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教學設計方案匯總4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說教材
《三峽之秋》一課是第九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方紀先生用他的親身感受,向我們介紹了雄奇壯麗的三峽景色。作者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晚這一時間順序,抓住不同時間景物的特點,描寫流暢,韻律感強烈,瑯瑯上口,適合學生朗讀。學生自讀課文,既讓學生受到三峽美景的熏陶,培養審美情趣,又讓學生在新聞記者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是這一單元的自讀課文,針對文章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學生實際,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來按時間順序,抓住景物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貪圖三峽之秀麗雄奇的美景,產生熱愛三峽,熱愛祖河山的感情。學習作者按時間順序,抓住景物進行觀察的方法是本課的重點。
二、說教法
為完成本課時教學目標,突破難點,宜將情境教學法貫穿始終,并輔以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反復閱讀等教學方法完成本課時教學。
三、說方法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所以本課時可引導學生應用“談→思→議→讀”,即:“初步了解深入體會→評議提高→誦讀升華”這一學習方法,學習本課時內容。
四、說程序
(一)創設情境感受美
1、雖然巫溪地處三峽庫區,但學生幾乎都沒有切身體驗過三峽的雄奇壯麗。因此,授課時可用1、語言描述激發學習興趣(長江,養育了炎黃子孫,滋潤著華夏兒女的心里。長江三峽,那里群山聳立,雄奇壯麗,就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
2、聽學生介紹搜集的資料;
3、欣賞《三峽風光》等三個步驟,逐步引入本課教學。
(二)憑借情境鑒賞美
在學生進入情境后,可引導學生按以下方法去鑒賞美。
教師把錄像定格、讓學生說出三責秋天的景物特點,并抓關鍵詞句學文,重視比喻句的學習,抓住詞句的形象點現象,體會景物的特點。
具體學習過程:①出示學習方法的要求:在書上圈圈重點詞、劃劃重點句,注注自己的想法。你知道作者寫一天中的哪些影響,它們有哪些特點嗎?②按照談—思—議—讀的方法,全班同學一起學習課文的第一段。(成熟—果實累累—喜悅);③學生按照上述要求選擇最喜歡的部分自學,然后全班交流匯報,出示課件、感情朗讀。
時間 特點 詞句 朗讀
早晨 明麗 露水閃亮—露水消逝 清新明快
中午 熱烈 群峰披甲—金鱗巨蟒 熱烈歡快
下午 明亮 于是……長江變成小溪 輕柔明快
夜晚 清冽 沉沉欲睡靜明亮像…… 溫柔驚奇
④談感想:三峽的孩子愛三峽。孩子們讀了《三峽之秋》后一定有很多想法,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好嗎?出示課件《山峽風光》,配樂《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五、板書設計:
早晨→明麗
中午→熱烈
下午→明亮
夜晚→清冽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8個會寫的生字,11個會認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愛心”。
教學重點:
1、學會生字,能正確地讀寫運用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切身感受母愛的溫柔。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看到課題,你想到了誰的手?為什么?
學習“柔”。
二、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隨文識字,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城:理解字的意思,跟“鄉”相對。
牽:做動作理解字義。
掌:形聲字。
驚惶失措:害怕緊張。
三、朗讀課文第2~6自然段。
圍:借助課文插圖,做動作理解字義。
奧利亞:外國女孩名。
四、朗讀課文7、8自然段。
笑:第七筆是撇。
慰:安慰,使人心情安適。
善:注意寫法。
五、朗讀課文9、10自然段。
辮:與“辨、辯”區別學習。
淡褐色:聯系生活實物理解。
六、朗讀課文11、12、13、14自然段。
痣:形聲字。
互:查“一”部、互相。
七、復習,認讀生字。 八、書寫生字。 九、作業。
書寫生字;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朗讀生字。
二、學生默讀課文,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話概括課文內容:本文講了小姑娘找媽媽的`故事。
三、讀1~6自然段,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
課文中哪一部分寫得有意思?好媽媽是媽媽的名字嗎?為什么小女孩會這么說?
同桌練習朗讀對話。
四、分別朗讀7、8自然段,9、10自然段,11、12自然段,談談為什么小姑娘會這樣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
同桌練習朗讀這幾段話,男女生配合讀,師生配合讀。
說說,小女孩的媽媽給你們留下了什么印象?
五、朗讀最后兩段,為什么小姑娘會很快找到媽媽?
六、表演朗讀課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發展。
2..能舉例說明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態、建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3.了解保護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4、了解城市的發展過程,能夠分析居民與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關系能力目標:通過學生動手搜集相關圖片,運用圖片說明城市與鄉村的特點和差別,培養學
生聯系實際,發現地理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地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生分析城市的好處與不足,使學生樹立環保意識;使學生認識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樹立人地協調發展的地理環境觀。
二、教學重點:
1.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
2.聚落與環境的關系。
3.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三、教學難點:聚落與環境的關系。
四、教學方法:分組合作式、啟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用具:城市鄉村圖片
七、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主要包括“聚落的形態”和“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兩部分,主要講述聚落的形態、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以及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聚落分為城市與鄉村兩大類型。世界各地的聚落形式多樣,但都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著很大的協調適應性。世界文化遺產是前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需要我們去保護它們。故本節的重點是“聚落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和“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本節課的教材里包含了很多活動部分,活動題材多樣。
聚落是學生身邊具體的地理事物,所以在教學方法設計上,主要采用了分組合作式的教學形式,啟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通過學生向其他同學展示個人的想法和小組的討論結果。
八、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世界上的人們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的人居住在農村,有的人居住在城市,請同學們說說農村與城市的景觀有什么不同?
【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與學生交流輔助
1、聚落的兩種形態
【引導】閱讀課本P51~52并觀察以下圖片:
【幻燈片】城市和鄉村景觀圖片。思考: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的形式主要包括哪兩大類?
【分析】聚落是人類從事生產活動和生活活動的場所。從規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萬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幾十個人的村莊,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提問】請幾位同學說說你到過哪個城市,它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而鄉村呢?
【幻燈片】城鄉對比圖,思考:什么是城市?什么是鄉村?完成下表:
【引導】城市為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和發展空間,然而城市本身也存在許多問題,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和你聽到看到的,說說城市在發展中存在哪些問題?
【承轉】聚落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在不斷發展的。讀課本P52頁圖,思考: ①村莊怎樣演變為城鎮的?在它發展過程中它的規模和建筑有哪些變化? ②城鎮又是怎樣擴展成城市的?在發展過程中它的景觀有哪些變化?
③隨著城市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鄉村人口變成了城市人口,他們的生活方式會發生哪些變化?
④在哪些地方容易形成比較大的城市?
【小結】聚落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形成聚落的的要素
(1)氣候溫暖濕潤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適于耕作
(3)水源充足
(4)自然資源豐富
(5)交通便利
【承轉】世界各地的民居有著不同的建筑風格。這些民居既能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又與居民的社會經濟生活密切聯系。讀課本P53頁圖,思考:
1、寒冷地區的民居墻體厚實,屋內建有壁爐或火炕,窗戶比較小,有的窗戶還裝上雙層玻璃。在冬天積雪較多的地方,屋頂大多高聳。濕熱地區的民居墻體相對單薄,門窗開得較大,并建有較完善的排水系統。為什么?
2、看P53圖3-22,想一想,東南亞民居有什么特色?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
3、讀P53圖3-23,北非的民居的屋頂大多是平頂。這是為什么?
4、讀P54圖3-24思考:民居臨河臨湖分布的現象相當普遍,在支流與干流匯合處,或者河流入海處,往往形成比較大的城市。你能解釋這些現象嗎?
【小結】聚落的分布
(1)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聚落比較密集。
(2)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拓展延伸】說說因紐特人的冰屋、黃土高原的窯洞、傣家的竹樓、北京的四合院的民居建筑特點及當地氣候特點。
【承轉】世界遺產一般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以及自然文化遺產三大類。文化遺產是指具有歷史學、美學、考古學、科學、民族學或人類學價值的紀念地、建筑群和遺址,是人類的無價之寶。如何把它們保護好,傳給子孫后代,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責任。
2、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
【引導】看課本P54頁,思考:
1、什么是世界文化遺產
2、為什么要保護世界文化遺產
3、怎樣保護傳統聚落?
4、保護措施是什么?
九、板書設計
一、聚落的形態
二、聚落與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的
三、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
十、課后作業:完成學案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激情導入
1、出示船,問:小朋友你認識這個字嗎?你知道有哪些船?
小朋友說得這些船都是在海中航行,今天老師帶來一艘有趣的船看看它在哪里航行?出示課件創設情景。船上有個小女孩她在干什么?
藍藍的天空中星星一閃一閃,好像在歡迎小朋友們到天上去旅游,你們想去嗎?我們出發吧!
2、大家打開書,今天我們學習
7、小小的船
二、提出朗讀要求,初讀課文(突破:大聲正確流利)
1、出示朗讀要求:大聲 正確 流利 有感情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檢查朗讀情況(指2名學生朗讀)──師生共同評價:如何讀正確
3、聽錄音范讀
4、同桌互相檢查是否讀正確
5、檢查生字詞(出示生字卡片)
6、教寫生字見
三、課間休息操
1、聽音樂想象美麗的夜空(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2、跟著音樂唱
3、用你的動作和表情去演唱這一首兒歌
四、精讀課文
1、請一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地聽一聽:兒歌里面描寫了哪些事物?(月亮 星星 小船 天空)
2、品讀字詞的基礎上品讀課文
彎彎的月亮──品讀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擴展句式:彎彎的月亮像( )
小小的/尖尖的船──品讀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閃閃的星星
藍藍的天空──品讀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擴展句式:閃閃的星星像( )
3、男女擂臺賽比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課外擴展
1、有關月亮、夜空、宇宙的知識
2、有關神州五號和揚力偉
3、將你想象中的夜空畫下來或請你當一回科學家來設計宇宙飛船。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匯總4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匯總九篇02-15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匯總六篇07-11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總10篇01-04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6篇08-01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10篇06-11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合集3篇12-16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8篇12-10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08-15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合集8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