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參觀小學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參觀小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參觀小學教學設計1
一、活動對象:
小學六年級
二、活動主題的產生背景:
在語文課堂上先給學生觀看相關的流浪動物的影視作品,《忠犬八公》,《導盲犬小q》,《在世人狗緣》主要講述的是一條流浪狗被抓進收容所后再逃出來,遇到了一個撿破爛的人,最后這個撿破爛的人說:“我感覺不舒服,在像以前一樣休息一會兒 你在這里等著。”結果這個老人再也沒有醒來。最后流浪狗遇到的一個好朋友,它們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通過讓學生觀看影片使學生對流浪動物的無家可歸等地方有初步的理解和體會。再讓學生寫下觀后感。隨后師生共同生成“它是一個生命”的主題。隨后去參觀流浪動物救助站的各種動物。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參觀幾類動物,同時講解各種注意事項。學生在和不同的動物接觸后展開以“流浪動物”為主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積累大量的實踐素材。流浪動物的救助是一個文明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流浪貓狗都沒有采取過防疫措施,身上可能攜帶各種病毒和寄生蟲,流浪動物的排泄物、嘔吐物甚至可能帶有病毒,所以學生和他們接觸的時候,要有所防范。甚至,一些流浪動物還有可能會襲擊、傷害兒童,危及人們的安全。同時,動物是人類忠實的朋友,培養學生保護愛護動物的情感。教師還要讓學生閱讀小學語文教材關于保護動物的文章,而且開展課外閱讀搜索有關資料。
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宗旨是通過觀看影片以及參觀流浪動物救助站,增強學生關心愛護動物的意識,同時引導學生提高自我安全衛生意識,同時通過影片導入這種方式,來激發學生對流浪動物的興趣。這是一個接近學生生活的話題,所以是一個很好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導小朋友認識到與動物共存觀念,學會如何正確與流浪動物相處
三、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組織學生搜集,調查有關流浪動物的基本知識。學生學會策劃簡單的活動方案,在實施階段引導學生對材料的整理歸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學生能能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看影視作品,實地參觀流浪動物救助站,小組討論研究中學會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觀看影視作品,參觀救助站,讓學生感受到流浪動物的'可愛和可憐。由此生出對流浪動物的喜愛之情。增強學生關心愛護動物的意識和自我安全衛生意識。
四、活動規劃
1.參觀時間:一天
2.參觀地點:流浪動物救助站
3.參觀方式:實地考察
4.活動成果形式:學生討論,學生寫作;學生談經歷體驗、心得體會等。
五、活動準備
1.規劃線路,確定交通工具,帶好必備物品。
2.每個小組成員都要準備一本筆記本。(每個人有小本子,小組要有一本小組綜合小本子)
3.必要情況下可以照相,攝影等。
4.老師提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和文明禮儀教育。
六、活動過程
(一)開題(學生感興趣的媒體手段下手,啟發談話)
1.播放影視作品,激發學生的興趣。
師:同學們,在你們的生活中,除了你們的家人,有其他的動物一直和你們相伴嗎?同學們有沒有想過你們家里面的寵物無家可歸的話,沒有你們的照顧的話,他們會是什么樣子?他們被稱為什么?
預設學生的回答:①寵物。②沒有吃的東西,沒有住的地方。③流浪動物和寵物的區別是,流浪動物被遺棄了,無家可歸只能流浪。④流浪動物。
師:沒錯,它們是被遺棄的,有些動物可能一生下來就無家可歸。所以他們被稱為流浪動物。那么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幾個影視作品,關于流浪動物的。(首先先用話語導入流浪動物,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對流浪動物和寵物的區別。最后播放關于流浪動物的影視作品《忠犬八公》《導盲犬小q》《在世人狗緣》等)
2.討論觀后感,引出主題
師:看完這部影視作品后,你們的感想是什么?討論一下。小組匯報討論情況。
生:(各學生小組待發表自己的觀后感)
師:通過同學們的分析,我們大家都明白了,流浪動物是一個生命,大家要尊重生命、愛護動物。那么現在我們一起去“流浪動物救助站”參觀這些小生命。
3、成立小組,擬定方案
1.自愿選擇小組(教師適當調節),由學生自由競聘各研究組小組長。
2.小組成員共同商討,擬定活動方案,填寫活動方案表。(教師適當指導)
制定方案的具體要求:
(1)小組所有成員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共同協商出最優觀點。
(2)小組長認真發表感想以及傾聽和收集同學們的建議,大家共同擬定活動方案。
(3)各小組成員應團結協作、合理分工,體現活動方案的可操作性。
“參觀流浪動物救助站”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表
小組研究課題:
小組成員:
小組研究結果:
活動內容:
活動方式:
成員分工:
時間地點:
注意事項:
(二)實施(參觀流浪動物收容所,組織活動,整理資料)
1.提前了解參觀動物需要注意的事項。
2.走進救護站,有目的的開展研究。可對不同的流浪動物進行拍照,觀察其生活習性等。研究自己所選擇的主題。
3.查閱相關于流浪動物在流浪以及被救到救助站的整個過程。交流探討
在研究中學生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一方面可以請教老師或者救助站的專業人員,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工具,像上網查詢等。
(在學生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配合各小組做好調查、研究的協調、聯系等工作,并隨時對學生的活動給予一定的指導。同時要保障學生的安全問題。)
(三)結題(展示小組的研究成果)
(將圍繞“參觀流浪動物救助站”這個話題,把各組合作學習的成果進行展示匯報。)
1.匯報成果, 在無形中形成競爭。師:經過參觀前的準備以及參觀后的醞釀,在展現時同學們能各顯其能,“各有所長”。其中,在綜合實踐中所學到的知識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評選優秀活動小組
(1)各小組通過多種形式匯報了所收集的資料,從不同角度評選這次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小組。
(2)小組推選并公布結果。
3活動總結,撰寫報告。
從開題到結題的過程中,記錄好自己的研究過程,整理記錄的內容,有參觀時的照片。有收集的相關資料手抄報以及打印的圖片等。同時要有自己的見解和分析。
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參觀流浪動物救助站,增強了學生關心愛護動物的意識,了解到了流浪動物也是一個生命,我們要尊重每一個生命 保護動物。同時要知道,不要隨便帶流浪動物回家。要做好安全措施后再做決定。這次活動非常成功。
七、課后作業:
觀看了相關的影視作品以及參觀了流浪動物救助站,寫一篇心得體會(可以寫關于拯救流浪動物的辦法等)。
參觀小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過程,能把除數看作整十數進行試商,并能正確計算。
2.能運用所學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認真計算、細心檢查的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初步掌握把除數看作整十數進行試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試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老師考考你們的口算能力怎么樣?
課件出示:口算
30×4= 80×9= 4×100= 20×6=
40×7= 12×8= 60÷10= 120÷30=
48÷4= 480÷80= 7×10= 240÷40=
師:通過以上的口算練習可以看出,同學們都具有很強的口算能力。
240÷40如果用豎式計算你會嗎?趕緊做在練習本上。
(找一生板演,然后說出自己的做法)
和他做法一樣的舉手,同學們不僅口算學得好,筆算也是一流呀!
二、探究新知
1、談話:我們全班想去公園玩,我們應該怎么去呢?(租車)
那天老師到汽車租賃公司了解到,請同學們看屏幕:
師: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 哪些數學問題?
(1)全租大車需要多少輛?
(2)全租小車需要多少輛?
............
這節課我們只研究這兩個最基本的問題。
2、根據上面兩個問題讓生進行列式
(1)252÷42= (2)252÷49=
師:第一個算式,請你估一估大約需要多少輛?
第二個算式,請你估一估大約需要多少輛?(讓生說出估算的方法)
總結:以上同學們用了不同的估算方法進行了估算,但是估計的都 是一個近似數,那么到底誰估算的更準確呢?這就需要驗證一下,怎么樣驗證呢?(用豎式計算)
師:上面兩道題我們采用分組的形式完成,一組做第一題,一組做第二題,看哪組同學做的既快又對。(生做師巡視,后找兩名同學板演)
3、匯報交流
(1)252÷42= 6(輛) (2)252÷29=8(輛)......20(人)(約等于9輛)
把42看作40,252里面包含 把29看作30,252里面包含個30,
6個40,所以用6試商。 可以用8試商
(兩個小組的同學相互質疑)
4、驗算方法
師:以上同學們問題提的很好,解答的也很滿意,表現得都很好,那么怎樣才能知道你做的 對不對呢?這時候就需要驗算。
找兩生上來板演,集體訂正是,驗算方法:
被除數=商×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5、比較
(1)計算方法的比較
師:我們回頭再來觀察一下上面兩道題的試商過程,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
相同點:除數都是兩位數,都是把除數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板書課題)
不同點:第一題把除數看小了,把42看成40,第二題把除數看大了,把29看成30。
師:除了把42看成40,還可以把哪些數看成40?(41、42、43)把29看成30,還可以把哪些數看作30?(25、26、27、28)
當把除數的個位是4或比4小時,就把個位上的數舍去,用的就是四舍法,當除數的個位上是5或比5大時,把個位的數舍去,同時向前一位進一,用的是五入法。
因此試商時把除數用四舍五入法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2)前后知識的比較
同學們再來觀察比較一下,今天學習的除法與上節課我們學習的除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除數都 是兩位數。
不同點:前面學習的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今天學習的是除數是非整十數的除法,除數是非整十數的除法用四舍五入法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
6、看書質疑
課本第65---66的頁內容。
課堂練習
1、括號最大能填幾
38×()<243 42×( )<213 61×( )<441
59×()<481 67×( )<215 89×( )<884
2、森林醫生
3、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368÷92 302÷48
4、五年級有51名同學,共有圖書408本,平均每人有圖書多少本?
參觀小學教學設計3
活動目標:
1、了解小學生學習,活動的場所和學習常規。
2、觀察小學生下課,活動的情況,會主動訪問小學生,自己提問,了解小學生活動的有關情況。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與附近小學聯系好參觀事宜。重點看一年級的語文、數學課。
2、事先請幼兒在"小學生采訪表"上畫自己想知道的關于上小學的問題。
活動過程:
1、引發幼兒參觀小學的愿望。
(1)談話:還有一學期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了,將要到哪里學習呢?
(2)啟發幼兒交流自己想要了解的有關小學的內容。
提問:你想了解小學什么情況?要了解情況,你用什么辦法?在參觀時,要看些什么?不知道的內容可以訪問誰?
訪問時要注意什么?
2、組織幼兒參觀前的談話內容,在參觀過程中向幼兒提供幫助。
(1)找找校牌,知道校名。
(2)訪問操場上的老師,了解個場所的用途。
(3)組織觀看小學生上課。
(4)鼓勵幼兒訪問下課的.小學生,了解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并把得到的答案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在采訪表上。
3、組織幼兒回園交流。
提問:你參觀了什么學校?知道了哪些內容?你發現幼兒園與小學有什么不同?
參觀過程中遇到困難了嗎?誰幫助了呢?解決了什么問題?
活動反思:
為了讓大班幼兒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生活,熟悉小學的環境,及一些日常行為規范,激發幼兒入小學的愿望,5月28日上午,我們組織大班幼兒進行了一次參觀小學的活動。在參觀前我們年級組進行了研討,確定了參觀的時間、路線、內容等,讓幼兒從了解小學生的升旗儀式、做操、上課、小學的校舍布局等。
星期一正好是小學的升旗儀式,我們大班組的四個班級在老師和保育員阿姨的帶領下來到了小學。先是在操場參觀了升旗儀式,接著帶領小朋友參觀了教學樓、食堂等,繞著小學走了一圈,緊接著小學生做操的活動開始了,我們鼓勵大班的小朋友也跟著學做小學生的操,感受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最后,各班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了小學一年級的班級參觀了教室,讓他們看到了穿著小學校服,帶著紅領巾的小學生,還有教室里的課桌椅、課本、作業本等等。邊參觀,我一邊給他們進行簡單的講解,好讓幼兒能對小學有更多的了解與認識。有的班級還進入了一年級教室聽了五分鐘的課,聽小學老師領讀課文,看小學生認真寫作業等等。
【參觀小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參觀博物館教學設計09-02
小學教學設計03-01
小學美術教學設計 小學美術教學設計教案03-28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8-25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1-29
秋天小學教學設計02-15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5-16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5-30
小學教學設計模板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