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活動設計6篇
篇一:活動名稱(萬爾福的頭發)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滑稽幽默的故事,嘗試說好笑的故事。
2、知道幽默、滑稽引人發笑的原因是因為奇巧――事件的結局常常同人們的預想相。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憨豆先生》影碟一盤。
2、投影儀、圖片。
活動過程:
一、看影碟《憨豆先生》,引出課題。
二、講故事《萬爾福的頭發》。
1、萬爾福叔叔怎樣保護他的頭發?萬爾福叔叔有一頭怎樣的頭發?
2、聽故事的最后一節。
3、你們為什么笑得那么開心?你們覺得什么地方好笑?
幼兒邊看幻燈片上的《萬爾福的頭發》,邊聽老師再次講故事。
三、初步了解好笑的故事。
1、為什么這個故事能讓我們笑?(滑稽、有趣)
2、我們聽了后感覺怎么樣?(感覺好笑、哈哈大笑)
四、編故事。
1、老師講述《一只獅子》(開頭至“獅子遇上了大象”),請幼兒續遍。
2、嘗試自己創編好笑的故事。
3、把自己遍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其他人聽。
附故事:萬爾福的頭發
你認識萬爾福嗎?他很愛惜自己的頭發。
剪刀、電吹風、洗發精、摩絲,他都準備齊了。他每天對著鏡子用梳子梳頭發。
冬天,他戴上帽子,怕凍壞了頭發。夏天,他打著遮陽傘,怕曬黃了頭發。
萬爾福對自己的頭發,那么好。他的頭發有多少呢?
說出來,你可別笑。萬爾福的頭發呀,不多不少,只有一根!
一只獅子
有一天,獅子閑得無聊。看見一只豬,把它逼到墻角問:“你說誰是森林之王啊?”豬嚇得結結巴巴地說:“當然是獅子大王您啦!”獅子高興地走了。
獅子看見一匹馬又問:“你說誰是森林之王啊?”馬也嚇得連連說:“當然是您啦,誰不知道您獅子大王啊!”獅子聽了更加高興。
得意洋洋的獅子遇到大象,又去問,大象沒理它。獅子氣得吼了一聲。大象一把將獅子舉起來往樹上撞去,又放在腳下踩了兩下,然后大搖大擺地走了。
獅子暈頭暈腦地在地上過了好一會兒,才爬起來說:“不知道誰是森林之王就算了,生什么氣嘛!”
篇二:語言活動設計(曲里拐彎)
活動目標:
1、通過盤曲彎繞的大蛇與孩子嬉戲的情景,引發豐富生動的想象。
2、想象的過程中,對大蛇的身體彎曲易變的造型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掛圖第13號。
2、幼兒活動材料第三冊第21-24頁,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一、 蛇彎彎想出去玩。
1、 講述故事第一、二小節。大蛇彎彎到了幼兒園里,會怎樣和小朋友玩?
2、 引導幼兒根據大蛇的特點――會彎曲、會游動、特別大,來設想它會和小朋友怎樣玩。
二、 大蛇彎彎在幼兒園里。
1、大蛇彎彎一到幼兒園,小朋友都高興地喊:“一條曲里拐彎的蛇!一條曲里拐彎的蛇!“小朋友那么喜歡大蛇,他們在一起會干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
2、結合掛圖,講述故事第四小節至結尾。
3、在草地上,大蛇怎樣和小朋友玩?在操場上呢?大蛇怎樣和小朋友一起學習的?
4、大蛇也喜歡小朋友,它是怎樣告訴小朋友也愛他們的?
三、 曲里拐彎車。
1、 播放故事磁帶,幼兒閱讀材料第三冊第21-24頁仔細觀察大蛇彎彎變成的各種物體、形狀、數字。
2、 大蛇和小朋友開開心心的玩了一天以后,是怎樣把小朋友送回家的?小朋友把大蛇當作了什么車?
篇三:語言活動設計(一半先生)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對虎頭蛇尾的行為感到好笑、可氣。
2、通過討論,領悟持之以恒的必要性。
活動準備:
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33―34頁。
活動過程:
一、一半先生
1、有一個人的名字叫一半先生,他為什么會叫這么奇怪的名字呢?我們來聽聽《一半先生》的故事。講述故事前半部分(開頭至“凍得‘格格’發抖”)
2、為什么大家叫這個人一半先生?(做事情經常做一半)
3、事情只做了一半,會怎么樣?(樹種了一半,會曬死;莊稼種一半,種子被小鳥吃掉;房子蓋一半,擋不住風,遮不了雨……)
4、你喜歡這樣的一半先生嗎?別人會喜歡他嗎?
二、一半太太
1、嘿!真奇怪,一半先生想要娶老婆,真有人會嫁給他,做他的老婆嗎?他的老婆會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2、講述故事中間部分(“一半先生想要娶老婆”至“讓我怎么穿呀?”)
3、一半先生娶來的一半太太是個什么樣的人?她怎么樣做事情?(也是個做事做一半的人,做飯做一半,做褲子做一半……)
三、一半先生和一半太太
1、兩個做事做一半的'人在一起過日子,會互相喜歡嗎?
2、講述故事后半部分(“一半先生見一半太太不理自己”至結束)
3、一半先生喜歡一半太太嗎?一半太太喜歡一半先生嗎?(沒人喜歡做事情做一半的人。一半先生、一半太太也不喜歡做事做一半的人)
4、一半先生和一半太太都覺得日子沒法過了,他們想出辦法了嗎?為什么想不出辦法?(沒有想出辦法來,因為想了一半,就不再想下去了)
四、我們來幫助
1、一半先生和一半太太沒人喜歡,他們自己的日子也過不下去了。我們來幫幫他們。應該怎樣幫他們呢?
2、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幫助。應該去幫他們做一件一件的事呢?還是幫助他們明白道理,以后,自己把事情做完整?
篇四:語言活動設計(祝福樹)
活動目標:
1、學說祝福的話,來表達對同伴和親人的祝福。
2、設計和裝飾祝福卡。
活動準備:
1、掛祝福卡的樹。
2、將不同形狀的卡紙用紅繩子穿起來。
活動過程:
一、祝福大比拼。
1、幼兒已經收集了大量的祝福語,我們都會說,讓我們來比一比看誰會說的祝福語多。
2、幼兒分成兩組進行說祝福語比賽,規則不能說重復的話,看哪一組說的祝福的話多。
二、裝飾祝福卡。
1、選擇適合自己祝福語的卡片。例如:圓形祝福老人身體健康、心型送給同伴。
2、用彩筆畫出對親人和同伴的祝福。老師做巡回指導。
三、祝福樹。
1、幼兒自己將畫好的祝福卡片裝飾在樹上。
2、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祝福卡是送給誰的。
篇五:語言活動設計(快樂的幼兒園)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了解幼兒園環境及幼兒園生活,讓他逐步喜歡上幼兒園。
2、初步學會安靜地傾聽故事。
活動準備:
1、小兔、小狗的毛絨玩具各一個。
2、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材料每人一本。
活動過程:
一、老師利用毛絨玩具講述一遍故事。教育幼兒要安靜地傾聽。
二、請小朋友說一說,故事里都有誰?(小兔、小狗、大象、山羊伯伯)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小兔小狗第一天上幼兒園,非常快樂。)
三、請小朋友邊看活動材料,老師邊有感情地再講述一遍故事。
四、請小朋友想一想,小動物們為什么不愿離開幼兒園?((1)幼兒園里有漂亮的小房子、大螺旋滑梯,有會跑的小滑車,有丁零丁零響的大滾球,還有許多好玩的玩具,小動物們可喜歡了。(2)大象老師帶領小動物們一起唱歌、做游戲,大家十分開心。(3)山羊伯伯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小動物們都高高興興地吃了起來。)
五、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喜歡幼兒園嗎?為什么?
篇六:語言活動設計(大家都愛這個家)
活動目標:
1、熟悉詩歌內容,能有感情的念詩歌。
2、感受大家庭的溫暖,從而引起孩子愛家的思想。
活動準備:
紙、筆、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 詩歌欣賞。
1、老師朗讀詩歌一邊。
2、媽媽在詩歌中都做了哪些事?爸爸又做了哪些事?他們為什么要做這些事呢?
3、我又能做些什么?媽媽和爸爸是怎么說的?
二、 讀詩歌。
1、教師引導幼兒有感情的念詩歌。
2、老師讓幼兒知道這首詩歌是由問答句組成的,并讓幼兒討論用怎樣的語氣來念問答句。
3、將幼兒分成數組用幼兒討論出的方法分別來念問答句。讓幼兒說出一種比較好的方法,在用正確的方法集體念一邊。
三、 仿編詩歌。
1、 想一想,在家里爸爸和媽媽分別都干哪些事?
幼兒仿編詩歌,并把自己家的事加在詩歌中。
【語言活動設計6篇】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活動教學設計04-14
大班語言教學活動設計07-24
《語言的魅力》教學設計13篇03-28
《語言的魅力》教學設計11篇05-19
《語言的魅力》教學設計6篇05-23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15篇)04-30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學設計(通用5篇)05-22
捐書活動教學設計(精選5篇)03-20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教案12-15
情人節活動方案怎么設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