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手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炮手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炮手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炮手》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單元的一篇課文,單元以“奉獻”為主題。本文敘述了在一百多年前的一個冬日,在巴黎郊外,一個炮手為了保衛國家,親手炸毀自己的房屋的感人故事。全文以人物的外貌、神態描寫以及對話形式貫穿全文,形象地突出了炮手復雜的內心世界,塑造了一個以國家利益為重、忠于職守的戰士的光輝形象,贊頌了他那令人欽佩的奉獻精神。
二、學情分析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生,對戰爭的實質不甚了解,而本課的時代背景和我們現在相距一百多年,考慮到學生在理解課文時可能有困難,上課前鼓勵學生做好課前準備:搜集有關戰爭的資料,了解戰爭的目的、意義,懂得軍人的使命是為了祖國的安全,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讀懂課文奠定基礎。
三、設計理念
文學創作講究“情動而辭發”,學習課文也要觸動學生的情感世界,這樣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學設計時緊緊抓住學生的“情感”這條線,通過創設情境激情激趣;通過咬文嚼字感受炮手復雜的內心世界;這樣情與境交融,思與悟并行,從而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四、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找出描寫炮手神態變化的詞句,感受心理變化,運用聯想法體會“蒼白——煞白——慘白”細微差別。體會炮手舍家為國這種無私奉獻的品質。
五、重點難點
抓住人物對話描寫和神態變化描寫的句子,體會炮手當時的內心世界,感受他舍家為國的偉大精神。
六、教學流程
(一)、圖片激情,復習導入
師:我們先來看一組敘利亞戰爭的圖片。(配樂)
師:在去年4月13號,美國向敘利亞發動了戰爭,他們炸毀了公路、橋梁、學校等一切可以摧毀的地方,很多孩子都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甚至被炸得遍體鱗傷!同學們看完這組照片之后,你想說些什么?
師:是的,戰爭是殘酷的,它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是不可估量的。可是在保衛國家的戰場上,卻涌現出了很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今天讓我們再次回到100多年前的戰場上,去聆聽一個普通炮手的心聲。(板書:炮手)
師:請同學們翻開課本101頁,誰給我們回顧一下課文主要講什么故事?(PPT出示)
(二)、精讀感悟,體會情感
1、出示ppt(房子)師:,瞧,這是炮手的家,一座紅瓦白墻的房子,多么美麗呀!但是為了戰爭的勝利,他親手炸毀自己僅有的一點財產。在這期間,炮手的神態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A、自學提示:
畫一畫:默讀2~10自然段,從文中畫出表現炮手臉色變化的詞句。
讀一讀:體會炮手的心情。
說一說:和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體會。
B、生自主學習并組內交流。
C、誰來交流你畫的詞語或句子?(生)
師:剛才大家都提到了“蒼白、煞白、慘白”,這三個詞語意思相近,我們可以結合上下文來理解(出示金鑰匙)誰來讀讀他們所在的句子?(出示句段)
將軍用望遠鏡仔細地瞭望著河對岸的小山村。
“喂,炮手!”將軍沒有回頭,高聲叫道。
“是,將軍!”一個臉色蒼白的士兵應道。
“你看到那座橋了嗎?”
“看得很清楚,將軍。”
“看到左邊的農舍了嗎?就在叢林后面,那座紅瓦白墻的房子。”
士兵的臉色煞白:“我看到了,將軍。”
“這是德軍的.一個駐地,活計,給他一炮!”
炮手的臉色更加慘白了。
師:指名接讀。
師:誰來說說對這三個詞語的理解?
2、預設:
(1)炮手臉色蒼白,可能是?(可能是因為天氣嚴寒,可能是戰爭艱苦,可能是戰爭蔓延到他的家鄉他有不祥的預感)。(2)什么是煞白?老師請教了詞典朋友(出示:“煞白”的意思是由于擔心、恐懼、憤怒或某種疾病等原因,面色極白,沒有血色。)炮手在擔心什么呢?(3)而當將軍說:伙計,給他一炮時,炮兵臉色頓時慘白。你又是怎么理解慘白的?“慘白”、“更加慘白”進一步表現了炮手對家園幻滅的痛心和不忍。(4)神情的變化流露的是他的內心世界,假如此刻你就是那位炮手,當將軍特指那所紅瓦白墻的房子時,你心里會想——當將軍命令你炸毀自己的房屋時,你心里會想——
3、創設情景,角色朗讀。
師:隨著將軍指令的逐漸清晰,炮手的猜測逐漸得到印證,因而他的臉色從蒼白到煞白,再到慘白,越來越不好,心里也越來越緊張。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部分內容,讀好人物的對話。(生自由朗讀)
師:讓學生分角色朗讀
師:這是一段對話描寫,作者的提示語生動地展現了炮手的神態變化。去掉提示語,我們是不是也能讀出他的內心呢?(指名分組對讀。)
將軍:“喂,炮手!”
炮手:“是,將軍!”
將軍:“你看到那座橋了嗎?”
炮手:“看得很清楚,將軍。”
將軍:“看到左邊的農舍了嗎?就在叢林后面,那座紅瓦白墻的房子。”
炮手:“我看到了,將軍。”
將軍:“這是德軍的一個駐地,活計,給他一炮!”
炮手的臉色更加慘白了。
4.抓住對比,再悟心情。
師:他的內心在煎熬呀!除了這三個詞語,你從文中的哪句話也感受到了他的緊張心情?
出示:裹著大衣的軍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打顫,可炮手的前額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
師:孩子,這句話前后的描寫矛盾嗎?
(生:軍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直打顫說明當時天氣很冷,炮手的臉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更加說明炮手很緊張很矛盾。)
師:(出示:語文天地)把炮手與軍官們進行對比,更能突出炮手此時激動、緊張、揪心到了極點的復雜心情。這就是對比的寫法。讓我們再讀這句話。
師:你看,通過對比可以更加突出我們要表達的意思,以后我們要學著運用。
5、體會對比,升華情感。
師:因為戰爭,因為德軍的入侵,炮手美麗的家園如今變成了敵軍的一個駐地,盡管萬分不舍,盡管萬分難受,但他毅然服從了命令。課件出示:他服從了命令,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炮。作為軍人,服從命令是他的天職,為了趕走敵人,他——
為了戰斗的勝利,他——
為了國家的和平,他——總結方法:這節課我們在聯想中,在對比中讀懂了炮手的心情。
(出示:他服從了命令,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炮。)
師:一陣炮響過后,昔日美麗的紅瓦白墻沒有了,他的唯一的財產,他的快樂,他的牽掛,沒有了,只留下了一片廢墟。(擦掉板書:炮手的家、德軍的駐地)
師:敵人的駐地被摧毀了,看到這一幕,將軍連聲喝彩。
喝彩的意思是——大聲叫好,你就是將軍,為炮手叫好,女生讀。
連聲喝彩就是——不斷地大聲叫好,你們就是將軍,不斷地為炮手叫好,男生讀。
師:而炮手卻淚流滿面。炮手明明知道那是自己家的房子,為什么還要瞄準房子開炮?
師:不炸,可能會保全自己的小家,炸掉,卻可以換了戰斗的勝利。你認為這是一位()的炮手。(出示:()的炮手)(生相機板書在黑板上)
師:這就是舍小家為大家的炮手。(板書:舍家為國)
(三).讀寫結合,深化形象。
1、師:孩子,如果你是將軍,當你聽說那是炮手家唯一的財產時,你會說些什么呢?請把你與炮手的對話寫書上插圖下方。
2、生練筆,師巡視指導。
3、交流寫的對話。
4、師:我們似乎有千言萬語來褒獎這位炮手,可是,請同學們看課文插圖,將軍什么也沒有說,而是向炮手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他用無聲的語言,用最簡單的動作,用軍人的禮儀,向這位舍小家顧大家的炮手致以崇高的敬意!
(四).回歸單元,升華主題。
1、師:這不由地使我想起這樣兩句話:(出示名言:愛因斯坦說: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索取什么。高爾基說: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
生齊讀。
2、炮手彼埃爾用他的行動向我們詮釋了奉獻的真正含義,讓我們帶著敬意再次重溫這兩句話:
(出示名言:愛因斯坦說: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索取什么。高爾基說: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
七、作業設計
八、板書設計
炮手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練習獨立識字。
2、熟讀課文。
教學重點:目標2。
教法:啟發引導 點撥
學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品讀感悟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談話,導入新課(1)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題目。
2、指名說一說"炮手"是干什么的呢?
3、教師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哪位是炮手?他接受了什么任務?(引導學生從圖中了解故事的大概內容)
4、教師導入:對于一個炮手來說炸毀一座房屋是一件很簡單的任務,但老師說這位炮手完成這項工作不輕松,這是為什么呢?
二、出示目標(1)
1、練習獨立識字。
2、熟讀課文。
三、自學探究(14)
自讀,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出示自讀要求,學生自讀。
(1)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能正確地讀和寫。
(2)思考:課文講了關于炮手的一件什么事?
2、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集體認讀。
3、交流生字的讀音和書寫要點。
4、指名反饋:課文講了炮手的一件什么事?
四、合作交流(12)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時代背景
1、教師導讀:被炸毀的房子是炮手僅有的一點財產,為什么非要炸毀它呢?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小組交流這個問題。
2、反饋
3、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德國侵入法國,法國軍隊準備對侵略自己國土的德國軍隊發起攻擊。)
4、教師出示資料,介紹法國戰爭。
5、教師:這是一場正義的`保家衛國戰爭。聯系全文想一想,炮手為什么要炸毀自己的房子.。(指名反饋:德國軍隊入侵巴黎,侵占炮手的房子,房子里囤守著許多的德國士兵,要發起對德軍的攻擊,首先就必須炸毀這座房子。)
5、初步感情朗讀課文
(1)教師:讀了這篇課文,你覺得這個炮手是怎樣的一個人?
(2)學生懷著對炮手的敬佩,感情朗讀課文。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課時總結(2)
同學們,炮手為了祖國人民的利益,為了把入侵者趕出自己的國寸土,毅然炸毀了自己唯一的財產,多么偉大呀!他的決定是毅然的,然而他的內心是矛盾的,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炮手》。
六、堂清檢測(10)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用生字口頭組詞并說句。
七、板書設計
蒼 舍 慘 寒 顫 滾
炮手教學設計3
教材說明:
《炮手》記敘了一百多年前法國軍隊中一名普通炮手,為了革命,親手炸掉了被侵略者占據的家園的感人故事。全文以對話形式為主,以人物的外貌、神態描寫為輔貫穿全文,形象地突出了主人公——炮手復雜的內心世界,贊頌了他令人欽佩的奉獻精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字5個,寫字9個。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文中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炮手當時復雜的內心世界。
3、情感目標:受到炮手為了國家的利益“舍小家,為大家”的愛國精神的感染和教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插圖,看看圖上畫的是誰?他們在執行什么任務?你還發現了什么?
2、你還想知道什么?老師相信只要聰明的你用心去讀課文,一定能從中找到答案。請孩子們打開課本翻到99頁,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全文。給每段標出序號。
2、老師范讀,學生邊聽邊勾畫出生字詞(不認識)。
3、小黑板出示生字詞,開火車連讀,齊讀。(重點提示:黎、瞄、垮、煞、顫)
4、齊讀全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5、試著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情節。
三、合作交流,具體感知。
1、默讀課文,自己有什么想法或者什么問題。
2、再讀課文,看看自己能解決剛才的`問題嗎?
3、小組討論,自己有什么想法,解決了什么問題(怎么解決的)?還有什么問題?
4、梳理小組同學的問題,解決不了的,準備提出全班解決。
5、全班反饋,集中討論解決提出的問題。
6、教師點撥,深入理解。問題:課文用了哪些表示顏色的詞語來描寫炮手不同時刻的神態?幾次使用有什么不同?找出來反復讀一讀(蒼白——煞白——慘白),用心品味一下炮手神態的變化。
7、聯系上下理解詞語:凜冽、喝彩、僅有。
8、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突出重點,精心品讀。
1、師:同學們的問題解決了,我也有兩個問題請大家解答,可以嗎?
①為什么裹著大衣的副官凍得渾身打顫,炮手的額頭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
②敵軍駐地——紅瓦白墻的農舍被擊垮后,將軍連聲喝彩“干得好!”炮手的臉頰上卻流下了悲傷的熱淚。
2、讀一讀:找出這兩處多讀幾遍,再聯系前后內容,想一想。
3、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
4、想一想:為什么炮手的神態截然相反?假如你是炮手,當時會怎么樣呢?
心里會想些什么?這樣寫,你讀了之后印象如何?
5、議一議(交流剛才的問題)。
6、讀一讀:有感情地讀這兩組句子,認真體會炮手的內心活動。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為什么還要開炮把他擊毀?
7、分角色朗讀全文。
8、說一說,這時你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五、續寫課文,拓展延伸。
戰爭帶來的總是不幸和災難,所以我們擁護和平、熱愛和平、反對戰爭。愿我們的世界遠離戰爭;愿每個人都擁有幸福的家園;愿我們永遠享有寧靜溫馨的和平生活!請同學們想象戰爭勝利了,炮手回到親愛的家鄉,又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
炮手教學設計4
一、圖片激情,談話導入
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組伊拉克戰爭的照片,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炮手》教學設計和反思。
20xx年3月20日上午,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響起了巨大的爆炸聲。美國開始了軍事空襲!他們炸毀了公路、橋梁、學校和一切可以摧毀的地方,很多孩子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甚至被炸的遍體鱗傷!雙方士兵死亡上萬人,有1。9萬名無辜的伊拉克國民遇難。
同學們,看了這組照片之后,你想說些什么?
是的,戰爭是殘酷的,它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是不可估量的。可是在保衛國家的戰場上,卻涌現出了很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讓我們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戰場上,去聆聽一個普通炮手的心聲。(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
課文我們已經讀過多遍,不過你真的用心去讀了么?現在,請同學們進入到課文當中,把自己當成這位炮手,用心再讀課文,相信你會有新的發現和收獲。
同學們,你發現這篇文章的突出特點是什么?(通過神態的變化和人物對話來突出中心的)
三、精心品讀:
1、那就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表現炮手神態變化的句子。畫下來。
誰來告訴我,是哪幾個詞?(蒼白、煞白、慘白)板書
2、那我要問了:好好的,炮手的臉色為什么突然蒼白起來了呢?你能在課文中聯系上下文找到答案么?把這句話上邊的幾段讀一讀。哦。你看到將軍用望遠鏡仔細的瞭望著河對岸的小村,你心里想什么?你心情怎樣?那你能把這種緊張的心情讀出來么?
3、當你臉色轉為煞白的時候你心里又想些什么?心情怎樣?我們試著把這種痛苦讀出來。我們男女合作讀。
4、當你臉色最后變為慘白的時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我們讀9、10段。是的,這一炮下去,被毀的不僅僅是一座房子,更是陪我生長,陪我歡樂的家。《我愛我家》。
讓愛天天住你家
讓愛天天住我家
充滿快樂擁有平安
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
同學們,家里有我們的'爸爸和媽媽,有我們最親的人,沒有了家,便沒有了親人,沒有了以前美好的回憶。如果現在讓你瞄準自己唯一的家。你的心里會想什么呢?我們不想瞄準,是什么讓我們不得不親手毀了自己的家?戰爭!他是多么殘酷啊!(板書:殘酷)
可!炮手卻做出了什么決定呢?——誰有話想說?(板書: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
5、現在,再讓我們看看炮手的最后一句話,現在,你能不能體會到炮手說這句話的時候的心情?我們先練一練,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炮手》教學設計和反思》。誰來讀。
6、全篇通讀(分角色)
看來同學們對課文已經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下面我們就分角色朗讀,進一步走進將軍和炮手的內心。
在殘酷的戰爭中,炮手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消滅侵略者,把僅有一點財產也奉獻了。其實,還有很多和炮手一樣的英雄。
四、課外延伸:
我們就來交流課外搜集的故事。
現在,你想對炮手,對將軍,對這些英雄,或者對發動戰爭的侵略者說些什么呢?是的。希望世界永遠和平。希望奉獻精神能永留人間。
五、推薦名言:
老師給大家推薦一組名言:
(103頁的名言)
《炮手》教學反思
課程改革的春風給原本機械、沉悶的課堂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在新課程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下,學生作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和多變性。在短短一學期的教學實踐中,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教師要"以人為本,以學定教"。 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不同的學習個體,對同一事物的理解是千差萬別的,互動是促進學生深入思考,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讓互動走進我們的課堂,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煥發生命活力與創新精神。在《炮手》一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地體現著這一點。
一、創設互動情境,讓學生學生走進課堂。
"興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可見,興趣是學生互動的起點,教者應想方設法,調動一切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迫切參與其中,都躍躍欲試,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動情境。在《炮手》的教學中,我主要用語言來渲染。飽含感情地讀,感情地說。這樣以情感打動情感,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很快把握住了文章的脈絡。
二、以讀為本,體會感情。
首先我問學生怎么樣才能讀好對話,在學生充分交流之后,讓他們帶著這些經驗來反復朗讀,通過讀理解將軍以及炮手復雜的內心世界,從而理解到炮手身上所凝聚的奉獻精神。但在教學中由于操作上的欠缺,課堂效果不是很好,今后有待進一步提高。
總之,語文教學是多方面因素有機的統一。以后將根據不同的內容,用不同形式的教學來感染學生,讓課堂輕松一點,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成長。
炮手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與教學設想
在一百多年以前,德國軍隊入侵法國,強行侵占了巴黎郊外的小山村,并在這所山村的人家中駐扎部隊,企圖下一步襲擊巴黎,霸占法國領土。但是一位普通的法國的士兵,一位愛國的士兵,一位默默無私奉獻的士兵,用心血譜寫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課文寫的就是在這場正義的保衛家園的自衛戰爭中一名普通炮手的感人故事。當將軍發令向德軍的駐地——一座紅瓦白墻的房子開炮時,炮手毫不猶豫地執行了命令,向那座房子開炮,而那座房子卻是他家唯一的財產,多么令人贊嘆,多么令人震撼啊!
這個故事不長,全文以人物的外貌、神態的描寫并以對話為主貫穿全文。他們的對話完全是一個長官與一個嚴格執行命令的士兵之間簡短的一問一答,文中在寫對話的同時描述炮手的神態變化,他的臉色由“蒼白”到“煞白”再到“慘白”,形象地表現了炮手當時復雜的內心世界。這些句子的理解和感悟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個難點。而本年的閱讀要求中提到:要指導學生進一步通過對關鍵詞句的理解,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本課的閱讀,我設想通過充分地讀,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走進炮手的內心世界,感悟炮手為了國家的利益,從作戰的全局著想,而犧牲“小我”的默默奉獻精神。
二、學情分析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生,對戰爭的實質不甚了解,而本課的時代背景和我們現在相距一百多年,考慮到學生在理解課文時可能有困難,上課前鼓勵學生做好課前準備:搜集有關戰爭的資料,組織學生觀看有關戰爭的影片,了解戰爭的目的、意義,懂得軍人的使命是為了祖國的安全,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讀懂課文奠定基礎。
三、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5個,會寫9個。
2、找出炮手神態變化的句子,讀一讀,體會炮手的心情。
3、用聯系上下文和比較近義詞的方法理解“蒼白、煞白、慘白、凜冽、喝彩、僅有“等詞語。
4、學習課文,理解“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為什么還要瞄準房子開炮?”
5、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炮手為國家,為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自我,犧牲自我的精神。
6、續寫“戰爭結束后,炮手回到了故鄉……”,學習運用對比的手法。
四、教學過程
(一)多種手段 創境激情
1、板書課題:《炮手》,齊讀。問題:你知道炮手嗎?為什么課文以“炮手“為題?
2、同桌交流,你對戰爭了解多少?戰爭中作為軍人,他們的職責是什么?
3、出示插圖,看看圖上畫的是誰?他們在執行什么任務?遠處的濃煙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同桌或小組內相互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特別注意多音字“顫”的正確讀音。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指名朗讀。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相互交流一下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交流 具體感知
1、默讀課文,設法讀懂每句話的意思。
2、細讀課文,自己有什么想法或者有什么問題。(如: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還要親手炸掉?)
3、再讀課文,看看自己能解決剛才的.問題嗎?
4、小組討論,自己有什么想法,解決了什么問題(怎么解決的)?還有什么問題?
5、梳理小組同學的問題,解決不了的,準備提出全班解決。
6、全班反饋,集中討論解決提出的問題。
7、教師點撥,深入理解。問題:課文用了哪個表示顏色的詞語來描寫炮手不同時刻的神態?幾次使用有什么不同?找出來反復讀一讀(蒼白——煞白——慘白),用心品味一下炮手神態的變化。[點評:關鍵處,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8、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凜冽、喝彩、僅有。
9、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突出重點 精心品讀
1、師:同學們的問題解決了,我也有兩個問題請大家解答,可以嗎?
(1)為什么裹著大衣的副官凍得渾身打顫,炮手的額頭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
(2)敵軍駐地——紅瓦白墻的農舍被擊垮后,將軍連聲喝彩“干得好!”炮手的臉頰上卻流下了悲傷的熱淚。(師:先不忙著回答,找出這兩處句子多讀幾遍,再聯系前后內容想一想。)
2、比較兩組句子,體會炮手的內心世界。
“裹著大衣的副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大顫,可炮手的額頭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干得好,伙計!這座農舍看來不太結實,它全垮了!’”將軍連聲喝彩,回頭微笑著看看炮手。可是,他大吃一驚:炮手的臉頰上流下了兩行熱淚。”
(1)讀一讀。
(2)比一比,發現了什么?
(3)想一想:為什么炮手與別人的神態截然相反?
假如你是炮手,當時會怎么樣呢?心里會想些什么?這樣寫,你讀了之后印象如何?
(4)議一議(交流剛才的問題)。
(5)有語氣地讀這兩組句子,認真體會炮手的內心活動。
3、分角色朗讀全文(敘述和旁白同桌齊讀)
4、說一說,這時你的心里有是怎么想的?(可自言自語,可隨意跟他人交流。)
5、教師小結。
(五)續寫課文,拓展延伸。
1、范讀。
2、師: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消滅侵略者,炮手奉獻出自家僅有的一點財產——紅瓦白墻的房子。請同學們替作者續編故事——戰爭勝利了,炮手回到親愛的家鄉……
3、學生續寫。
4、反饋。
(六)檢查指導寫生字(略)
五、案例點評
本課設計突出了以下幾點:
1、學生是閱讀的主人。葉圣陶先生說:“學語文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本課設計通過“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合作交流,具體感悟”、“突出重點,精心品讀”等環節,引導學生漸進有序地讀書,理解、感悟,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這一課改新理念。
2、“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方法。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整課書的設計,教師引導學生采用朗讀、默讀、分角色讀等方法,有自由讀、同桌讀、小組讀、帶著問題認真、充分地閱讀,細心品讀,以讀促講,以讀代講,以讀代教。學生通過整體感知課內容,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突破課文重難疑點。
3、把語言文字訓練落到實處。語言文字訓練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本課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蒼白、煞白、慘白”進行比較,仔細體會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幫助其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通過對兩組對比句的重點學習,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對主人公為國家、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自家的犧牲精神的領悟。
4、注重教給閱讀方法。現在的教學是讓學生變學會為會學。教師整篇教學設計為學生提出了一種‘整體把握——具體感知——重點突破”的有序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兩組對比句時,又具體設計了“讀——思——議——讀“的學習方法,教學生從整體著眼,從局部著手,認真研讀,深入理解。持之以恒,學生自能閱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5、調動學生情感參與。教材編者在《教師教學用書》教學建議中告訴我們:“調動情感參與是閱讀教學的催化劑。”教師把調動學生情感參與作為本課教學的一個突破口,教學開始,就通過解題,交流搜集有關戰爭的資料,出示課文插圖等手段,調動學生情感。教學中,又通過人物神態變化的比較,感情朗讀,角色移位,分角色朗讀,教師范讀等形式促使學生與作者和文中主人公——炮手“心理相融”。
【炮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炮手》教學設計04-25
三年級《炮手》教學設計09-03
《炮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9-30
蟬教學設計優秀教學設計04-05
ai教學設計 ai的教學設計05-29
教學設計模板-教學設計模板08-02
《鳥島》教學設計小島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11-11
流程設計教學設計12-09
怎樣教學生構思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及教學思路12-28
教學設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