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數第三課時《稅率》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百分數第三課時《稅率》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百分數第三課時《稅率》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66頁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了解有關稅收的知識,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數學思考:稅率、營業稅、營業額三者之間的關系
問題解決:營業稅=營業額乘以稅率,營業額=營業稅除以稅率,營業稅除以營業額=稅率
情感態度:體會稅收在國家建設中的作用,培養依法納稅的意識。
教具學具:
教具:課件一套
學具:計算器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稅收的有關知識。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難點: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教師出示某火車站、立交橋的照片)
師:你知道建火車站、立交橋一共花多少錢?這么多錢從哪來呀?
學生討論。(學生可能會說錯,老師正好利用這個知識盲點對學生進行依法納稅的思想教育)由此引出稅收和納稅。
師:你知道稅收是怎么回事嗎?(多媒體播放有關稅收的課件)
師:看完這段錄像,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討論并舉手回答。
師生小結:稅收是國家內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國家用的稅款發展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和國防事業。我國現行的主要稅種有營業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設計意圖:用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引入課題,這種生活化的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掌心成為一種樂趣,成為學生的一種自學行為。
二、引導探究、解決問題
1.營業稅
(1)出示營業稅問題
師:在稅收中也有許多百分數的問題,一起來看納稅中的百分數的問題(出示某商場5月份的商品零售營業額統計表,教材第66頁例題)
(2)介紹商業營業稅的稅率。
師:同學們看,大頭蛙告訴我們什么?
生:營業稅的稅率是5%
師:5%是以誰為單位“1”的?5%又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討論。
生:“稅率5%”就是說企業要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5%是以營業額為單位“1”的。
(3)計算應繳稅款
師:計算商場5月份應繳稅款,怎么做呢?學生思考。小組討論。最后指名學生匯報。
①先算出總營業額,然后填寫在統計表中。
②用總營業額×5%,所得結果就是應繳稅款,學生獨立思考計算,指名學生板演(引導學生把百分數化成小數或分數來計算)
72+35+46+21+56=230(萬元)
230×5%=11.5(萬元)
2.知識延伸
課件出示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讓學生交流所得的信息,我國個人所得稅征收是按收入分段計算的,在個人月中,只有超過3500元的才繳稅,收入越多稅率越高。
三、鞏固練習
1.第66頁“練一練”第1 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結果。讓學生了解不 同的稅種有不同的稅率
2.第66頁“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讀題,討論,得出營業額=應納稅款÷稅率。
3. .第66頁“練一練”第3 題
學生弄清題意,同桌交流,得出營業稅除以營業額=稅率
4. .第66頁“練一練”第4 題
學生獨立完成,進一步加強對稅率的認識,熟練掌握稅率、營業額、營業稅三者之間的聯系。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練習多角度去分析問題。
四、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72+35+46+21+56=230(萬元)
230×5%=11.5(萬元)
答:這個商場5月份應繳稅款11.5萬元
百分數第三課時《稅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納稅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知道應納稅額和稅率的含義,以根據具體的稅率計算稅款。
2、在計算稅款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社會現象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道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學重點
稅率的理解和稅額的計算。
教學難點
稅額的計算。
教法與學法
合作交流,引導探究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噸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萬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課講授
1、閱讀教材第10頁有關納稅的內容。說說:什么是納稅?
2、稅率的認識。
(1)說明:納稅的種類很多,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一般是由國家根據不同納稅種類定出不同的稅率。
(2)試說說以下稅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營業額的5%繳納個人所得稅。
B、某人彩票中獎后,按獎金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
3、稅款計算。
(1)出示例3:一家飯店十月份的營業額約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稅約多少萬元?
(2)分析題目,理解題意。
引導學生理解“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的含義,明確這里的5%是營業稅與營業額比較的結果,也就是繳納的營業稅占營業額的5%,題中“十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因此十月份應繳納的營業稅就是30萬元的5%。
(3)學生列出算式。
相當于“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列式:30×5%
(4)學生嘗試計算。
(5)匯報交流。
30×5% =30×0.05 =1.5(萬元)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10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6題。
3、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7題。
4、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8題。
5、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10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納稅的知識,你們對納稅的知識有哪些了解?
教后反思:
這堂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我告訴學生依法納稅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偷稅、漏稅是違法的。還告訴學生去飯店吃飯的時候也可以索要發票等等,學生表現出相當濃厚的興趣,期待著教授利息時學生的`表現。
就這節課來看,課堂氛圍較好,學生的學習興趣較濃,都能夠主動學習,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也很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計算技巧方面還有待加強,有的同學能夠正確的列出算式但是結果卻所錯了,今后還要在計算上下功夫。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有幾點感悟:
1. 應和學生充分交流,具體感知,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雖然是知道的,但是又沒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當這些事物被拿到課堂上來時,又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急于要去研究它、解決它,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成功,并且想獲取同伴和老師的認可。所以,應該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讓同學們作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使他們對知識的感知更加的深入和透徹。
2.課堂上要結合實際,體現價值,具有時效性。本節課的例題的設計結合實際,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自己都好象有這樣的經歷一樣,又是幫助老師解決問題的,解決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稅率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并且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樂趣。
【百分數第三課時《稅率》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百分數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07-21
《白鷺》第2課時教學設計03-30
《第三個小板凳》教學設計03-02
《雪兒》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4-03
《秋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9-03
馬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3-03
詹天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1-16
《比尾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8-26
《灰椋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7-05
《廬山云霧》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