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花鼓》的課程教學設計
一、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唱《鳳陽花鼓》
教學目標: 通過安徽民歌《鳳陽花鼓》,了解其產生背景,能背唱這首民間小調,并能根據歌曲情緒選擇適當的樂器和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難點: 背唱歌曲
教學準備: 磁帶、錄音機、音響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鳳陽花鼓》(唱一唱的練習),快來欣賞我的精彩表演吧。從我的演唱中你感受到什么? 大家都來學一學吧,和我一起表演。 那你們快說說“鳳陽”這個地方?鳳陽是——省的一個普通的縣。鳳陽人有一絕活就是“鳳陽花鼓”。花鼓是一種什么樣的表演方式呢?(花鼓片段)
二、感受不同的《鳳陽花鼓》
1、 聽樂器演奏版本 師:歷史上的鳳陽……(資料),就如老師剛演唱的《鳳陽歌》一樣凄涼,那你來聽聽這段旋律與《鳳陽歌》有什么不同?
2、 交流 師:這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鳳陽花鼓》,想不想唱?
三、學唱《鳳陽花鼓》 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聽《黃楊扁擔》 《斑鳩調》
教學目標: 通過聽《黃楊扁擔》和《斑鳩調》,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熟悉民歌的旋律特點及其音調,逐步積累民歌,培養民族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民歌的不同風格特點
教學準備: 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復習《楊柳青》
師:(唱《楊柳青》),這是什么歌的.?是哪里的民歌?
二、欣賞《黃楊扁擔》《斑鳩調》
1、《黃楊扁擔》教材分析:
第四課時
一、教學安排
八孔豎笛 《波蘭圓舞曲》
二、常規練習
1、 師生禮儀。
2、 發聲練習。
三、八孔豎笛《波蘭圓舞曲》。
1、 教材分析:
《波蘭圓舞曲》是一首三拍子的波蘭民歌,該曲具有鮮明的節奏特征。
2、 出示旋律:
視唱旋律,體會樂曲的節奏特征和氣氛。
3、 演奏要求:
(1) 這是一首三拍子圓舞曲,演奏時應注意其鮮明的節拍與節奏特征。
(2) 第一樂段采用非連音奏法,要求學生演奏的得連貫、流暢。由于第一樂段中的樂句較長,所以演奏時速度不能太慢。
(3) 第二樂段則以斷音奏法為主,與第一樂段形成對比,情緒更歡快、熱烈。
(4) 記號起是樂曲的第二個樂段。
4、 練習吹奏。
四、作業:
練習吹奏《波蘭圓舞曲》。
五、教后記
【《鳳陽花鼓》的課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教學設計03-21
課程網站設計開題報告08-20
有關課程網站的設計開題報告02-05
課程畢業設計的論文致謝詞01-06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課程教學實習目的范文01-25