理
3.有憑有據
4.掌握賠償尺度
王強向當地消協投訴,在消協的調解,該藥店答應與王強達成協議:退貨、退款。
教師:假如消協調解不成,我們還可以依法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或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再不成的話,可向人民法院起訴。(課件展示)
<活動>成果共享
<教師寄語>愿我們的生產商、經銷者 “貨真價實”,規范經營,愿我們的消費者依法維權,文明消費,愿社會各界和消協一起共同承擔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責任,攜手共進,共創和諧美好的明天。
<結束>
<播放>歌曲,消協會歌《當你需要的時候》
維護消費者權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障我國消費者的權利;理解《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重要法律地位。
過程與方法:通過課下調查探究,課堂情景設置,如匯報、表演等形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歸納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結合個人生活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課堂教學及課下探究,初步培養學生的維權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勇于依法維權。
教學重點
1、探究匯報:煉就一雙“慧眼”,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教師點撥:維權的途徑
3、情景表演:消費維權,你說我說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知法懂法和提高自身素質的意識及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
教學方法
調查法、互動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
教學準備
1、設計調查問卷,把學生分為三組進行社會調查。在調查中煉就一雙“慧眼”,從而充分行使消費者的權利,選擇適當合理的消費行為。
2、學生搜集關于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法律依據。
教學流程:
教學
環節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小品導入
學生小品——《只穿了一天的三百元皮鞋》
①請你幫幫小明的爸爸,他的哪些權利受到侵犯了?
②小明、小明爸爸,誰的做法正確?
③面對這種情況,他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加以解決?
設置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件場景,激發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并讓學生迅速進入課堂狀態,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第一組──調查身邊廣告的真偽,怎樣正確面對五花八門的廣告。
第二組──調查食品行業的情況。怎樣辨別食品的好壞。
第三組——調查服裝行業的“打折”
與“揮淚甩賣”的真實面目。
通過學生的調查,讓學生列舉自己的生活經歷,并在生活中煉就一雙“慧眼”,把這紛擾的市場看得清清楚楚,把法律知識學得明明白白。
探究
合作
1、 中國消費者協會2007年3月12日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說,44.1%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曾被嚴重損害,但在受到侵害的消費者中只有47.8%的人向有關方面要求過賠償,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消費者在維權過程中仍存在“不明確、不了解的情況”。
2、 全國政協委員方廷鈺做客新華網時說“年年有3.15,我希望今后天天都是3.15!這是廣大消費者的心聲。”
問題:兩個材料分別說明了什么?怎樣能使廣大消費者“天天都是3.15的愿望成為現實?
通過學生的發言,讓學生明白到要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遇到侵權事件要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與不法經營者進行斗爭。
學生展示搜集的`資料
為了維護消費者權益,各組同學查找了哪些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保護消費者的基本法律,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過老師的點撥,讓學生對相關的法律有初步的了解,并引導學生要學法、懂法、用法、學會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合作
探究
兩年前,趙女士到廣州天河某家居超市購物,因售貨員不找零錢與對方發生爭執。趙女士見對方人多勢眾,只好忍氣吞聲。今年“五一”,趙女士又到這家家居超市購物,因不滿所選商品要去其他商店購買,遭到商店售貨員的謾罵和毆打。趙女士感到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便向當地的消費者協會投訴。經調解,該家居超市公開向趙女士賠禮道歉,并獨立承擔趙女士的所有醫療費和賠償精神損失費5000元。
(1)材料中售貨員的行為侵犯了趙女士的哪些合法權益?
(2)趙女士與家居超市的兩次糾紛的不同結果說明了什么?
(3)作為消費者,除了上面這種方式外,趙女士還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身邊的例子進行分析,再次明確消費者受到損害后尋求解決的一般途徑。
教師點撥
當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時,是不是非得上法庭?有哪些良好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通過老師的引導,歸納出維權的途徑和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者投訴程序及方法。
知識
競賽
看看誰的知識更豐富。
知識競賽題目列舉:
(1)請說出下列幾個電話分別屬于哪一類投訴電話。
12315(消費維權投訴熱線)
12358(價格投訴熱線)
12365(產品質量監督熱線)
(2)消費者在購物時為什么要索取發票?在接受購物憑證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3)我國專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是什么?其中明確規定了消費者享有哪些權利?
(小結)只有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我們才能自覺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與不法經營者進行斗爭。
通過知識競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寓教于樂,同時掌握一些消費知識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
課后
實踐
收集今年“3.15”有關的消費者維權事例,根據其中一個事例寫一篇政治小論文。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維護消費者權益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一些消費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知道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后尋求解決的一般途徑。
能力目標:學會運用智慧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主動學習和掌握有關消費方面的知識,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當自己作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遭到侵害時,能夠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會理性消費,選擇適當合理的消費行為,培養良好的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消費知識及維權途徑。
教學難點:增強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設計理念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實踐得真知,體驗才深刻。
●○課時安排
1課時。
●○板書設計
二、維護消費者權益
增強我們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
1.煉就一雙“慧眼” 做聰明的消費者
怎樣練就“慧眼”
2.維護權益的途徑:
①增強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意識
②維權途徑:
(或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采取維權方式)
●○主要設計思路
教學環節活動設計設計意圖
消費環境
播放《社會視角》錄像小片段直觀形象反映消費者所處的消費環境,引起情感共鳴,激發探究興趣,導入新課。
練就一雙“慧眼”▲“考考你的眼力”:曉菲購買的商品(模擬),讓學生辨別真偽優劣 (背景音樂:《霧里看花》)
親身踐行體驗,換位弄清商家意圖目的,現身說法談經驗。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觀察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請學生設想(表演)商家推銷產品的手段(主要有廣告、有獎銷售、打折等),共同探討:
1、如何看待五花八門的有獎促銷活動?怎樣甑別非法的有獎促銷?
2、如何識別廣告的真偽?
3、商家打折會有哪些動機?面對低價和折扣怎樣決定是否購買?
▲你說我說:購物經驗小錦囊
你的維權意識強嗎?▲考考你(題目列舉):
(1)請說出下列投訴電話號碼。
消費維權投訴熱線:(12315)
價格投訴熱線:(12358)
產品質量監督熱線:(12365)
(2)消費者在購物時為什么要索取發票?在接受購物憑證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3)我國專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是什么?其中明確規定了消費者享有哪些權利?
通過小競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寓教于樂,同時掌握、增加一些消費知識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
▲話題討論:曉菲購買的物品并不貴,值得大動干戈維權嗎?使學生認識到:姑息就是縱容,是維權意識不強的表現。
出謀劃策曉菲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維權?(當學生講到某一具體途徑時,可讓學生模擬表演,比如向消協投訴時如何撥打電話,向人民法院訴訟時闡明訴訟的理由,等等。)
通過合作探究,引導學生明確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后尋求解決的一般途徑。
永遠的“3.15”
欣賞歌曲:3.15之歌《當你需要的時候》
升華主題。
【維護消費者權益教案】相關文章:
消費者權益日手抄報參考02-24
3.15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標語11-08
山東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06-30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標語集錦03-18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標語03-18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201706-30
湖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修訂版06-08
公司克扣工資該如何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05-29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員工被辭退,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04-20
如何把控消費者心理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