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六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沒有模仿就沒有創新。詩歌句式整齊,節奏鮮明,語言精煉華美,人們常用“詩一般的語言”來形容語言給人帶來的美感。因此,本教學設計的出發點與歸宿點就是:仿照所給例詩,寫出屬于自己的詩歌。教學中所選的例詩除語言優美之外,還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易于模仿。
【導寫過程】
一、多媒體鏡頭1
從模仿到創新
——如何仿照例詩創作詩歌
同學們,今天我們的學習內容,是如何根據所給的例詩,寫出屬于自己的詩歌。這是一個極富挑戰意味的機會,我們可以來一起比一比,看看是老師的仿寫能力強呢,還是同學們的仿寫能力強。當今的社會,處處充滿挑戰。而老師我也是一個極具挑戰精神的人,常想和別人比一比、賽一賽,既挑戰別人,又檢驗自己的實力。我是一個不愿意隨便服輸的人,你們是不是也有跟老師一樣的性格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
二、多媒體鏡頭2
愛心是冬日里的一縷陽光,
驅散了凜冽的寒霜;
愛心是久旱后的一場甘霖,
滋潤了龜裂的心田;
愛心是汪洋中的一個航標,
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注意例詩,這實際上是一篇學生考場作文中的開頭一節。
初中作文教學特色方案設計(7)快速審題作文
【設計思路】
運用添加因素法進行快速審題作文。使學生理解什么叫因素和什么叫添加因素法,并能靈活運用添加因素法審題、寫作。
【導寫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師生交流,活躍氣氛
1.同學們在幼兒園的時候最喜歡干什么?(學生回答。)
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游戲。首先請同學們齊聲說“學生”10遍,然后齊聲說“生學”10遍,速度要快、聲音要響亮。在學生說完最后一個“生學”時,不給學生喘息機會立即問:老師最怕誰?學生的回答多數可能是“學生”,教師據此引導:同學們這樣回答是受思維的定勢的影響。
2.同學們都聽說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它們倆誰跑得快?注意不要進入思維定勢。
3.四邊形剪去兩個角還剩幾個角?
學生回答后明確: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4.小結:本堂課希望大家認真聽講,熱烈討論,積極發言,大膽創新,相信大家的回答一個比一個精彩。
二、設疑導入
教師提問:誰能以“我”為話題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然后用一句話對自己進行概括呢?(學生作自我介紹。)
教師小結:經過同學們的回答,我們發現,在題目中所添加的內容越具體,介紹得就會越有條理,越清晰,在寫作上我們可以運用這種方法進行審題,這就是本堂課我們要學習的審題方法——添加因素法(板書)。
三、展示目標
1.理解“因素”和“因素添加法”。
初中作文教學特色方案設計(8)將創新思維融入作文教學
【設計思路】
作文訓練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訓練學生思維的主要形式。本設計,將從聯想和想像能力的培養、多種思維方式的訓練幾個方面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力求把教師的講解點撥與學生的感悟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對作文訓練起到根本性的促進作用。
【導寫過程】
一、聯想和想像能力的培養
1.教師講解。
聯想和想像是思維的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形式,培養同學們的聯想和想像力,對發展同學們的創造思維有著重要的意義。有人說,聯想和想像力是科學的翅膀,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少不了它。如何在作文時培養同學們的聯想和想像力,是我們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現在在作文命題方式上,實行開放性作文,盡量給同學們營造一種和諧而輕松的寫作氛圍,向同學們敞開一片廣闊而自由的寫作天地。我們在作文時要沖破命題作文的桎梏,這樣才會如魚得水、如鳥歸林,煥發出滿腔的激情,有了激情的驅使,我們就會自覺地走進那色彩斑斕的社會“大超市”,去光顧那琳瑯滿目的“開價生活大書櫥”,盡情瀏覽,用我們寬廣的大視野去審視海闊天空的大世界,體驗復雜而有序的生活真諦。我們應大膽去寫,不拘泥于內容和體裁,甚至可以寫一些散文和詩歌,因為這兩種文體最能提高我們的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2.學生練習。
用“高原”、“啤酒”、“海豹”三個詞語,在30秒內構思一個能講述2分鐘的故事。三個詞語的順序自定,標題自擬,體裁不限。
教師通過點撥使學生意識到:“高原”、“啤酒”、“海豹”原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要把它們組成一篇文章,用一般的思維模式是不行的,必須用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聯想和想像,使這三個詞語串成一個彼此相及的整體。
二、多種思維方式的訓練講解
1.教師講解。
葉圣陶指出,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并舉。因此,在作文時,我們要有目的地進行多種思維方式的訓練,這樣才能激發我們的創新思維。
初中作文教學特色方案設計(9)多角度思維作文訓練
【設計思路】
1.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落實教學大綱中的“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的要求。
2.利用幾何圖形包容性大的特點,給學生極大的想像空間,舉一反三,由此及彼,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
3.在敘述的過程中鍛煉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寫作開啟文路。
【導寫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想像意識
運用三個想像力自評測驗導入教學。
1.你覺得自己的想像力怎樣?
a.豐富 b.一般 c.不太好
2.你認為你的想像力還有多大的潛力可挖掘?
a.很大 b.一般 c.不大
3.你是否想檢測一下你的想像力有多豐富?
a.很想 b.一般 c.無所謂
二、發散思維,展開想像
借助圖形,展開想像,啟動思維,引發感情,從中體味、感悟并轉化成語言表達出來,在興趣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圍繞圖形展開想像。
教師可以舉例提示以幫助學生順利展開想像。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并給予肯定性評價。
三、將新奇感轉化為求知欲,使寫作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1.給出圖形。
初中作文教學特色方案設計(10)眾星捧月 照亮全篇
【設計思路】
作文之法,新奇為上,無論是韓愈的“唯陳言之務去”,還是鄭板橋的“領異標新二月花”,說的都是為文創新的問題,寫作是一種充滿創造性的心智活動,是心靈的展示和個性的表現。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教學改革也在不斷深化,隨著話題作文的遍地開花,作文的構思也在不斷創新。如果說精心擬制的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能發揮“第一瞥”的磁性功能,那么出色的小標題則如眾星捧月,能照亮全篇。
【導寫過程】
一、導入
(多媒體出示馬致遠的著名小令《天凈沙?秋思》,讓學生理解其意境。)
一位中學生的競賽獲獎作品《也許》寫的雖然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環保題材,但作者用一首著名的元曲小令串聯全篇,將文章所寫的四部分內容分別定名為“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從四個角度來組織材料,使文章不僅結構新穎巧妙,銜接自然流暢,而且內容豐富,主旨突出,真是一招妙用,滿篇生輝。出色的小標題如眾星捧月,照亮了全篇。
二、出示課題
板書:眾星捧月 照亮全篇
三、要點梳理
1.什么叫小標題結構法?
小標題結構法就是將若干個圍繞中心選用的、典型的、能顯示作者獨特視角及立意的材料,分別統領在幾個小標題下有機地組接成篇的結構方法。
2.學習列小標題的方法。
(1)時間串聯法。
時間串聯法,即按時間先后安排材料,分以下幾種形式:
①將材料分化在一個人的一生之中。
②將材料分化在四季之中。如:描寫農村一年四季生活的小標題:“春”、“夏”、“秋”、“冬”。 ③用一個或幾個學生的日記剪輯連綴成文。如:寫學生生活的習作《老師,讓我小憩一會兒吧》的小標題:“星期一,心驚膽寒”、“星期二,搏它一搏”、“星期三,哀怨聲聲”、“星期四,冬季里短暫的春天”、“星期五,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星期六,苦戰題海”、“星期日,
再向虎山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并正確讀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企鵝爸爸是怎樣呵護小企鵝的,感受企鵝爸爸堅韌偉大的父愛。
3.體會課文的細節描寫。
教學準備
了解企鵝的生活狀態,搜集反映動物艱辛養護子女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談話交流,引出課題
1.通過“動物的母愛”這一話題,引出本課課題。
2.讀課題,企鵝爸爸是怎么撫育孩子的?交流已知信息。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自由朗讀課文,幾個有難度的詞語,要求讀準確,初步了解它們的意思。
三、再讀分享,理解內容
1.從課后題入手,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2.企鵝爸爸的哪些行動最能體現它對孩子的愛?自由讀課文,勾畫出相關的語句,再讀一讀,想象一下。(學生交流自己讀的情況,匯報自己的感受。)
3.抓住幾個重點句,體會企鵝爸爸偉大的父愛。
四、激情朗讀,暢談感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你最受感動的句子;學生談談自己讀了課文以后的感受。
五、布置作業
摘錄課文中你認為寫得好的詞語和句子。
板書:
企鵝爸爸
難分難舍
刻骨銘心
冰雕石刻
愛是付出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學習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獨立讀懂課文第二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來寫具體的。
3、在同學互相學習,質疑、解疑的基礎上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自選商場的特點。
一、引入
你去國自選商場嗎?說說自己的感受?
學生漫談。
二、學習課文
1、出示課題
2、自由朗讀:
(1)讀準帶拼音的字,讀通句子
(2)想想自己讀懂什么?怎樣把自己讀懂的說給同學聽?
3、學生自學
4、小組交流
5、集體交流:把自己讀懂的用一、兩句話說給同學聽,再要求老師把最重要的詞板書下來。
自選商場和別的商店有什么不同?
第二、三段怎樣圍繞總起句寫具體?
6、第二段
(1)貨柜敞開,自由挑選
提供塑料框盛放物品
只見顧客不見售貨員
自己看說明,了解商品
……
7、在閱讀的同時,肯定會產生一些需要老師同學幫助的地方
再讀課文,邊讀邊做上記號
提出問題,集體交流、幫忙。(向好伙伴、老師請教)
三、指導造句
1、………又……(兩件事一般是接著發生)
2、假如------
四、總結
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以自然常識為內容的詩歌,全文共有5個小節。第一節提出問題:植物媽媽靠什么辦法傳播種子;第二、三、四節分別講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辦法;第五節講只要細心觀察就能學到許多知識。詩歌語言生動形象,簡潔明快,富有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令人更感親切、有趣。
【設計理念】
以讀為本,熟讀成誦,讀中理解,讀中感悟。通過反復誦讀感悟,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激發觀察、探索的興趣。
【教學目標】
1、會認讀12個生詞,借助拼音讀準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有趣方式,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點】
識字認讀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式。
【教學準備】
圖片,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誘發興趣
1、觀看有關植物的影片,教師聲情并茂地作介紹,把學生帶到植物的世界中去。
2、談話:
你看到了什么?孩子長大了,就要離丌媽媽,四海為家。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植物要施行靠的啥辦法?是呀,植物的孩子沒長腳也沒有翅膀,怎樣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出示課題,齊讀。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想提出來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邊讀邊畫出生字詞,并借助拼音多讀幾次。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糾正讀錯的地方。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識字的方法。
4、檢查認讀字詞:
⑴ 個別讀,師問:
你認識了哪些字?怎樣記住?
⑵ 請小老師帶讀,師問:
你教同學學會了哪些字?
⑶ 師隨意點擊學生個別讀詞語。
⑷ 開火車讀詞語。
⑸ 去掉拼音讀。
5、再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順、流利,喜歡的段多讀幾遍。
6、分個人讀全文,誰喜歡第一節?誰喜歡第二節……每人讀一節。(評讀)
7、課文主要介紹了哪幾位植物媽媽?他們各自用什么辦法來傳播種子?
⑴ 師范讀(配音樂),學生邊聽邊畫出末。
⑵ 匯報學習情況。
三、賞讀課文,入情悟趣
1、自薦讀第一節(評讀):
⑴ 誰能用一個詞來換掉“啥辦法”中的“啥”字?
⑵ 指導朗讀第一小節。
2、導學二、三、四節中其中一節。學生最喜歡哪一節就學哪一節。
⑴ 過渡:
你們最喜歡哪位媽媽的辦法,為什么?和同桌說說,抽說時相機追問:
① “降落傘”是什么樣的?(課件出示插圖),這降落傘多美呀!有了它,蒲公英媽媽就能靠什么傳播種子了。(板書:風吹)只要風輕輕一吹,孩子們就能乘著風紛紛出發。(課件演示這一動作)怎樣理解“紛紛”呢?
(再看課件,“降落傘”一個接一個出發的情景。)
過渡:蒲公英的孩子多快樂呀!你們美美地把這一節讀出來,有沒有信心?
② 自由練讀。
(入情入景,讀中感悟。)
③ 指導朗讀。
④ 蒲公英媽媽的辦法怎么樣?再看看畫面,然后夸一夸她,再隨意地加上動作、表情站起來讀。
⑵ 合作學習其余兩節:
① 分小組合作學習自己喜歡的小節。喜歡蒼耳的就學習第3節,喜歡豌豆媽媽的就學習第4節。(出示學習方法)
方法:
A、讀一讀課文;
B、說一說辦法;
C、演一演情景;
D、夸一夸媽媽。
在四種方法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
② 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質疑:
“鎧甲”是什么?(課件出示鎧甲,邊解釋),那課文中“帶刺的鎧甲”指的是什么?把課前采集到的蒼耳種子實物讓學生摸一摸,體會蒼耳布滿刺的外殼。問:媽媽為什么要給孩子穿上它?(這樣就容易掛住動物的皮毛。板書:動物皮毛帶 。)(課件演示這一動作)。這個辦法可有趣了!你認為怎樣讀更有趣就怎樣讀:
A、自由練讀;
B、抽讀、擇讀;
C、分小組比賽讀。
豌豆媽媽又是怎樣傳播種子的?豌豆寶寶離丌媽媽時心情怎么樣?(課件演示豌豆寶寶離丌媽媽的動作)看后回答(板書:太陽曬。)你們能通過朗讀體會他們的活潑和快樂嗎?
A、抽讀、評讀;
B、即興創作動作自由讀;
C、全班加上動作、表情朗讀夸夸豌豆媽媽。
⑶ 小結:
從課文中我們知道了蒲公英媽媽靠風吹,蒼耳媽媽靠動物的皮毛帶,豌豆媽媽靠太陽曬傳播種子。
四、深化內容,拓展延伸
1、植物傳播種子只有這三種辦法嗎?你還知道多少?怎樣才能知道?
⑴ 全班齊讀第五小節;
⑵ 畫出你認為最重要的詞語,應該怎樣讀好;
⑶ 誠讀;
⑷ 抽讀,評讀。
2、植物媽媽還有哪些辦法?讓我們一起去野外觀察吧!
(一邊看一邊唱,課件顯示美麗的草原、田野、樹林等等。)
⑴ 你發現了什么?
⑵ 像課文那樣夸一夸這些植物媽媽。
⑶ 為自己最喜歡的植物編兒歌。
五、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過渡:
植物媽媽的辦法真有趣呀!它們的智慧可真了不起!讓我們再用背誦的方式夸一夸她們吧!
1、學生反復朗讀。
2、比賽背誦。
六、布置作業,積累知識
查看課外資料,把有關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寫在采集本上。
【板書】
蒲公英(圖) 風吹
蒼耳(圖)──靠 動物的皮毛帶
豌豆(圖) 太陽曬
【點評】
1、王老師根掘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設計教例,安排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在讀中感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王老師針對課文結構特點,在重點引導學生學習完第二自然段之后,給學生學習后面的三、四自然段留下較大的空間和自由度,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質疑問難,增強自主意識,加強語文實踐。
2、利用多媒體把相關內容有機地結合,體現了低年級教學的趣味。王老師富有激勵的語言,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節課大量的時間都給了學生,充分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去朗讀,去品味,去理解,去感受植物的可愛,陶冶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3、注意語文課掌的拓展、延伸和積累語言,丌闊視野,拓展思維。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詩意。
2.嘗試分角色朗誦或表演朗誦,感受詩歌真摯的愛國熱情和中華少年強烈的歷史使命感。
課前準備
學生:自學課文,找一找,你可以從詩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收集相關的資料。
讀通,把課文讀得字正腔圓
1.自由朗讀課文,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劃出自己覺得最難讀好的句子。
2.同桌之間讀一讀課文,指出對方讀得特別好的地方,一起讀一讀這些詩句。
3.把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大組,分別承擔“甲、乙、丙、丁”四個角色,一齊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適時糾正、指導。
讀懂,把課文讀得有聲有色。
1.自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詩歌的情境,說說自己最喜歡讀哪一個段落。
2.指名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教師適當指導與點撥。
第1自然段:我們都是中華少年
引導學生劃出“高原──雪蓮”、“寶島──乳燕”、“草原──雄鷹”、“黃土坡──紅高粱”。
自由說說:
(1)透過這些詞語,你有哪些與此相關的聯想?
(2)把四組詞語聯系起來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
指名四位同學分角色朗讀第一段詩句。
第2自然段:共同的家園
放聲朗讀。
祖國的大好河山還有哪些給了你人生的啟迪,借鑒詩歌的表達試著說一說。
指名四位同學分角色朗讀第二段詩句。
第3.4自然段:千年文化、中華精神
在這兩段詩中,出現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與先烈?你最想跟同學們介紹的是哪一位?
指名學生作簡要的發言,特別要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用典,如,《水滸傳》《三國演義》的主要內容;由五月端陽與愛國詩人屈原;中秋月色與中華傳統等。
第5自然段:苦難的母親,驚醒的睡獅
出示:
黃河的纖夫拉不直問號般的身軀,長城的古磚擋不住洋炮的彈片。
多次指名朗讀這兩句詩,引導學生聯想,描述仿佛看見的場景。
出示并提問:
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讓東方的雄獅從噩夢中奮起。
教師:本句當中涉及的是哪兒一次重要的歷史事件?
“春天的故事”響徹大江南北,
中華啊!展開了嶄新的畫卷。
教師:這句詩寫到了什么歷史事件?
指名四位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三、四段詩句。
第6.7.8自然段:中華的未來,少年去開創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練習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遇到不明白的詩句,可以問老師。
指名小組,匯報朗讀。教師作精要的點評,以肯定與鼓勵為主。
讀美,把課文讀得聲情并茂
1.自由朗讀全文,試試用一兩句簡潔扼要的話,說說讀了這一首詩的體會。
2.推薦班級當中朗讀最好的4位同學,分別擔任“甲、乙、丙、丁”四個角色,表演朗讀。在表演之前,提醒四位同學,先在自己的課文里做一些記號,以免在表演朗讀的時候,讀錯句子。
3.四位學生表演朗讀,有條件的為朗讀配上背景音樂。
4.自由組合,排練詩朗誦:《中華少年》。
四、課外延伸
收集朗誦詩,課外開展詩歌朗誦會。可以結合本冊第六組安排教學內容。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什么是密鋪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學會設計簡單的密鋪圖案。
3:經歷密鋪認識過程,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密鋪圖案的美感,培養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密鋪的含義及知道哪些平面圖形能單獨密鋪。
教學過程
一、 情節設計:
出示俄羅斯方塊的動態圖,引出密鋪。
觀察圖片,感知密鋪
1.同學們,生活中有很多奇妙而美麗的圖案,它們都是由一種或幾種平面圖
形拼成的。請大家欣賞。(課件出示五幅圖案)
2.你能按照一定的標準把它們分分類嗎?先獨立思考 想好的同學同桌之間議一議。
3.你認為什么是密鋪?
二、自主探究、發現交流
1.質疑牽引、激起興趣。
師:老師還帶來了一組圖形大家熟悉的圖形。(課件出示圓形、正三角形、長方形、梯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如果只用一種圖形,你們猜猜看下面的哪些圖形可以進行密鋪呢?
2.鼓勵猜測、大膽想象。
師:誰愿意發揮你的想象力,大膽的猜測一下?“
學生大膽的發表各種猜測。
3.動手操作、實踐驗證。
師:剛才大家各抒己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那么這些猜測都對嗎?就讓我們一起來動手來操作驗證吧。
學生以小組分工合作,操作課件中的各種圖形分別進行拼鋪,并把結果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驗證好的同學,可以把你的觀點合同組的同學一起交流。
4.匯報結果、展示交流。
師:哪個小組愿意展示你們驗證的結果。展示學生有代表性的平鋪作品,并讓學生匯報交流。
生1:我們發現正三角形、長方形、梯形、正六邊形可以進行密鋪。 生2:圓形和正五邊形不能進行密鋪。
對于他的驗證結果,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贊成他的觀點嗎?
5.小結歸納、得出結論。
師:老師也很贊成你們的觀點。從大家拼擺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在這組圖形中,正三角形、長方形、梯形、正六邊形可以進行密鋪。圓形和正五邊形不能進行密鋪。
三、綜合運用、創作設計。
1.談話牽引、激起激趣。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密鋪,探索了密鋪,接下來就讓我們動手創作美麗的圖案吧?
2.動手實踐、自由創作。
“咱們比一比看誰的設計更美觀、更新穎、更富有想象力。”
學生動手設計,同組互相欣賞,說說自己的創作感受。
3.展示欣賞、交流感受。
師:誰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作品、說一說創作的感受。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如下:說說你的作品吧。
四、擴展提高、課外延伸。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六篇】相關文章: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范文8篇08-08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范文五篇07-14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10篇06-06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10篇02-24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匯編六篇12-12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集合六篇07-15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匯編8篇07-02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匯總五篇06-24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錦集六篇03-12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4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