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時間:2023-10-13 15:25:05 詩琳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認識周長》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精選10篇)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結合具體的圖形或事物,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初步學會測量并計算簡單平面圖形的周長。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能對具體圖形進行觀察、度量、計算,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認識周長的含義,探索求平面圖形的周長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積極地參與到認識“周長”的操作活動中,通過自己的`感性體驗,獲得對“周長”的理解與掌握;感知圖形或事物感知、認識、理解擊長的意義,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掌握測量周長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教學難點:

  理解周長的意義。

  教學準備:

  米尺、細繩、樹葉、平面圖形、軟卷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周長

  (一)剪一剪

  師:請你把最喜歡的卡通頭像圖片沿著邊剪出來。

  生:我剪的頭像圖形好似圓形。

  生:我剪的頭像圖形好似是正方形。

  生:我剪的頭像圖形好似是長方形。

  師:請你用左手的母指和食指夾住圖像的邊線中的一點處,再用右手的食指沿著圖像邊線畫一圈。

  (二)說一說:

  師:同學們剛才說畫一圈之外還可以用別的詞語嗎?

  生:畫一周。

  師:同學們從這一點處形始畫,再畫一周回到這一點,這個過程封閉嗎?

  生:封閉了。

  二、認識周長:

  (一)畫一畫。

  師:用剛才的方法,請同學們畫一畫你喜歡的圖形或物品。

  生:我畫了一本數學書的面

  生:我畫了一張桌子的面。

  生:我畫了一個筆盒的面。

  師:請同學們留意這位同學畫的過程(沒畫完的長方形)

  生:老師這個同學還有一部分沒畫出來,不完整。

  師:總結:從一點開始,最后回到這里結束,形成一個封閉的圖形。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師: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沒有。

  (二)指一指

  師:桌面、籃球場、書面等等是什么形狀。

  生:都是長方形。

  師:在長方形的圖片上指一指周長。

  生:我從這一點開始畫,沿著長方形的邊車一擊回到這一點的長度。

  (三)摸一摸。

  師:示范摸書本一周的邊線(強調一周)

  生:摸桌面、數學書面、筆盒面、黑板面。

  (四)量一量。

  師:指導用皮尺任選你喜歡的物品、圖片量一量周長。

  生:量腰圍、量樹葉、量桌面。

  (五)算一算

  師:說出你的計算周長的方法。

  生:每條邊的長度加起來。

  ①5+5+6 ②3+3+3 ③4+3+4+3

  師為沿邊畫一畫周長

  生:①1+1+1+1 ②2+1+2+1 ③2+2+2+2

  三、課學時總結

  師: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生:周長—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周長。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2

  教學內容:

  圓的周長的綜合練習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加深對圓的認識,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并能根據圓的周長求這個圓的半徑或直徑。

  教學重點:

  理解圓的半徑、直徑、周長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能運用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把學習圓的'有關知識進行整理一下,并通過一些練習來鞏固這方面的知識。

  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二、練習指導

  基本練習(口答)

  ⑴在同一個圓內,所有的半徑( ),所有的直徑( ),直徑是半徑的( ),半徑是直徑的( )。

  ⑵( )決定圓的位置,( )決定圓的大小。

  ⑶什么是半徑?什么是圓的直徑?

  ⑷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 )倍,它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用字母( )表示。

  練習指導

  1、求下面各圓的周長

  d=2米 d=1.5厘米 r=6分米

  2、求下面各圓的直徑

  C=28.26厘米 C=50.24米

  3、求下面各圓的半徑

  C=12.56米 C=314厘米

  以上幾題均由學生板演,其余齊練

  全班講評,訂正

  三、解決實際問題

  1、一根繩子長6.28米,在一根圓木上,正好繞了5圈,這根圓木的直徑是多少?

  2、一面鐘的分針長14厘米,經過一小時,分鐘針尖可劃過多少厘米?

  3、小明的自行車輪胎的直徑是0.6米,小明騎一分鐘車輪轉動了100圈。

  ①他一分鐘可行駛多少米?

  ②他要通過2180米長的大橋,大約需要幾分鐘?

  四、課終小結

  今天我們練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3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第97頁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意義與區別。使學生了解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并會運用這些公式進行正確計算。

  2、使學生對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形成知識體系。

  三、教學重點:

  復習計算公式

  四、難點:

  公式推導過程,并能熟練的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五、教學設計:

  1、呈現面積計算公式

  我們學過這些平面圖形,它們的'面積公式是怎樣的?如何用字母表示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逐個出示平面圖形。

  2、逐個梳理推導過程

  這六個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呢?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小組討論)

  學生可以相互說說,媒體演示推導過程:

  長方形:s=ab

  正方形:s=a2

  平行四邊形:S=ah

  三角形: s= 1/2 ab

  梯形: s= (a+b)h

  圓: s=r2

  3、整理完善知識結構

  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是以長方形面積公式為基礎推導來的:

  因為S長=___________,而正方形是( )和( )相等的長方形,所以S正=________;平行四邊形可以割補成長方形,它的底相當于( ),高相當于( ),所以S平=___________;兩個形狀、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 ),所以S三=___________;兩個形狀、大小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 ),所以S梯=____________;圓可以割補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的( ),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圓的( ),所以S圓=___________,最后推出S圓=___________。

  4、練習:第97頁做一做。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4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第128面總復習內容

  教學目的:

  1、通過復習使同學熟練掌握已學過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有關知識,并能應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加深對平面圖形的周長、面積意義的理解,通過復習面積公式的滲透辯證唯物主義關于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觀點。培養同學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的數學意識。

  3、教給同學用遷移和轉化的思想,類比的思想和聯系的思想去解決數學問題。

  4、創設相互協作積極向上的學習情境,培養全員參與合作的意識。

  重點難點:

  1、區分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不同點。

  2、形成知識網絡并能熟練運用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一套,六個不同的平面圖形。

  學具準備:

  六個不同的平面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師:我們五通橋岷江花園二期工程已經動工了,這是岷江小區休閑空地的平面規劃圖,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哪些圖形?

  生: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

  師:這些圖形都是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呢?

  生:平面圖形。(板書:平面圖形)

  2、師:看著這些圖形你想到了哪些數學問題呢?

  生1:我想到了花園,魚池,小路,亭子,噴泉,草坪的'面積該怎樣計算?

  生2:我想到了花園,魚池,小路,亭子,噴泉,草坪的周長該怎樣計算?

  生3:我想到了用正方形的面積減去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形的面積就可以得到草坪的面積。

  3、師:今天我們就著重來復習和解決關于這些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兩方面的知識。(板書:周長和面積)

  二、同學自主回憶與課題相關的知識內容。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我處的認識和對圖形周長含義的理解, 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在操作實踐、交流討論和解決總量的過程中培養創新意識,發展數學思考及合 作交流的能力。

  3、培養學生喜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準備:

  掛圖、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前幾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還學習了周長的`概念。 幻燈展示:指出下面圖形的周長。P1 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計算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 出示課題:周長是多少 P2

  二、操作實踐,解決問題。

  1、讀一讀: 學習目標 P3。

  (1)進一步讓同學們掌握周長的計算。

  (2)通過觀察,動手操作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用平移的方法巧算周長。

  (3)開拓思維,計算周長。 學生操作,匯報交流。

  2、比一比。

  (1)談話:同學們都自己動手求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老師這里有兩個圖形(多媒體出示) 同學們見過這樣的圖形嗎?先估計下:哪一個圖形的周長長一些?請同學們驗證下自己的猜測。 學生嘗試測量計算,并在小組內交流算法。

  ①你是怎么想的?

  ②準備怎么算?

  提示: 這兩個圖形不是規則的正方形和長方形: 進行如下轉化。

  轉化后,周長變了嗎? (PPT動畫演示:這兩個圖形轉化為長方形、正方形的過程) 指名匯報,教師板書。

  (2)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它的周長是多少?,說一說你有什么發現?

  (3)學生完成計算過程。

  3、畫一畫。

  一個不規則的跑道,如下圖(PPT展示)

  你能算出它的周長嗎?你是怎樣想的?告訴大家。

  三、練習小結。

  1、完成PPT中的兩個趣味題

  2、通過剛才的四個活動,你對周長又有哪些認識?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生經歷探索已知一個圓的周長 求這個圓的直徑或半徑的過程,體會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2.生進一步理解周長、直徑、半徑之間的關系,能熟練運用圓的周長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學生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進一步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探索已知圓的周長,求這個圓的直徑或半徑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熟練運用圓的周長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教學例6。

  ⑴ 課件出示例6的場景圖,全班交流:怎樣能準確測算出這個花壇的直徑,又不會損傷到花壇里的花草呢?(先測量出花壇的周長,再算出花壇的直徑。)

  ⑵ 課件出示測量的結果:花壇的周長是251.2米。

  小組交流:知道了這個花壇的`周長,怎樣算出這個花壇的直徑呢?

  ① 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想法。

  ② 展示自己是怎么解答的。

  ⑶ 全班展示、交流。

  ① 根據圓周長公式C=πd列方程解答。

  解:設這個花壇的直徑是x米。

  3.14x=251.2

  x=251.2÷3.14

  x=80

  ② 直接用除法計算。

  251.2÷3.14=80(米)

  ⑷ 總結比較:這兩種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喜歡什么方法?為什么?

  小結:這兩種方法都是根據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列方程是順著題意思考,用除法計算是直接利用周長公式中各部分之間

  的關系計算。

  2.習“試一試”。

  二、鞏固拓展

  1.成“練一練”。

  提醒學生估算時,可將圓周率看作3,并使學生意識到3比圓周率實際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長也應該適當估小一點。

  2.成練習十四第5題。

  3.成練習十四第6題

  4.成練習十四第7題。

  5.生完成練習十四第8題。

  6.成練習十四第9、10題。

  三、總結延伸

  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板書設計: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能較為熟悉地掌握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會進行單位名稱的填寫。

  2、在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表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收獲和體會。

  3、通過反復練習,使學生在交流中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鞏固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教學資源:

  投影儀、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做練習八第1題

  1、出示題目,齊讀要求,讓學生實際指一指,摸一摸。

  2、你能估計出課桌面的周長和面積嗎?

  3、同桌合作完成。

  4、反饋交流。

  二、做練習八第2題

  1、出示題目: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1)課桌長106()

  (2)一張郵票的.面積是6()

  (3)一座塔高36()

  (4)一個房間地面的面積是14()

  2、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3、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明確選擇長度單位還是面積單位,再作出判斷。

  三、做練習八第3題

  1、先讓學生獨立算一算,填一填。

  2、再指名說一說周長、面積的計算方法。

  (板書)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強調:要求長方形的周長、面積必須知道它的長和寬;要求正方形的周長、面積必須知道它的邊長。

  四、做練習八第4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同桌討論:這題該怎樣計算?

  2、全班交流。

  3、提問:單位之間是怎樣換算的?

  五、做練習八第5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仔細看圖和題目。

  2、讓學生判斷要求的是面積還是周長。

  3、學生獨立完成。

  4、交流時要求說說是怎樣想的。

  六、全課。

  作業:完成練習冊。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8

  教學內容:

  教材第42頁—43頁例2、例3以及第44頁練習十的第1、2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概念,通過探究理解、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并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叫做周長?

  2、同桌摸一摸課桌的周長。

  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分別叫做什么?有什么特點?

  二、新授

  1、出示兩張卡片,如圖:

  2、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你有什么辦法證明你的判斷是正確的?

  3、學生探究

  ⑴學生獨立思考計算:要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樣算出這兩個圖形的周長?

  ⑵四人小組交流

  ⑶全班匯報: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還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

  ⑷思考: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

  4、算法概括

  ⑴長方形周長的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⑵正方形周長的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⑶你喜歡哪種算法就用哪種方法計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準。

  5、鞏固

  ⑴6分米8厘米2厘米1厘米

  3分米8厘米

  ⑵一塊長方形的臺布,長5分米,寬4分米,在它的四周繡上花邊。花邊長多少分米?

  ⑶一個正方形的鏡框,四周釘上木條,鏡框的.邊長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條多少分米?

  ⑷一個長方形花壇的長是5米,寬是3米,這個花壇的周長是多少米?

  三、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學會了哪些本領?有什么感受?還有問題嗎?

  四、機動發展題

  ⑴要計算下圖的周長,你準備量哪幾條邊?最少量幾條?為什么?

  ⑵計算下圖的周長呢?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9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繞一繞、滾一滾等活動,自主探索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關系。知道圓周率的含義,并能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學會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求圓周長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

  3、結合圓周率的教學,使學生感受數學的文化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師:這一節課我們來研究有關周長的問題。

  出示正方形

  師:看屏幕,認識嗎?

  師:這是一個(正方形)

  師:誰來指一指它的周長

  生上臺指。

  師完整指:正方形4條邊的.總長就是它的周長。

  出示圓

  師:繼續看,這是

  生:圓

  師:圓 的周長你能指一指嗎?

  生上臺指

  師:我們一起來指一指! 從一點開始,繞一圈,回到這一點里結束。看清楚了嗎?(出示動畫)

  師:圍成圓一周曲線的長度就是圓 的周長

  【板書:圓的周長】

  二、感知化曲為直

  1、師:2個圖形,分別為1號和2號。(給圖形標號。)

  師:給你 一把直尺,(慢慢的拿出來)。讓你通過測量得到它們的周長,【板書:量】你愿意測量幾號?

  師: 想想,用手勢1 或者2 告訴老師……怎么想的?

  ……

  師:對,正方形是由線段圍成的,可以用直尺直接測量。

  而圍成圓的——是一條曲線【板書:曲】,直接量確實不太方便。

  師:不過呢,老師今天就是要為難一下你們,要求用直尺直接量出圓的周 長,這可是要想辦法的哦! 敢不敢挑戰?

  2、用直尺測量圓的周長

  (1)熒光圈

  師:看,什么?(圓形的熒光圈) 怎樣量 它的周長?

  生:把接頭拔下來,拉直了量。

  師:像這樣!斷開,拉直測量!

  把接頭部分去掉,這一段的長就是熒光圈的周長。

  這個方法很不錯哦!

  (2)飛鏢盤

  師:繼續 挑戰!第二樣,什么?(圓形的飛鏢盤)能拉直量嗎?

  怎么辦呢?

  生:用線繞。

  課件演示:線貼緊圓繞一周,多余部分 去掉 或者做上記號,然后把線 拉直測量,這一段線的長就是圓的周長。

  師:還有其他辦法嗎?

  生:滾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2、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并引入新知。

  出示練習題目:籃球場是一個正方形,這個籃球場的.長是28m,寬是15m,那么這個籃球場的周長是多少m?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我們已學過求長方形的周長,下面,我們一起討論怎樣求正方形的周長?(出示地磚一塊)

  二、探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①出示情境:每塊地板都是什么形狀的呢?(正方形)

  ②“每邊的長都是60厘米”,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③學生獨立思考:怎樣計算每塊正方形地板的周長?

  ④討論交流:60+60+60+60=240(厘米);(60+60)×2=240(厘米);60×4=240(厘米)

  ⑤回答問題:每塊地板的周長是240厘米。

  ⑥小結: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三、練習反饋,鞏固提高

  1、有一塊正方形的桌布,邊長是20dm,要在它的四周縫上花邊,花邊的長是多少分米?

  2、每張桌子都是正方形,周長是32分米,現在將兩張桌子拼成一個長方形桌子的周長是多少分米?3張桌子呢?

  首先求出每個桌子的邊長:32÷4=8(dm)

  可以用多種方法解決:

  (1)8×3×2=48(dm)

  (2)8×4×2―8×2=48(dm)

  (3)8×6=48(dm)

  3、用16根小棒擺出不同的長方形,能擺出幾種?寫出它們的長和寬。(以小棒根數為單位)(四人一組,把各種形狀的圖形都擺出來)

  提問:這些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一樣長)為什么?(都是用16根小棒擺成的)

  四、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如何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2、實踐活動:先估計,再測量黑板面、數學書封面、自己鞋底等周圍學習生活用品各面的周長。

  3、課后分組測量并計算學校一個籃球場的周長。(可以使用目測、步測、工具測量等各種方法。)

【《認識周長》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周長的認識》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09-14

周長教學設計06-29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04-16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08-17

《什么是周長》教學設計08-12

《圓的周長》數學教學設計05-07

周長教學設計15篇05-04

數學《圓的周長》教學設計07-28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5篇04-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川| 黄陵县| 邮箱| 阜宁县| 桑日县| 山东| 清原| 安吉县| 阿图什市| 巍山| 景宁| 黄龙县| 五大连池市| 云和县| 略阳县| 益阳市| 盘锦市| 禹城市| 张家港市| 靖边县| 屯昌县| 响水县| 上高县| 高碑店市| 新安县| 内乡县| 克东县| 高雄县| 南阳市| 芦溪县| 玛曲县| 宜昌市| 嘉兴市| 和政县| 罗江县| 堆龙德庆县| 西青区| 两当县| 延川县| 汉中市| 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