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烏鴉愛媽媽》教學設計(3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烏鴉愛媽媽》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烏鴉愛媽媽》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懂事的小烏鴉對年老媽媽的關愛,明確尊敬愛護老人的道理。
2、知識目標:啟發學生觀察教材上的三幅圖,通過聽唱法學會歌曲,并能有感情演唱。
3、能力目標:能創編歌詞、動作、角色表演。
教學重點
用聽唱法學會歌曲,使學生能有感情演唱并能簡單表演。
教學難點
歌曲情緒的掌握,歌詞、動作的創編及表演。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用歌聲師生互問好。輕松節拍練習《蝸牛與黃鸝鳥》
(二)出示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激趣導入:
師:歡迎同學們來到我們快樂音樂課堂!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到大森林走一走,看看你們在這里會學到什么?
2、播放課件,啟發學生觀察三幅圖:
(1)師:走進大森林,來到一棵大樹旁,你看到了什么?圖上有誰?它們在做什么?
生:一棵大樹上,烏鴉媽媽叼來小蟲喂小烏鴉。
師:為什么烏鴉媽媽要飛出去找蟲子喂小烏鴉呢?
生:小烏鴉還小,不會飛。
師:烏鴉媽媽每次只能叼一只蟲子,要叼很多次才能把寶寶喂飽,你們說烏鴉媽媽辛苦嗎?
生:辛苦。
(2)師:小烏鴉吃了蟲子長大了嗎?(繼續看畫面)它們在干什么?
生:烏鴉媽媽在教小烏鴉學飛。
(3)師:小烏鴉學會飛了,同學們學一學是怎樣飛的?(生紛紛模仿表演)接下來又怎樣了?(看畫面)
生:烏鴉媽媽老了,飛不動了,小烏鴉叼蟲子喂媽媽。
師:人們把這段感人的故事編成了歌曲,名字叫《小烏鴉愛媽媽》。我們一起來學習。
(三)探究新知
1、聽歌曲范唱,回答問題:
(1)這首歌曲的速度是快速、中速、還是慢速?
(2)這首歌曲的節拍是二拍子還是三拍子?
2、二拍子的特點怎樣?用手拍擊并有節奏讀詞。
3、學唱歌曲
(1)聽音樂動一動,感受音樂速度、節拍。
(2)聽音樂哼一哼,感受音樂旋律。
(3)聽音樂唱一唱,試著給歌曲填詞。
(4)復聽音樂輕聲隨唱。教師糾正不足之處。
(5)聽音樂自信演唱。
(6)通過聽、唱歌曲,讓學生討論歌曲中哪句話唱得最有感情?
(7)有感情演唱歌曲。
(四)編創活動
1、通過學習歌曲,你有什么感受?(生暢所欲言)
2、興趣小組討論:怎樣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熱愛?(激發學生用多種方式表現歌曲)
3、成果展示:
(1)說一說組:獻給媽媽一句話,并創編《小烏鴉愛爸爸》歌詞。
(2)唱一唱組:獻給媽媽一首歌。
(3)演一演組:角色表演烏鴉媽媽和烏鴉寶寶。
(4)跳一跳組:自編動作表演《小烏鴉愛媽媽》。
(5)畫一畫組:獻給媽媽一幅畫。并語言描述自己畫面的內容。
(五)、小結
同學們在大森林中學到的知識真不少,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不僅要愛媽媽,還要愛爸爸、愛長輩,愛關心我們的每一個人,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快樂音樂課堂就要結束了,讓我們一起祝福媽媽健康長壽。(師生共舞《祝媽媽健康長壽》)
《小烏鴉愛媽媽》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鳥是人類的朋友,本課以鳥為題材讓我們“唱鳥”、“愛鳥”、“護鳥”,增強環保意識,增進自然常識,提高審美趣味,發展聯想。
2. 運用開放式的教學形式,到課外、校外去收集鳥鳴的錄音,以實際行動去做好愛鳥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 拍手進教室,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師生問好。
2. 發聲練習:
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貓 愛吃 魚, 魚。
3. 復習歌曲《一只鳥仔》。
二、聆聽《對鳥》
1. 看著歌詞初聽全曲,(可帶上身體律動)了解歌曲內容,簡單說說,并說說心情如何?
2. 復聽,問句與答句在曲調上是否完全一樣?
3. 探討一下書本作業:看圖說一說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的?從愛鳥的行為中培養學生的愛心。
三、導入:講《小烏鴉愛媽媽》的故事
聽!這是一個有關烏鴉一家的故事。(邊聽音樂邊講故事)從前,有一棵很高大的樹,樹上住著勤勞、善良的烏鴉媽媽,它每天都要飛到好遠好遠的地方去找蟲子給它那一群可愛的烏鴉寶寶吃,小烏鴉在媽媽關心下越長越大了,媽媽真高興。但這時候我們的烏鴉媽媽越來越老了,終于有一天小烏鴉都要飛翔了,它們一個個高興地張開了翅膀拍拍飛出了家。媽媽哭了,因為它已經老得飛不動了,自己孤單單地呆在家中。突然從遠處飛來了一個小黑點。一只小烏鴉銜著它平生捕到的第一條小蟲回來了,它把小蟲喂給了媽媽。接著又來了一只小烏鴉,兩只,三只。可把媽媽高興壞了。我們要不要學習小烏鴉?小烏鴉真孝順啊!我們為這感人的故事取一個名字吧!(出示課題)
四、學唱歌曲
1. 我們來聽聽、看看歌詞,跟著拍一拍節奏。
這是一首2/4拍的節奏,它的強弱規律是強、弱,下面大家邊聽邊拍節奏。
2. 模奏練習:2/4 ×× ×× │ × × │ × — │ × — ‖
3. 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4. 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5. 小聲哼唱歌曲,跟伴奏反復唱幾遍,注意音準。
五、創編活動
1. 為歌曲伴奏:(師)烏鴉媽媽覺得我們的歌唱的很不錯,可就是太單調了一點,我們有什么方法美化一下這首歌呢?對了,我們不是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打擊樂器來伴奏一下嗎?
2. 律動:(師)同學們再想想除了為歌曲伴奏,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把這首歌變得更美?我們可以用動作來美化這首歌。下面我們用四人小組形式把這首歌的動作想一想,自己編一編。可以按照節奏做動作也可以看歌詞想想動作。歌表演時要作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畫面。
六、課堂小結:
通過唱歌和講故事,我們知道了媽媽辛不辛苦啊?知道媽媽那么辛苦后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我們應該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碼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來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襪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疊,自己的頭發自己梳。聽《唱給媽媽的搖籃曲》走出教室。
《小烏鴉愛媽媽》教學設計3
一、 教學目的
1. 鳥是人類的朋友,鳥類美妙的鳥啼聲給音樂創作提供了無限的源泉,讓我們“唱鳥”,“愛鳥”“護鳥”增強了環保意識。
2. 能夠用自然柔美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 通過學唱歌曲能夠理解并表達出對媽媽的`愛。
4. 通過小組合作,能夠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歌曲情感。
二、 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理解歌曲情感,通過學習與演唱歌曲等各種形式來體驗、表達歌曲情感。
三、 教學方法
視唱法、教唱法相結合的學習手法。
四、 教學手段
多媒體
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感受音樂,理解情感。
1. 播放《小烏鴉愛媽媽》,學生在音樂聲中進入教室。
2. 經過常規的組織教學后,迅速過渡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3. 導入:同學們,你們認識一種叫烏鴉的鳥類嗎?它們的外表雖然不美,但它們尊老愛幼的行為卻值得我們學習。
4. 教師范唱《小烏鴉愛媽媽》。
(二)演唱歌曲,表達情感。
1. 教師彈琴,引導學生輕聲跟琴試唱樂譜。
2. 將學生分2組進行“啊”音演唱,檢驗并鞏固學生的旋律感。
3. 學生學唱第一段歌詞,教師進行及時的引導。
4. 自學第二段、第三段歌詞。
5. 完整的演唱全曲。
6. 以分組競唱,分句接龍的形式表演歌曲。
(三)拓展創編,深入體驗。
1. 引導學生采用歌唱、舞蹈、畫畫等多種形式來表達體驗歌曲的情感,教師巡回指導。
2. 選擇其中較好的小組創編的表演形式在本節課上進行當眾表演,并相機鼓勵其他組創編的形式,課后進行再加工,下一節課為老師和同學進行表演。
(四)小結
【《小烏鴉愛媽媽》教學設計(3篇)】相關文章:
《狐貍和烏鴉》教學設計(15篇)03-04
《大還是小》教學設計09-05
小足球賽教學設計03-05
《我的小制作》教學設計03-04
《元帥和小棋手》教學設計03-03
《小蝸牛》教學設計8篇10-21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03-24
《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15篇04-05
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09-13
《愛迪生救媽媽》教學設計15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