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做家務》教學設計

時間:2022-10-12 09:36:0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做家務》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做家務》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做家務》教學設計(精選11篇)

  《做家務》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擺筷子”的具體情境,經歷編制2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訣,會用已學過的乘法口訣進行乘法計算,掌握并能夠熟練地運用。從而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讓學生盡快喜歡編制乘法口訣。

  教學重點:

  編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探索記憶2的乘法口訣的方法。

  設計特點:

  1、使學生通過操作、探究、合作交流來學習新知。

  2、讓學生經歷2的乘法口訣的學習過程。

  3、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取新知,并結合統計的初步知識讓學生對比、探究、交流,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愿意自己編口訣。

  4、讓學生經歷自我修正、自我實現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老師聽說,咱們班有許多同學都會做簡單的家務活了,你們的爸爸媽媽好高興啊!誰來介紹一下你常做哪些家務活呢?(板書課題:做家務)

  二、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1、師:從小養成愛勞動的習慣會讓我們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小明和你們一樣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這個星期天,小明家來了6位客人,小明主動給客人們端茶、拿水果,吃飯前,又幫著擺碗筷,你知道小明擺了幾又筷子嗎?

  師:小明是怎么擺的?我們用小棒,幫他擺一擺好嗎?(要求邊擺邊數)

  師:你擺了幾雙筷子?幾根筷子?

  師:說說你是怎么數的。說意義 例:一雙筷子有2根兩雙就是2個2,列式(到小組中一起列在卡片上)

  2、師:能不能一邊擺一邊填上4頁的表格?組織學生交流訂正:

  擺一雙筷子怎樣列乘法算式?擺2雙,3雙,4雙……會嗎?

  3、組織學生獨立列式后交流匯報

  4、 編口訣

  師: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

  你們能根據這9個乘法算式編出對應的2的乘法口訣嗎?(先自己編寫在書上 然后同桌訂正)

  設計說明:通過獨立思考編出口訣,再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形成共識,最后有在反思中鞏固知識。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效地參與探索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5、整理2的乘法口訣。

  三、規律探究。

  師:2的乘法口訣中藏著許多秘密呢,等著你們去發現呢?快讀讀去尋找吧!(生自由讀找)好誰先來說說你的發現。

  1、 相鄰的兩句口訣的得數相差2,

  2、 口訣里都是小的數在前面,

  3、 得數都是雙數

  四、鞏固應用。

  1、 游戲:找朋友。教師出示乘法口訣,由桌子上有乘法算式的同學將算式將相應的算式舉起來,其他同學判斷。(全體參與,很好的練習方式。)

  2、 P15第4題。

  板書設計:

  做家務

  1×2=2 2×2=4 2×3=6 2×4=8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2×5=10 2×6=12 2×7=14 2×8=16

  二五一十 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

  2×9=18 二九十八

  《做家務》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把學做一件家務事的過程寫清楚,做到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2、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要點:

  把勞動的過程寫具體

  教學難點:

  文章要有開頭和結尾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做家務的經過,把事情基本說清楚。

  2、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二)教學經過:

  一、課前談話,激發寫作興趣

  1、聊聊自己在家里的生活情況,會哪些家務活并交流做家務的感受.

  在學做家務的過程中,你感到最困難、最有趣的是哪一次?遇到什么困難?出了什么洋相?是怎樣克服和改進的?

  2、要求寫下你做家務的經過,你會怎么寫?

  學生自由發言

  二、我們看看范例是怎樣寫的?(讀范例,懂得寫學做家務事的方法和要求)

  學生總結寫作方法:這次作文是寫什么的,要求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老師歸納

  寫作內容:學著做的一件家務事

  寫作要求;把做事的經過寫清楚

  注意事項:寫之前要先想好

  (1)寫哪一件家務事?

  (2)這件事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和誰一起做的?

  (3)做的過程有沒有遇到困難?有了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

  3、選好內容后,請同學們自己定一個作文題目,開始動手寫作

  三、學生自己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重點對作文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完成作文,并進行適當的修改,使文章連貫通順

  2、從勞動中獲得快樂,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教學經過

  (一)學生繼續作文,教師巡回指導,初步完成后,先同桌相互檢查評論.

  (二)再由學生推薦覺得寫得好的文章,全班評議

  1、用投影儀投影文章

  過程有沒有寫清楚?開頭和結尾有沒有寫好?學生自由提修改意見!

  選出你覺得好的文章,說說好在哪里?

  2、各自修改作文,再抄到作文本上

  《做家務》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教科書第14面2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1.結合“擺碗筷”的具體情境,經歷編制2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會學習乘法口訣的學習過程與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訣,會用已學的乘法口訣進行乘法計算,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材簡析

  本節課“做家務”(2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學習了5的乘法口訣以及乘法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呈現孩子“擺碗筷”的情境圖,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緊密。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中,探索筷子的雙數與根數之間的對應,填表表示這一對應關系,再根據這個表,寫出乘法算式,編制2的乘法口訣。學生經歷這個過程,不僅學習了2的乘法口訣,而且體驗了乘法口訣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將對學習后繼的乘法口訣產生積極的遷移和影響。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在家里會做家務嗎?

  參觀小明在家做的什么家務。(課件出示 ,讓學生觀察)小明在做什么呢?(生:幫著擺碗筷。)

  師:這節課,我們就通過“做家務(擺筷子)”這一情境來學習2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2的乘法口訣)

  關于2的乘法口訣你能背出幾句呢?你知道它們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編寫的嗎?

  (二)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看圖說一說。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小明擺碗筷這幅圖,從圖中你發現了什么? 小明一邊擺一邊說的什么? 你們能幫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擺好嗎?

  2.擺一擺,數一數。

  在準備擺之前聽清楚幾個要求:

  (1)請每位同學用小棒代替筷子擺一擺。

  (2)要求邊擺邊說:一雙筷子有2根,2雙筷子有4根……

  (3)邊擺邊把14頁下面表格填完整。

  (4)比一比看誰的動作最快。

  3.試一試。

  (1)根據表格寫乘法算式。

  師:1雙筷子2根也就是幾個2?(1個2),那么1個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們會嗎?

  師:2雙筷子呢?(2個2) 2個2是4,用乘法算式來表示又是怎樣的呢?

  師:同學們很聰明,那你們能根據表格寫出3雙、4雙、5雙……9雙所對應的乘法算式嗎? (學生同桌交流后,獨立填寫算式,再匯報;老師按順序板書乘法算式。)

  (2)觀察算式和剛才板書的口訣有什么關系?

  (3))尋找2的乘法口訣的秘密。

  4.讀一讀、記一記。

  (三)鞏固新知、拓展思維

  1.摘蘋果(口訣基本練習)

  2、猜一猜(口訣與算式基本練習)

  兩個盤子里分別放了5個蘋果,上面用白紙蓋住,猜一猜每個盤子有幾個蘋果,并說出兩個乘法算式和所用的乘法口訣。

  3、獨立完成作業第三題,師巡視批改。

  4、你知道嗎?(關于口訣的一些歷史資料)

  乘法口訣是我們祖先傳下來的,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讀起來很順口,使乘法算的又對又快……

  《做家務》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使學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是一種美德;從小培養愛勞動的好習慣;減輕父母的負擔,增強勞動觀念。

  教學重點:

  養成愛勞動的習慣; 掌握勞動的技巧。

  教學難點:

  經常做家務

  教學過程:

  一、 導言

  同學們這節心理健康教育課,我們共同探討如何當爸爸媽媽的小幫手。

  二、質疑

  1.你們在家里做家務嗎經常做嗎

  2.能夠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舉例說明

  三、表演

  具體內容:星期天,小華在家里幫助媽媽擦玻璃,費了很大的勁,才把整個房間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別高興,可是媽媽看見了,卻責怪她說:玻璃擦得不干凈,不讓你做的事,就別做,只要把學習搞好就行了。

  討論:(1)小華和媽媽的做法對嗎

  (2)不對的地方應怎么做

  四、小品

  具體內容:奶奶正在打掃衛生,小剛放學回來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給我拿飲料。奶奶趕緊說:好好好,我馬上給你拿去。

  討論:小剛的做法對嗎他錯在哪里,他該怎么做

  五、幻燈出示判斷

  1.小明幫助爸爸抱柴。( )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讓她去打醬油,她不去。( )

  3.媽媽不在家,小紅自己做飯。( )

  4.劉麗高興時,就幫媽媽做家務,不高興時,就不做。( )

  5.宋佳在班級愛勞動,在家就不干了。( )

  六、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感受?

  七、競賽

  1.整理書包比賽;

  2.以小組為單位,選學生參加做菜比賽;

  一組:做糖拌柿子;

  二組:黃瓜涼菜;

  三組:炒雞蛋。

  八、總結

  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都懂得在家里應該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從小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九、教學后記

  全班同學都能夠幫助父母做家務,而且決心經常去做,并且做好。

  板書設計:

  做家務的能手

  主動、經常做家務

  《做家務》教學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愿意幫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培養自理的意識和能力。

  2.熟練地念兒歌,享受念兒歌的樂趣。

  3.發揮想象力,根據兒歌內容設計動作。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擦椅子、抹桌子的圖片;《做家務》兒歌。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提問:你么曾經幫爸爸媽媽做什么家務,并用動作表示,請其他幼兒猜。

  2、請幼兒告訴小朋友自己會做哪些家務。

  3、學習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做家務》

  (1)教師完整地朗讀兒歌。

  (2)幼兒跟讀兒歌。

  (3)集體朗讀并且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4、鼓勵幼兒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嘗試做不同的家務,以鍛煉自己能力。

  活動反思

  活動的內容來源于幼兒的生活,而活動中得到的經驗又將服務于生活,這就構成了幼兒學習與生活循環往復。通過對幼兒理論學習和實踐,使我真正認識到生活經驗在我們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它不僅能展現幼兒的能力還能使幼兒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讓幼兒獲得更多的成功的體驗,同時也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使幼兒變得更積極、主動。

  《做家務》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經歷編制2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會學習乘法口訣的學習過程與方法。

  2.知道2的乘法口訣的含義,掌握2的乘法口訣,會用已學的乘法口訣進行乘法計算,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視步培養觀察、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教學重點:

  編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探索記憶2的乘法口訣的方法。

  教學準備:

  掛圖乘法口訣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在家里會做家務嗎?誰來介紹一下你常做哪些家務活呢?板書課題:做家務

  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到小明家做客,看看小明在家里做些什么。

  (出示掛圖)

  (二)、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看一看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從圖中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互相說說,再匯報。)

  2、擺一擺

  師:請同學們看看小明是怎樣擺筷子的呢?(一雙一雙地擺)你們能幫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擺好嗎?

  請每位同學用小棒代替筷子擺一擺。想一想:共要擺幾次。(9次)要求邊擺邊說:一雙筷子有2根,2雙筷子有4根……

  根據擺的過程,批數填寫在表格中。

  組織全班匯報。

  3、試一試

  (1)根據表格寫乘法算式。

  師:1雙筷子2根也就是幾個2?(1個2),那么1個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們會嗎?(同桌交流、匯報。老師板書:1×2=2。)

  (2)、請同學們根據表格列式乘法算式,然后和同桌交流,全班匯報。

  (3)、根據5的乘法口訣編制2的乘法口訣

  (4)、整理2的乘法口訣。同桌交流怎樣記口訣。

  (三) 教學效果測評

  1、對口令游戲。

  (1)、教師說一句口訣,生說出兩道乘法算式。

  (2)、同桌之間互相對口令,一人說口訣,一人說算式。

  2、用1、2、3、4、5、6、7、8、9分別跟2相乘,得數畫上圈。

  3、口算練習,看誰做得又對又快。集體評講。

  4、每人2只手,4人幾只手?一只手5個手指,8只手幾個手指?獨立完成,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四)、拓展練習

  出示教材第17頁,“數學故事”,引導學生認真看圖,小組內說一說故事。想一想:淘氣買書用了多少錢?售貨員多少錢呢?

  (五)、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做家務》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經歷編制“2”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2.掌握乘法口訣,會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體驗到運用口訣的優越性,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利用已有的方法和經驗引導學生自編2的口訣,并自主地開展靈活多樣的學習活動.

  教學難點:

  掌握乘法口訣,會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用具:

  小棒、2的乘法口訣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舊知.

  1.以對口令、開火車的形式復習5的乘法口訣.

  2.談話:同學們,你們會做家務嗎?在幫助家長擺過筷子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一人一雙筷子也就是2根,1雙=2根)

  二、探究新知

  1.如果家里只有一個人吃飯需要一雙筷子也就是1個2,那2個人吃飯,3個人、4個人……需要幾根筷子呢?

  2.請同學們填好下表

  (學生自己完成表格)

  3.一說你是怎樣填的?

  方法1:我用小棒代替筷子擺出來的.(課件演示擺筷子)

  方法2:我是兩個兩個加出來的,筷子的根數一個比一個多2.

  方法3:連加太麻煩,幾雙筷子也就是幾個2,如:1個2是2,2個2是4、3個2是6……可用乘法算式.(板書)

  1個2 1×2=

  2個2 2×2=

  3個2 2×3=

  4個2 2×4=

  5個2 2×5=

  6個2 2×6=

  7個2 2×7=

  8個2 2×8=

  9個2 2×9=

  4.你能根據編5的口訣的經驗,編出2的乘法口訣嗎?

  (小組同學互相商量商量)

  5.對應算式,根據學生說的板書口訣

  1個2 1×2= 一二得二

  2個2 2×2= 二二得四

  3個2 2×3= 二三得六

  4個2 2×4= 二四得八

  5個2 2×5= 二五一十

  6個2 2×6= 二六十二

  7個2 2×7= 二七十四

  8個2 2×8= 二八十六

  9個2 2×9= 二九十八

  6.讀一讀你發現2的口訣有什么規律?(學生自由回答)

  7.你能利用這些規律很快背下2的口訣嗎?(學生自由背口訣)

  三、練習鞏固2的乘法口訣.

  1.桌練習:一人說一句口訣,另一人舉出相應的算式卡片.

  如:說:二六十二 舉出: 2×6 和 6×2

  2.信:把手中的乘法算式送到相應的帶有口訣的信箱里.

  3.們人的身上有沒有關于2的乘法問題?

  如:一個人兩只手,4個人幾只手?(學生提問互相回答)

  4.考題:幼兒園給5位小朋友分水果,每人1個蘋果、2個梨,一共需要多少個水果呢?

  小組討論,可用小棒擺一擺

  5.全班反饋

  四、小結

  談談你本節課的收獲吧.

  板書設計:

  2的乘法口訣

  1個2 1×2=2 一二得二

  2個2 2×2=4 二二得四

  3個2 2×3=6 二三得六

  4個2 2×4=8 二四得八

  5個2 2×5=10 二五一十

  6個2 2×6=12 二六十二

  7個2 2×7=14 二七十四

  8個2 2×8=16 二八十六

  9個2 2×9=18 二九十八

  《做家務》教學設計 篇8

  活動目標

  1、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

  2、讓孩子在活動中體會生活的樂趣。

  3、讓孩子明白知識的學習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服務于生活。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在鞋子中找出成雙的,要孩子仔細注意觀察鞋子的顏色和大小

  活動準備

  男鞋、女鞋、還有童鞋若干雙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快過年了,媽媽要在家搞一個大掃除,于是把家里的鞋子都拿出來了在外面曬一曬,混亂中媽媽把鞋子搞混了,小朋友,你的觀察能力最強了,能不能幫媽媽把鞋子一雙一雙的找出來,放好呢?誰能幫幫媽媽?

  我,我、我……孩子爭先恐后的舉起了小手。

  二、活動開始

  活動開始的時候我講了要找出成雙的鞋子,還要說出你找到的鞋子是誰的。很快,孩子們都各自出來找出了一雙拿在自己的手中,并說出了找到的鞋子應該是爸爸的,或者是媽媽的,再或者是自己的。活動剛開始進行的很順利。孩子們都以為自己找到的是成雙的,彼此都很高興,到最后輪到樂樂找鞋子了,可是他拿起了一只鞋子,卻找不到和他一樣的了。她很著急,熱心的孩子坐不住了,找到了一只和樂樂手中顏色一樣的鞋子,可是樂樂卻說“這兩個不一樣大呀,怎么可能是一雙呢。”經他這么一說,孩子們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于是都開始審視起自己手中的鞋子,比起了大小,活動又重新開始了。最后,大家都找到了成雙的鞋子,非常高興。

  三.游戲小結

  在游戲中,為了增加游戲的難度,最重要的是鍛煉孩子的比較大小的能力,我找了幾雙顏色一樣,號碼不同的鞋子放在了里面。孩子,你們真是太棒了,觀察力真強。

  《做家務》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知道自己是家庭一員,懂得主動做家務活是愛勞動和敬愛父母的表現,懂得承擔家務勞動還能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養成勞動習慣。

  [智育目標]: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保持家庭環境衛生,積極主動做家務活,當好爸爸媽媽的小幫手。

  [素質發展目標]:體驗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動做家務活的愉悅,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對父母敬愛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懂得為什么要做父母的小助手,教育學生主動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當好爸爸媽媽的小助手,懂得主動做家務活是愛勞動和敬愛父母的表現。

  [教學難點]:知道自己是家庭一員,懂得主動做家務活是愛勞動和敬愛父母的表現,懂得承擔家務勞動還能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養成勞動習慣。

  教學準備

  圖片課件小游戲

  學生活動設計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整理自己的小臥室”

  【導入新課】

  老師:同學們,我們看這幅圖片故事(拿出“小熊穿衣服”圖片),圖片里面的小熊為什么不能和伙伴們一起玩呢?

  老師:對,就因為他自己不會穿衣服,所以不能和小伙伴們一起玩,所以從故事中我們知道自己的事情就需要自己做。

  【講授新課】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板書)

  老師:我們打開課本第八頁,我們說一說,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我們平時都是怎么做的。

  老師:可能有的同學會說我們的年齡這么小,有些事情不會做怎么辦啊?

  老師:我們只有去做第一次,以后才會逐漸學會做,對嗎?

  老師:我讓大家回家自己整理一次自己的小臥室,都做了嗎?

  老師:那你們爸爸媽媽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老師:大家知道為什么,我們的爸爸媽媽會那么高興嗎?

  老師:老師請同學們進行家務勞動的調查活動,同學們都調查了嗎?請大家說一說。

  老師:同學們,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了解到在每個家庭中都有很多家務活,而且在大多數家庭中,承擔家務活的主要是父母,父母不僅要工作還要做家務確實非常辛苦。當我們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間,這無形中我們幫爸爸媽媽分擔了一些家務,分擔了他們的辛苦和勞累,這就證明我們長大了,懂事了,爸爸媽媽當然很高興了,所以我們要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

  二、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板書)

  老師:下面我們看一下課本第九頁圖片,說一說大家都做過什么家務活。

  老師:我們再看一個圖片(讓同學們欣賞課件“愛勞動的故事”,或拿出圖片“小朋友洗碗”、“小朋友擇菜”、“幫媽媽晾衣服”讓學生看)。

  老師:從這個圖片中,我們能學到一些什么東西呢?大家討論一下,然后說一說。

  (學生進行討論)

  老師:從中我們可以知道家務活兒是為家庭中的所有成員干的,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應該干,只是以前我們年紀太小,什么都做不了,家長全都替我們干了。現在,我們已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我們是家庭的一員,是家庭的小主人,有責任干家務活兒。等我們長大了,逐漸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對嗎?

  老師:我們還有些學生常常是爸爸媽媽前邊剛剛打掃干凈家庭環境,后邊他(她)又扔了一些廢紙、雜物,或將東西翻得亂七八糟,結果還得重新打掃、整理,這樣做好嗎?

  老師:大家說得很好,這樣做無形中又給父母增加了家務勞動負擔,所以我們不但要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還得保持家庭環境衛生。

  三、保持家庭環境衛生(板書)

  老師:我們一起看課本第十頁的圖片,他們做的好嗎?我們平時都做過哪些呢?

  老師:下面,我們再看幾幅圖片(看圖片“幫擦桌子”、“擦柜子”),我們從這當中能學到什么呢?

  老師:我們主要可以學到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平時自己動手勤擦桌子、勤掃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二是平時不亂扔廢紙、鉛筆屑和雜物等,要愛護環境衛生。這樣我們既積極主動做了家務勞動,又保持了家庭環境衛生。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主要學到了為什么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為什么要做父母的小助手,為什么要保持家庭環境衛生。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動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當好爸爸媽媽的小助手,是愛勞動和敬愛父母的表現。同時知道了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員,有責任干家務活兒。這不僅能夠分擔父母的辛勞,更有利于培養自己的生活能力,養成勞動習慣。

  《做家務》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擺筷子的真實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存在于生活中,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使學生理解乘法口訣的意義,學習編、記、用2的乘法口訣,理解2的乘法口訣相鄰兩句之間的關系,掌握并能夠熟練地運用。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概括、記憶等方面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課件出示情境圖。

  你們在家里幫媽媽做家務嗎?小明和大家一樣,也是個勤快的孩子,今天小明家來了許多客人,他幫媽媽做什么家務呢?

  學生觀察回答后,借機教育學生要體會長輩的辛苦,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培養學生愛勞動的意識。

  二、探究新知。

  1、擺一擺,填一填。

  小組合作:用小棒代替筷子擺一擺,并完成書上的表格。

  2、編2的乘法口訣。

  讓學生借助筷子圖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然后借助編5的乘法口訣的經驗編出2的乘法口訣。

  3、探究乘法口訣的規律。

  小組活動:觀察2的乘法口訣,和同桌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匯報:請幾名學生匯報他們發現的規律,其他學生認真聽,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就舉手補充。

  三、鞏固與提高。

  1、游戲:找朋友。

  教師出示乘法口訣,由桌子上有乘法算式的同學將算式將相應的算式舉起來,其他同學判斷。

  2、游戲:摘蘋果。

  課件出示蘋果樹:秋天到了,樹上的蘋果就快熟了,你想把它摘下來嗎?仔細看看哪個蘋果長大了,你能解決它身上的問題嗎?

  學生回答蘋果上面算式的得數,并說說用哪句乘法口訣計算。

  3、小組比賽:有幾只手?

  課件示范規則。

  4個小組比賽,看看哪個小組說得又快又好。

  4、思考題。

  課件出示題目。

  同桌談論、解決問題。

  四、課堂總結。

  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做家務》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交流做家務事的感受,從范例中具體懂得寫學做一件家務事的要求和方法;選好內容,定好題目,動手寫作。

  教學過程:

  一、揭題,啟發談話,激發習作興趣

  1、同學們,老師發現我們班的同學在班級里都挺能干的,我想你們在家里也一定是挺能干的。你們一定做過許多家務事吧,你能告訴大家你會做哪些家務事嗎?(板書:家務)

  2、指名說。不錯,你們都是爸爸媽媽的好幫手。這節課,我們練習把自己學做的一件家務事寫下來。

  二、指導審體,明確要求

  1、課件出示作文要求:

  你是家庭的小主人,是爸爸媽媽的好幫手。最近你又學會了哪些家務事(如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間、煮飯、喂豬、包餃子、釘紐扣等)?選擇一件寫一篇作文,題目自己定。要先想想自己要表達的中心是什么,再把學做這件家務事的過程寫清楚,按一定順序寫下來,注意要語句通順,意思連貫。寫完以后要認真修改。

  2、齊讀習作要求

  3、這次作文要求我們寫什么?(板書:做家務事)怎么做?(板書:學)誰學做?(我們自己學做家務事)題目要求我們寫幾件呢?(一件)怎么寫?題目向我們提了哪些要求?(引讀題目中要先再)按一定順序寫,按什么順序寫呢?(按學做家務事的過程寫)

  三、引導選材,開拓思路

  1、題目要求我們選擇自己最近學做的一件家務事寫篇作文,選擇哪一件呢?請同學們注意,這一件事一定要是自己做了的,而且學做的這件家務事是次數多、印象深、記得清的。

  2、根據教師剛才的要求,那么在學做家務的過程中,你印象最深刻、最喜歡干的是哪種家務事?你準備選擇哪一件事?要表達一個什么中心呢?(我準備選擇拖地,想表達拖地也有學問這一中心;我準備選擇燉牛奶,想表達自己的事自己做這一中心;我準備選擇整理房間,想表達從小愛整潔這一中心;我準備選擇喂豬,想表達學做事要多想辦法這一中心。)

  3、你是怎么學的?碰到了什么困難?當時的心情怎樣?是怎樣克服的?這件家務事有沒有學會?

  ①分小組暢談,讓每個學生都有說的機會。

  ②指名說,要求說出具體的過程和當時的體會。

  對那些家務事干得好的也說得清楚的學生,教師要充分給予肯定。

  四、范文引思,借鑒寫法

  怎樣按順序把自己學做的一件家務事的過程寫清楚呢?(板書:寫清楚)我們先來看看一篇《洗菜》的范文片段。(將材料分發給每個學生)

  范文片段1。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白菜解開,先用刀把菜根切去,然后把一片片菜葉剝下來。黃的菜葉,我就把它放在一邊,綠的菜葉,我就放在盆子里。我一棵一棵地剝著。突然,看見一條大青蟲躺在一片葉子上。它青青的身子,軟綿綿、毛茸茸的,我嚇了一跳,順手把葉子扔掉了。看著扔掉的菜葉,我想:媽媽長年累月洗菜,不知遇到多少只這樣的大青蟲,要是都像我這樣把它扔掉,不知要浪費多少菜啊!一條青蟲有什么可怕的!我壯著膽子,鼓起勇氣,從地上拾起那片菜葉,硬著頭皮從葉子上抓住青蟲,趕快扔到地上,一腳把它踩個稀巴爛。這時,我真像打了勝仗一樣高興,接著又開始揀菜了。揀完菜,我把菜倒進水池,再把每片菜葉的兩面洗干凈,然后把菜梗洗得雪白,最后把它整整齊齊地放在盆子里。

  1、請同學們默讀(齊讀)片段,思考:

  (1)作者寫了件什么家務事?(洗菜)可以給片段擬個什么題目?(洗菜。對了,這次我們可以直接將事件名稱作為題目)。文章表達了一個什么中心呢?(表達了要節約菜這一中心)

  (2)這個片段通過哪些詞語把學洗菜的先后過程交代清楚了?(先、然后、接著、再、最后)

  2、從文中看,作者學洗菜的過程分為哪幾步?這幾步的順序可以顛倒嗎?為什么?(板書:分幾步)(分切菜根剝菜葉揀菜葉洗菜梗四步,這四步不能顛倒,因為這是按學做的先后順序寫的。)

  3、作者是怎樣把學洗菜的每一步寫清楚的?在文中找出具體的詞語和有關句子。(讓學生找有關詞、句,分別在下面畫△和~~~~~~~

  從剛才找出的詞、句我們可以看出,作者重點抓住什么把每一步寫清楚的?(重點抓住怎么做、怎么想寫清楚的)(板書:怎么做、怎么想)

  看來,要把學做家務事的過程寫清楚,就應該按學做家務事發展的順序,把分幾步做、每步怎么做及做時怎么想的寫具體。

  4、那么,怎樣才能寫好家務勞動的過程呢?我們不仿先來看一看一位四年級同學寫的作文吧。(出示投影:《學釘紐扣》片段)今天下午,我閑著沒事干,就叫媽媽教我釘紐扣,媽媽答應了。

  媽媽先拿出一塊毛線織成的鞋面和二根針、線,讓我和她一起做。媽媽拿起一根針和一根線,捻細線頭,然后仔細地從針眼中穿過,我見了,心想:原來穿線這么簡單呀!我一定能穿得很好。想著,我拿起線,把線頭捻細,就去穿針眼,可線頭偏 傳來媽媽的聲音: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下去。聽到這話,我頓時有了信心。我靜下心,又重新穿了一次,我左手拿著針、右手拿著線,可是線怎么也穿不進針眼。媽媽說:你先把線頭擰擰緊再穿針眼,試試看。我拿食指往嘴唇上擦了點口水,擰了擰線頭再穿針眼。嘿,線頭果然穿進針眼里去了我穿進去了,我穿進去了!我大叫起來。接著,媽媽選了一個位置,放上紐扣,用針從鞋面的背面穿過,再從紐扣的孔中穿過,然后從另一個孔中穿回來,照這樣的順序做好幾次,再打結,媽媽釘好了一個,我也釘好了一個,但我并不滿意,因為我只釘了一個,于是,我決定用多個紐扣釘一副畫。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穿線、反復穿過紐扣、打結,個個動作做得有模有樣,正當我在專心致志地釘紐扣時,針頭鬼鬼祟祟地向我的指頭刺來,哎喲!我疼得大叫起來。媽媽聽見了,連忙跑過來,替我貼上創口貼,對我說:別做了,釘紐扣不是你現在干的。我說:媽媽,你別管我,我會小心的,我一定要把這副畫釘好。媽媽見我一定要釘,就不說了,我又認真地釘起來。

  終于,一張小臉在我的手中產生了,我高興地拿給媽媽看,媽媽看了,高興地說:真不錯,你終于學會釘紐扣了,而且釘了一副畫呢!哈哈哈我也笑了,我們的笑聲回蕩在屋子里

  紐扣終于釘好了,這時我才體會到有些事情看看容易做起來難,要做好一件平常的家務事,并不是想像的那樣簡單學生。

  ①讀范文。思考

  A.這件事是什么時候我和誰在一起做的?

  B.我碰到什么困難?媽媽如何指導?我是怎樣克服的?學做了這件家務事后,我有什么體會?

  ②教師啟發指導:在這兩個問題中,小作者具體寫了哪個問題?她是如何把它寫清楚、寫具體的?

  ③教師小結:小作者先寫線頭穿不進針眼,再寫在媽媽的指導下通過努力把線頭穿進針眼。她運用了語言描寫(媽媽指導的話)和細致的動作描寫(拿、擦、擰、穿),把穿針引線的過程寫具體了。同學們,我們在寫作文時,也要注意運用這種方法,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來描寫,這樣才能把家務勞動的過程寫清楚、寫具體。

  同學們,當你確定了寫作的內容后,可以自己擬個題目,如《學洗衣服》、《學包餃子》、《學釘紐扣》等。

  五、小結后學生寫作,教師巡回指導。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寫《學做家務事》,知道了如何按一定的順序把家務事寫清楚、寫具體。下面就請你們把自己學著做的一件家務事按習作要求寫下來。

  板書設計:

  學做家務

  作文題目

  文章中心

  按順序分幾步

  材料安排

  寫清楚怎么做

  怎么想

  什么時候跟誰做的?(簡略寫)

  有沒有碰到困難?

  你是怎樣克服的?(具體寫)

【《做家務》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學做家務教學設計04-05

《學做家務》的教學設計03-28

《學做家務》教學設計03-15

《做家務》數學教學設計03-31

關于《學做家務》教學設計05-02

北師大版數學《做家務》教學設計04-20

小學心理健康《做家務的能手》教學設計12-11

做家務手抄報版面設計02-11

做沙盤教學設計01-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南澳县| 库车县| 和顺县| 邹平县| 资源县| 灌阳县| 蓝山县| 黄大仙区| 嘉善县| 隆子县| 克什克腾旗| 共和县| 饶阳县| 北流市| 响水县| 黄大仙区| 张家界市| 喀喇沁旗| 隆德县| 北海市| 古丈县| 浮梁县| 南溪县| 武平县| 建德市| 正镶白旗| 平乡县| 黔江区| 梁山县| 杂多县| 江达县| 江源县| 封丘县| 长垣县| 繁昌县| 明星| 吴川市| 华阴市| 平顶山市| 布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