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7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材簡析:
《鄉下人家》向讀者展示了一幅幅自然質樸、親切祥和的農家畫面。作者通過對動植物擬人化的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如“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紡織娘在月明人靜的夜里,便唱起歌來”都體現了作者喜愛鄉村生活的感情。
教學重點:
是引導學生通讀課文,隨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
一是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獨特的美,特別是從未接觸過農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二是了解課文在空間、時間上交叉敘述的順序。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培養語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在讀中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與和諧,獲得美的享受。
3、體會感受鄉村生活,培養學生熱愛鄉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在情趣中置身“鄉下人家”
1、欣賞富有鄉村特色的“交響樂”。說說你在哪里聽見過這樣的交響樂?給這首交響樂起名。
2、說說在你的腦海中鄉村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課件播放鄉下特有的“交響樂”—— 雞鳴、狗吠、鴨叫、蟲鳴,使人一聽就仿佛已經置身于鄉下人家,濃濃的鄉村韻味撲鼻而來。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各種的感官,感受鄉村氣息。】
二、在品讀中感受“鄉下人家”
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生字詞。
1、認讀詞語,采用聯系文中句子理解詞義。
2、指名分節讀課文,指導朗讀好句子。
3、讓學生說說,各小節分別寫了什么景物?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一起總結、概括,形成優美的詩句。
長藤綠葉瓜架,
春雨竹筍鮮花,
雞群悠閑自在,
小橋流水戲鴨,
夕陽鳥兒小憩,
月夜睡夢甜蜜,
最美鄉下人家。
4、齊讀短詩,感受文章所描寫的平凡而又優美的景物。
【設計意圖:在朗讀交流中,幫助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理解句子。通過交流每個小節分別寫什么,讓學生自讀自學,理清課文脈絡,感受鄉下人家清新、自然的美。】
三、在賞讀中享受“鄉下人家”
出示: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1、指名讀句子,理解“獨特和迷人”。
2、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句子中感覺到這種“獨特”和“迷人”?
3、文章中描寫的景物都是鄉下最平凡、最普通的,但是在作者看來是那樣的獨特、迷人。(學生自由說說鄉下人家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4、品味你最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讀讀。
【設計意圖: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總結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鄉下人家美麗迷人的生活環境和樸實歡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所以引領學生重點品讀這一句,想象鄉村生活中最平凡、最普通的場面,體會從中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
四、在想象中表現“鄉下人家”
1、出示補充內容:
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一個瓜架,——( ),——( ),——( ),——( ),……描繪出詩情畫意的篇章,像一首詩,——( ),——( ),——( ),……
2、交流欣賞。
【設計意圖:在學生充分感受了鄉下人家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后,設計這樣的課外拓展,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繼續尋找鄉下人家最平凡、最普通的美。從而升華感情:原來在大自然中,無論怎樣普通平凡的事物,都能描繪出最優美的畫卷。】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借助圖畫自主認識酸、葡等9個生字。會寫串、兔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
3、懂得做事要敢于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想】
這篇童話故事原自于伊索寓言《狐貍和葡萄》,是以連環畫形式編排的。針對孩子們喜歡故事的特點,要充分利用起班內的插圖,把插圖做成多媒體課件,仔細觀察圖中動物們的神態、動作,想像它們的語言,猜猜它們的.心理,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趣的文章孩子們都喜歡讀,要充分利用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孩子在尊誒分角色、比塞讀等方式多讀。在仔細的觀察、有感情的朗讀感悟中理解為什么有的人說葡萄是酸的,有的人說葡萄是甜的?最后,模仿小狐貍的樣子演一演,讀一讀它說的話,把故事演一演,在學生朗讀、表演的基礎上,讓學生看圖復述故事,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1、板書葡萄,學生認讀。
2、說說葡萄的味道。
3、揭示課題,齊讀。
結合課題認識酸。
二、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借助連環畫認讀生字,不會的可以找同學一起商量、交流,可以借助文下的樹葉中的拼音讀準字音。
2、小組內互讀、互查。
3、我會講:
借助連環畫講講課文中的故事。可以照課文講,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講。
4、我會讀:
課件出示生詞:
酸葡萄
狐貍
一串
硬幣
迫不及待
⑴自己讀讀,不認識的問同桌;
⑵同桌檢查;
⑶小老師教;
⑷齊讀。
過渡:我們把生字朋友送到課文中,你的課文是不是讀得更好了?
三、朗讀感悟
1、自己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匯報:
同桌之間先互相說一說,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幫學生感悟課文內容。
3、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呢?
4、討論:為什么狐貍、小松鼠、小兔子都說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5、分角色朗讀全文。
6、重點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來。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通過表演、反復朗讀引導學生理解迫不及待,并讀好帶有迫不及待的句子。
四、精讀課文
1、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2、告訴大家你最喜歡那個小動物,為什么?
3、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4、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五、拓展練習
續編故事: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商量去找狐貍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談話引入,感知課文
1.讓學生說一說有關天氣情況的諺語。
2.出示掛圖,教師讀課文。
3.告訴學生這課的諺語都是反映天氣情況的。
4.講解什么是諺語,諺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發現的規律,有一定道理,編成押韻的順口溜,便于人們記住。
二、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讓先自學會的.同學讀課文,激勵自主學習的樂趣。
2.出示生字卡,看看哪些學生已經學會了,及時表揚。
3.讓學生拼讀生字卡片上的音節
4.老師去掉音節領著學生識字。
5.自由認字,同桌互考。
6.開火車認字。
7.指導寫字。
三、研讀課文,自主探究
讀一、二句,體會課文含義,通過月亮形狀,測算日期。讀三、四句諺語,知道太陽辨方向。讀五、六句諺語,通過動物的活動,辨天氣。讀最后四句,通過動物活動,預測氣溫變化。
四、領悟寫法,課外延伸
通過學習、體會諺語的美,你能把生活中一些現象編成順口溜嗎:試著寫一寫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的:
A、知識技能方面
1、觀察畫面,看懂圖意。
2、通過看圖認識雨傘,知道雨天如何撐傘。
3、學會新詞“雨傘”,掌握生字“傘”的音、形、義。
B 、補償矯治方面
1、 補償學生在聽、說、讀、觀察、理解等認知缺陷。
2、 培養學生思維、語言表達的能力。
C 、思想教育方面
1、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熱愛學習的思想,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2、教育學生不怕風雨,不怕困難,熱愛學習。
教學重點 :
掌握生字“傘”的音、形。
教學難點:
正確書寫生字“傘”。
教學準備:
1、 多媒體(圖片、句子、課文)。-
2、 生詞卡片、學生練習用的作業本。
3、 實物:一把小雨傘。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多媒體出示“雨衣”圖,問:圖上畫了什么?板書:雨衣
多媒體出示:雨衣(齊讀、個別讀、小組讀)
2、 多媒體出示“雨鞋”圖,問:圖上畫了什么?板書 :雨鞋
(齊讀、個別讀、小組讀)
3、 導語:同學們,請大家閉著眼聽一聽,下雨 了,你們會躲在家里不敢來上課嗎?(不會)你們真勇敢,下雨 了,我們來上課,怎么才能不被雨淋呀?多媒體出示:下雨打傘圖 。
4、誰來學一學,把雨傘撐開,冒雨來上學。安全教育:要頂風打傘,不要順風打傘,別讓風刮壞雨傘。
5、我們剛才學習了雨傘的用法,現在老師再讓大家看一些漂亮的傘。
多媒體出示“雨傘”圖,問:這些是什么?(雨傘)板書: 雨傘
二、學習生字新詞。
1、 學習字音:
師:我們來看看傘的音節是怎樣的?電腦出示:san
反復練讀。師:那么,聲調是第幾聲呢? 電腦出示:
“ˇ” 跟老師拼讀:s-ǎn-sǎn (是平舌音),把第三聲讀到位。讓反復讀,多形式讀:------個別讀,男生讀、女生讀、小組讀,齊讀。
2、 記憶字形: 在黑板上田字格寫下“傘”
問:“傘”字是什么結構的字?“傘”字是什么部首?
出示實物:一把小傘。
師:“傘”字的部首“人字頭”就像這把傘的傘頂,而“傘”字的下半部分就像這把傘的支架,所 以,“傘”字是一個象形字。
3、 指導書寫。 多媒體超鏈接(筆順讀音在線網)出示:傘
(1) 師范寫,生跟師書空,并說筆畫名稱。
( 2) 師用紅粉筆描一下一豎,強調一豎應寫在豎中線上。
( 3) 讓兩位學生上板試寫(便于發現學生書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4) 分層指導書寫:
輕度殘生在田字格內跟寫;指出田字格的上下左右的.部位。
重度殘生在描筆畫紙上描字;
特重度殘生(有肢殘的):認讀后,用手指在桌面上“畫”字。
(老師個別輔導重度學生:手把手教他寫。)
(5) 檢查書寫情況,稍作評價。
4、學習詞語,拓展延伸
(1) 多媒體出示“雨傘”圖和“傘”字。個別讀、齊讀 。 出示“傘”字,組成詞語:“傘(雨傘)”“傘(大陽傘)”“傘(降落傘)”。
傘----雨傘、傘(大陽傘)、傘(降落傘)(反復練讀)
(2)讓有能力的同學用這些詞語說一句話。
(3)小結: 雨傘不僅可以遮擋雨水,也可以用來遮擋陽光。
四、 鞏固練習:
1、導語:同學們,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把本課的三個詞語學完了,接下來我來做個游戲,看看誰摘的蘋果多好嗎?
2、分發卡片,講清游戲規則(摘蘋果認詞語)。
3、 師:下節課我們將學習與“雨衣、雨鞋、雨傘”這三個詞語有關的幾個句子。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大家這節課學得真認真, 你們回家后把你們這節課學到的 這個詞語寫給你的媽媽看好不好,讓媽媽也高興高興。在生字本中抄寫生字“傘”。
板書設計:
雨 具 雨鞋
雨傘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的: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感悟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趨勢。
3 培養學生閱讀科普作品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說明電腦與多媒體的關系。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培養學生閱讀科普作品的能力。
教學時間:
—課時
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有人說“學會英語和電腦,是進入21世紀的通行證”
新世紀已經到來了,你了解電子計算機嗎?你知道多媒體嗎?
讓我們來學習課文〈〈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在文中注明,哪些內容是你原來就知道的,哪些內容是通過學習可本知道的。
3.把你感興趣或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三朗讀課文,分析理解
1。提示:有些專用詞語找出來,先讀順口。
1)課文介紹了有關電子計算機的哪些知識?
2)什么是多媒體?
3)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之間有著這樣的關系?
2。小組討論,交流。
1)四人小組討論
2)練習說話:電子計算機之所以被稱作“電腦”是因為-----
3)什么是媒體?什么是多媒體?你能不能舉例說明?(填空)
4)哪一段集中寫電腦和多媒體的`關系?
指名朗讀這一段,邊聽邊思考:電腦和多媒體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電腦是多媒體信息處理系統的“司令部”)
5)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教師介紹引入:
其實現在很多電腦就裝備了多媒體系統,我們就稱它為多媒體電腦。
根據你得了解,能說說多媒體電腦的功能嗎?
四激情延伸,擴展思維。
1。十年,二十年之后的電子計算機會“神”到什么程度?
2。將來你想發明這樣的計算機。
五理清課文脈絡,總結寫法。
1。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為什么這樣分?
(給每一部分加上一個合適的小標題)
2。電子計算機那么神奇,但作者介紹卻淺顯易懂,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用很多我們熟知的事物來舉例說明,這是一種很有用的說明方法,我們應該學習吸收。
六布置作業
根據你的想象,寫一寫十年,二十年后的電子計算機。
七板書設計
電子計算機→介紹電腦的誕生和初期用途
‖
與 計算機會越來越“神”
‖
多 媒 體→展示當今電腦的多媒體用途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陶、懦等10個生字。會寫陶、謙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
3、感悟課文寓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課前準備】
1、陶罐和鐵罐的圖片或實物。
2、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帶。
第一課時
一、形象揭題,點明學法
1、出示陶罐和鐵罐的圖片或實物,讓學生看一看,還可摸一摸。
2、板書課題,指名學生讀,學習生字陶的音、形、義。
3、揭示學法:學生充分自讀自悟,同座、小組合作學習。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學生聽課文的錄音磁帶。
2、學生輕聲自由地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
3、同座互相朗讀課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讀一段,可以分角色讀,可以一人讀1至9自然段,一人讀10至17自然段。互相評議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4、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讀。
三、精讀課文,讀出感情
1、小組討論,合理安排小組內每個成員的分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請一個小組匯報朗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看他們是否讀出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特點。
3、結合學生的朗讀,進行評議,點撥理解:
⑴ 你覺得鐵罐像是個什么樣的人?找出表現他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⑵ 你覺得陶罐像是個什么樣的人?找出表現他神態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⑶ 教師扣住學生的.朗讀,引導領悟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克制,幫助學生歸納出理解詞語的幾種方法:如聯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義詞理解謙虛、懦弱、輕蔑、爭辯、惱怒;通過表演朗讀來理解表示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4、小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讀全文。
5、全班交流,展示朗讀。評出最佳合作小組。
四、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1、教師啟發: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表現以及最后不同的結局,你得到什么啟發?
2、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尊重學生不同的感受:如:學生認為要謙虛,不要驕傲可以;認為要多看別人長處、多看自己短處可以;認為謙虛的人有好的結局,驕傲的人下場可悲也可以。
3、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讓學生說說讀了這個故事,想到了哪些學過的課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五、復習生字詞
1、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讀本課的生字。
2、用本課學的生字組詞,再讀讀詞語表中列出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開火車認讀生字詞。
3、交流記字方法。本課有一部分生字是形聲字,可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特點來記憶。還可聯系熟字比較記憶。
二、指導寫字
1、認讀要寫的生字。
2、歸類認識字形特點,觀察字的間架結構:
⑴ 觀察8個左右結構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⑵ 觀察6個上下結構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⑶ 集體討論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師可范寫。如,陶、謙。
3、教師播放音樂,學生做好寫字準備。
4、學生自己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5、即時展示學生作業,師生評議。
三、語言實踐
1、抄寫課文中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
2、找幾位同伴合作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四、聽寫詞語
1、抄寫、記憶詞語表中的詞語。
2、聽寫。訂正。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課時備課
1.積累背誦描寫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的16個成語故事或成語,感受人間愛的情感。
2.用較快的速度閱讀短文,理解成語故事,受到啟發。
教師準備
寫有“讀讀背背”中16個詞語的黑板、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完成“讀讀背背”。
1.講授故事,激發興趣。
同學們,我現在講一個三國故事。(教師簡要的`講述關羽、張飛、劉備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然后啟發學生從這個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用哪個成語來形容他們的情誼?學生自由發言……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些關于人與人之間真誠相處的詞語。
2.出示詞語,學生朗讀。
(1)出示小黑板。
情同手足
一見如故
部分彼此
推心置腹
忘年之教
惜老憐貧
不期而然
心心相應
無微不至
問寒問暖
心地善良
親密無間
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友好相處
天涯比鄰
(2)自由朗讀一遍。
(3)教師指名讀一讀。
(4)學生齊讀。
(5)教師打亂詞語順序,指名讀。
(6)學生開火車讀。
(7)學生再自由讀。
3.開展競賽,看誰背得快。
二、完成閱讀。
1.談話導入。
剛才我們大家背誦了一些成語,以前我們也學過成語故事,誰能給大家講一個成語故事?學生自愿講說故事。講完后,師生可以給予評議。
2.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成語故事——《此地無銀三百兩》。看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3.自讀文章,思考短文后1題為什么說張三和王二自作聰明?
(1)默讀文章,思考短文后1題,用畫出答案。
(2)教師組織學生訂正答案。
4.瀏覽故事,找出與題目對應的短語。
5.再讀短文,小組合作,交流體會。
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聯系生活實際,談受到的啟發。先小組內互相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師點播。
6.拓展練習。
班內交流你知道的成語故事,講給大家聽。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教學項目設計方案11-15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 撰寫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3-10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教學設計方案參考模板04-04
教學設計方案06-17
教學設計方案06-19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教學設計方案參考11-17
《下雪了》教學設計方案08-17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02-11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03-10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