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寫生》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風景寫生》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風景寫生》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培養表現力
2、大膽運用顏色作畫
3、掌握風景寫生的布局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全理構圖
2、大膽用色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范畫數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風景寫和生(一)
二、講授新課
1、風景畫的透視
作畫時要先用合理的構圖,把透視關系畫準確。(近大遠小的透視)
主要掌握近景、中景、遠景三個層次。表現空間感,一般來講,中景主要用來刻畫主體物,畫得比較實,而遠景是為了襯托中景,畫得比較虛。掌握得好,有了虛實,也就塑造了空間感。
2、欣賞范畫
3、講解繪畫步驟
(1)構圖
(2)畫鉛筆稿,用線要輕
掌握好近景、中景、遠景
(3)著重刻畫
4、體會怎么樣從平凡景物中去發現美。
城市和鄉村,都有美麗的景色。一塊草地,一片樹林,一道河灣,一條小徑……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
5、學生繪制,教師巡回指導
(1)用鋼筆、鉛筆或色彩畫一幅風景寫生
(2)可以外出寫生,也可以臨摹
(3)可用多種方法
6、作業評價
(1)作業展評
(2)學生互評
教后札記:
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處理得不好。
課題24:風景寫生(二)
教學目的:
1、培養觀察能力
2、進一步學習風景的有關知識
3、掌握色彩畫知識
教學重點及難點:
1、構圖
2、取景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范畫數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風景寫生(二)
二、講授新課
1、取景
風景寫生,首先要取景,取景就要解決構圖的問題。
怎樣取景:可以用取景框或者用手代替取景框來選擇景物的一部分,對于自然景物,根據畫面的需要可以有取有舍。
在取景構圖中,視平線在畫面上的高低位置是很重要的,“畫面”上視平線低,就產生開闊的感覺;視平線高,則近景顯得更為具體充實。這是根據需要來決定的。
在畫風景寫生時,還要注意近、中、遠景三個層次,表現出空間距離。
2、教師帶領學生實地寫生,講解構圖
(1)從不同的角度看一自然風景,先仔細觀察,確定主體物并可作適當移動,將別處的景移到自已的畫上。
(2)落筆時,注意留“天”、留“地”,整體飽滿,切忌散亂,不管在哪個角度,主體物要突出。
(3)打好輪廓,可上一些明暗。
3、學生寫生,教師巡回指導
(1)用水粉畫一幅風景寫生,注意畫面的氣氛和色彩相協調。
(2)可以用油畫棒、彩色鉛筆等工具材料結合水粉色進行作業。
4、作業講評。
教后札記:
構圖時,近景、中景、遠景劃分太過平均,景與景之間缺少聯系,并且構圖不飽滿。
《風景寫生》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掌握水粉風景寫生基本步驟與寫生要領。
2、了解構圖在風景寫生中的作用。
3、體會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在繪畫中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構圖與色彩表現,把握好室外光線的變化。
難點:在實際繪畫中,懂得理性(客觀的自然屬性)與感性(主觀的自我屬性)的完美結合。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如沒有多媒體就準備一些相關的風景寫生作品)。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師:首先我們先來欣賞一些攝影作品。
出示一些自己外景寫生的攝影作品,并給以說明,激起學生對風景寫生的興趣。
二、課題展開:
師:這些圖片是不是很漂亮呢?生:是,很漂亮。
師:看了這么多圖片,體會到了什么?或者說為什么要把這些攝影作品展示給你們看,目的是什么?
生:攝影和繪畫是有聯系的??
師:大家都說的很對,攝影和繪畫是相通的,面對大自然,要進行選景和構圖,主次關系等等。
師:面對這么美麗的風景,無不讓人心動,如果沒有相機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很
想把它成功地描繪下來呢?
生:是??
師:那我們該如何進行繪畫?這堂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風景寫生。
出示主題:“走進風景寫生”
(一)走進生活,面對自然
生活、大自然,是色彩訓練的大課堂。通過風景寫生,讓我們向生活學習,向大自然學習,從生活和大自然中去認識美,表現美。
自然界的景物是客觀存在,同時又各具神態。要想把真實的世界用繪畫的形式予以體現,就必須以真誠的心靈去感悟,用形象化的語言去創造繪畫藝術的表現空間。
我們都知道,看不到的東西畫不出來;看到的東西,不去做認真的觀察研究、分析理解也會畫不好。因而我們必須從寫生開始,走進生活,面對自然,長期與自然界對話,達到物我合一的境地,方能取得成效。
寫生前先畫速寫,通過速寫來解決基本的問題。
畫速寫有三個目的:
①快速地了解和熟悉環境,做到心中有數,對要描繪的對象和表現的主題有一個明確的構思、構圖。
②在了解環境、把握環境的基礎上,培養良好的心態與作畫的情緒,這樣才能產生滿意的作品。
③從走進生活,面對自然,長期與自然界的景物對話來看,速寫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又是收集素材最得力的方法;同樣速寫本身也有著獨立的藝術價值,他可以敏銳地抓住人文、地域風貌等風土人情,更為重要的是:經過長期的速寫實踐,能提高較強的概括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加深理解能力及嫻熟的表現能力。
師:速寫的表現手法多種多樣,概括起來大致可分為三種,請問同學們,有哪三種表現手法?
生:點線面??
師:同學們說的很對,1明、暗、體、塊表現手法。2線、面、調子結合表現手法。3線造型表現手法。
(出示各種速寫表現手法的作品,以及解說各手法的特點,便以學生比較和理解。)
(二)淺談風景寫生
自然景物是按照自身生長規律實際存在的,但我們不能盲目地抄襲自然,應在多樣的景物中選擇觸動內心感受的東西。具有發現的眼光,學會用審美的判斷標準看待自然,從中提取對畫面有益因素,借用色彩手段和表現形式以取得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
師:高一時大家都有風景寫生過吧?
生:是的。
師:在風景寫生過程中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面對著自然界中的景物,剛開始興高采烈,激動不已,開始作畫,只一會兒就有些力不從心、不知所措,最后只好草草收場?
生:是啊??
師:那你們知道其中的原因嗎?有誰去思考過這個問題?
生:有??;沒有??。(師:有思考過的同學,請你講講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生:??)
師:其中的原因是我們忽略了時間的改變,而光線、氣氛、色彩也在隨之變化,因為缺少經驗,沒有作畫的精神準備,思想情緒茫然,因而留下遺憾。所以,我們必須培養敏銳的色彩觀察能力、把握整體氣氛的能力和記憶能力,在事物的變化過程中抓住第一印象,強化第一印象,不要跟著變化跑。
師:由于室外光的多變性以及景物的繁雜性,風景寫生在難度上要高于景物寫生。水粉風景寫生由于作畫的時間不同,即使是同一景觀,也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氣氛和相異的情趣。這是因為色光變化在起主導作用。在沒掌握正確的步驟畫法時往往手忙腳亂,顧此失彼,看到什么畫什么,結果越畫越亂。
寫生中我們應該熟悉并掌握外光色彩的變化規律。在室外,景物常因不同的光線角度而呈現不同的視覺效果,因光線的變化隨時改變物象的色彩關系;或色彩的飽滿、明暗對比強弱;或色彩迷離,對比含蓄,所以常給人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受。這就要求我們在寫生過程與自然景物相通,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就是這個道理。
師:面對不同時間的不同光線,我們應該如何認識色彩,去表現景物?
早晨,光色絢麗,色彩變化迅速。日出前明暗對比弱,景和色彩帶灰藍冷調。日出時,色調很快發生變化。霞光噴薄四射,太陽光穿透由水蒸氣形成的大氣層,光譜中藍、綠色被吸收,而黃、橙、紅色光大量反射出來,整個景物都籠罩在以橙色為主的光源色中。樹木、云霧、建筑物等的受光部都改變了固有色,呈現橙中帶紅味。此時景物的背光部因補色原理都呈現純度偏低的藍綠色。
中午,陽光呈銀白色直射而下,天空蔚藍。景物的受光部位因受天光影響而變成冷白色,背光部呈暖色。由于光線強烈,景物對色光的吸收與反射能力增強,色相鮮明,受光與背光的補色關系較強。因環境色光反射強烈,環境色十分明顯。
傍晚,空氣較干燥,陽光穿過塵埃飛揚的大氣層,光譜中冷色被吸收,因帶玫瑰紅的紅色大量反射,整個大地披上帶玫紅的光源色。
師:掌握正確步驟才能畫好畫,那有誰知道風景寫生的一般步驟?
生:先構圖,然后鋪大色調……
師:說的很對。風景寫生的一般步驟可分為五步。一構圖;二鋪大色調;三校正大體色調;四深入刻畫;五整理完成。
第一步:構圖
師:構圖時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生:……
師:風景構圖是在廣闊而豐富的自然界中,選擇最有代表性、最激動人心的景象按照一定的構成方式在畫面上布局。但是要注意畫面中既不能沒有主題物,也不能存在多個主題物。選取的景物要錯落有致,主次分明。
師:要堅持多樣統一的構圖原則。多樣統一是畫面構圖的基本原則,不同景物所表現出的各種形體、色彩及表現形式組成了風景畫內容的多樣性。從突出主體內容出發,選取可利用的形象素材,將它們分工明確、合理布局,以取得前后貫通、對比穿插、主次有序、賓主呼應等畫面的統一性和完整性。要懂得取舍。
1。要有一個表現中心,運用視覺誘導形成表現重點。
無論何種題材的畫種都應有一個主題物,兩個以上的主題物的出現則會削弱人們的視線,最主要的景物難以突出。主題物所占畫面的面積較大,并應由安置在畫面上較為突出的地方,其他部分與之相補充,相對比,相協調,達到整體上的多樣統一。(出示類似的圖片,并給以分析講解。)
2。根據所表現的題材,確定或長方、或扁方、或正方構圖。橫構圖遼闊,長構圖挺拔,方構圖穩定。(出示幾張不同構圖的作品,并給以分析講解。)
3。注意空間關系的構圖變化。
一般分近、中、遠三段,主體處于中景位置。
中景:為主體,因此主體較為突出鮮明,要著重刻畫。
近景:為陪體,陪襯、烘托主體作用,并通過近景的透視線方向引向主體,顯示出觀者到主體的距離,近景要概括。
遠景:為襯體,在解釋著主體物的環境狀況及主體至遠景的距離,使畫面更有深度,遠景要虛。(出示類似的圖片,并給以分析講解。)
4。注意疏密節奏、黑白灰的分布與對比、景物和色彩的呼應及畫面的均衡等。(出示類似的圖片,并給以分析講解。)
第二步:鋪大色調
第三步:校正大體色調
第四步:深入刻畫
第五步:整理完成
(分別出示各步驟的圖片,給予解說,便于學生理解和體會)
(三)作品欣賞
出示一些有關風景的作品,相應的給于分析,并請幾位同學分別給作品進行分析。
三、回顧,總結
回顧本堂課的重點內容,讓學生回答相關問題,
如:風景寫生的一般步驟?構圖要注意哪些問題?等
只有當理性(客觀的自然屬性)與感性(主觀的自我屬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其作品才會具有較高的水平。
教學反思:
這是在實習的時候給高二繪畫班的學生上的一堂理論課,因為他們當時即將外出寫生,指導老師要求我給他們上一堂,那我就設計了這堂風景寫生,準備的很充分,因為是第一次“真正”上課,備地很認真,把自己說的話都一一寫出來,省的一緊張就忘記。
整堂課下來,內容很緊湊,就是講的內容較多,沒有重點,這個指導老師也跟我說了,時間控制的很好,第一次自己準備,在沒有教材的情況下,所有的都是自己構思,到圖書館找了資料,自己做課件,課件中的圖片都是用相機一張張拍下來放進去,花了很多心思,不過還好,學生說上地挺好的,呵呵,就是聲音有些小。
【《風景寫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植物寫生》教學設計08-19
寫生實習目的11-19
《關雎》教學設計03-24
初冬教學設計04-03
《海燕》教學設計04-03
《zcs》教學設計03-26
草原教學設計03-11
《景陽岡》教學設計03-05
蝗蟲教學設計03-05
《蛇》教學設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