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安全用電》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30 14:36:2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安全用電》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安全用電》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安全用電》教學設計

《安全用電》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1、了解電的用途,知道安全用電不會發生危險。

  2、通過辨析活動,了解安全使用電器的基礎知識。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電線一段、插座一個、“電”的標志一個。

  活動過程:

  一、在教師提問的基礎上,初步了解電器的用途: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電器產品,你知道哪些電器呢?它們有什么作用?

  2、這些電器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是這些電器要工作,都離不開什么呢?

  3、你知道電從哪里來?(發電站)

  4、教師小結:電給我們人類帶來了許多方便,我們的生活再也離不開它了。它是我們的好朋友,但這位電朋友有時候也會發脾氣傷人的。

  二、出示電線,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仔細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教師介紹:這是電線,里面是銅線,會導電。外面是塑料,包裹著銅線,是保護層,我們抓在手里沒有電。但是塑料壞了,我們就會碰到電,發生危險。

  三、組織幼兒討論:

  1、如果你們家的電線破了,怎么辦?(用專用膠布包裹)

  2、如果你看見電線斷落在路上,應該怎么辦?(繞過去)

  四、出示插座,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師介紹:這是插座,里面有銅絲或銅片,可以導電,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護層。如果將手伸進去,就會碰到銅片,電就會傳到人的身上,發生危險。除了人和銅會導電,水也會導電,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濕的手接電源。

  3、出示“電”的標志,讓幼兒認識,并知道看見“電”的標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五、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看圖說說: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這樣做對嗎?

  1、使幼兒知道簡單的安全用電常識,學會保護自己。活動前給幼兒看各種家用電器的圖片,激發他們的興趣。

  2、在安全用電環節上,請孩子們再看使用電器正確與錯誤的錄像,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安全用電》教學設計2

  認識:

  1、對于第三單元的“知識樹”來說,本單元“電的本領”的最終歸宿就是“如何安全用電”,如何運用的前提是對電的本領的了解。

  2、著眼點是“安全”(危害、如何保證安全)落腳點是“用”是“生活”(怎么做才是安全用電)

  目標:1、了解安全用電常識。

  2、會查閱資料及其它信息資源,搜集和整理安全用電的相關資料。

  3、培養小組合作交流的意識,使學生知道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要點:

  1、了解安全用電常識。

  2、使學生知道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準備:

  1、搜集和整理有關安全用電方面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可提示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準備,一則使材料更加充實,二則可以促使家長參與到本課的學習中來,與孩子一起交流,一起學習安全用電常識,學生也可以根據教科書的提示自主搜集。

  2、教師也應準備一些與安全用電有關的資料,包括生活中的一些用電安全隱患及造成的危害等。

  流程:

  查:資料,獲得電的危害及用電常識;議:所查到的資料;問:不明白的用電知識;釋:集體交流疑惑;拓:運用,記兒歌,做宣傳畫,到社區宣傳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星期天你們在家里都干什么呢?

  有一位同學叫小明,我們來看看他星期天都干了些什么?

  出示投影;四幅圖(圖1小明在電線下放風箏,圖2小明在電線上晾衣服,圖3小明濕著手插插座,圖4小明自己亂接電線)

  同學們討論:

  1.小明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說一說電可以給人類帶來那些危害?

  小組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討論,匯報交流。

  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投影或放視頻資料并進行適當的補充,由于人是導體,所以不正確地用電,會導致人觸電,輕者可以使人受傷或傷殘,重者可以使人死亡,因此,我們要知道安全用電,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安全用電。板書:安全用電。

  二、學習新課

  1、談話:我們在生活中應怎樣安全用電呢?

  2、教師提問:

  (1)在擦燈泡時應注意什么?(①關電源 ②用干布擦)

  (2)在拔插座時,手能碰到插座的金屬部分嗎?(不 能)

  (3)遇到家用電器著火應怎么辦?(①先切斷電源 。 ②在滅火.)

  (4)電源開關外殼和電線絕緣有破損時,應怎么辦?

  (讓大人或電工修好,自己不能亂動。)

  (5)用電淋浴器洗澡時,應注意什么?(一定要切斷電源)

  (6)雷雨天時,能否在樹下、電線桿下避雨。(不能,以防觸電。)

  (7)發現家用電器損環,能否自己隨便拆卸。(不能,應找專業人員修理)

  (8)人觸電以后,用什么方法救助。(①用木棍。 ②關電源)

  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展開討論。

  提示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電器說明書了解更多的知識。 學生匯報。 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匯報,進行適當的補充。

  談話:通過剛才的交流,請大家討論,制定安全用電小常識。

  學生分組討論、制定。

  匯報,教師補充。

  3、評價:

  談話:在本節課,你感到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對自己的設計和表現還滿意嗎?請把自己的評價填在 “星級評價表” 中。

  學生填寫“星級評價表”。

  4、拓展:請同學們課下做個安全用電宣傳員吧!把你所學到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和鄰居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聽或者設計一張宣傳畫,貼到小區的壁報欄里。

《安全用電》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根據新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實際,構建積極參與,多向互動,主動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強調學生能力,學習興趣的培養,關注知識的生成、發展與變化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良好習慣。

  【教材分析】

  《安全用電》是在學習過電路、電路計算、家庭電路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教材中所談到的對人體的安全電壓、觸電事故的發生需要前面所學知識為基礎,所以本節課既是舊知識的應用又是新知識的探索。本節教材內容的編排是讓學生“學會生存”的教育內涵的具體表現,面對電氣化普及的社會,安全用電知識的學習在以后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顯得十分重要。通過學習本節教材的知識,學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電常識,規范日常用電行為,提高了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這一節課無論在知識學習上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學情分析】 物理本來就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學生具有濃厚的興趣,而本節課安全用電貼近生活,學生熟悉,掌握起來較輕松,當然,本節課中部分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行為還不能夠做出明確的判斷,對一些安全標志的認識還比較欠缺,有待教師的引導和加強。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了解觸電事故的發生,了解安全用電的原則。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自然科學的價值,體驗知識來源于實踐而又作用于實踐的辯證關系。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安全用電的原則是學生今后生產、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準則之一,因此是本節內容的`重點。

  2.教學難點:對于觸電事故的發生,無論是高壓觸電還是低壓觸電都具有不可實驗與體驗性,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對于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是本節的難點。

  【教學方法】

  1. 教法:依據本節教材的內容,根據我校小班化教育的特點,考慮到初三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本節課采用師生互動啟發式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實例、圖片,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動態教學手段,通過討論、問答、練習等一系列的師生活動展開教學。

  2.學法:引導學生采用討論法、問答法、練習法、記憶法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素材。

  【課時安排】一課時(40分鐘)

  【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事例引課

  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一幅人體觸電事故發生的圖片,這樣做可以達到兩個目的:(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具體事例引課比泛泛而談的語言引課更具有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以真實的事例教育學生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導出課題。

  (二)師生互動——知識的學習

  1、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人體也是導體,對于人體的觸電現象學生較易理解。基于這一點對本知識我設計下面的師生互動過程:

  (1)教師提供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對人體的影響(危害)和通常情況下人體電阻值的大小兩方面數據材料,引導學生運用公式U=IR推導出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既應用鞏固了舊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2)教師向學生介紹不是每個人的電阻都一樣大,而且同一個人的電阻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從而著重指出:一般情況下,36伏以下的電壓對人體才是安全的。培養學生嚴謹的求知態度,感受科學的辨證關系。

  2、觸電事故的發生

  觸電事故的發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采取下面的具體做法:

  (1)學生閱讀課文,對觸電事故有一個初步認識。

  (2)通過媒體的動態效果展示觸電的類別的圖片(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的發生)讓學生觀察、分析圖片,然后進行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群體的思維討論得出觸電類別及其觸電原因,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采取討論這種學習方式也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使學生有張有弛。教師可以出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①圖中哪些是低壓觸電?哪些是高壓觸電?理由是什么?(引導學生從架線桿、標志等方面分析)②由圖中看出低壓觸電是接觸零線還是火線造成的?低壓觸電發生的情況一樣嗎?③由圖看出高壓觸電是接觸高壓帶電體造成的,還是靠近高壓帶電體造成的?高壓觸電發生的情況一樣嗎?

  (3)引導學生小結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發生的情況及發生的原因。

  (三)教師小結:

  (1)觸電的原因:

  ①通過人體的電流大小決定于外加電壓和人體的電阻;

  ②安全電壓:只有不高于36伏的電壓才是安全的;

  ③觸電事故是由于過大的電流通過人體而引起的,且通過人體的電流越大,通電的時間越長,越危險.

  (2)觸電的方式:(觸電的四種形式)

  引導學生看課本的第三個問和答.明確家庭帶內陸種的觸電事故,都是人體直接或間接跟火線連通造成的.再引導學生觀察課本圖10-10,并請學生指出圖甲和圖乙種電流的回路,然后教師指出觸電的兩種形式:單線觸電(圖甲):站在地上的人觸到火線,則電流由火線進入人體到地,經地線形成回路,造成觸電事故.雙線觸電(圖乙):站在絕緣體上的人若同時觸到兩根電線時,電流將由火線進入人體到另一根線(零線)而形成回路,造成觸電事故. 高壓電弧觸電:因為高壓的存在,作用與空氣中,將空氣擊穿使空氣帶電,如果人靠近就有可能觸電身亡;因為高壓擊穿空氣時形成一道類似電弧的光弧,所以又叫高壓電弧觸電。跨步電壓觸電: 在高壓線接觸的地面附近,產生了環形的電場。人踩到不同兩點電壓時引起的觸電。

  (3)觸電后的急救原則

  學生看課本的第四、第五個問回答.

  1.要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在未切斷電源或觸電者未脫離電源時,切不

  可觸摸觸電者。

  2.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的方法:拉、切、挑、 拽、 墊教師適當做示范

  (4)觸電后的急救措施

  A:人工呼吸法

  B:心臟擠壓法根據圖片示范,強調注意事項,

  (5)安全用電的原則

  通過案例分析總結安全用電的注意事項引導出安全用電的原則

  1.不接觸低壓帶電體

  2.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6)發生電氣火災時

  引導學生看課本第十個問答.

  知道1. 立即切斷電源。2. 無法切斷電源時,不要用水及泡沫滅火器,應該使用干黃沙和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3. 迅速撥打119火警電話。

  (四)課堂回顧:(師生共同小結)

  (1)觸電的原因

  (2)安全電壓值

  (3)觸電的方式

  (4)觸電的急救原則

  (5)觸電的急救方法

  (6)安全用電的原則

  (7)電器火災的解救措施

  (五)作業布置

  回家后找一找看一看家里及周圍的人存在的不安全用電的現象,如何解決,嘗試寫一篇有關安全用電的“安全手冊”。

  【板書設計】

  一 觸電的形式

  低壓觸電:1. 單線觸電

  2. 雙線觸電

  觸電

  高壓觸電:1.電弧觸電

  2.跨步觸電

  二 安全用電的原則

  1.不接觸低壓帶電體

  2.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安全用電》教學設計4

  初中物理安全用電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觸電的原因,掌握安全用電的原則.

  能力目標

  理論聯系實際,能在實際應用中遵守運用安全用電原則.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樹立安全用電意識,提高生活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用對話的形式講述“安全用電”的有關知識,介紹了觸電事故發生的原因,以及家庭用電安全的有關事項.

  本節知識學生不僅應該知道,而且,應該本著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在生活中能自覺地按照安全用電的要求去做.對話形式增強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在家用電器日益普及的情況下,學習和宣傳安全用電的知識,既是物理教學的需要,也是進行素質教育的必修課.

  教學重點

  對安全用電原則的掌握和并能實際應用.

  教法建議

  本節的教學易采用理論和實際相對照、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內容學生比較容易理解,教材也編得較為生動活潑,因而教學方法可以采用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閱讀和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例如可以先讓學生閱讀教材,然后讓學生就教材中難于理解的地方提出問題,再由教師歸納后有重點地質疑,最后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家庭和學校用電的實際情況,對照檢查有沒有不符合安全用電要求的地方,并開展分組討論.這樣,就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在本節的教學中,盡可能現代化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教育.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三節 安全用電

  (一)觸電及觸電的危險.

  人體是導體,當人體上加有電壓時,就會有電流通過人體.當通過人體的電流很小時,人沒有感知;當通過人體的電流稍大,人就會有“麻電”的感覺,當這電流達到8~10mA時,人就很難擺脫電壓,形成了危險的觸電事故,當這電流達到100mA時,在很短時間內就會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當加在人體上的電壓大到一定數值時,就發生觸電事故.

  通常情況下,不高于36V的電壓對人是安全的,稱為安全電壓.

  照明用電的火線與零線之間的電壓是220V,絕不能同時接觸火線與零線.零線是接地的,所以火線與大地之間的電壓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與大地連通的情況下接觸火線.

  (二)幾種觸電類型.

  (1)家庭電路中的觸電:人接觸了火線與零線或火線與大地.

  ①人誤與火線接觸的原因.

  a.火線的絕緣皮破壞,其裸露處直接接觸了人體,或接觸了其它導體,間接接觸了人體.

  b.潮濕的空氣導電、不純的水導電——濕手觸開關或浴室觸電.

  c.電器外殼未按要求接地,其內部火線外皮破壞接觸了外殼.

  d.零線與前面接地部分斷開以后,與電器連接的原零線部分通過電器與火線連通轉化成了火線.

  ②人自以為與大地絕緣卻實際與地連通的原因.

  a.人站在絕緣物體上,卻用手扶墻或其它接地導體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

  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卻因潮濕等原因轉化成為導體.

  ③避免家庭電路中觸電的注意事項.

  a.開關接在火線上,避免打開開關時使零線與接地點斷開.

  b.安裝螺口燈的燈口時,火線接中心、零線接外皮.

  c.室內電線不要與其它金屬導體接觸,不在電線上晾衣物、掛物品.電線有老化與破損時,要及時修復.

  d.電器該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

  e.不用濕手扳開關、換燈泡,插、拔插頭.

  f.不站在潮濕的桌椅上接觸火線.

  g.接觸電線前,先把總電閘打開,在不得不帶電操作時,要注意與地絕緣,先用測 電筆檢測接觸處是否與火線連通,并盡可能單手操作.

  (2)高壓觸電.

  高壓帶電體不但不能接觸,而且不能靠近.高壓觸電有兩種:

  ①電弧觸電:人與高壓帶電體距離到一定值時,高壓帶電體與人體之間會發生放電現象,導致觸電.

  ②跨步電壓觸電:高壓電線落在地面上時,在距高壓線不同距離的點之間存在電壓.人的兩腳間存在足夠大的電壓時,就會發生跨步電壓觸電.

  高壓觸電的危險比220伏電壓的觸電更危險,所以看到“高壓危險”的標志時,一定不能靠近它.室外天線必須遠離高壓線,不能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捉蜻蜓、爬電桿等等.

  (三)發生觸電事故后的措施

  1.如果發現有人觸電了,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確的?

  A.迅速用手拉觸電人,使他離開電線.

  B.用鐵棒把人和電源分開.

  C.用干燥的木棒將人和電源分開.

  D.迅速拉開電閘、切斷電源.

  通過討論要學生明確:處理觸電事故的原則是盡快使觸電人脫離電源,而避免在處理事故時,不使其他人再觸電,所以A.B兩項是絕對錯誤的.

  2.如因電線短路而失火,能否立即用水去滅火?為什么?

  要學生明確:不能,因水可導電,會加重災情.必須迅速切斷電源,用砂土、滅火器撲滅火焰.

  (四)安全用電原則

  電器設備安裝要符合技術要求.

  不接觸高于36V的帶電體.

  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不弄濕用電器.

  不損壞電器設備中的絕緣體.

【《安全用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用電安全教學設計12-25

用電安全宣傳標語03-23

小學安全教育教學設計02-16

小區夏季用電的安全通知范文09-17

安全用電協議書模板集合8篇04-19

《周長》教學設計05-29

《微笑》教學設計05-06

折紙教學設計04-20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奎屯市| 嘉兴市| 渭源县| 东丰县| 文登市| 巴东县| 博罗县| 治多县| 武平县| 汉中市| 睢宁县| 广东省| 华容县| 和田县| 三河市| 吴桥县| 英吉沙县| 邛崃市| 泊头市| 广昌县| 许昌市| 兴业县| 云安县| 黄梅县| 平度市| 太康县| 密云县| 镇原县| 涡阳县| 黄山市| 温州市| 五峰| 灵山县| 松原市| 吉木乃县| 长武县| 鹿泉市| 砀山县| 肇东市| 称多县| 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