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級《竊讀記》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五年級《竊讀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竊讀,炒菜,鍋勺,踮腳,饑餓,懼怕,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皺眉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激發學生求知的渴望,。
4.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通過動作和心理活動,將竊讀滋味具體化的表達。
【教學準備】
1、 與學生課前談話;2、印發教材;3、PPT課件
課前談話
聊有關古人刻苦讀書的故事:鑿壁偷光、囊螢映雪、懸梁刺股、牛角掛書
【設計意圖:通過講古時讀書的故事,了解古人讀書的刻苦與不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做好課文學習準備!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整體感知
師:同學們,課前咱們聊了聊古人讀書的故事。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也是一個關于讀書的故事。
1.板書課題:竊讀記(學生和老師一起書空“竊”字)齊讀。
2.通過預習,說說竊讀是什么意思——偷偷讀書。
師:竊讀就告訴了我們課文寫了何事。板書:何事
3.再讀課題,讀了課題你還有什么疑問?(何人、何時、何地)
4.初讀課文: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5.出示詞語。指名讀,(根據情況糾正發音)齊讀。
6.問題反饋
(手指黑板:這些問題都找到答案了嗎?)
何人:林海音(出示林海音簡介)林海音 原名林含英,原籍臺灣, 5歲時隨父母來到北京,父親是一個教書先生,雖然家里供她讀了書,由于條件比較差,根本沒有閑錢給她買書.她心中酷愛讀書的情結一刻都沒有放松,她想盡辦法讀到了許多夢寐以求的書,為以后的寫作道路鋪下了扎實的基礎。
何時:放學后
何地:書店
7.概括主要內容:誰能將問題的答案串起來說一說?指名說課文主要內容。
師: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同學們,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只要我們圍繞題目多問幾個為什么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讀題質疑并通過讀文自己找答案。通過質疑課題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整體感知。】
二.圍繞中心句,品讀滋味
1.師:一件事往往表達著一種情,林海音想通過竊讀這件事表達一種怎樣的心情你知道嗎?(文中有一句話就概括了她的心情)
出示: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師:這是全文的中心句,我們就從中心句入手來學習課文吧。
2.指名讀: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師板書:快樂 懼怕
指名讀,問學生讀后感受發現這是一種矛盾的情緒。
3.快樂的為什么又會懼怕呢?在書店讀書有什么不便之處?(你擅于讀出自己的體會,追問學生從哪個地方概括體會出來的)
【這句話是課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竊讀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全文圍繞中心句表情達意。教師采用“直奔中心法”引導學生從中心句入手學習課文,圍繞這一句返顧全文,減緩了理解坡度。】
4.師:這么復雜的滋味讓我們跟小海音一起到書店去體會體會吧。
出示課文第三自然段:
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擠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從頭來,再找一遍。啊!它在這里,原來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5.自由默讀,用橫線和波浪線畫出你體會到的快樂和懼怕。
①我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擠過去。
a.讀,想象畫面,出示動詞,通過踮的意思聯系生活感受懼怕。
b.踮是怎么個走法?腳尖點地走。
c.你平時去書店都怎么進去?
d.小海音為什么踮著腳進去啊?怕老板發現
這就是竊讀的滋味啊!一個踮字訴說著她的懼怕。她走得這么的小心翼翼,我們應該讀得——輕一些;聲音小一些。
e.朗讀感悟。
、趩眩讯贪l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a.師:小海音,你為何快樂?你頭發都擠亂了,不理理嗎?
【五年級《竊讀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竊讀記》教學設計06-24
竊讀記教學設計及反思12-19
五年級《竊讀記》教學設計06-26
《竊讀記》讀書筆記08-23
竊讀記讀書筆記02-12
《竊讀記》讀書筆記11-16
《竊讀記》讀書筆記15篇01-13
《竊讀記》讀書筆記(15篇)01-24
讀《竊讀記》有感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