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 3 個生字,能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讀懂詞句的意思。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分角色朗讀課文,把握談話的主要內容。
3.引導學生能從對話中得到怎樣讀書和學習的啟示,進一步開展有關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重點難點]
把握訪談的主要內容,懂得應該多讀書、讀好書,明晰健康成長的要求。
[教學準備]
1.利用網絡了解季羨林及其作品。
2.了解《水滸傳》《施公案》《濟公傳》《古文觀止》等文章。
3.搜集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理解課題,激發興趣
1.結合課題質疑、解疑。(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意圖: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明白小苗指的是苗苗,大樹指的是季羨林。
2.為什么要把苗苗比作小苗,把季羨林比作大樹呢?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學習。我相信大家一定會找出答案來的。
3.交流課前對季羨林的了解。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1999 年 8 月 21 日,苗苗同學采訪了著名作家季羨林爺爺。讓我們去聽聽他們都談了些什么。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讀通句子。
3.檢查自讀情況。
4.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對話教學設計03-06
讀《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有感06-13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后感03-26
小苗與大樹對話讀后感03-25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后感05-01
讀《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有感(精選18篇)12-28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后感5篇03-29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后感7篇03-30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后感8篇04-03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后感6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