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數學教案——《動手做》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案——《動手做》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數學教案——《動手做》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P42~P43主題圖,試一試,拼一拼,練一練。
教學目標:1、通過折紙、剪拼等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
2、能對簡單圖形進行分解和組合。
3、發展空間觀念。
4、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能在具體活動中學會分解、拼組圖形。
教學難點:學會將圖形平均分解的方法。
教學準備: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彩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道路交通標志的畫面。
2、提問:在這些交通路標上發現了什么?
3、這些簡單的圖形組合起來可以變成很多美麗的圖案。(出示由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組成的機器人、汽車、房子等圖案?)你看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圖形引入課題,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學生獨立探究(操作體驗)。
(1)折一折:你能把一張正方形紙片折成大小、形狀相同的兩部分嗎?你有幾種不同折法?
(2)學生操作,匯報不同的折法。
(3)剪一剪:將折好的正方形沿折痕剪成大小相同的兩部分。
(4)說一說:你把這個正方形剪成了大小相同的兩個什么圖形?(板書)
2、小組合作探究(討論分析)。
(1)提出要求:你能用同樣的方法將長方形折成同樣大的兩部分嗎?看看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法,在小組里與其他同學一起討論一下。
(2)學生小組匯報不同的折法。
3、動手操作(用基本圖形拼出更有趣的圖形)
(1)拼一拼:用剛才折、剪下來的基本圖形,組合拼出P42“拼一拼”中的圖形。
(2)說一說:是用哪些基本圖形拼成的。
(3)試一試:你還能拼出別的圖形嗎?
三、拓展想象,自由拼組。
1、小組合作自由拼出你們喜歡的圖案。
2、小組代表說一說你們組拼的主題是什么?
3、學生互相欣賞展示拼出的圖形。
(設計意圖:在學生充分欣賞各種圖形組成的圖案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設計,合作交流,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和想象力。)
四、本課小結。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你還想知道平面圖形的哪些知識呢?
第四課時:
一年級數學教案——《動手做》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通過用七巧板拼圖的活動,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進一步熟悉學過的平面圖形。
2、發展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
學習重點:認識、辨認各種平面圖形。
學習難點: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拼圖。
學習準備:每位學生一副七巧板
學習過程:
一、七巧板的歷史
師:你們聽說過七巧板嗎?玩過七巧板嗎?那知道七巧板的'歷史嗎?
教師進入搜狐網站,搜索七巧板,進入歷史七巧板的電腦繪畫--七巧板,向學生介紹歷史和故事。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自然的狀態下進入學習狀態.)
二、認識七巧板
1、師出示彩圖七巧板,仔細觀察,說說七巧板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重點認識平行四邊形。
2、拿出學具,把散亂的七巧板照圖編上號,再拼成一個正方形,在小組內說說:⑴其中由幾個正方形,幾個三角形?⑵哪些圖形比較大?哪些圖形比較小?⑶哪幾個圖形一樣大?
3、交流。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觀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拼一拼
1、師:你能用七巧板中的圖形拼出正方形、三角形嗎?
2、拼一拼,鼓勵學生嘗試用多種方法拼出正方形和三角形。
(設計意圖:在拼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圖形的構成.)
四、拼圖練習
1、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拼出后,說說圖形像什么。
2、指名一生講述“守株待兔”的故事,三人小組拼一拼這個故事。
3、拼圖創造。
師:發揮你的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一個你最喜歡的圖形,并展示給同學。
五、課堂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給自己打打分?
(設計意圖:通過拼擺圖形,建立表象,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力.)
一年級數學教案——《動手做》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和設計圖案的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2、發展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欣賞和創造圖形美。
教學難點:
能正確判斷和拼組相同圖形。
教學準備:
10小棒,P40主題圖,P41“想一想”圖。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案。加深對圖形的認識,體會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1、出示P40主題圖,提問:
(1)你看這些圖案像什么?
(2)你覺得這些圖案美嗎?
2、引導觀察,提出要求:你知道這些圖案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嗎?請和同桌說一說。
3、引導交流。
(1)誰來說說看。
(2)你還有什么不同意見?
(3)看到這些圖形組成的圖案,你有什么體會?
4、提出要求:你能數出這些圖案里有多少個正方形和三角形嗎?請自己數數看,再和同桌交流。
5、引導匯報并提問:你還能從中找到一些拼成的圖嗎?
二、尋找圖案。進一步體會圖形在生活中的美化作用。
提出要求:請觀察你的身邊,互相找一找、說一說“你在哪里發現了什么圖案?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它有什么作用?”
(設計意圖:對于圖形的認識,從生活中熟悉事物的形狀引入,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想一想,涂一涂。學會用圖形進行裝飾,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1、P41練習1。這道題有四組圖案,你能說說這四組圖旁邊,各有一個什么圖形嗎?它有什么作用?(聽回答,貼出相應的圖形)
2、提出要求:請你從每組圖案中,分別找出這四種圖形。并像第一幅圖那樣,用不同顏色涂一涂。看誰找得準,涂得美。
3、引導展示、交流與評價。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嘗試,并讓學生充分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學生對平面圖形的再認識。)
四、擺一擺。拓展思維,進一步提高對三角形和正方形的認識。
1、談話引入。
2、提問:誰來說說,擺一個三角形要用幾根小棒?為什么?那擺兩個三角形呢?3個呢?
3、提出要求:請用小棒分別擺1個、2個、3個三角形。比一比,看誰用的小棒最少?小組內評價。
4、提問引導交流。
5、試一試:你能用10根小棒擺出幾個正方形?小組內交流評價。
五、本課小結。
(設計意圖:隨機進行小組評價,及時了解學生對本節課內容掌握的程度。)
第三課時
【一年級數學教案——《動手做》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動手做做看的教學設計05-04
《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04-20
高中數學教案教學設計12-02
小學一年級教學設計12-12
一年級江南教學設計02-02
一年級美術教學設計02-28
一年級識字教學設計04-13
小學一年級教學設計04-13
一年級《動物兒歌》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