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策劃書
第八單元、平均數與條形統(tǒng)計圖
第3課時平均數(2)
備課人:
【教學目標】
1、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比較平均數的大小。
2、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靈活運用平均數相關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3、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體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成功的愉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重點難點】
1、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比較平均數的大小。
2、靈活運用平均數的相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情景導入】
師:小明和小剛倆是同桌,小明有課外書5本,小剛有課外書9本,怎樣才能讓他們兩人的課外書一樣多呢?
生:可以將小剛的.課外書給2本小明。
師:像這樣把幾個不同的數,通過移動的方法,得到的相同數,就是這幾個數的平均數。
那應該怎樣求一組數據的平均數呢?
學生回顧交流。
求平均數的方法:移多補少和平均分: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
那么我們這節(jié)課來繼續(xù)學習平均數。
板書課題:平均數(2)。
【新課講授】
教學例2、
出示例2情景圖,說說題中所給的信息。
2、分析信息。
師:你從表格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每個人踢毽的個數。
生:男、女生隊比較哪個隊成績好?
師:怎樣來比較他們的成績呢?
生:用總個數來比較。
生:應該用平均數來比較。
師:為什么應該用平均數比較呢?
生:因為男生比女生多一人。
師:大家討論一下,對不對呢?
生:對。
師:怎樣求他們各隊的平均數?
生:先求他們每隊踢毽個數的總數,再除以每隊的人數。
3、解決問題。
師:誰能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呢?
兩名學生上臺演示。
男生平均每人踢毽個數:(19+15+16+20+15)÷5=85÷5=17(個)
女生平均每人踢毽個數:(18+20+19+19)÷4=76÷4=19(個)
因為17<19,所以女生隊的成績好。
師:通過計算你知道應該怎樣比較幾組數據的成績呢?
生:用平均數。
。墼O計意圖:再次回到學生生活信息中,讓學生體會平均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說一說平均數的意義,親自求一求平均數,進一步加深對平均數意義和求法的理解,也讓學生感受到理解和計算的正確給他們帶來的成功愉悅。]
【課堂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92頁“做一做”第2題。說一說你是如何求平均數的。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2、完成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二的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大家有什么收獲?小結:比較哪個隊的成績好,如果兩隊人數不相等,就用兩隊平均數來進行比較。
【課后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二第5~6題。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練習。
教學板書
第2課時平均數(2)
例2:
男生平均每人踢毽個數:(19+15+16+20+15)÷5=85÷5=17(個)
女生平均每人踢毽個數:(18+20+19+19)÷4=76÷4=19(個)
因為17<19,所以女生隊的成績好。
小結:比較哪個隊的成績好,可以求出平均數再比較大小。
【教學設計策劃書】相關文章: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
必備教學設計02-25
小班教學設計02-22
夏教學設計01-01
數學教學設計12-27
春酒教學設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