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珍珠泉教學設計
《珍珠泉》一文描述了家鄉珍珠泉的美麗、有趣,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那么,如何才能使將所學的景象深深的印入腦海中呢?我想應是體驗,讓學生體驗美感受美。只有讓學生徜徉在語文文本的真實情境之中,經歷一次次美的享受,如此,留在心里的情境才是真摯的,才是永恒的。以下小編整理了一份三年級下冊珍珠泉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三年級下冊珍珠泉教學設計
教材簡說
這篇略讀課文描寫了家鄉山林中一眼美麗的清泉,寫出了泉水的深和綠,抒發了對大自然景觀贊美之情,表達了對家鄉熱愛的感情。課文是按珍珠泉所在的位置,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動的特點,以及“我”對家鄉泉水喜愛的順序寫的。本課表達上的特點是抓住景物的特點,描寫細膩生動,用詞優美。同時對家鄉的感情充溢其間,富于感染力。
學習目標
⒈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⒉了解珍珠泉的美麗,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感情。
⒊體會抓特點表述景物的方法。
⒋積累課文優美語言。
教學重點
了解珍珠泉的美麗;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閱讀課后的資料袋,搜集關于泉水的其他資料。
朗讀課文,思考:為汗么叫“珍珠泉”?
教學時間 1課時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⒈全班交流關于泉水的資料
⒉板書課題:同學們介紹了那么多泉水,各有特點,令人驚嘆,那么珍珠泉有什么恃點呢?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⒈自讀課文
⑴自學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⑵提出不懂的問題。
⒉檢查預習
⑴查字詞,教師抽讀。
⑵不理解的字詞全班幫助解決。
⑶小組進行朗讀比賽(是否正確流利)。
⒊整體感知
⑴再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內容是什么?(這篇略讀課文描寫了家鄉山林中一眼美麗的清泉,寫出了泉水的深和綠及冒不完的水泡。)
⑵范讀課文,文章都從哪幾方面描寫珍珠泉?讀后說說體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課文是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動的`特點,以及“我”對家鄉泉水喜愛的順序寫的。)
⑶理清層次
第一段(1)交待珍珠泉所在的位置。
第二段(2)描寫泉水四周的景物
第三段(3)描寫泉水涌動的特點:從潭底冒出的水泡,在陽光下呈現一串串多彩的珍珠。
第三段(4—6)我喜歡家鄉的珍珠泉。
三、自主交流,朗讀感悟
⒈自讀課文,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
珍珠泉的周邊的景物怎樣?潭水是什么樣的?
泉水是怎樣冒出的,為什么叫珍珠泉?
⒉討論交流,朗讀體會
⑴珍珠泉的周邊的景物怎樣?潭水是什么樣的?
⑵泉水是怎樣冒出的,為什么叫珍珠泉?
⑶重點朗讀體會
①朗讀珍珠泉周圍的景物,要強調“綠”字,綠青苔、綠草、綠樹、綠水,還有水是“水是那樣綠,綠得像是被周圍的綠樹、綠草染過似的。水是那樣深,又那樣清……”,三個“那樣”要讀出綠的美感和贊嘆的感情。“綠得……”“清得……”強調綠的程度要讀出贊嘆的感情。
②“開始,水泡很小,搖晃著越升越高,越來越大,最后在水面綻開了,在撲哧一笑中消失了。”(這句描寫潭底冒水泡的情景。作者描寫得細膩和觀察得仔細,把水泡當作人來寫,融入了人的感情,表達了作者喜悅的心情。讀的時候,要體會這種感情,語氣要輕松、活潑,好像在夸獎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
③“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銀色的光斑交錯著;水泡閃亮閃亮的,射出紅的光,黃的光,綠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這句描寫描寫太陽光照在水泡和潭底石頭上的情景。引導學生感受文字描寫的流動中的美,色彩的絢麗,)
④“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這是發自內心的自豪和贊美,要強調重音和停頓,讀出自豪感。)
⒊小結:從中你知道了珍珠泉的什么特點?
師:珍珠泉的特點:珍珠泉四周綠色環繞,水是綠色的,清且深,泉水有冒不完的水泡,在陽光下涌出,形成多彩的珍珠。
四、總結全文
《珍珠泉》這篇略讀課文通過描寫家鄉山林中一眼美麗的清泉,寫出了泉水的深和綠及冒不完的水泡,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觀的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業
⒈在文中找出你認為寫得憂美的句子,摘抄背誦。
⒉看看自己的家鄉有沒有這佯美好的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仔細觀察,記在心里。
六、板書設計
4 珍珠泉
泉水 綠
水泡 有趣
附:詞語
盡 頭—末端;終點。
鑲 嵌—把一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
蕨—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山野草地里,根莖長,橫生地下,羽狀復葉,用孢子繁殖。嫩葉可以吃,叫蕨菜,根狀莖可制淀粉,也可入藥。
樸 素—①(顏色、式樣等)不濃艷,不華麗。如,樸實大方、詞語樸素。②(生活)節約,不奢侈。如,生活樸素。③樸實,不浮夸;不虛假。如,樸素的感情。
緣 故—原因。
嘟 嚕—①用于連成一簇的東西。如,一嘟嚕葡萄。②向下垂著;耷拉。如,嘟嚕著臉。
綻 開—列開。
交 錯—交叉;錯雜。
干 涸—(河道、池塘等)沒有水了。
沉 積—指物質在溶液中沉淀積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