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書所見》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夜書所見》的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的感情,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設計理念:
1、感受詩的韻律美,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古詩的興趣。
2、
教學難、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詩中的感情。
課前準備:
1.課文掛圖,課文朗讀磁帶。
2.生字卡片:《夜書所見》詩句字條。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激趣導入。
1.學生自由背誦已學過的或課外讀過的古詩。
2.板書課題,理解課題中的“書”是什么意思。
二、指導看圖,感知圖意。
出示掛圖,觀察圖畫,說說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
4.指名朗讀,先指導讀準字音,再讀準節(jié)奏,讓學生體會古詩朗讀的特點。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深夜/籬落/一燈明。
5.借助字典和詩后注釋,理解詩中詞語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處。
6.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嘗試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視指導。
四、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
。1)引導學生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教師巡回指導。
。3)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問題,教師重點點撥理解“動客情”的意思。(一是動思鄉(xiāng)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2、聽課文朗讀磁帶。
。1)邊聽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指名描述畫面,其他同學說說是詩中的哪一句,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3)再聽錄音,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xiāng)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1)把握詩的節(jié)奏。
(2)教師范讀、領讀。
。3)學生自由讀、齊讀、小組競賽讀、個人表演讀。
(4)背誦古詩。
各種形式的朗讀,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將學生一步一步融入到詩句的意境中。
五、作業(yè)
1、練習寫生字。
2、背誦古詩。
板書設計: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見:梧葉 促織 一燈明
聽:寒聲 } 思鄉(xiāng)之情
感:動客情
【《夜書所見》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夜書所見教學設計07-25
夜書所見教學設計(精選10篇)03-30
舟夜書所見的教學設計(通用6篇)08-24
夜書所見古詩09-05
《所見》教學設計04-15
《所見》教學設計03-06
所見教學設計12-29
關于夜書所見的詩意賞析02-14
所見教學設計[優(yōu)選]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