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剪枝的學問》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時間:2024-11-14 07:11:3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剪枝的學問》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剪枝的學問》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剪枝的學問》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剪枝的學問》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以“我”的心理變化為主線,抓住帶有“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這四個詞語的句子,聯系上下文,反復朗讀,體會“我的心理變化”。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剪枝的學問,揭示“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懂得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

  教學重點:朗讀感悟,體會“我”的心理變化

  教學難點:明白剪枝的學問,揭示“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學準備:制作幻燈片。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引領導入,直奔心理變化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剪枝的學問》。

  2.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第一自然段,知道王大伯是一位——種桃能手,他家樹上結的桃子——總是那么大,那么甜。

  3.為了探尋其中的秘密,“我”三進桃園,第一次是在——去年冬季的一天,第二次是在——春天,第三次是在——暑假。每次去,我的心理都在發生著變化。

  4.請大家讀讀課文,把帶有“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這四個詞語的句子劃出來,再讀一讀,體會“我”的心理變化。

  5.交流劃出的句子,相機板書: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

  6.為什么會發生這些心理變化呢?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桃園體驗一下吧!

  二、學習二、三自然段,探尋桃子又多又大之疑

  1.請大家讀讀第2自然段,把你到桃園看到的情景告訴大家。

  2.學生自讀后交流。

  師隨機引導:△“我”是帶著怎樣的好奇心理走進桃園的?

  △從“揮舞” 中體會到剪枝技術的熟練,從“一根根”中體會枝條剪掉得很多。

  3.換作是你,看到這情景,會怎么想呢?(很著急、很疑惑……)

  4.出示“我”的問話,指導朗讀,體會著急、疑惑的心理。指名表演“一臉疑惑”的樣子。

  5.出示王大伯說的話,指導朗讀,理解意思。(剪去的是只吸收營養,不結果實的枝條;如果不剪去這種枝條,就會影響其他枝條開花結果。)

  6.分角色練習對話。

  7.對那些留下的.枝條王大伯又是什么態度,他是怎么認為的呢?(圍繞“撫摸”“充滿信心”進行理解感悟,指導朗讀。)

  8.聽了王大伯的話,我是怎么想的呢?

  理解“將信將疑”,指導讀出語氣,指導學生把“這些”說具體,讓句子更加具體明白。

  9.體會著“我”“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這些心理變化,讀讀第2、3自然段,再看看插圖,圖文對照,你能發現圖文有什么不吻合的地方嗎?

  10.鼓勵學生說說插圖與課文不相吻合的地方,并告訴學生學習要不唯書,不唯師,不唯上,這樣才是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感受桃花又多又美之樂 (出示課文,配樂)

  1.春天到了,桃樹上的桃花開得怎樣呢?請大家讀讀第四自然段。

  2.讀后交流:你感受到了什么?說說你是從哪些詞語、句子中體會到的?

  結合學生交流,指導朗讀句子,抓住“紅云片片”“滿樹”體會桃花很多很美,抓住“歡天喜地”、“奔跑、嬉戲”等體會“歡”。

  3.課件出示“滿園的桃花”“滿樹的桃花”,感受桃花的旺盛,指導學生帶著滿心的期盼,讀好最后一句話。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領悟桃子又多又大之喜

  1.桃子究竟長得如何呢?自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2.讀后交流,感受到桃子的“多”“大”,照應前文的“那么大,那么甜”“更多更大”。

  3.體會作者的“又驚又喜”。

  4.哪個字最能表達出作者“又驚又喜”的心理?

  5.這驚,這喜,哪個字最能體現?請你大聲地表達出心中的驚喜。(指導讀好“啊”,由衷地發出感嘆,指導讀好描寫桃子的句子。)

  6.我又驚又喜,不禁想起——那番話——哪番話?誰來讀一讀。(出示句子)

  7.現在還懷疑嗎?

  出示句子:我將信將疑:剪去這些枝條,來年真的能長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嗎?

  誰來把這句句子改一改,表達心中的確信無疑。

  五、揭示道理,拓展知延伸

  1.學習了課文,你一定明白了剪枝的學問是什么,請同桌先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相機板書:減少 增加

  3.種桃的秘訣不僅僅是剪枝,老師給大家看一段錄像(錄像內容:果農摘去桃花、摘去小桃子),你一定又發現了什么。(減少為了增加)

  4.贈言:只要你留心觀察,做個有心人,你會發現生活處處有學問。(出示句子: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

  5.師生對話:你在生活中有沒有發現還有哪些事例也包含著“減少為了增加”的道理?

  例:農民給棉花剝去雄枝,讓其他的枝條結出更多的棉桃。

  例:給月季花剪枝,來年長出更多的枝條,結出更多的花蕾。

  例:比如我們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三項規定后,我們不再整班留下來補課了,我們的書包輕了,我們重復機械的作業少了,但我們的校園生活更豐富了,同學們參加到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得更有興趣,發展更加全面了。

  板書: 26 剪枝的學問

  減少( )

  種桃能手

  增加( )

《剪枝的學問》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以“我”的心理變化“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為主線,聯系上下文,反復朗讀體會。

  3.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剪枝的學問,揭示“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懂得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

  教學重點:明白剪枝的學問,揭示“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學準備: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6課《剪枝的學問》,生齊讀課題。

  2、師:老師先檢查一下上節課同學們的生字掌握情況:【一組一組出示,分別請三位學生讀】

  遠近聞名 揮舞 撫摸 充滿信心

  滿懷好奇 一臉疑惑 將信將疑 又驚又喜

  指名讀,評價:兩個層次(讀正確,讀出意思)

  【評價:

  ①字音讀得多準啊!

  ②你不但讀準了字音,而且還讀出了詞語的意思!

  ③原來讀詞語我們不但能讀準字音,而且能讀出意思來。一起讀】

  師:聰明的你有沒有發現第二行這四個詞語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這四個詞語都和心理活動有關】

  3、師:你能用上面的詞語填空嗎?(練說。指名說)

  王大伯是()的種桃能手,有一天,我()地走進桃園,看見王大伯和幾位叔叔()著剪刀,剪下了一根根枝條,我(),王大伯()著那些留下的枝條,()。對此,我()。暑假里,我看到桃園豐收的景象,()。

  4、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隨著小作者走進桃園,走近王大伯,體會剪枝的學問。(指黑板)

  (三)、對課文第一段進行復習:

  師過渡:課文中同學們多次提到王大伯,王大伯是誰呀?你能用書上的話來告訴我嗎?

  【幻燈片出示第一段】

  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他家樹上結的桃子總是那么大,那么甜。

  【生: 王大伯是是種桃能手】

  1、師接著說:對,而且他的名氣可大了,所以他家樹上結的桃子總是那么大,那么甜。我們一起把第一段讀一讀:

  2、師過渡:這是什么原因呢?老師和同學們一樣也是滿懷好奇,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王大伯的院子去看個究竟吧。

  二、精讀課文2—5自然段:

  (一)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感悟王大伯剪枝動作的熟練,進一步理解“能手”:

  A、師:走進桃園,你看到了什么?直接把你看到的讀出來。

  只見王大伯和幾位叔叔正忙著剪枝。 “咔嚓、咔嚓”,隨著剪刀揮舞,一根根枝條被剪了下來。

  B、師: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自信、經驗非常豐富、動作熟練、剪下的枝條多】

  ①生:我讀出王大伯剪枝剪得特別快。

  ②生:我讀出了被剪掉的枝條很多。“一根根的”。

  C、師小結:喲,他動作真快,不愧是個能手,請同學帶著這樣的感受來讀一讀句子。

  2、研究“一臉疑惑”,明白王大伯為什么要剪枝:

  A、師過渡:哎呀,我看見這么多枝條剪下來,說了什么?請同學們讀一讀我說的話:我著急地問:“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嘛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指導朗讀,體會著急、疑惑的心理。指名讀。評價指導:讀出著急、讀出疑惑。

  (評價:①好象不怎么著急!②有點著急了!③老師聽出來你真的.是十分著急!④你不光讀出了著急,還讀出了疑惑!⑤老師看到了你一臉的疑惑!)

  5、看到我一臉疑惑,王大伯又是怎么說的呢?【出示王大伯說的話,指導朗讀】

  (1)什么是“瘋長” ?(瘋狂地長、不停地長、拼命地長,只長枝條。)

  (2)枝條瘋長了,會產生什么后果?

  ⑶⑶你能用上出示“因為這些枝條……所以……”來說說王大伯剪枝的原因嗎?

  6、王大伯真不愧是一一種桃能手,一眼就能判斷出這些枝條哪些該留,哪些該剪,又該怎么剪,誰再來當一當王大伯的話,指名讀,這可是他的經驗之談啊! 一起讀!

  (2)對那些留下的枝條王大伯又是什么態度,他是怎么認為的呢?【圍繞“撫摸”“充滿信心”進行理解感悟,指導朗讀。】【評價:信心還不夠!真是信心十足!】

  8、過渡:而小作者呢?他由一臉疑惑,變成了一【板書:將信將疑】

  “將信將疑”的意思是:(用我們學過的一個詞來說,就是——半信半疑)

  A、他相信什么?【回想一下,王大伯可是種桃能手,他不會做不利于桃子豐收的事】【王大伯是種桃能手,經驗豐富,他的話不會錯的;

  B、懷疑的是什么?〔剪掉了粗壯的枝條,桃子不就少了嗎?】

  C、你能讀出將信將疑的語氣來嗎?出示句子,指讀,齊讀。

  9、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作者第一次進桃園的經歷,我請女同學讀“我”的話,男同學讀王大伯的話,其余的一起讀。讓我們再來感受“我”的心情。

  (二)、學習第四段,欣賞春天桃園美景:

  1、讀第四段,知道“我”看到了什么。

  師過渡:這是冬天發生的事情。到了第二年春天,我再次來到王大伯家,你看見了什么【生自由讀課文】

  2、學生交流看到的景色:【生:看到了滿眼的桃花,蜜蜂嗡嗡地叫著在花上采蜜,還有小伙伴們在桃園里奔跑、玩耍。】

  3、指導朗讀:

  師指導:呀!真是熱鬧【或真是很美!】請你來讀一讀。其他同學聽聽從他的朗讀,你還感受到了什么?說說你體會到什么?從哪些詞看出來?【抓住“紅云片片”“滿樹”體會桃花很多很美,抓住“歡天喜地”、“奔跑、嬉戲”等體會“歡” 】

  4、出示圖片,深入感悟:

  [圖片出示桃園美景]

  A師:我們還可以用那些詞語來形容春天的桃園美景?【花團錦簇、花滿枝頭、美不勝收、春意盎然…】

  B看到這么美的情景,老師也想來讀一讀。【師朗讀]聽了老師的朗讀,你們想說些什么?【我也真想現在就去桃園看看,桃園真美呀;桃花開的這么美,桃子肯定很好吃,我真想馬上能品嘗到又大又甜的桃子呀。]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明白剪枝的學問:

  盼望著,盼望著,夏天終于到了,桃園里的桃子到底怎樣了呢?讓我們趕快去瞧一瞧!出示第五段,自由朗讀。

  ⑴用一個詞來說說你此時的心情!板書:又驚又喜

  (2)指導朗讀:誰能用朗讀的方式把這份豐收的驚喜表達出來?先自己讀讀。(出示文字)

  啊,只見一棵棵桃樹上掛滿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個個光鮮紅潤,仿佛胖娃娃的臉蛋。

  (3)王大伯桃園里結的桃子有什么特點?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啊”驚訝;“掛滿”桃子多;“光鮮紅潤”顏色鮮艷,紅而滋潤,長得好;“胖娃娃的臉”長的好飽滿、水淋、鮮嫩、可愛〕

  誰來讀?讀好“啊”這個語氣詞中代表的感情,再讀我看到的景象。

  指名讀 (評價:①桃子真多呀!②“光鮮紅潤”多么可愛,多么誘人!③真的是又驚又喜呀)

  師:此時,“我”驚得是什么,喜歡的又是什么呢?【驚的是王大伯的話真的有道理;喜的是看到這么大這么甜的桃子,作者特別高興。】

  C、如果你見到王大伯,會對他說些什么呢?出示屏幕

  (1)學生動筆練寫(2)指名回答

  三、小結 :生活就是一本書,到處有學問,只要我們處處留心生活,善于觀察思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能成為生活中有學問的人。

  四、 作業:在生活中,你通過觀察、探索學到了哪些學問,請把它寫下來和同學們交流。

  五、板書設計:

  26、 剪 枝 的 學 問

  滿懷好奇

  一臉疑惑

  將信將疑

  又驚又喜

  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剪枝的學問》第二課時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以“我”的心理變化“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為主線,聯系上下文,反復朗讀體會。

  3.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剪枝的學問,揭示“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懂得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

  教學重點:朗讀感悟,體會“我”的心理變化。

  教學難點:明白剪枝的學問,揭示“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學準備: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出桃園之謎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剪枝的學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王大伯是一位——種桃能手,他家樹上結的桃子——總是那么大,那么甜,這其中到底有什么奧秘呢?所以,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滿懷好奇地走進了桃園想探個究竟。[板書:滿懷好奇]

  二、初探桃園之疑

  1、在王大伯的桃園中“我”究竟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產生了什么想法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的第2、3小節,邊讀邊找出相關的句子體會體會。

  2、指導學生交流:

  (1)看到的:“……只見王大伯和幾位叔叔正忙著剪枝。‘咔嚓、咔嚓’,隨著剪刀揮舞,一根根枝條被剪了下來。”

  看到這情景你感受到了什么?(從“揮舞”中體會到剪枝技術的熟練,從“一根根”中體會枝條剪掉得很多)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此時你心中有什么疑惑?(生:王大伯為什么要將好好的枝條剪掉呢?剪掉了枝條還能結出那么多又大又甜的'桃子嗎?……)

  3、是呀,文中的“我”也感到很疑惑,聽,“我”正著急地問王大伯呢!指名學生讀“我”問王大伯的話,讀出“我”當時的疑惑,從語氣(著急)、表情(一臉疑惑)等方面進行指導評價。[板書:一臉疑惑]

  4、看到“我”一臉疑惑的樣子,王大伯是怎么回答我的呢?從中你明白了什么?

  5、指名交流,出示王大伯的話。

  6、引導學生理解:

  (剪去的是只吸收營養,不結果實的枝條;如果不剪去這種枝條,就會影響其他枝條開花結果。)

  (抓住“笑了笑”、“充滿信心”體會王大伯的自信)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且配上動作,模仿王大伯語氣讀一讀。

  7、王大伯充滿自信,可是“我”呢?(將信將疑)[板書:將信將疑]

  8、“將信將疑”就是說——(生:有點相信又有點懷疑,不是肯定)有個詞也是這個意思,那就是——(生:半信半疑)

  9、“我”究竟相信的是什么?懷疑的又是什么呢?指名學生交流

  (相信的是王大伯是種桃能手,他決不可能做不利于桃樹豐產的事,再說他的話也確實很有道理)

  (懷疑的是:按照一般的推理,枝少了,桃子就少了,況且他剪掉的都是“好好的枝條“)

  10、指導學生讀出“我”的將信將疑。

  11、指導學生分角色讀2、3自然段。

  三、享受桃園之樂

  1、時間過得飛快,春天到了,王大伯的桃園里又一幅怎樣的景象呢?咱們一起去看看。

  2、播放課件配樂(桃園美景欣賞)

  3、指名學生說說自己都看到了什么?

  4、出示第四小節1、2兩句,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抓住“紅云片片”“濃郁的花香”“無數的蜜蜂”“歡天喜地”體會桃花的多、美,以及桃樹的生機。

  5、來到這樣的桃園中你都在想些什么?又想做些什么呢?指名學生交流。

  6、文中的“我”也和大家一樣呢!出示第四小節3、4兩句,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抓住“奔跑著”“嬉戲著”體會作者與小伙伴嬉戲的歡樂,抓住“盼望”、“早日”體會“我”盼望桃園豐收的急切心情。

  四、感受桃多之喜

  1、暑假里,我又一次走進王大伯的桃園,又看到了怎樣的情景呢?學生自讀課文第五小節,劃出相關的句子,細細體會。

  2、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名學生交流,談感受。

  (“一棵棵”、“掛滿”:桃子多;“光鮮紅潤、仿佛胖娃娃的臉蛋”:體會果實的豐美)

  3、此時的“我”真是——又驚又喜,你知道文中的“我”“驚”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呢?指名學生交流。

  (“驚”:大伯的話居然一點沒錯,預料變成了現實;“喜”的是:桃園豐收,結出了那么多光鮮紅潤的大桃子)

  4、指導學生朗讀1-3句,讀出“又驚又喜”的心情,特別指導讀好語氣詞“啊”。

  5、此時“我”不禁想起了王大伯去年剪枝時說的那番話——出示第三自然段王大伯的話,齊讀。

  這其中到底蘊涵著什么道理呢?播放剪枝錄象,幫助學生理解科學奧秘。

  看過錄象后,現在你明白了什么?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減少”是為了“增加”。(板書:“減少”是為了“增加”)

  王大伯的話還真有道理,剪枝也是有學問的。(再讀課題)

  五、領悟生活之理

  1、你在生活中有沒有發現還有哪些事例也包含著“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呢?

  (給月季花剪枝,來年長出更多的枝條,結出更多的花蕾。)

  (考試的時候不能想得太多,要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

  2、“剪枝的學問”告訴我們生活就是一本教科書,到處有學問,只要我們平時注意觀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規律,發現奧秘,更好地生活。

  六、作業設計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發現有哪些現象、哪些事情中也蘊涵著深刻的哲理?請將你的發現寫下來。

  板書:

  26、剪枝的學問

  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

  “減少”是為了“增加”

【《剪枝的學問》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臺階》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1-06

荷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0-04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4-07

掌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3-14

《鯨》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3-03

《窮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4-14

《燕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7-28

太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1-23

《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6-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藏| 新泰市| 砀山县| 翁牛特旗| 苗栗县| 宜黄县| 弥渡县| 望城县| 科技| 富裕县| 河南省| 龙州县| 洛川县| 探索| 怀集县| 察雅县| 阿拉善盟| 临洮县| 边坝县| 江津市| 织金县| 墨竹工卡县| 盐源县| 花垣县| 岳阳县| 筠连县| 长沙县| 朝阳县| 陵川县| 巨鹿县| 德令哈市| 洱源县| 周宁县| 肇州县| 苗栗市| 千阳县| 彝良县| 丰都县| 岱山县| 永康市| 沁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