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語文活動》教學設計

時間:2021-01-23 11:38:3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練習寫好帶有草寫頭的字。

  2、 能正確填寫量詞,積累語言。

  3、 了解每個季節的特點。

  4、 正確讀準“ABB”式的詞語,并能準確地運用到自己的語言中去。

  過程與方法

  通過討論、練習、自讀自悟,達到訓練目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

  利用程式方式,通過各種感官,引導學生體會秋天收獲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熟練而美觀地寫好漢字。

  突破方法:引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掌握書寫規律。

  難點:在與同學分享快樂的同時,懂得怎樣與人交流自己的收獲。

  突破方法:自讀自悟,合作探究。

  教法與學法

  師:講練結合。

  生:觀察、練習、品悟。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秋天的事物。

  老師準備有關語文活動的內容制作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萬花筒

  1、學生自讀并觀察生字特點。

  2、學生說說發現的特點。

  3、學生自由讀、指名毛。

  4、同桌互相檢查對生字的認讀情況。

  5、比比誰組的詞語多。

  二、我能寫。

  1、出示“我能寫”中列出的詞語。

  2、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

  3、指名朗讀,通過讀體會這樣的量詞的表達效果。

  4、寫一寫,看誰寫得好。

  三、我能猜。

  1、出示題目中列出的句子。

  2、邊讀邊想,這些詞語描寫的是什么季節?

  3、互相討論,自主交流。

  4、共同訂正,學寫句子。

  四、百寶箱。

  1、出示“讀讀背背”中的詞語。引導學生認真讀,再仔細觀察,看看有什么發現。

  2、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

  3、指名朗讀,并體會這樣重疊的效果。

  4、拓展積累。你還能舉出這樣的詞語來嗎?小組合作寫詞語,看哪組寫得多。

  五、大舞臺

  1、可以與學生一起出一期板報或手抄報。內容可以關于秋天的文章、詩詞等,在秋天有哪些農作物成熟了,秋天有哪些節日,人們有哪些習慣……

  2、舉辦關于秋天的畫展。

  3、小結活動收獲。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正確搭配詞語提高運用詞語的能力。

  2、借助拼音,朗讀、背誦童謠,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3、朗讀自己喜歡的兒歌、童謠并錄音或根據詩意畫畫。

  重點難點

  1、學習簡單的搭配詞語與運用詞語的。

  2、朗讀度錄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完成學習內容“萬花筒”的第一部分——-搭配詞語。

  1、投影萬花筒中的內容。

  2、學生自由讀讀范例提供的詞組。

  3、師生對對歌,加強對詞組的認識。

  師:什么樣的月兒,什么樣的船?

  生: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師:什么樣的星星什么樣的天?

  生: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4、小結:“彎彎”、“小小”、“閃閃”、“藍藍“這些詞語多好呀。它使月兒、星星、天、船變得很美很美,使我們明白它們是什么樣的。

  5、學生在小組內討論:河水、山、小手分別是什么樣的?

  6、全班交流,鼓勵學生說有新意的詞語。

  7、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積累的詞語自由說說“——的——”。

  8、師生對對歌加強記憶。

  二、學習“萬花筒”的第二部分——看圖猜字。

  1、投影這部分內容。

  2、讀題,弄清題意。

  3、觀察例題,學習猜字的方法。

  圖中畫了兩個人,一前一后,表示“跟從”的意思,兩個“人”字合在一起就是“從”字。

  4、觀察右圖,圖中畫了什么?表示什么意思?“日”和“月”合在一起是什么字?

  5、把謎底填在田字格里。

  6、你能說幾個字謎讓大家猜嗎?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百寶箱“的內容。

  1、教師范讀。

  2、學生借助拼音試讀。

  3、指名讀、師生訂正。

  4、指導學生聯系平時生活經驗練習背誦。

  5、指名背誦。

  6齊背。

  二、出示大舞臺,完成本次活動的內容。

  1、學生讀對話框,了解活動內容和方法。

  2、教師提示:本次活動是朗讀自己喜歡的兒歌或古詩,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學習成果,如:朗讀、繪畫、表演、唱歌。

  3、學生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兒歌或古詩,準備活動。

  4、分小組初中活動喜歡朗讀的一個組,喜歡繪畫的一個組,喜歡表演的一個組……。

  5、學生開展活動,教師巡回輔導,并幫助朗讀的同學錄音。

  6、教師對學生活動作總結,并鼓勵學生課外多讀詩,多背詩。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將認識的字組成詞語,借助拼音,朗讀背誦古詩,積累語言。

  2、培養學生正確運用所學的知識。

  重點難點:

  1、學會將字組成不同的詞語。

  2、正確組詞。

  教學過程:

  一、完成“萬花筒”的內容。

  1、出示“萬花筒”的內容。

  2、讀對話框,弄清題意。

  3、開火車認讀星星里的字。

  4、小組討論,用這些字可以組成哪些詞語。

  5、小組匯報,師板書:

  生甲:大小、草地、大地、白天;

  生乙:天地、明白。

  6、全班齊讀黑板上的詞語。

  7、生把詞語填寫在教材里的括號里。

  二、完成“百寶箱”里的內容。

  1、投影“百寶箱”里的內容。

  2、師讀,生注意師朗讀的節奏。

  3、生借拼音試讀。

  4、指名讀,師糾錯。

  5、指名背誦。

  6、生試背。

  7、指導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把詩歌描寫的內容背下來。

  組詞:出 去 走 門 里 大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模擬打電話,增強想像能力和交際能力。

  2、培養學生的運用能力。

  重點難點:

  1、根據課文內容展開豐富的想像。

  2、對話合乎情理,語句較流暢。

  教學過程:

  一、出示“大舞臺”,了解本次活動內容。

  1、自由讀題目,結合圖弄清活動內容。

  2、交流活動內容及要求。

  二、復習《小狗敲門》和《小熊過橋》的相關內容啟發想像。

  1、小狗和小熊在課文中開始怎樣?后來怎樣?

  生甲:小狗開始沒禮貌,進布娃娃的家門時不敲門,直接推門進去。

  生乙:小熊開始很膽小,不敢過橋,后來大膽地走了過去。

  2、他們是怎么變的?誰幫助了他們?

  生甲:小狗是布娃娃教育他,進門要先敲門。生乙:小熊是在鯉魚的鼓勵下過橋的。

  3、展開想像:

  假如鯉魚給熊打電話,他們在電話里會說些什么呢?布娃娃又會在電話里給小狗說什么呢?

  生甲:鯉魚可能會說:“小熊,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慌,勇敢地去做,你會成功!”

  生乙:小熊會對鯉魚說:“鯉魚姐姐,今天多虧了你鼓勵我,我還真得謝謝你!以后我會做一個勇敢的人!”

  三、小組同學自由組合,模擬打電話,注意打電話時的禮貌用語,如“你好!”、“再見”等。

  四、各組派代表,共同評價。

  五、總結:

  通過今天的模擬打電話,不僅讓我們懂得了要做勇敢,有禮貌的孩子,還鍛煉了大家的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懂得了打電話的禮貌用語,希望同學們做一個勇敢有禮貌的孩子。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4

  一、激趣導入

  春節快到了,很多名人、朋友給大家寄來了賀卡,大家想看看?

  二、活動過程

  1、王羲之的賀卡。

  第一張賀卡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寄來的,他想送給班上字寫得均勻、美觀又正確的同學。大家快行動吧!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自讀生字。

  (2)引導觀察,并說說“禿寶蓋”,光禿禿;“寶蓋頭”,帽兒尖的區別。

  (3)引導學生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并練寫。

  (4)展示寫得好的字,師生評議,評選出“小小書法家”。

  2、福爾摩斯的賀卡。

  接下來這張賀卡是英國著名偵探福爾摩斯寄來的,他想送給班上善于觀察、積極動腦的同學。大伙兒加油呀!

  (1)學生自讀,并說出對這些詞的理解。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各組詞,發現規律,并能辨析各組中兩個詞的異同。

  (3)鼓勵學生列舉其他類似的近義詞。

  (4)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可以用“對號令”的形式加以鞏固練習。

  (如:“尋找”對“搜索”)

  3、巴金的賀卡。

  巴金是我國著名的作家,你想知道他為什么能寫出優美的文章來?他把秘訣寫在賀卡上了,完成下面的句子訓練,你就能看到。

  (1)出示例句,讓學生讀一讀。

  (2)去掉“不得不”“不由得”,讓學生再讀句子。

  (3)說說哪種更好,體會“不得不”“不由得”在句子中起到的作用。

  (4)能換一種說法,使句子愿意不變?

  他倆只好回到了家鄉。

  那些強壯的水手,不禁在船長堅定的信念面前折服了。

  (5)依照例句,用“不得不”“不由得”分別說一句話。

  4、智慧老人的賀卡。

  智慧老人也給我們送來了祝福,他想說的話都藏在下面的名言警句中了,你能讀明白?

  (1)出示“讀讀背背”中的名言警句,請同學們反復讀讀這些名言警句,讀的時候要注意句中的停頓。

  (2)你是怎么理解這些名言的?

  (3)你還知道哪些名言?

  5、平安小天使的賀卡

  最后,平安小天使的賀卡上寫著:“遇到險情不要哭,沉著機智去對付。平日多學自救法,知識就是護身符。”

  (1)同學們,你們看到、聽到或經歷過哪些危險時刻?都是怎么解決的?

  (2)你想到哪里去找“護身符”?

  (3)學生朗讀自編歌謠。

  (4)展示自制“護身符”,師生評議。

  三、活動總結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積累帶“風”字的成語。

  2、學習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事物寫的更加形象生動。

  3、初步學習賞讀詩歌。

  4、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教學重點難點:

  “大舞臺”綜合實踐活動,詩歌閱讀

  教具準備:預習課文,收集西北地區的詳細地圖。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這節課讓我們以輕松的心情到“語文活動5”去活動活動吧,相信你一定會愉快而有所得的。

  二、引導學習

  (一)萬花筒

  1、學習我會填

  課件出示題目

  齊讀作為示例的成語。看看這些成語有什么特征?

  啟發:再看看每一行中帶有“風”字的成語有什么特征?

  填寫帶“風”的`成語,比一比,看誰填得又快又多

  交流補充

  課件出示交流成果。

  讀讀背背

  2、學習我會寫

  課件出示例句

  順勢介紹比喻修辭的表達作用

  引導學生品位例句中比喻的妙處

  你平時作文中也一定有一些精妙的比喻句,回憶出來,讓大家共同欣賞一下

  再試著寫寫這樣的句子

  (二)百寶箱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朗讀,把自己不理解的詩句畫上記號。

  3、播放課件,讓學生形象感知。

  4、學生交流討論

  5、教師引導點撥

  6、進一步引導學生去品析

  7、再讀,再體味

  (三)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西部是一片神奇的熱土,這節課我們將帶著歌聲和自己設計的路線一起踏上西部這片神奇的熱土。

  板書主題。

  二、舉行“西部風情賽歌會”

  1、參賽者先在小組內展示,初賽。

  2、各小組推舉一二名優勝者參加復賽。

  3、模擬比賽場面

  4、讓優勝者談談對歌曲內容的理解和準備過程。

  5、觀眾互動。

  6、由組織者代表發言。

  三、設計“西北十日”路線圖

  1、看地圖,西北主要有哪些地區?

  2、合作設計“西北十日”路線圖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語文活動5

  萬花筒

  百寶箱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6

  一、教學要求:

  1、練習寫好帶有“刀”部和“立刀旁”的生字。

  2、正確填寫帶有動物名稱的詞語找出并抄寫下來,感受動詞在句子中準確、恰當的運用。3、將描寫大象動作的詞語找出并抄寫下來,感受動詞在句子中準確、恰當的運用。

  二、重點難點:、正確、熟練而美觀得寫好漢字。

  三、教學準備:

  1、課件。

  2、課前布置學生搜集動物育兒方式的有關資料。

  四、教學過程:

  1、我會寫。

  (1)出示兩組漢字,你能讀準它們的字音嗎?(學生自讀。全班齊讀)

  (2)仔細觀察這些字,看看你有什么發現。組都是帶有“刀”部的字,“刀”在每個生字的不同位置上;第二組都是“立刀旁”的字,都與“刀”有關)

  (3)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得勻稱、美觀?(讓學生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4)教師書寫示范。(邊示范邊講解:“劍”字左邊,最后一筆是“提”;“剝”字左邊下面不是“水”字,而是“豎鉤、點、提、撇、點”)

  (5)學生在書本上描紅并書寫。(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

  (6)展示寫得好的字,師生評議。

  2、我能填。

  (1)出示“我能填”中的詞語,同學們能把這些成語填完整嗎?誰來試試?(指名上臺填,其余同學在書上填。不會填的,引導學生通過交流或用提問向別人請教)

  (2)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齊讀、開火車讀)

  (3)讀完了這些成語,你們發現了什么?

  (4)你還能說出一些像這樣與動物有關的成語嗎?(學生回憶、交流)以下答案供參考:

  鼠目寸光 九牛一毛 如虎添翼 狡兔三窟

  葉公好龍 畫蛇添足 一馬當先 亡羊補牢

  猴年馬月 呆若木雞 狗急跳墻 豬狗不如

  3、我能寫。

  (1)出示例句,讓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想像,說說你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為什么會出現這樣一幅畫面?

  (3)請你們把描寫大象動作的詞語用波浪線畫出來,并抄寫在橫線上。

  (4)出示一張動物表演的圖片,讓學生試著用上合適的動詞來描寫。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將描寫大象動作的詞語找出并抄寫下來,感受動詞在句子中準確、恰當的運用。

  2、讀讀背背與動物有關的歇后語。

  3、通過了解動物媽媽育兒的方式,學習編寫兒歌。

  二、重點難點:嘗試根據動物媽媽育兒的方式編寫兒歌。

  三、教學準備:

  1、課件。

  2、課前布置學生搜集動物育兒方式的有關資料。

  四、教學過程:

  (一)百寶箱:

  1、自由讀,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在學生講述的基礎上,教師小結:這些短語都由兩部分構成,前半段是形象的比喻,像謎面;后半段是解釋,說明,像謎底。在一定的場合中通常只說前半段,“歇”去后半段,依然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我們叫它歇后語。它短小精悍,淺顯易懂,語言幽默,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

  2、這些歇后語真有趣,我們一起來讀讀。(齊讀。分組讀。一些同學讀前半部分,一些同學讀后半部分)3、練習背誦。(采用多種方式背:可老師背前半部分,學生背后半部分;也可男生背前半部分,女生背后半部分等)4、你還知道哪些與動物有關的歇后語?

  (三)大舞臺:

  1、昨天老師布置了你們去收集動物育兒的相關資料,現在誰來說說?

  2、瞧,有位小女孩把動物育兒的方式編成了兩首兒歌帶到大舞臺來了呢!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3、讀了兒歌,說說你知道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4、這位小朋友把動物媽媽育兒的方式以及隊孩子的愛通過兒歌形式表達出來。課前老師也布置同學們搜集資料,現在你們能像她一樣創編兒歌嗎?我們先來分小組合作,創編兒歌,待會兒來開個“賽歌會”吧!

  5、每組推薦一名代表上臺來賽讀兒歌。

  6、評出“最佳創作”組和“優秀朗讀”組,頒發小獎品。

  7、有情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后編兒歌集,留作紀念。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7

  教學要求:

  1、復習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典。

  2、通過游戲拓展識字渠道,培養學生識字能力,開發學生智力。

  教學重點難點:

  音序查字法,培養學生平時自主識字的習慣。

  學習簡單的歸納的識字方法,增加識字量。

  突破方法:

  讀熟,唱會字母,練習中掌握音序查字法。

  教學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母

  1、齊唱字母歌

  2、師生對卡片:大寫字母對小寫字母。

  二、復習音節,音序

  生自薦舉例說什么是音節,什么是音序?

  三、完成語文活動六的音序查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認讀,并說出音節,音序。

  2、指名說說音序查字法的步驟。

  先在()查到(),再到( )找( ),然后( ),最后( )。

  3、同桌競賽查字典(查:單,市,姨,步,姓),并在書中完成第一題,老師巡視輔導差生。

  4、討論:如何給這些字按音序排隊?

  1)記住大寫字母的順序

  2)按大寫字母的順序排列這些字。

  3)生獨立完成排隊

  4)師生一起檢驗正誤。

  四、大舞臺——找朋友

  1、老師出示字卡片,生認讀。

  崗,功,蘋,蔬,李,陳,周,吳

  2、把它們按一定方法分類(找出它們相同的地方)

  3、同桌合作完成。

  4、老師查完成情況,進行講析:

  按姓氏:

  按偏旁:

  按音序:

  按意思:

  五、練練

  1、寫出下列字的音序,音節,在字典的哪一頁

  “拼”音序(),音節(),在字典()頁

  “須”音序(),音節(),在字典()頁

  2、根據音序給下列字排排隊。

  外,麻,雀,沖,肯,定,羽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8

  知識與技能:

  能按要求正確填寫有關古詩文知識,拓寬眼界,積累中華優秀經典詩文,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并掌握學習古詩文的好方法。

  過程與方法:

  朗讀、背誦古詩《塞下曲》,積累詩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開展“關愛動物,共享家園”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觀察、想象、收集資料等綜合能力,激發對動物的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積累中華優秀經典詩文,掌握學習古詩文的好方法。

  難點:通過開展“關愛動物,共享家園”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想象的能力。

  教法學法

  教師:引導法。

  學生:回顧、讀、議、說、合作交流。

  教、學具準備

  1、收集千古流傳的詩詞。

  2、收集珍稀動物的文字、照片等資料。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萬花筒

  1、學習“我知道”。

  (1)學生回顧本單元課文,說說自己知道的內容。

  (2)理解“我知道”。答案如下:

  A:毛遂。

  B:書圣(蘭亭集序)

  C:蘇軾《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后雨》《水調歌頭》《江城子.十年生死》等

  (3)對蘇軾的詩詞進行欣賞交流。

  (4)展示課前收集的中華優秀經典詩文。

  (5)摘抄、背誦。

  2、學習“我會學”

  (1)閱讀“我會學”,了解教材提示的學習方法:

  A:在熟讀的基礎上,結合注釋試著自己翻譯,然后與大家交流。

  B:通過查找資料,了解作者和他生活的時代,可以幫助理解古詩文。

  (2)談自己學習古詩文的有效方法。

  我學習的方法是:

  (3)教師總結歸納:

  A:了解作者,讀懂題意。首先要看誰寫出的,了解作者的基本情況和時代背景,然后再讀題目,有利于理解古詩文的內容。

  B:讀順讀通詩句。古詩文的語言精煉準確,講究韻律,要求我們讀準字音,不讀破句、斷句,以便更準確地理解意思。

  C:理解詩句的意思。古詩文的許多字音、字義今天發生了變化,因此,閱讀時,要憑借注釋、插圖和工具書,通過師生質疑交流,讀通、讀懂內容,并聯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的意思,并從中得到美的享受。

  二、百寶箱

  1、學生讀通讀順詩句。

  2、學生講解詩句意思,教師點撥。

  詩的大意:趁著一個漆黑靜寂的夜晚,敵人逃跑了。我軍一支騎兵列隊欲出,剎那間刀上就落滿了大雪。

  敵軍是在“月黑風高”的情景下潰逃的,將軍是在“大雪滿天”的情景下準備追擊的,這一追一逃的氣氛有力地宣染出來了。全詩沒有寫一句冒雪追敵的過程,也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斗場面,但言盡而意無窮,引發人們無窮的想象。

  3、課堂小結

  將自己本節“語文活動”課的收獲總結一下吧!

  第二課時

  一、課前導讀

  人與動物共同居住在同一個地球上,我們應同沐陽光,共享家園。這次“大舞臺”的主題是:關愛動物,共享家園。

  二、活動過程

  1、教師向學生推薦《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這本書,激發學生了解動物的興趣。

  2、讓學生觀察一種動物。

  3、通過細致的神態、表情解讀,展開想象,交流觀察所得。

  4、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珍稀動物的文字、圖片等資料。

  5、整理、編印成冊,作為同學們的共享資源。

  三、活動小結

  大家一同分享、交流自己的活動收獲吧!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9

  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學會正確區分,書寫形近字。

  2、借助拼音朗讀,背誦詩歌,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3、通過做借書卡,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情趣。

  重點難點:

  提高學生正確書寫的能力。

  培養學生自己設計,動手的能力。

  突破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片

  教學過程:

  (一)萬花筒

  1、出示形近字(卡片),生認讀。

  2、把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

  3、生仔細觀察,找出異同。師隨機揭示形近字概念。

  4、生互相探究這些字怎樣書寫,要注意些什么?

  要——耍愛——暖濕——溫得——待

  5、生獨立寫,師巡視指導。

  (二)百寶箱

  1、展示(圖片)水城威尼斯。

  2、生觀察,看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和同學討論下自己的收獲。

  3、師簡單介紹水城威尼斯

  4、生帶著感情,借助拼音讀詩《水城威尼斯》

  5、同桌讀,背比賽。

  6、生討論詩中的兩個問題:

  你說那一座古橋是真?

  哪一個月亮是假?

  (三)大舞臺

  1、讀云朵上的話。

  2、大交流借書卡怎樣做?

  3、師引導學生按書中的借書卡的提示去做。

  4、生做,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小結。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10

  一、教學要求

  1.練習寫好帶有“頁字旁”的生字。

  2.積累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動作的四字詞語,并能靈活、準確的運用。

  3.了解對話提示語的不同位置以及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并嘗試運用。

  4.朗讀背誦對子歌,感受其中的聲律之美。

  5.通過漫游寓言世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動手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二、重點難點

  1.正確、熟練而美觀地寫好漢字。

  2.培養正確、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教學準備

  1.收集對子歌。

  2.布置學生在課外閱讀各種寓言書籍。

  四、教學過程

  (一)萬花筒

  1.練習寫帶有“頁字旁”的字。

  (1)出示兩組漢字,仔細觀察,你發現它們的特點了嗎?(兩組字都帶“頁字旁”,都是左右結構)

  (2)你能讀懂它們,并用它們各組幾個詞語嗎?(同桌互讀、互說)

  (3)觀察他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第一組字要寫得左窄右寬,第二組字左右約等寬。“頁”字最后一筆是點,要寫得稍長一點)

  (4)學生書寫,教師巡視,寫完后互相評價交流:字是否寫得正確、勻稱、美觀。

  2.我能填。

  (1)出示:披頭散發垂頭喪氣撒腿就跑

  又蹦又跳筋疲力盡濃眉大眼

  (2)指名認讀,糾正讀音。

  (3)交流自己對詞語的理解,提出不懂的詞語。

  (4)按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動作的進行分類,并說說這樣分類的理由。

  (5)嘗試運用:挑選自己喜歡的詞語說句子。

  (6)交流匯報: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3.我能寫。

  (1)讀一讀:學生自由讀這組對話,整體感知有關對話提示語的位置的三種不同句式。

  (2)看一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看看三句話中說話人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說”字后面的標點符號又有什么變化?

  (第一句話說話人在后,“說”字后面是句號;第二句話說話人在前,“說”字后面是冒號;第三句說話人在中間,“說”字后面是逗號)小學/教/學/設/計/網

  (3)填一填:指導學生根據提示完成填空練習。

  (4)練一練:小組合作練寫這三種不同句式,看哪一組寫得好。

  第二課

  一、教學要求

  1.練習寫好帶有“頁字旁”的生字。

  2.積累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動作的四字詞語,并能靈活、準確的運用。

  3.了解對話提示語的不同位置以及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并嘗試運用。

  4.朗讀背誦對子歌,感受其中的聲律之美。

  5.通過漫游寓言世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動手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二、重點難點

  1.正確、熟練而美觀地寫好漢字。

  2.培養正確、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教學準備

  1.收集對子歌。

  2.布置學生在課外閱讀各種寓言書籍。

  四、教學過程

  (一)百寶箱

  1.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寓言嗎?(指名回答)寓言往往通過短小精悍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今天,讓我們一起漫步寓言王國,感受寓言故事的無窮魅力。

  2.回顧已學過的寓言故事。

  3.請同學們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收集到的寓言故事,可以是講,也可以是演,還可以是畫……

  4.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在班上交流。

  5.師生評價,評出最佳表演者。

  (二)完成練習: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掌握寫字的基本要求,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借助拼音,朗讀、背誦古詩,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3、培養綜合實踐能力,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

  重點難點

  1、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學寫賀年片上的祝福話。

  教學過程:

  課前導語:

  小朋友,在這一學期里我們的收獲可真不小。大家不僅認識了那么多生字,還學會了寫生字,這節課我們就來總結寫字和識字的方法。

  一、完成“萬花筒”晨的寫一定,歸納寫字的方法。

  1、投影出示相關的內容。

  2、讀讀“對話框”里的內容,題目要求。

  3、小組討論:寫好字除了紙和筆這些客觀條件外,還需要什么?(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寫字經驗發表自己的見解)

  4、全班交流寫字經驗。

  學生A:寫字要坐端正,眼睛不能離桌面太近了。

  學生B:寫字要態度認真,一筆一筆地認真寫。

  學生C:寫字前要看清整個字的結構,不要把字寫開了寫攏了。

  5、學生觀察課本上田字格中的字,分析字的間架結構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7、集體評價,比一比誰的字寫得最好。

  二、完成“萬花筒“第二項,讀一讀,歸納識字方法。

  1、投影出示相關內容。

  2、學生借助拼音讀一讀這6組生字。

  3、說說你的發現。

  4、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偏旁與字的關系。先指導給前一個生字口頭組詞,理解字義,然后得出這些漢字的偏旁就與它的意義有關。

  5、教師揭示形聲字的概念及特點。

  6、學生齊讀這6組字。

  7、在生字表中找一找,還有哪些字是形聲字。

  8、讀一讀“對話框“晨面的內容,明確有些字可根據字的一半讀出字音,但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這樣讀。

  三、完成“百寶箱”,讀背古詩。

  1、教師范讀,學生注意詩的節奏。

  2、學生試讀,自讀三遍后給小組同學聽一聽。

  3、指名讀,檢查是否讀得準確、流利。

  4、指導學生背誦。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了解某些成語里表示數目詞的含義。

  2.了解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激發新聞記者文學名著的興趣。

  3.積累《幼學瓊林》的古文名句。

  4.召開故事會,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發現成語的特點,積累成語。

  2、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某些成語的特點,理解成語中表示數目的詞的特定含義。

  3、理解古文名句的含義。

  教具準備:課件(成語、“三十六計”名稱)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和安排:

  第一課時

  一、學習“我發現”

  1.投影出示“語文活動”中的成語。

  2.引導學生觀察發現。

  3.教師講解成語中表示數目的詞的意義。

  它們不表示確切的數目,一般都具有特定的含義。

  4.分組讀成語,體會這些成語中“一”“七”“八”“百”“千”“萬”特詞的特定意義。

  5.收集包含數目詞的成語,全班交流。

  二、學習“我知道”

  1.教師簡要介紹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

  2.學生回憶名著及名著中的主要人物特點,小組交流。

  3.教師指導學生用一句話對古典文學名著中的人物作出正確的評價。

  如:顧全大局、神機妙算的孔明;嫉惡如仇、智勇雙全的魯智深......

  4.全班交流。

  三、學習“百寶箱”

  1.自由朗讀《幼學瓊林》中的古文名句,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教師簡介《幼學瓊林》。

  3.熟讀句子,說說自己讀懂了哪些句子的意思,提出難以理解的句子。

  4.教師點評釋疑

  5.教師范讀,指導學生朗讀古文名句,注意停頓、重音等。

  如:憑空起事,謂之/平地風波;獨立不移,謂之/中流砥柱。

  6.學生熟讀句子,背誦句子。

  四、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俗話說:“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今天我們召開“三十六計”故事會,你們高興嗎?你們知道“三十六計”指的是哪些計謀嗎?

  二、學生交流自己知道的“三十六計”名稱,回憶有關故事情節

  三、教師投影出示“三十六計”名稱,學生識讀

  四、引導學生從中選擇一個成語,講一講這個成語故事

  五、小組交流

  先在小組里交流,評出本組的“故事大王”。主要從以下方面評議:

  (1)講的故事與成語的意思是否符合;

  (2)內容是否有趣;

  (3)語言是否連貫、通順。

  六、全班交流

  各小組的“故事大王”上臺講故事,學生評出“最佳表演獎”“最佳語言獎”。寫出自己交流的成語故事的內容。

  七、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板書設計:

  總說

  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燮理,機在其中。機不可設,設則不中。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13

  一.教學要求:

  1.用查字典的方法讀多音字,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

  2.借助拼音朗讀,背誦春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3.通過活動,學用多種方法書寫,培養認真書寫的習慣。

  二.重點難點:

  1.養成利用字典學生字的良好習慣。

  2.熟練使用常用的書寫工具。

  三.教學準備:

  紙卡片收集的部分對聯

  四.教學過程:

  (一)萬花筒

  1.生抽卡片,讀詞。

  快樂音樂子彈彈琴

  假山放假躲藏寶藏

  2.師生糾正讀錯的字。

  3.借助字典給卡片上的多音字注音。

  4.讀詞,記多音字。

  (二)百寶箱。

  1.生借助拼音讀春聯。

  2.引導學生認識春聯。

  3.讀,背春聯。

  1)自由讀,師巡回傾聽。

  2)同桌互讀。

  3)同桌對對子背誦。

  4)師生對對聯:

  師:大地春光好

  生:農村氣象新

  5)男女生對對聯。

  4.讀讀下面的對子:

  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

  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

  夾岸曉煙楊柳綠,滿園春雨杏花紅。

  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沿對革,異對同,白叟對黃童。江風對海霧,牧子對漁翁。

  顏巷陋,阮途窮,冀北對遼東,池中濯足水,門外打頭風。

  梁帝講經同泰寺,漢皇置酒未央宮。

  塵慮縈心懶撫七弦綠綺;霜華滿鬢羞看百煉青銅。

  貧對富,塞對通,野叟對溪童。鬢皤對眉綠,齒皓對唇紅。

  天浩浩,日融融,佩劍對彎弓。半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

  野渡燕穿楊柳雨,芳池魚戲芰荷風。

  女子眉纖額下現一彎新月;男兒氣壯胸中吐萬丈長虹。

  稍微難一點的有:

  和順一門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橫批:萬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萬紫千紅永開花橫批:喜迎新春

  百世歲月當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橫批:萬象更新

  三.大舞臺

  1.出示圖:

  小朋友在用什么寫字?(鉛筆,毛筆,鋼筆,圓珠筆)

  2.你平時用過什么筆寫字?

  3.你感覺用什么寫字好?

  4.生在白紙上寫字。

  5.學生互相欣賞寫的字,互相交流寫字的體會。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14

  一、教學要求

  1、練習想象說話,表達自己獨特想法,培養學生想象能力。

  2、借助拼音讀背古詩,培養語感,積累語言。

  3、通過調查,了解一些關于環保的知識,從小培養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重點難點

  1、練習想象說話。

  2、室外調查

  三、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突破方法

  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萬花筒——練習說話

  1、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種過什么東西?(讀文中對話)

  2、誰會用“——————會種——————,我會種————————”的句式想想說話呢?

  3、生試著說。

  4、(出示文中兒歌),生讀兒歌,老師啟發:文中不僅說了誰會種什么還說了種后會怎么樣?大家也試試說說看。

  5、老師根據學生說的情況進行小結。

  6、拓展:回家種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觀察它是怎樣長大的?

  (二)百寶箱——吟誦古詩

  1、背誦自己熟悉的古詩。

  2、課件出示《芙蓉樓送辛漸》

  3、學生借助拼音讀古詩,老師巡視指正。

  4、查學生讀古詩情況,你讀懂了什么?

  5、引導學生劃節奏: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6、男女生賽讀。

  7、生獨自按節奏讀,背。

  8、大家齊背古詩。

  9、點名背誦(好,中,差各一名)

  (三)課堂小結。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達、追、途”和“趕、起、越”這兩組漢字,并能從字形結構上分辨這些漢字的特點。

  2、能通過平時的積累,按要求填寫詞語。

  3、能仿照例句寫一些生動的詞句。

  4、初步積累宋詞

  5、能根據自身情況參加活動小組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平時的積累,利用小組合作優勢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2、通過教師的指導和自主學習,緊密聯系生活實際,靈活運用語文知識,提高語文技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能將平時積累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學習、生活中。

  2、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積極參與活動的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突破方法:充分利用平時學習生活中的各種資源和小組合作的優勢以及教師指導的正確方法進行突破。

  難點:能根據自身情況積極參加有針對性的語文活動。

  突破方法:端正態度,放開手腳,以主人翁的姿態面對各種活動,同時深入生活,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團結協作。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書寫漢字,并能分辨形體特征。

  2、能按要求填詞寫句。

  3、初步積累宋詞。

  一、激情導入

  二、走進“寫字板”

  三、走進“我能填”、“我能寫”

  四、走進“讀讀背背”

  五、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根據自身情況參與“為綠色校園獻計策”的語文活動。

  一、激情導入

  二、活動要求

  1、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小組。

  2、以建議書或綠化圖的形式來展示活動。

  3、建議收和綠化圖要符合實際,合情合理。

  三、活動過程

  四、活動須知

  五、課堂小結

【湘教版《語文活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莫高窟》教學設計10-09

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8-06

語文《長城》教學設計04-20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04-14

小學語文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3-29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2-28

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09-09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08-20

語文《賣白菜》教學設計04-15

中班語言活動教學設計04-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包头市| 大理市| 和平区| 黑龙江省| 秀山| 全南县| 南江县| 兴海县| 公主岭市| 尖扎县| 屏边| 云阳县| 房山区| 丹江口市| 平远县| 哈密市| 白城市| 德安县| 曲麻莱县| 岢岚县| 偃师市| 海安县| 广汉市| 乐山市| 万宁市| 顺义区| 得荣县| 绿春县| 铜梁县| 镇江市| 龙江县| 磐安县| 岱山县| 伊吾县| 亳州市| 阿克苏市| 昭苏县| 古浪县| 灵川县| 乐陵市| 商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