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采菱》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采菱》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這首歌,了解南北方音樂的特點。節奏:復雜、 多變的;旋律:婉轉、五聲調式;歌詞:以一字多音為主。
2、有感情地演唱《采菱》。
3、能聽辨出江南民歌的風格。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標記嗎?(出示南北分界線標記)這是位于江蘇淮安,剛剛建成的,我國南、北方分界線的標記。這個建筑物的造型就像一個微縮的地球,球體分為南北兩半球,北側為漸變冷色調,南側為漸變暖色調,寓意地球上的南北氣候特征。其實,南方和北方,除了環境、氣候、風俗、語言的不同,在音樂上也存在著很大差異。
2、下面,我們就來聽兩段音樂,說說他們哪段是南方的音樂,哪段是北方的音樂。
二、節奏
1、學生回答:第一段是北方音樂,第二段是南方音樂。
問:你是怎樣區分的?(節奏上)
問:兩段音樂的節奏有什么特點?
師講解:第一首是我國北方的內蒙古民歌《嘎達梅林》,它的演奏樂器是蒙古族特有的樂器:馬頭琴。
第二首是我國的江南民歌《茉莉花》,它的演奏樂器是江南絲竹中最常見的樂器:竹笛。
2、下面我們來看看這條節奏。(出示采菱的第一句節奏譜)
老師打一遍,學生跟著打一遍。
大家說說節奏特點,這條節奏適合用在哪里?
小結:節奏的特點——復雜多變。
三、旋律
1、出示《茉莉花》歌譜。(這是我們剛才聽過的曲子,大家來唱一唱其中的一句歌譜。)
2、唱完后請學生說說這首曲子由哪幾個音組成。(1、2、3、5、6)
這五個音在民歌中運用的非常多,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五聲調式。大家一起來唱唱這五個音。
3、我國的民歌呀,都是以這五個音為主的。今天我們也要來學習一首江南民歌《采菱》,大家先來欣賞一下。(放視頻)
4、我們來看看這條旋律,大家一起來唱一唱。(采菱的第一句)
5、說說這條旋律是由哪幾個音組成的?旋律有什么特點?婉轉的。
四、學唱歌曲旋律
1、下面我們來聽聽這首歌的旋律。聽完后告訴老師剛才我們唱的這句,出現在這首歌的第幾句?(聽伴奏)
2、下面聽老師來唱一遍歌譜。(出示這首歌的歌譜,師清唱)學生說出現在第一句。
3、你們來說說這首歌是由幾個音組成的?(6個音)多了一個“7”。
4、一起來唱一唱有“7”的地方。(間奏的地方師唱,學生唱好弱起)
5、學生自己來總結,“7”在這首歌中出現得多不多?唱得長不長?所以,它并不是主要的音,而是起到點綴的作用。
6、下面我們一起來唱一唱歌譜。(清唱一遍)
7、有的同學覺得節奏太密,唱不過來。那么我們用“lu”來哼唱,一邊哼,一遍畫旋律線。
8、大家覺得這首歌的旋律像什么呀?像不像江南的溪水?江南的園林?小巧精致、婉轉動聽。一邊劃船一邊唱。
9、下面我們來把歌譜唱一遍。(跟琴)
10、男、女生唱。(多種形式)
五、學唱歌詞
1、下面我們來看看這首歌的歌詞。大家看一看,這首歌的歌詞和旋律是怎樣對應的?(有很多一字多音的地方)
2、下面聽老師來唱一遍。(邊彈邊唱)
3、歌詞是不是以一字多音為主?我們一起來把第一句唱一唱。
(講解:連音線的地方要唱好,喚氣的地方,比較)
4、我們再來把其他的一字多音的地方唱一唱。
5、請同學說說還有哪些地方比較難唱,需要注意的?(小組討論)
6、一起來唱唱每組說的地方。
7、完整地演唱歌詞。(跟琴)
8、身體隨音樂晃動。(跟音樂)
六、總結江南民歌的特點
七、欣賞
通過今天的學習, 會聽辨江南民歌了嗎?下面老師要來考考大家。聽辨以下幾首歌曲,說說哪一首是江南民歌。說出你的理由。 七、欣賞
1、藍花花——陜北民歌(講解:節奏單一)
2、太陽出來喜洋洋——四川民歌(講解:一字一音)
3、拔根蘆柴花——江蘇民歌(講解:節奏多變,旋律婉轉,歌詞以一字多音為主)
再次總結江南民歌的特點,節奏:復雜多變;旋律:優美婉轉;歌詞:一字多音為主。
八、完整演唱這首歌。欣賞課開始欣賞的茉莉花的視頻,隨音樂走出教室。
《采菱》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1、認識D.S.反復記號
2、歌曲《采菱》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D.S.反復記號,能夠準確運用到歌曲之中。
2、能夠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采菱》,知道這是一首具有浙江民歌風格的歌曲。
3、即興創編歌詞,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從而受到愛家鄉的教育。
教學重點:
1、掌握D.S.反復記號的作用,并準確運用于歌曲之中。
2、有感情地、準確地演唱歌曲《采菱》。
3、準確為歌曲創編新歌詞。
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進行表演。
2、準確創編新歌詞,并試唱。
教學準備:錄音機、電子琴、多媒體(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用音樂與舞蹈相結合的形式導入。
1、師:放《采菱》音樂,教師隨著音樂跳舞讓學生觀看。
2、師:同學喜歡這個舞蹈嗎?喜歡這個舞蹈所用的音樂嗎?
3、生:喜歡!
師:這個音樂就是老師今天要讓大家學習的歌曲《采菱》請大家認真學好歌曲,等大家熟練演唱歌曲之后老師指導大家跳這個舞蹈,好嗎?
4、生:好!
師:板書歌曲《采菱》
(設計意圖:通過歌舞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欲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學唱歌曲
1、師:請同學們打開書 翻開歌曲《采菱》
2、師:同學們知道采菱的“菱”是什么嗎?
(菱角)(展示課件,教師簡介紹“菱”,并看菱的圖片)
3、師:菱是一
師總結:菱長在池塘里,根在泥中,葉子浮在水面。好,今天老師就邀請同學們和我一
(設計意圖:通過放菱角的圖片,使學生認識菱角,知道菱角的有關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4、聽范唱錄音,感受歌曲情緒。
過渡語:看來同學們都很喜歡這首歌曲,我們再來聽一
(1)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
(2)演唱者帶著什么樣的情緒演唱的?(播放音樂,學生回答)
5、學唱歌詞
(1)聽音樂唱詞,初步做到節奏、音準。
師生一
(2)隨琴加前奏演唱歌曲。
過渡語:有進步,同學們在唱歌曲時,你發現歌曲里有你不認識的新朋友了嗎?
生:有!D.S。
(3)認識反復記號D.S.
師:這首歌曲只有一
(4)請同學們說說歌曲的演唱順序。自己寫一段旋律用上D.S。
(5)現在我們就完整的把這首歌曲唱一
師小結:同學們唱得不錯,看來大家已經和D.S.反復記號交上朋友了,請你不要把這位新朋友忘了!
(設計意圖:認識反復記號,使學生能夠準確掌握此知識,并會在歌曲中運用)
三、情感啟發,處理歌曲
1、分句處理歌曲
(1)大家看歌曲的前兩句都唱了些什么?(創設水鄉情景)
師:水鄉的孩子向我們介紹了他們的家鄉,應帶著什么樣的心情演唱?(抒情)
(2)“動聽的泉水”,應怎樣唱?
(愉快、歡快的心情來演唱。)
學生唱一唱。
(3)請大家聽聽老師唱第四樂句,看有什么感覺?
(教師范唱“啊劃呀劃”,并稍加身體動作。有種流動的感覺)
(4)最后一句又重復了第一
(5)師有感情的范唱。注意表情內心的結合。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歌曲處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歌曲內涵,用表情、歌聲來表現歌曲。)
2、隨琴完整的唱歌曲。
(要求:面帶微笑,有感情)
四、表演
1、過渡語:同學們的歌聲真是太美了!從大家的歌聲中可以我們可以感到,今年的水菱肯定是大豐收,讓我們一
2、簡介:湖中有美麗的荷花和水菱,有許多小船和木盆散落在湖中,“采菱”就是菱角成熟時,人們劃著小船或洗澡的木盆去湖中把菱角采摘回來。采菱時人坐在木盆里,用手輕輕拖拉著菱葉,可以隨意進退。采菱時,用手把菱葉翻轉過來,兩指輕輕一
(設計意圖:通過給學生展示采菱的圖片,以及介紹采菱人是怎樣采菱的,使學生了解菱角是怎樣采下來的,從而體驗了采菱人的勞動情景。)
3、學生表演試一試。
(設計意圖:讓學生表演,真正體驗采菱時的全過程。)
4、小組合作:女生采菱,男生劃船,
5、聽音樂演唱歌曲,體驗江南菱角大豐收的喜悅心情。
五、創編歌詞并小結
1、教師示范創作:思禮的孩子愛思禮,從小就生活在萬洋山旁,山上的廠房一座座,山下的樓房一幢幢,啊看呀看,啊看呀看,思禮的孩子愛思禮呀!思禮的孩子愛思禮。
2、教師范唱自己的創作,讓學生聽。
3、激發創作:我們生活在思禮鄉,在濟源市,在河南省,在中國,我們可以創作一段,兩段,甚至三段歌詞把我們對家鄉,對祖國的感情抒發出來。
(1) 教師指導學生分組創作,或獨立創作。
(2) 讓學生跟音樂唱一唱新歌詞。
(3) 生一唱:濟源的孩子愛濟源,從小就生活在王屋山上,山下的公路寬有廣,山上的牛羊肥又壯,啊看呀看,啊看呀看,愚公的孩子愛濟源呀,愚公的兒女愛濟源。
(4) 生二唱:河南的孩子愛河南,從小就生活在大中原,少林寺的功夫傳天下,寓公的精神傳四方,啊看啊看,啊看啊看,河南的孩子愛河南呀,河南的孩子愛河南。
(5) 接著是生3,生4……的演唱。
(設計意圖:教師示范創作讓學生有創作的榜樣,告訴了學生創作并不難。讓學生不感到創作的困難,啟發學生自己創作,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作能力,讓學生在創作中找到成就感,找到了自信,找到興趣,在歌詞的創作中受到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6) 評價,讓學生對自己的創作進行互評,或互評,教師總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評中找自己的不足,在互評中找看到別人的長處,在教師的評價中更深的發現自己的優點和要繼續努力的方向。)
師:學習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想法,請大家談談。
學生反饋:這節課給我們感受最深的就是:從水鄉能夠聯想到我們自己的家鄉,因為我們濟源是寓公的故鄉,王屋山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這是我們的驕傲,我們應該用驕傲、自豪的心情唱起濟源的孩子愛濟源。
六、小結
同學們學習這首歌曲以后,不但認識了新朋友D.S,而且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最讓老師欣慰的是你們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創作歌詞,用自己創作的歌詞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表達藝術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可以用舞蹈,也可以用繪畫,還可以用相聲小品等不同的形式,創作你的家鄉表達你對家鄉的贊美和熱愛之情。布置課后用不同形式創作,表達出對家鄉的熱愛,贊美。下一節課請同學們展示創作。
【《采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讀《香菱學詩》有感(7篇)04-29
讀《香菱學詩》有感7篇04-29
有關香菱學詩的閱讀答案08-19
《關雎》教學設計03-24
初冬教學設計04-03
《海燕》教學設計04-03
《zcs》教學設計03-26
草原教學設計03-11
《景陽岡》教學設計03-05
蝗蟲教學設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