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

時間:2021-02-16 11:10:0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人教版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

  1、使學生理解圓錐體積計算的推導過程,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

  2、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邏輯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

  3、滲透知識“相互轉化”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和猜想、驗證等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圓錐體積計算的方法并運用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滲透猜想、驗證等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具準備:

  一對等底等高的空心圓柱、圓錐和一桶水為一份教具,準備6份。一桶沙子。

  教學過程:

  ( 一)復習舊知,課前鋪墊

  1、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2、一個圓柱的底面積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指兩名板演,全班齊練,集體訂正、

  (二、)提出質疑,引入新課

  圓錐有什么特征? 它的體積如何計算呢?

  今天我們就利用這些知識探討新的——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板書課題)

  (三)動手操作 ,獲得新知

  1、 探討圓錐的體積公式

  教師:怎樣探討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同學們先想一想,我們是怎樣知道圓柱體積公式的: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圓柱——(轉化)——長方體

  圓柱體積公式——(推導)——長方體體積公式

  教師:借鑒這種方法,為了我們研究圓錐體體積的方便,每個組都準備了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你們小組比比看,這兩個形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學生操作比較、

  (1)提問學生:你發現到什么?(這個圓柱體和這個圓錐體的形狀有什么關系)

  (學生得出: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

  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用數學語言說就叫“等底等高”、

  (板書:等底 等高)

  (2)為什么?既然這兩個形體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們就跟求圓柱體體積一樣,就用“底面積×高”來求圓錐體體積行不行?為什么?

  教師:圓錐體的體積小,那你估計一下這兩個形體的體積大小有什么樣的關系?(指名發言)

  用水和圓柱體、圓錐體做實驗。怎樣做這個實驗由小組同學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學們匯報,你們組做實驗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在體積大小上有什么樣的倍數關系、

  (3) 學生分組做實驗、

  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組是怎樣做實驗的?

  你們做實驗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在體積大小上發現有什么倍數關系?(學生發言:圓柱體的體積是圓錐體體積的3倍)

  同學們得出這個結論非常重要,其他組也是這樣的嗎?

  我們學過用字母表示數,誰來把這個公式整理一下?(指名發言)

  (4)學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組大小不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進行體積大小的比較,通過比較你發現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整理歸納:不是任何一個圓錐體的體積都是任何一個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 (老師拿起一個小圓錐、一個大圓柱)如果老師把這個大圓錐體里裝滿了沙子,往這個小圓柱體里倒,倒三次能倒滿嗎?(不能)

  為什么你們做實驗的圓錐體里裝滿了水往圓柱體里倒,倒三次能倒滿呢?(因為是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

  在等底等高的情況下、

  (老師在體積公式與“等底等高”四個字上連線、)

  現在我們得到的這個結論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復敘述公式、)

  教師:同學們圓錐體里裝滿了水往圓柱體里倒,只倒一次,看看能不能想辦法推出計算公式?讓學生動腦動手?

  得出用尺子量圓錐里的水倒進圓柱里,水高是原來水高的1/3、

  小結:今后我們求圓錐體體積就用這種方法來計算。

  (5)應用鞏固

  1、出示例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自己解決問題。

  例 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完成后,進行小組交流、

  你是怎樣想的和怎樣解決問題。(提問學生多人)

  教師板書:

  1/3 ×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76立方米

  2、 練習題。

  一個圓錐體,半徑為6cm,高為18cm。體積是多少?(學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饋。)

  3、出示例2:要求學生自己讀題,理解題意思、

  有一個近似于圓錐的小麥堆,測得底面半徑是2米,高是1、5米。你能計算出這堆小麥的體積嗎?

  (1)提問:從題目中你知道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提問。并回答同學的質疑:3、14×()×1、5表示什么?為什么要先求圓錐的體積?得數保留整千克數是什么意思? 4、比較:例1和例2有什么地方不同?

  1)直接告訴了我們底面積,而(2)沒有直接告訴,要求我們先求出底面積,再求出圓錐體積。

  (四)綜合練習,發展思維

  1、一個圓錐形沙堆,高是1、5米,底面半徑是2米,每立方米沙重1、8噸、這堆沙約重多少噸?

  2、選擇題、

  每道題下面有3個答案,你認為哪個答案正確就用手指數表示、

  (1)一個圓錐體的體積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是(    )

  ⑴ a立方米 ②3a立方米 ③ 9立方米

  (2)把一段圓鋼切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體,圓柱體體積是6立方米,圓錐體體積是(    )立方米

  (1)6立方米 (2)3立方米 (3)2立方米

  四、小結: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你是怎樣學習的?

  五、開放性作業:

  要使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體積相等,你有什么辦法?(生講師課件演示)

  教學反思 :

  1、這節課,沒有像傳統教學那樣,直接拿出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容器的教具,讓學生觀察倒水實驗,而是通過師生交流、問答、猜想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學生迫切希望通過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實驗就興趣盎然、特別是用不同的方法推到出計算公式,開闊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2、通過驗證猜想這一實踐活動,讓學生運用學具操作探究、體驗活動中,去參與知識的`生成過程、發展過程,主動地發現知識,體會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組織學生主動探索,在此教師成功地轉換了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和作用,能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組織和展開教學活動,充分發揮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

  3、小學階段學習的幾何知識是直觀幾何。小學生學習幾何知識不是靠嚴格的論證,而主要是通過觀察、操作。根據課題的特點,本課主要采取讓學生做實驗的方法主動獲取知識。主要引導學生做了三次實驗。第一次是比較圓柱和圓錐的底和高,強調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才有一定的倍數關系;第二次,讓學生將圓錐中的水倒入與其等底等高的圓柱之中,直至三次倒完,讓學生感受到“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圓柱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三倍”;第三次,用沙子實驗驗證“不是任何一個圓錐體的體積都是任何一個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搞清了圓錐體積公式的由來,從而理解和掌握了圓錐體積公式,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克服了幾何形體計算公式教學中的重結論、輕過程,重記憶、輕理解,重知識、輕能力的弊病。突出了教學重點。

  4、本課在基礎知識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呈現方式和解題策略的適當開放,較恰當地處理好了繼承和創新的關系。

  只是,這節課學生是在教師預設引導中探究。為什么要學的疑念,怎樣學的策略,可能還不夠突顯,有待于探究、"

【人教版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圓柱的體積》數學教學設計(精選5篇)03-20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08-29

人教版灰雀教學設計04-02

人教版數學《小數的性質》教學設計(通用25篇)04-13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05-31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09-18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散步》教學設計04-24

人教版四年級《白鵝》的教學設計(精選7篇)05-22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04-26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萍乡市| 那坡县| 高碑店市| 靖安县| 勐海县| 夏河县| 宁陕县| 宁国市| 庆元县| 新疆| 东莞市| 华阴市| 楚雄市| 扎鲁特旗| 和田县| 夏津县| 车险| 慈利县| 通州区| 承德县| 武清区| 手游| 青神县| 长治市| 高青县| 通海县| 古交市| 轮台县| 定边县| 恩施市| 青州市| 平度市| 罗田县| 泰州市| 出国| 福泉市| 南阳市| 襄垣县| 紫阳县| 泰来县| 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