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井底之蛙教學設計北師大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井底之蛙的“渺小”。
2.認識本課的生字,能正確書寫寫字表里的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3.發揮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重點難點:
懂得“井底之蛙”寓意,明白本詞含有貶義。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小黑板
教法學法:
導讀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朗讀、理解課文
1.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音。
二、讀課文,理解青蛙和鱉對世界的不同看法
1.想一想,青蛙住在什么樣的地方,鱉住在什么樣的地方?
2.青蛙住在什么樣的井里?它的態度是什么樣的?畫出相關的句子,談談你的認識
3.鱉住在什么樣的環境里,他對自己的生活環境的態度是怎樣的?結合相關的詞句談談你的感受
4.鱉和青蛙的生活環境有什么不同?
三、對青蛙和鱉的不同見識,感受青蛙的'淺陋無知
1.提問:他們的生活環境差別這么大,為什么青蛙卻仍然自吹自擂,盡情的夸耀 ?
2.誰愿意告訴大家,鱉和青蛙為什么對井有不同的態度?
3.聽了鱉的話青蛙有什么表現呢?
4.指板書小結:青蛙盲目自大是因為它的見識短淺。
5.同學們討論一下,生活當中有沒有像青蛙一樣沒見過世面卻又安于現狀,容易滿足的人
四、朗讀感悟 體會情感
1.選你最喜歡的讀幾句,讀給大家聽聽。
2.指導朗讀,進一步理解課文意思。
第二課時
一、指讀課文
二、談談這篇課文給你的啟發
三、表演“井底之蛙”,進一步體會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來到海邊之后,你會看見些什么,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2.即興表演,大家評議。
3.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4.小結:小鳥和青蛙都是說的實話,可是由于它們所見的世面不同,得出的結論就不一樣。“井底之蛙”是一個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狹小、自以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啟發我們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四、對比古文,體會文言文的韻律
師范讀古文
夫/千里之遠, 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
對照古文找出課文中相關段落。
跟讀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頓和朗讀的節奏
五、課堂練習及課外作業。
1.聽寫生詞
2.寫一寫:為什么青蛙原來覺得自己很快活,后來為什么覺得自己很渺小呢?
板書設計:
生活在淺井
千里之遙——遼闊 見識短淺
井底之蛙 鱉介紹大海 { 大快樂
千仞之高——深度 盲目自大
青蛙醒悟——渺小
【四年級上冊井底之蛙教學設計北師大版】相關文章:
四年級上冊《買文具》教學設計04-02
北師大六數《運算律》教學設計09-14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04-26
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題12-18
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北師大版12-18
四年級語文上冊《秦兵馬俑》教學設計04-03
部編版《彩色的夢》教學設計范文05-22
部編版《囊螢夜讀》教學設計模板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