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尋訪小動物》優質版
一、教學背景及設計理念
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動物單元《尋訪小動物》一課,以尋訪作為話題,鼓勵孩子們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去尋訪、去親近,去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教學重點在于盡可能地提出尋訪活動中可能碰到的問題,和盡可能地啟發指導孩子們動腦筋,相出自己觀察、調查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毫無疑問,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孩子們首先的希望是走出教室,到真實的環境地中去探究,去發現,且迫切希望他們自己的“觀察研究活動”得到肯定,得到鼓勵,得到指導,得到幫助,對于和小動物們的相處,孩子們是有經驗的,且在我們的校園里隨處可見,孩子們在平時經常看到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玩過小動物,但他們的活動是無意的,不隨意性十分明顯,僅僅停留在“玩”的層面上,對“怎樣去觀察”這樣的問題,缺泛必要的思考。
《尋訪小動物》一課用三個活動來完成本課的教學目的。“附近能觀察到哪些小動物”這個話題著重于幫助孩子們回憶和整理已有的對周圍小動的經驗和認識,發現自己平時與小動物玩的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第二個活動“想想觀察和調查方法”在第1個活動的基礎上,引導、啟發孩子們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這也對孩子們實地觀察,調查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回憶、想象的過程中隱含了對“觀察、調查活動注意事項”的適當思考。
基于以上這樣的認識,我在設計《尋訪小動物》一課時,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通過實地觀察探究,在“看”的基礎上,有目的尋訪,有意識開展自己活動,體現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這一基本理念,以學生自主為核心,以一個個連續有結構的活動為主線,體現一個動態的過程,促進學生在實地尋訪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有關小動物的直接認識,對“新”的尋訪活動過程產生深刻的體會。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和推動學生開展尋訪調查小動物活動,鼓勵學生親近和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
2、經歷初步的在觀察活動前提出問題,嘗試解決觀察活動中問題,發現更多觀察內容的過程。
3、掌握一些探尋小動物及其生活環境的方法,知道不同的動物要用不同的觀察方法。
4、培養學生保護生態環境,不傷害小動物的意識,獲得關于動物和環境,環境保護等方面豐富的直接認識。
三、教學準備:
1、每位學生一面放大鏡。
2、有關校內某棵大樹附近的動植物的種類、數量的卡片。
3、選擇好校內一些可供學生尋訪調查的場地。
四、教學過程
(一)迷語導入
1、同學們,我們研究動物的活動開始了,老師這兒有一個關于小動物的迷語,猜猜它是誰?
2、出示迷語:
身體半球形,
背上七顆星,
棉花喜愛它,
捕蟲最著名。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尋訪小動物》優質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優質教學設計11-23
《觀潮》教學設計優質版02-12
小學課件優質版《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12-30
循環小數教學設計與反思(優質版)12-31
《草船借箭》優質版教學設計11-12
部編版小學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9-19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優質版(通用12篇)01-16
將相和教學設計優質版(精選15篇)10-26
小學語文優質課《西門豹》教學設計12-31
北師版語文教學設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